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從2018年8月進入我國後,給我國生豬養殖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但是非洲豬瘟是如何進入我國的一直是個迷,民間有個說法是非洲豬瘟是因為進口肉進入我國的。說起進口肉相信多數養豬朋友都有很大的意見,雖然我國是世界上存欄量最大的國家,但是國內生豬依然無法滿足國內的豬肉供應,一些屠宰企業就會進口豬肉滿足國內的需求,尤其是當國內生豬價格比較高時,進口肉豬肉量更大,就對國內的生豬價格產生了衝擊,所以多數養豬朋友尤其是農村散養戶說起進口肉可謂是「深惡痛絕」!
早在去年養豬有關專家就發表言論總結,非洲豬瘟進行跨國傳播主要有四個途徑:第一個途徑就是生豬及其產品國際貿易和走私,第二個途徑就是國際旅客攜帶的豬肉及其產品,第三個途徑是國際運輸工具上的餐廚剩餘物,第四個就是野豬遷徙。另外我國目前流行的非洲豬瘟病毒同我國周邊國家喬治亞、俄羅斯、波蘭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組序列同源性達到了99.95%左右。也就是說我國的非洲豬瘟病毒極有可能從以上三個國家傳入的。
而我國是存在同以上三個國家的豬肉貿易的,也就是說民間流傳的非洲豬瘟是由於進口肉傳入的雖然沒有100%的把握但是起碼是有很大可能的。也難怪國內養殖戶對進口肉深惡痛絕。
按照國外的經驗,非洲豬瘟的傳播類似於一位「老太太」,傳播速度很慢,可是自從進入我國後,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從北傳到南,目前我國除了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未出現其它省份都有了非洲豬瘟,是什麼導致疫情在我國傳播如此迅速?
這主要是同我國的生豬養殖狀態有關,首先我國生豬南北分配不均勻,南方屬於生豬銷區,北方屬於生豬產區,生豬要由北向南進行調運,而非洲豬瘟在我國首先發生於北方,這樣非洲豬瘟病毒就從北傳到了南。再就是我國的養豬結構問題,我國60%以上的生豬集中在農村散養戶手中,這就導致我國在控制疫情方面無法同其它控制住非洲豬瘟的養豬國家一樣採取有效措施進行綜合性防控。
筆者的觀點是,非洲豬瘟從哪來的並不重要,既然已經來了我們更應該關注非洲豬瘟如何防控,也希望國家可以早日找到有效的防控方案幫助養豬朋友解決這一世界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