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農村裡,很多人說老人活得久,就是沾了兒孫的福氣,借子孫的陽壽。因此在農村地區,有些老人到了一定年紀以後,選擇自己離去。一方面是不想給子孫添麻煩;另一方面是不想老了還被到別人說三道四。那麼老人長壽是不是真的和後代子孫有關係?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家庭的經歷吧。
李奶奶/95歲
李奶奶一輩子都在農村生活,知道農村的生活習俗,現在她上了年紀以後,覺得老一輩說的話,沒有科學依據。如今李奶奶95歲了,她的心態很好,看開很多事情。不過,她的孩子都不在自己身邊,有些在城裡面住,有些在外地工作,只有空閒時間才會看望李奶奶。
不過李奶奶,覺得孩子們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自己這麼大了沒必要給他們增加壓力,趁現在生活還能自理,就一個人獨居吧。其實,李奶奶也算是子孫滿堂,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孫子更是有十幾個。在李奶奶的村子裡面,很多人都說李奶奶是「借了」子孫陰壽。
但是子孫卻不以為,現在科學已經詮釋了沒有依據的事情。李奶奶的子孫很孝順,幾乎每天都會有人過來看她,給她打下手,雖然兒子女兒沒空,但是孫子孫女很勤快。反正,李奶奶看開了這件事情,覺得自己沒有做有愧良心的事情,沒有這些講究。
其實農村的說法並不正確,借子孫的陽壽,可以說是無稽之談。壽命的長短是跟人體有關,不會出現這種說法,如果自己的長輩有高壽,那麼後代就會出現長壽老人,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這就是遺傳基因的問題。
老人長壽,這涉及到養老的問題,實際上,很多都會糾結。以前沒有控制生育,所以生的孩子越多,就覺得家族旺盛。當然了,還有另一個養老的問題也容易解決,至少不會像獨生子女一個人要養四個老人。不過現在的人們大多數只有一個孩子或者兩個,因為家庭壓力太大了,挑起的擔子更重。所以,這會有些老人想著自己壽命夠長了,再下去會拖累家庭的,就想著早些離去,不給後代子孫添麻煩。
結語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裡面有個將近百歲的老人就是後代子孫的福氣。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和老人在一起的時光,陪他們度過最後的日子,這樣才是最好的結局。
誰都會有老的一天,到老了以後,就會想孩子孝順自己,讓自己開開心心度過晚年,而有些話,根本沒有必要去在乎它,讓別人說去吧。上了年紀的老人,經歷過很多人和事,他們身上的很多優點都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心態。如果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長壽的老人都會有一個好心態,不管說了不該說的話還是其他,老人都看得很開。
朋友們,你有什看法?
來聊聊你的觀點吧。
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註: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