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如今是人們出行的一個重要交通工具,不僅快速便捷,安全性也高,有些工作忙的人,一天要坐五六趟飛機。但其實飛機除了運送人之外,也充當著貨運的職能。
縱觀如今的快遞企業,無論哪家快遞公司都會在&34;大做文章,畢竟2020年的一場疫情,讓更多人認識到,只有掌握了空運主動權,才能更好的發展快遞行業。
疫情期間,航空業受到重創,在這一背景下,物流公司就發揮了巨大作用,給航空業續了一命。很多物流公司和航空公司達成合作,讓飛機在疫情期間不停飛,極大保障了防疫物資的輸送。
這也讓更快遞企業意識到,想要讓企業更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在天上大做文章。在物流公司中,順豐、郵政、圓通都自購飛機,搶佔空中資源。事實上,飛機的航線不僅確定了飛機飛行具體方向、起訖點和經停點,而且還根據空中交通管制的需要,規定了航線的寬度和飛行高度。這就是為什麼當飛機越來越多的時候,不會出現兩機相撞的意外。
但這也意味著航班資源是有限的,會越來越少,那麼快遞公司買飛機就可以對航路&34;,搶的是窗口期的發展機遇。
企業自購飛機已經讓人很驚訝了,但有的快遞公司,更是直接開始建機場了。6月16日下午,圓通蛟龍集團在嘉興舉行投資協議籤約儀式,標誌著圓通的全球航空物流樞紐項目&34;正式投資落戶。
那麼快遞公司自建機場,真的有必要嗎?
雖然飛行是一件看起來很自由的事情,但是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卻是非常不自由的一件事。因為除了航線,快遞公司還必須要拿到民航時刻資源,在規定時間內才能起飛、降落。
又加上國內不少機場也一直有&34;的慣例,在國內幾百個機場中,很少有專門為貨運打造的機場。這導致貨運不僅經常需要跟著客運走,甚至經常會跟客運爭奪資源,如此就失去了航空件的時效價值。
而快遞公司自建機場,就可以很好解決&34;的痛點,在時刻資源上更為自由。
或許在今後,會有越來越多快遞公司加入到機場建設中,快遞行業真正做到&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