恐龍蛋為什麼不會被恐龍媽媽壓碎?

2021-02-11 企鵝科學

恐龍是卵生動物,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它們的體型如此龐大,孵蛋的時候怎麼沒有把蛋壓成碎片呢?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爾加裡大學古生物學助理教授達拉·澤勒尼茨基對此進行了研究,發現恐龍使用了一個很小的技巧,就避免了「龍飛蛋打」的命運。

澤勒尼茨基研究的是偷蛋龍類恐龍,這種恐龍擁有鸚鵡般的腦袋,沒有牙齒的喙狀嘴,有些物種頭頂還有骨質冠飾。這些恐龍的體重從30多公斤的天青石龍,到重達2噸的巨盜龍,科學家們多年來發現了它們不少保存完好的殘骸和蛋,甚至有正在巢穴裡孵蛋的偷蛋龍。

研究人員調查了一億年前到7000萬年前的40個恐龍巢穴,直徑從40釐米到3.3米,發現這些蛋被放置成類似甜甜圈的形狀,根據恐龍體型大小,甜甜圈中間的孔有大有小。小型恐龍的蛋擠在一起,恐龍可以直接坐在上面孵蛋;而大型恐龍的蛋放置好後,甜甜圈中間的孔很大,恐龍就蹲在中間,把羽毛披散下來蓋住周圍的蛋,身體不會壓在蛋上。

研究人員認為,恐龍體型越大,巢穴便越來越大,很可能周圍的恐龍蛋得不到足夠的熱量,影響恐龍蛋的孵化。在現代的鳥類中則沒有這種情況,所有鳥兒都直接坐在蛋上孵蛋,可以保證小寶貝的順利出生。

這項研究已於昨日(5月16日)發表在生物學快報雜誌上。

本文轉載自 徐德文(ID:xudewen028)


相關焦點

  • 恐龍蛋很脆弱,為什麼能夠形成化石?
    那麼,為什麼說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形成化石呢?恐龍蛋又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幾個問題。因此,生物想要形成化石,必須在沉積物掩埋,比如水、沼澤、沙漠、冰川等等,這些沉積物是日後形成沉積巖的前提,而在沉積巖中,生物不會被剝蝕,進而會形成化石。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恐龍化石則都是在不同地質年代的沉積巖層中被發現的。當然,沉積巖並不是形成化石唯一的途徑,像琥珀、冰川這樣的環境下也能形成化石,比如琥珀中的遠古生物,被冰封的猛獁象化石等等。
  • 白堊紀恐龍繁殖受挫 不能孵化的恐龍蛋變化石(圖)
    在珠江路上的南京地質博物館內,記者看到了這兩枚恐龍蛋,它們呈長橢圓形,外殼有著恐龍蛋特有的木質紋路,與周圍其他恐龍蛋相比,宜興恐龍蛋似乎有點「嬌小玲瓏」,長度只有十釐米左右,看上去和今天的鵝蛋差不多大,而邊上一些圓形恐龍蛋化石几乎有它們兩個大。  不過,別看這種恐龍蛋個頭小,孵出來的恐龍卻不得了。
  • 恐龍辣麼大,如何孵蛋才不會將其壓碎?
    巨大的、如犀牛一樣重的恐龍,如何才能穩穩地坐在蛋上而不壓碎它們呢?來看看竊蛋龍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的。竊蛋龍類是群獸腳亞目手盜龍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的亞洲與北美洲。它們看起來十分怪異,擁有鸚鵡般的頭部和無齒的喙,有些種類的頭頂上還有個像鶴鴕一樣的冠。
  • 媽媽下蛋爸爸孵! 百年懸案破解,「竊蛋龍類」恐龍不以偷蛋為生
    日前,古生物學家破解了一起百年「懸案」:名為「竊蛋龍類」的恐龍,並不以「偷蛋」為生,更沒有世代做「賊」的習慣,而是一種「媽媽下蛋爸爸孵」的愛心恐龍。「竊蛋」名字的由來1923年,蒙古戈壁大漠。美國探險家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發現了埋在沙丘下的一個巢穴及不少恐龍蛋化石。
  • 誰是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媽媽?
    小梁龍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媽媽生下它就不管它了。小梁龍覺得小慈母龍非常幸福。因為小慈母龍孵化出來後會得到父母最貼心的照顧。慈母龍可是恐龍世界出了名的好媽媽呀。當慈母龍媽媽下蛋後,慈母龍父母都會在巢旁保護它們的蛋寶寶。慈母龍媽媽會臥在蛋上保持蛋的溫暖。
  • 沒挖過恐龍蛋,都不好意思說是河源人
    河源恐龍博物館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派出文博人員及專家,先後於今年6月至8月共4次趕赴發掘現場,對實施爆破的山坡進行搶救性保護髮掘,又先後發掘出數窩窩狀恐龍蛋化石,其中嵌在紅砂巖土塊、肉眼可見完整的恐龍蛋化石9枚,同時出土有不完整的恐龍蛋蛋殼及蛋碎一批。
  • 河源小學生發現66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後經河源恐龍博物館工作人員現場發掘,現場共挖出一窩共11枚距今已有6600萬年歷史的恐龍蛋化石。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河源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黃志青,揭秘河源頻現恐龍蛋化石的原因及後續保護措施。發現者是個「文博迷」小學生張仰喆是個「文博迷」。
  • 小實驗之「開花的聖誕樹」和「孵化恐龍蛋」
    雙胞胎:「媽媽,你看我的小樹發芽啦!」漸漸明顯了起來。臨睡前的樣子,綠色的小花也開了起來。第二天早上5點多,姐姐一骨碌爬起來,跑去看:「媽媽,聖誕樹開花啦!」這是第三天早上的樣子,開得很茂盛,生長液已經幹了。小小的聖誕樹在家裡擺了一星期,被雙胞胎左看右看,窸窸窣窣地掉了不少花,終於一頭栽倒,小朋友同意了和小樹說「拜拜」。
  • 我一直在思考——恐龍為什麼滅絕?
    250萬年在歷史長河中,那真是太短了,恐龍統治地球時間達到了1.6億年,人類的時間通過單位換算也就是0.025億年,和恐龍統治地球時間相比,人類真是太短了! 有人說,人類會製造飛機火箭,如果地球不適合生存了,可以離開地球,人類不會滅絕;另外人類自認為很聰明,將來可以搞出新的科技產品,即使地球廢了,人類也沒事。
  • 廣東恐龍之鄉,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18000枚,居全球之冠
    在河源恐龍博物館裡最有名的就是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這裡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18000枚,居全球之冠。是不是興奮的同時,有點自豪?畢竟這是在我們國家所擁有的。
  • 沒挖到過恐龍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河源人-虎嗅網
    無論是修路、建房,還是跟媽媽去春遊,只要一看到沾著紅砂巖、鴕鳥蛋大小的石塊,就得停下手頭的挖掘機、鐵鍬、照相機,蹲下來仔細瞅兩眼,還要隨時準備撥號給博物館。他們忍不住在網上自報家門做科普:「不好意思,河源人從小看恐龍蛋長大。」而河源恐龍博物館對於收到恐龍蛋化石一事,更是駕輕就熟,他們會「小心翼翼地用藍色塑料筐」拖回館內。
  • 恐龍之鄉天台袁先生收藏的恐龍蛋少了80枚 竟是幾個生意人順走了
    但不管如何,恐龍蛋化石是非常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最早於1869年發現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白堊紀地層中。  一般,我們所見到的是恐龍蛋的蛋殼,極少發現保存有某種恐龍胚胎化石的蛋。像袁先生這起被偷的化石中,有17枚、15枚恐龍蛋連在一起的化石,是比較少見的。  恐龍下蛋,和小雞下蛋不一樣,一下就是100多個蛋,密密麻麻堆在一起。
  • 恐龍化石多少錢最高竟可買1000萬?
    恐龍化石,是指恐龍死後經化石保存下來的遺體。因為恐龍化石年代久遠,留存下來的數量極為稀缺,所以在收藏市場裡,恐龍化石一直有著很高的價值,那麼恐龍化石值多少錢?下面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恐龍化石多少錢恐龍是卵生生物,在其滅絕時留下的除了留下化石的骨骼外,未被破壞的恐龍蛋,成了考古學家研究這古老生命的重要資料,也是現代人類對探索過去歷史的重要途徑之一。橢圓的化石包裹的神秘的生命和文化。就而今來說,本身具有非常高的科學價值、觀賞價值、收藏價值。諾恐龍化石多少錢恐龍化石值多少錢?
  • 恐龍蛋又出新品種——傘形蛋
    並且,恐龍中的一支還演化成為了目前地球上非常多樣化的鳥類。大家也許會和科學家一樣有這樣一個疑問:恐龍在地球上為什麼會如此成功呢?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學者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不過我們今天要從恐龍蛋談起。我們知道,恐龍屬於爬行動物,靠產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恐龍蛋)來繁殖後代。而恐龍蛋是羊膜卵的一種。
  •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2/3) "← →"翻頁
  • 江西發現十餘枚恐龍蛋化石,究竟有何價值?能克隆出恐龍嗎?
    專家的解釋是此次恐龍蛋化石的發現對於進一步了解江西萍鄉乃至整個江西地區晚白堊世的古地理和古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相對較完整的蛋窩能反映出恐龍產卵的一些習性,為恐龍蛋在地層中的分布情況提供珍貴的一手資料和詳實的古生物學證據。這類的作用,偏考古研究價值。事實上還可以補充一點現實價值。恐龍蛋對科學研究相當重要。在發現恐龍蛋化石的地方,可以推測出當時的地貌狀況和地質時代。
  • 恐龍蛋!恐龍蛋!大瀝挖出多枚恐龍蛋化石!多圖直擊
    恐龍蛋!恐龍蛋!大瀝發現了「恐龍蛋」!
  • 農民耕地挖出大石頭,原來是恐龍蛋,比鴕鳥蛋大兩倍
    從此,研究恐龍蛋就成為某些古生物學家最感興趣的工作了。1930年的春天,一個法國農民正在深耕他的葡萄園時,忽然從地下挖出了一枚像籃球那麼大的蛋化石,這枚蛋的直徑有250毫米,平均容量為33升,比鴕鳥蛋要大兩倍。這是用四條腿走路的巨大恐龍——高地龍下的蛋。到目前為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蛋。
  • 昨夜聽到「嘶嘶「聲,難道是恐龍蛋在孵化?
    ——跟著麥淘去萊陽,寫下我們的挖恐龍日記  朋友家裡差不多都有「熊孩子」,我也不例外。  上個月我們去看了《侏羅紀世界》,回到家,關於恐龍的問題簡直就沒停過:「媽媽,霸王龍和暴龍誰更厲害啊?」、「爸爸,如果找到恐龍蛋,能孵出小恐龍嗎?」、「要是用DNA複製出恐龍,真的能訓練它當寵物嗎?」
  • 「世界第一恐龍蛋化石群」在呼救
    一位一次購買10多枚恐龍蛋化石的某部門幹部說:「跑項目、聯絡感情,送錢送物不如送恐龍蛋,既便宜又好看」。據了解,3年中,類似的打擊行動已有過多次,原先是發現一次一兩個人,盜挖活動經過嚴打在一段時期基本杜絕,這一次是罕見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除了各級領導應承擔的責任外,還有沒有深層次的根源?盧光發局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一是在法律上缺乏嚴懲濫採盜挖地質遺蹟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