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進口肉把非洲豬瘟帶入我國,是真的嗎?看專家怎麼說

2020-11-27 明天豬價分析

非洲豬瘟從2018年8月進入我國後,給我國生豬養殖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但是非洲豬瘟是如何進入我國的一直是個迷,民間有個說法是非洲豬瘟是因為進口肉進入我國的。說起進口肉相信多數養豬朋友都有很大的意見,雖然我國是世界上存欄量最大的國家,但是國內生豬依然無法滿足國內的豬肉供應,一些屠宰企業就會進口豬肉滿足國內的需求,尤其是當國內生豬價格比較高時,進口肉豬肉量更大,就對國內的生豬價格產生了衝擊,所以多數養豬朋友尤其是農村散養戶說起進口肉可謂是「深惡痛絕」!

早在去年養豬有關專家就發表言論總結,非洲豬瘟進行跨國傳播主要有四個途徑:第一個途徑就是生豬及其產品國際貿易和走私,第二個途徑就是國際旅客攜帶的豬肉及其產品,第三個途徑是國際運輸工具上的餐廚剩餘物,第四個就是野豬遷徙。另外我國目前流行的非洲豬瘟病毒同我國周邊國家喬治亞、俄羅斯、波蘭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組序列同源性達到了99.95%左右。也就是說我國的非洲豬瘟病毒極有可能從以上三個國家傳入的。

而我國是存在同以上三個國家的豬肉貿易的,也就是說民間流傳的非洲豬瘟是由於進口肉傳入的雖然沒有100%的把握但是起碼是有很大可能的。也難怪國內養殖戶對進口肉深惡痛絕。

按照國外的經驗,非洲豬瘟的傳播類似於一位「老太太」,傳播速度很慢,可是自從進入我國後,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從北傳到南,目前我國除了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未出現其它省份都有了非洲豬瘟,是什麼導致疫情在我國傳播如此迅速?

這主要是同我國的生豬養殖狀態有關,首先我國生豬南北分配不均勻,南方屬於生豬銷區,北方屬於生豬產區,生豬要由北向南進行調運,而非洲豬瘟在我國首先發生於北方,這樣非洲豬瘟病毒就從北傳到了南。再就是我國的養豬結構問題,我國60%以上的生豬集中在農村散養戶手中,這就導致我國在控制疫情方面無法同其它控制住非洲豬瘟的養豬國家一樣採取有效措施進行綜合性防控。

筆者的觀點是,非洲豬瘟從哪來的並不重要,既然已經來了我們更應該關注非洲豬瘟如何防控,也希望國家可以早日找到有效的防控方案幫助養豬朋友解決這一世界性的難題。

相關焦點

  • 發生非洲豬瘟的豬場還能繼續養豬嗎?網友的回覆亮了!
    得了非洲豬瘟的豬場還能繼續養豬嗎?理論上是可以繼續養豬的,非洲豬瘟疫區是42天檢測沒有問題就可以解除封鎖,也就是說非洲豬瘟是可以被完全清除掉的。那麼感染非洲豬瘟的豬場可以說42天之後是可以養豬的。要是非洲豬瘟不被徹底控制,國內養豬業基本就完了,以後可能就真的是進口肉的天下了,豬價完全掌控在屠企手裡,消費者能吃到的只能是高價的進口肉。
  • 法國人最愛吃的蝸牛,是從非洲進口的大蝸牛嗎?
    雖然中國人很愛吃,不過也不是什麼都吃,比方說,在世界名菜之中,「法式焗蝸牛」中國人就不感冒,而對於法國人來說,法式焗蝸牛可是他們最經典的美食之一,它不僅口感好,而且還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如今,在我國很多地方的法國西餐廳裡,也都可以看到法式焗蝸牛這道菜的身影,作為地方特色美食之一,也有很多人沒去過法國,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吃過法式焗蝸牛,那麼,法國人吃的蝸牛,與非洲人喜歡吃的蝸牛是一種東西嗎?根據資料顯示,在19世紀,法國商人在非洲看到非洲人喜歡吃的非洲大蝸牛之後,覺得這是一個商機,於是將非洲大蝸牛帶回法國,還專門辦起了養殖場。
  • 地球上真的有美人魚嗎?1975年印度捕獲一隻?看專家怎麼說!
    地球上真的有美人魚嗎?1975年印度捕獲一隻?看專家怎麼說!領略世間美景,嘗遍天下趣事,對於很多人來說,相信在許多的童話或者是影視劇當中聽說過美人魚兒,甚至有一些人對於地球上確實存在美人魚這一說法是深信不疑的,那麼究竟世界上有沒有美人魚呢?
  • 這些偽科學你都知道嗎?看專家怎麼說
    不要看它不起眼,但是它含有許多膽固醇和蛋白質,每天來上一顆可以滿足人體所需的營養,給你的身體提供營養。小孩和老人吃雞蛋可以增強自身免疫力,所以雞蛋的作用是很好的。不過有人說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雞蛋,真的是這樣的嗎?一、糖尿病不能吃雞蛋?看專家怎麼說可能有些人知道,這篇文章是源於英國營養雜誌,而且原文也不是這樣絕對地說的。
  • 它真的存在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蟲洞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特別是喜歡看科幻電影的朋友們。那麼蟲洞是什麼呢?我們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專家指出,蟲洞其實就是連接時空上兩個點的捷徑。那麼如何理解這句話呢?別急,我們來舉個例子。如專家所說,蟲洞是連接兩個時空的捷徑,也就是三維世界的捷徑,這個我們可能不太好理解,那麼我們就來說二維世界的捷徑。
  • 為何有人說找到就能去多維度世界?聽聽專家怎麼說
    為何有人說找到就能去多維度世界?聽聽專家怎麼說眾所周知的是,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三維空間裡面,而這個三維空間組成了我們目前所看到的立體的世界,而二維空間指的就是平面了,其實多維度空間和我們三維空間是在一個時空當中的,但是人類尚且處在三維空間裡面,暫且無法發現到四維空間以及之上維度的空間,就自然而然的覺得那些維度的空間不存在!
  • 怕病毒而拒絕進口肉,就是因噎廢食|原創
    早在1996年,英國便出現了由朊病毒引起的狂牛症病例,數量佔全球96%以上,導致歐洲、亞洲、非洲多國全面停止英國牛肉及相關產品的引進。2001年,日本也發現了首例狂牛症病例,直接導致中國叫停了以肉質柔嫩聞名的松阪牛肉、神戶牛肉等的進口。
  • 近期進口美國豬肉400200噸,如何才能辨別來自美國的冷凍肉
    有專家解釋稱,進口豬肉全程冷鏈運輸,在很低的溫度下,是不會有什麼潛在威脅,加上豬肉製作期間,高溫的消毒作用,是不用擔心冷凍肉會出現不良的影響。雖然專家解釋聽起來很合理,但對於當前全球籠罩的病毒而言,多一些謹慎還是很有必要的。
  • 每天都睡覺,但你真的了解睡眠嗎?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每天都睡覺,但你真的了解睡眠嗎?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04-29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慕達三角真的有人「復活」嗎?有時空隧道存在?專家這樣說!
    百慕達三角真的有人「復活」嗎?有時空隧道存在?專家這樣說!百慕達三角是世界上有名的魔鬼三角,但你知道嗎,它其實是梯形的,範圍甚至包括墨西哥灣以及大名鼎鼎的加勒比海。這個地區經常有強大的風暴,天氣變化情況難以捉摸。
  • 非洲的南部真的有鴕鳥人,專家說:這個傳說不靠譜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非洲是地球上的黑色金土地,分布了61個國家和地區,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大洲,既有豐富的民族文化,也有多樣的社會風貌。從考古發現來看,非洲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就形成了文字。
  • 大象的肉可以吃嗎,味道怎麼樣好吃嗎?吃了大象肉會怎麼樣呢?
    大象在我國比較稀少,但是在遙遠的非洲大草原還是蠻多的,有一天我的朋友問到我,大象可以吃嗎?如果吃了大象肉會怎麼樣?我很驚訝,我的朋友是廣東人,他居然問我能不能吃大象。我當時回答的是大象肉肯定可以吃,但是吃了以後可能會坐牢。話說回來,在遠古事情,就有證據表明原始的人類曾有過捕獵猛獁象的行為。
  • 專家:人類"非洲起源說"是正確的 中國人源自非洲
    原標題:院士專家科普講壇上談人類起源之爭「非洲起源說」是正確的  東方網8月22日消息:上海書展為科學家與公眾交流搭建了平臺,昨天,由市新聞出版局、市科協主辦的暑期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舉行,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復旦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李輝,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為讀者介紹了「人類起源之爭」。
  • 熱點新聞詞:暴跌、殭屍肉等英文怎麼說?
    接下來我們用一秒想想閏年閏月怎麼說吧!   閏年Leap Year,閏月Leap Month,閏日Leap Day~~~   剛好一秒鐘,有木有!   熱點三: Plunge 暴跌   這一周的中國股市可謂暴跌。這種氛圍下該到Plunge出場了。
  • 非洲4000億蝗蟲已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下一步真的要到中國了嗎?
    蝗蟲真的能吃嗎?先拋出結論:鬧蝗災時的蝗蟲,是吃不得的!當群居飛蝗受到攻擊時,體內的苯乙腈(PAN)會轉化為劇毒氫氰酸(HCN)。也就是說蝗蟲受到攻擊時,體內會產生毒素,來反擊吃掉它的上級動物。另一方面,如果這波蝗蟲真的入境了,國家100%會用農藥消殺,這時你去撿蝗蟲烤著吃,那跟送人頭沒啥區別。
  • 非洲人真的吃不飽穿不暖嗎?看完非洲的各個市場就都知道了
    非洲地區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個非常貧窮落後的地方。我們經常能看到新聞上,說在非洲生活的人,都被餓的骨瘦如柴。但是現在很多國家都在對非洲進行援助,所以非洲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麼非洲人的生活狀態是怎麼樣的呢?他們現在還處於吃不飽穿不暖的階段麼?
  • 我國開始全面限制,專家:全面禁止進口絕不姑息
    有人說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這點我並不否認,但是同樣的,我們也不能忽視,因為科技而誕生出來的很多廢料,對我們的生態環境已經是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而這份傷害終究會將臨到我們自己身上,這點從近些年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就能夠看的出來。
  • 猛獸的肉真的好吃嗎
    獅肉,味甘、辛。大象,甘,味談而滑。熊, 味甘,性平。猩猩,味鹹,性溫,無毒。狒狒,味甘,性平,無毒等等。我們來仔細琢磨一下老虎,這個比較難吃到,畢竟除了非洲,所有地方吃老虎都是犯法的,而非洲沒有老虎(哈)從古籍上看,應和貓肉差不多,曾經有廣東富商吃過現殺的,還為此坐牢13年,據他交待,味道很不好,純粹為了面子而去吃。獅子,這個非洲可以吃到,味道和牛肉差不多。脂肪少,烹飪時容易變柴,技術不好的話做出來很難吃。
  • 有人說非洲大蝸牛不能摸,有什麼科學道理嗎?
    這種體型很大的蝸牛的名字是非洲大蝸牛,與我們常見的那種小小的蝸牛反差極大,不但能危害樹木、草原,而且還會「糟蹋」各種類型的糧食作物,我們對它們的感受似乎都被外表所迷惑,是一種十足的有害生物。聽一些人說非洲大蝸牛不能用手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雖然非洲大蝸牛的樣子與常見的小蝸牛類似,看上去像是一個「放大版」,實際上它與小蝸牛的親緣關係並不怎麼近。
  • 1967年,有人在剛果目睹了恐龍,這是真的嗎?
    不過,也有人感到好奇,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前之久,無論是數量還是身體素質都遠遠超過了人類,為什麼僅僅是一顆隕石的襲擊,就讓恐龍這個龐大的家族完全銷聲匿跡了呢?有人認為,恐龍並沒有滅絕,它們是進化成了別的生物,絕大多數的科學家就認為,現代的禽類,就比如說雞就是恐龍的後代,也有人說,恐龍的外表其實沒有發生過根本性的改變,只是外形縮小了,就好比說鯊魚等在地球上存活了數億年的生物,它們的外貌就沒有發生過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