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類如果想要了解過去地球存在什麼樣的生物,必須通過發掘化石來進行研究。如果古生物學家想要了解過去地球上某一種古生物,也必須通過挖掘出與其相關的化石來進行研究。前段時間,《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導,該報導稱科學家在加拿大發現的完整甲龍化石很可能並非死於正常原因,而是意外導致的。
說到甲龍,看過《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的朋友可能會聯想到裡面那種爬行緩慢、身上如同披上盔甲的恐龍。在現實歷史中,甲龍也具備這些特點,這使得許多肉食性動物常常對它無從下手,因此這種恐龍才能夠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站穩腳跟。但最終任何一種恐龍都敵不過自然選擇的作用,在6500萬年前不斷消失。
現代人類通過考古發現了甲龍這個物種,恐龍專家驚訝於這種恐龍體表之堅硬,如果它們遇到了霸王龍,霸王龍也未必敢對它下手。而這次被研究的甲龍化石則是在9年前的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發現的。據了解當時有礦工在作業時發現了一些龐大的石塊,後來經過挖掘發現是動物的骨架。當地的考古學家獲知消息後立即趕往現場調查,並確定它是甲龍。
後來根據研究,這隻甲龍至今已經有上億年的歷史,考古人員驚訝於它的保存完整度之高,是很多恐龍化石所不能比較的。那麼研究人員在這隻甲龍化石身上獲得什麼信息呢?他們發現該甲龍化石出土時姿勢是翻倒的,也就是說它生前很可能遭遇了某種意外,導致它不能正常擺放身體。
那麼它遭遇了什麼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利用現代探測手段對甲龍化石的內部進行重構,發現它的胃中存在一些石頭和未消化完的食物。經過化學鑑定,未消化完的食物中存在水生植物的種子,這說明甲龍生前可能去到河邊尋找食物。按照人類對甲龍的現有了解,它不識水性,一般不會靠近水邊。
除非它實在找不到食物才會靠近水邊,但它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的一次冒險竟然葬送了自己的生命。研究人員最終提出結論,該甲龍可能在水邊進食時發生了身體側翻,掉入水中後它重達4、5噸的身體不斷往下沉。再加上甲龍不會遊泳,最終它只能一沉到底。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風險還是不要輕易去觸碰,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事情,如果這隻甲龍不是冒著風險去到水邊覓食,那麼現在我們也不會看到一副保存完整度如此高的恐龍化石。據了解。該化石從2017年開始就皇家泰瑞爾博物館進行展覽,已經有不少遊客看到該化石的真容。甲龍雖然不幸,但是它成為了群體中最受人類關注的個體,這也是它幸運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