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甲龍真不幸!1.1億年前冒著風險覓食,最終遭遇意外

2020-12-05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現代人類如果想要了解過去地球存在什麼樣的生物,必須通過發掘化石來進行研究。如果古生物學家想要了解過去地球上某一種古生物,也必須通過挖掘出與其相關的化石來進行研究。前段時間,《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導,該報導稱科學家在加拿大發現的完整甲龍化石很可能並非死於正常原因,而是意外導致的。

說到甲龍,看過《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的朋友可能會聯想到裡面那種爬行緩慢、身上如同披上盔甲的恐龍。在現實歷史中,甲龍也具備這些特點,這使得許多肉食性動物常常對它無從下手,因此這種恐龍才能夠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站穩腳跟。但最終任何一種恐龍都敵不過自然選擇的作用,在6500萬年前不斷消失。

現代人類通過考古發現了甲龍這個物種,恐龍專家驚訝於這種恐龍體表之堅硬,如果它們遇到了霸王龍,霸王龍也未必敢對它下手。而這次被研究的甲龍化石則是在9年前的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發現的。據了解當時有礦工在作業時發現了一些龐大的石塊,後來經過挖掘發現是動物的骨架。當地的考古學家獲知消息後立即趕往現場調查,並確定它是甲龍。

後來根據研究,這隻甲龍至今已經有上億年的歷史,考古人員驚訝於它的保存完整度之高,是很多恐龍化石所不能比較的。那麼研究人員在這隻甲龍化石身上獲得什麼信息呢?他們發現該甲龍化石出土時姿勢是翻倒的,也就是說它生前很可能遭遇了某種意外,導致它不能正常擺放身體。

那麼它遭遇了什麼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利用現代探測手段對甲龍化石的內部進行重構,發現它的胃中存在一些石頭和未消化完的食物。經過化學鑑定,未消化完的食物中存在水生植物的種子,這說明甲龍生前可能去到河邊尋找食物。按照人類對甲龍的現有了解,它不識水性,一般不會靠近水邊。

除非它實在找不到食物才會靠近水邊,但它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的一次冒險竟然葬送了自己的生命。研究人員最終提出結論,該甲龍可能在水邊進食時發生了身體側翻,掉入水中後它重達4、5噸的身體不斷往下沉。再加上甲龍不會遊泳,最終它只能一沉到底。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風險還是不要輕易去觸碰,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事情,如果這隻甲龍不是冒著風險去到水邊覓食,那麼現在我們也不會看到一副保存完整度如此高的恐龍化石。據了解。該化石從2017年開始就皇家泰瑞爾博物館進行展覽,已經有不少遊客看到該化石的真容。甲龍雖然不幸,但是它成為了群體中最受人類關注的個體,這也是它幸運的部分。

相關焦點

  • 1.1億年前的悲傷故事,一隻甲龍遭遇意外,留下整個胃給人類研究
    研究結果指出,該化石距今至少有1.1億年,它被發現的時候骨骼結構等方面保存得十分完好,因此它也被譽為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完整度最高的化石之一。根據介紹,這隻甲龍的體長在5米左右,身高達到了1.8米,背部存在較大的拱起結構,而且四肢比較短小粗壯,這些特徵都說明了該恐龍是甲龍。
  • 1.1億年前,這隻甲龍死前吃了啥?科學家花費數年找到答案
    在動畫片《恐龍王》中,有一隻名為「八百度」的食草恐龍,這隻恐龍雖然有高度近視,但是卻擁有這堅硬的體甲,這一度讓片中的「特暴龍」表示不愛吃這種硬殼的動物。不過,此文並不打算說甲龍和霸王龍之間的故事,而是要說九年前,研究人員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一個露天礦井中的重大發現,據了解,當時人們發現了一個距今長達1.1億年的化石,而這塊化石正好是關於食草甲龍的,更為重要的是,這塊恐龍化石的發現,讓人類得到了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恐龍化石之一。
  • 1.3億年前這隻鳥羽毛為什麼那麼美?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泮燕紅與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院士周忠和、山東臨沂大學教授鄭曉廷、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教授Mary Schweitzer通過研究證明,1.3億年前的始孔子鳥羽毛化石中的確存在β角蛋白和色素體。這為遠古鳥類羽毛顏色的還原提供了依據,或許還能揭開鳥兒為什麼會飛的秘密。  這一項研究,22日在線刊登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 45億年前,地球的同胞兄弟遭遇摧毀,給地球留下一筆巨大財富
    說到這裡,不得不介紹一下過去的太陽系,46億年前,地球剛剛誕生,而當時的太陽也不過才誕生了2億年而言,一切都可以說剛剛開始。但也因為這樣,所以凡事都很不穩定,星球間相互碰撞是常有的事情。有的星球在這其中因為碰撞過於激烈,而最終內消失殆盡,而有的通過碰撞,卻成功的獲得更大的體積,有科學家認為,地球和金星以及火星都是同一個時期誕生的
  • 這隻1.55億年前的恐龍,鱗片竟是感覺器官
    研究認為,鱷魚的祖先起源於2.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不過,這種動物可與鱷魚長得不一樣,它看起來實際上更像是恐龍,通過古生物學家的復原圖可以看出,鱷魚祖先的後肢非常長,可以兩足支撐在陸地上行走,同時,身體長度僅有半米左右。從這些特徵來看,鱷魚的祖先你說它是小型的恐龍也是可以的,畢竟在研究恐龍的過程中,人們也稱恐龍為爬行動物。
  • 1973年李小龍不幸去世,20年後兒子李國豪被誤殺,都是意外嗎?
    1973年7月20日,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不幸去世了,讓很多人陷入了悲痛之中,難以自拔。而作為生前陪在他身邊的人,丁佩少不了被質疑。後來她向外界表示,李小龍是因為服用了大量的藥物才導致腦部不適,最終死亡的。對於這個說法,外界並不贊同,不過由於缺乏足夠的證據,因此她的說法也被官方接受了,最終李小龍的死因也被定性成身體意外事故。
  • 1.6億年前哺乳動物演化出滑翔功能
    原標題:1.6億年前哺乳動物演化出滑翔功能   記者從北京自然博物館了解到,該館孟慶金研究員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羅哲西教授領導的團隊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原始的滑翔哺乳動物化石,比現存最早的滑翔類哺乳動物化石早了1.1億年。北京時間10日凌晨,相關成果的兩篇論文同時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
  • 南京「科學俠」揭秘:1億年前「怪物蜘蛛」長尾巴
    2月5日上午,交匯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近日,該研究所王博、黃迪穎分別領銜的兩個國際科研團隊,分別獨立研究了保存於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的「怪物蜘蛛」——應氏奇美拉蜘蛛,證實了蜘蛛古老祖先長著長長的尾巴
  • 金礦沒找著,卻意外發現:1億年前的、直徑長達5公裡的隕石坑
    他們金礦沒找著,卻有意外驚喜。一個直徑長達5公裡的巨大隕石坑,被他們「撿」著了。邁耶斯初步判定這顆隕石,撞擊的時間預估會在2.5億年前~4千萬年前之間,更準確的時間,需要等待相應樣本的同位素檢測的結果但大家從周邊的情況分析,預計這個時間點會是在1億年前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 曼聯1-3巴黎:保守之戰,最怕意外
    遭遇這種尷尬局面,怪索爾斯克亞嗎?怪!因為輸伊斯坦堡實在不應該;這場比賽怪索爾斯克亞嗎?不怪,人家也算盡力了,最後20分鐘少打1人,只被巴黎進一個已經是很不錯了。 足球屆裡,浪費機會永遠都要挨打的,這場比賽也毫不意外,連續喪失進球機會的曼聯。不僅沒有痛定思痛,穩守反擊,反而忽然前壓,掌握比賽節奏。萬-比薩卡上去了,麥克託米奈和弗雷德分開了,巴黎被迫打反擊了,法國豪門笑了。 上半場就看得出來,巴黎的前場逼搶其實效果不錯,曼聯的雙後腰出球能力不足以應對對手的反搶。
  • 礦山出售沒人要,他卻冒險花4千多萬買下,最終賺回1百多億
    如今紫金礦業已是市值1600億的巨頭。可讓人沒想到的是,20年前,董事長陳景河力推公司改制的時候,這座礦山卻沒人要。當時許多人以為這是一座小礦,但從未想到這裡日後將成為中國第一大金礦。
  • 恐龍稱霸地球1.6億年,人類能存在多久?科學家的話惹人懷疑
    自20億年前的地球逐漸轉變成一顆生態星球開始,地球就已經具備了孕育生命的條件。果然地球不負眾望,地球上的物種非常豐富,若是人類再誕生的早一點,會發現如今的地球物種看似千變萬化,但和幾億年相比較,僅僅只佔據1%。
  • 張杰缺氧暈倒,而同樣發生意外的他,卻不幸英年早逝
    張杰缺氧暈倒,而同樣發生意外的他,卻不幸英年早逝。明星在錄製節目的時候,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例如張杰,之前他錄製《王牌對王牌》時連,續錄了七個小時,再加上遊戲設計不合理,直接導致他缺氧暈倒撞到板凳上。再有陳赫他曾在節目中,背著一個體重200多斤的大媽走指壓板,最終導致骨折,而令人感動的是陳赫十分有敬業精神,堅持完成了節目的錄製才去就醫,令人敬佩萬分。
  • 甘肅現1.1億年前蜻蜓化石 翅膀保存完好(圖)
    事實上,蜻蜓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幾億年。最近,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碩士研究生鄭大燃和導師張海春,在甘肅酒泉發現了生活在1.1億年前的遠古蜻蜓——巴依薩晝蜓的化石。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它們和現代蜻蜓的模樣沒啥差別,簡直比來自星星的「都教授」400年容顏不變還牛。
  • 「性別基因」1.8億年前首度亮相
    4月23日發布的一項科學研究表明,決定人類性別的「性別基因」——Y染色體最早產生於大約1.8億年前。中國日報網4月25日電(王琦琛)4月23日發布的一項科學研究表明,決定人類性別的「性別基因」——Y染色體最早產生於大約1.8億年前。Y染色體是男女性別差異的關鍵。Y染色體只存在於男性體內,和X染色體組合就能表達出男性的生理和形態特徵。女性則沒有Y染色體,由一對X染色體配對,表達女性特徵。
  • 1歲寶寶被燙傷,最終不幸身亡!爹媽的操作讓網友崩潰!
    一位男童因為燙傷,   最終不幸身亡。   而男童父母的這番操作,   讓網友都崩潰了!   男童1歲,在家裡爬行時,   不慎將正在燒水的水壺打翻。   父母趕忙把他抱到醫院。   經診斷:   雙腿二度燙傷,   燙傷面積達到了10%。
  • 恐龍稱霸地球1.6億年,人類能存在多久?科學家給出的數字惹人懷疑
    自20億年前的地球逐漸轉變成一顆生態星球開始,地球就已經具備了孕育生命的條件。果然地球不負眾望,地球上的物種非常豐富,若是人類再誕生的早一點,會發現如今的地球物種看似千變萬化,但和幾億年相比較,僅僅只佔據1%。
  • 1.1億年前蜻蜓化石長什麼樣子呢?
    1.1億年前蜻蜓化石長什麼樣子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1億年前蜻蜓化石驚現甘肅 翅膀仍完整滅絕成謎 來源:國際在線 住在城裡的娃娃們,如今想看到蜻蜓幾乎不太容易。事實上,蜻蜓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幾億年。
  • 8歲小女孩遭遇不幸左眼失明 父親想移植眼球(圖)-廣西新聞網
    8歲小女孩遭遇不幸左眼失明、臉部毀容,愛心從四面八方湧來父親說「想讓我的眼睛幫女兒看世界」 這個只會種植甘蔗和養羊、年收入僅有2萬元左右的年輕農民,向記者表達了一個願望:希望能通過慈善機構為女兒韋雅莉尋找可移植的眼球,如果沒有,他願意把自己的左眼移植給女兒。「我想過了,我一隻眼睛也可以照樣生活。」
  • 英統計稱:2005年1.15億隻動物被用於活體實驗
    英統計稱:2005年1.15億隻動物被用於活體實驗 2008年08月13日 14:31 來源:國際在線 發表評論     2006年,英國終止活體解剖聯盟的抗議者們在英國內政部前戴著各式動物面具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