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張圖告訴你自動駕駛汽車怎樣緩解交通堵塞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2021-01-11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堵車是城市化進程中最大的問題之一,擁堵的交通除了給生活帶來不便,還容易引發人們焦躁和憤怒的情緒,而如今,自動駕駛汽車成為了我們緩解堵車現象的一種新方法。

YouTube 上一位教育娛樂影片製作者 CGP Grey,因其 5 分鐘高語速加有趣圖文的短片解釋一個小概念而出名。最近他以一條名為 「解決堵車的簡單方法」 短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關於堵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小知識。

為什麼會堵車?

堵車有很多原因形成,排除路面施工等一些突發或特殊情況,有以下幾點可以解釋:

1. 紅綠燈是造成交通擁擠的最主要原因。等待紅燈排隊的車輛有一個各自加速的過程,因為沒有同時加速,所以車與車之間就存在間隔。實際上降低了所有車通過紅綠燈的效率。

2. 司機開車分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現在 「手機依賴症」 在社會中蔓延。在等待紅燈變色時玩玩手機,而轉為綠燈時就很容易發現不了,當後面的車龍喇叭狂響才能回過神來。

3. 幽靈塞車現象是交通堵塞的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在擁擠的公路上,很可能僅僅由於某個司機急剎車、突然變道或者超車,造成短暫的停頓,就會在這輛車的後方引發一連串的堵塞。

就像是道路撞上幽靈一樣發生了堵車,哪怕第一輛車停下來後只需要 2 秒鐘就能啟動,可到最後一輛汽車啟動時,所需的時間可能就要幾十分鐘了。

如此令人頭疼的堵車現象,究竟怎樣才能緩解?

自動駕駛汽車可大大緩解塞車情況

據 Popularmechanics 報導,根據數學專家 Benjamin Seibold 對交通狀況的數值模擬,幽靈堵塞現象是因為整個道路上,不同車輛的加速不同步。當一條路排滿車的時候,即使行駛速度有一點點的波動,也會被逐漸放大,「波浪式」 地影響到整個車隊的行駛。

去年,Seibold 和他的團隊研究了自動駕駛汽車對減輕交通壓力(比如幽靈堵塞現象)的影響。他通過電腦模擬,來展示自動駕駛汽車是如何避免幽靈堵車現象的:即使車流中有很少的自動駕駛汽車,也能通過調節自身的行駛速度,來避免整個車流陷入擁堵。

只要有 2% 的自動駕駛汽車,就能減少 50% 的走走停停的情況。

自動駕駛汽車的優勢就在於,能夠感知前方路況的變化。Seibold 表示,自動駕駛汽車所預留的車間距更大,加速和減速都是經過一系列計算來決定的。自動駕駛汽車在車流比較密的時候,會保留一定的車距,減少突然剎車的次數,從而減少對後方車輛的影響。

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

我們沒有人工智慧那樣快速的反應或注意力,我們也很難保持勻速駕駛,而機器可以。

雖然在現有的研究的實驗裡,自動駕駛汽車有著美好的前景,但是大多數人對於這種願景能否實現仍抱有懷疑的態度。同時,自動駕駛汽車對於交通堵塞僅僅起到緩解作用,解決這一問題還要靠很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城市規劃、民眾素質、公共運輸體系等等。

畢竟自動駕駛汽車還在初始階段,還有很多不可知和不可測的事。如果要讓自動駕駛全覆蓋,使每個車輛保持勻速或是車距穩定,還需要相同配置的車輛,但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此看來,自動駕駛取代手動駕駛的未來暫時離我們還很遙遠,暫時只能忍忍堵車了。

自 愛範兒

相關焦點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2020年2月,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代表我國智能汽車頂層設計出爐,戰略提出要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汽車領域的廣泛應用,汽車正加速由機械化向智能化轉變,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通信等產業的綜合產物。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加快產業布局,制定發展戰略,各項技術標準及法規等逐漸完善。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並頻頻出臺支持政策,自動駕駛產業得到迅猛發展。
  • 特斯拉不贊成傳感器融合,自動駕駛汽車怎麼辦?
    傳感器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決定了未來自動駕駛(AD)的進展快慢,這話並不過分。沒有傳感器,自動駕駛汽車就不可能實現。傳感器可以使汽車看到和感知道路上的一切,並收集安全駕駛所需的信息,通過中央處理器為汽車控制裝置發送適當的指令,如轉向、加速和制動;聯網傳感器收集的實際路徑、交通堵塞和道路障礙物信息,可以在聯網汽車之間共享;地圖信息的處理和分析可以構建從A點到B點的路線。
  • 自動駕駛技術將重構汽車行業價值鏈?
    有趣的是,這一聲明並非出自埃隆馬斯克、扎克伯格或貝佐斯這樣的未來主義者,而是在去年秋天接受《連線》雜誌採訪時,歐巴馬總統有關自動駕駛汽車的評論。過去一年裡,我們看到了許多關於無人駕駛汽車的突破性公告,從福特將自動駕駛負責人的職位提升到CEO的位置,再到特斯拉的調查顯示自動駕駛的事故減少了40%,奧迪開始面向大眾市場銷售「3級」自動駕駛汽車。
  • 福特汽車與維吉尼亞理工合作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信號系統
    福特汽車與維吉尼亞理工合作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信號系統 2017-10-28 08:24 來源: 車行天下CTV 如今,汽車駕駛者通常只需招招手或者點點頭就可以告訴路上的行人他們是否可以穿越馬路。
  • 自動駕駛汽車,我們的行駛軌跡和位置信息會被誰掌握?
    通用汽車20世紀50年自動化汽車2009年,曝光了自動駕駛汽車的雛形圖片。2010年10月9日,谷歌公司在官方博客中宣布,正在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目標是通過改變汽車的基本使用方式,協助預防交通事故,將人們從大量的駕車時間中解放出來,2009年曝光的自動駕駛汽車雛形並減少碳排放。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事實是,在華為內部,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座艙、智能車雲五大汽車業務矩陣已然成型,幾乎覆蓋全部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所需要的關鍵新技術。除此之外,百度、滴滴、美團、騰訊、阿里、京東……但凡能說得上名號的網際網路大廠和車企,都早已經成為自動駕駛牌局的玩家,趨之若鶩之下是對政策的即時反饋和未來的篤定。
  • 哈佛大學:為自動駕駛汽車鋪平道路
    它們具有改善公民生活的巨大潛力,包括減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增加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出行能力,以及增加目前交通不便的地區的交通狀況。同時,政策制定者對潛在的問題保持警惕,例如道路擁堵加劇,不公平的價格和可利用性,以及未來的公共收入流失,不再需要收費停車和交通違規。哈佛大學目前的努力正在幫助政府官員制定有關自動駕駛汽車的早期政策,並為有用的未來法律提供建議。
  • 汽車:Mapper使用Uber-Precise道路掃描儀幫助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
    導語:加利福尼亞州的公司憑藉其內部設備,可以為自動駕駛公司提供關鍵的最新地圖數據。在2016年,優步就已經開始著手一個全球測繪項目,希望能夠為其司機提供有關接送地點和交通模式的更多有用數據,據說該公司投資5億美元(3.8億英鎊)用於測繪項目。
  • 線性資本王淮談投資威馬: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會帶來更大想像空間|...
    他們彼此知根知底,互相信任,威馬汽車在安全、自動駕駛技術、網際網路體驗和產能上,都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他相信威馬汽車一定能夠起來,線性在基金大力支持的同時,王淮個人也參與了投資。除了對沈暉信得過,線性資本投資威馬汽車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王淮想明白了新能源+自動駕駛帶來的價值。
  • 廣州駛入自動駕駛新賽道
    「在自動駕駛汽車眼中,城中村是一片充斥著海量的動態障礙物數據、沒有可識別的交通標誌、無法事先定義的極限挑戰場景。」文遠知行智慧出行事業部總經理李一凡指出,自動駕駛技術走向成熟應用,必須要經受城中村的考驗。9月初,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汽車開進城中村,嘗試挑戰全程安全無接管。
  • PNNL研發出全新機器學習算法 可幫助自動駕駛汽車規劃路線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開發出一種全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名叫TranSEC(transportation state estimation capability,即交通狀況估算能力),有望幫助城市交通工程師獲取城市交通模式的可操作信息(actionable
  • 總結頭部自動駕駛廠商經驗,手把手教你選擇更優質的AI數據
    沒有對車輛周圍環境的定量感知,就猶如人沒有了眼睛,自動駕駛的決策系統就無法正常工作。與其他應用場景相比,自動駕駛的落地場景相對複雜,尤其面對複雜多變的路況環境,背後尤其需要有海量的優質數據採集標註做支撐。AI數據服務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應用分析作為AI在汽車領域的重要應用領域,自動駕駛經過最近十多年的發展,從技術、產業到政策監管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 國家發改委:到2025年實現自動駕駛汽車規模化生產
    2月24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今日發布關於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以下簡稱「《戰略》」)的通知,以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抓住產業智能化發展戰略機遇,加快推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
  • LIDAR : 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傳感器
    在這篇博文中,你將會學習到更多關於 LIDAR 的知識,包括它在自動駕駛汽車空間中的起源,以及它是如何從眾多傳感器中脫穎而出的。請盡情享受這篇文章!LIDAR 具備讓自動駕駛汽車(或是任何機器人)觀察這個世界的幾個特殊的「超能力」 :如果你之前見過自動駕駛汽車,可能你已經接觸過 LIDAR。
  • 季申:讓你玩兒的汽車不多,奇點「潮」網際網路基因做到了
    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智能應用車聯網負責人季申認為通過一些網際網路或者數據分析的方式讓大家得到一些生活上的便利性,是可以提升很大的效率空間的。目前的汽車就像是一個個網際網路的殼子,毫無網際網路屬性可言。一些所謂的智能後視鏡和改裝後的車體,其實並沒有跟車融為一體,它只是一個局部性的網際網路化。
  • 累計實測司機駕駛數據突破100億英裡,解秘全球最懂開車的數據公司...
    汽車廠商們都在積極搜尋能夠應用於汽車的垂直服務,而剛剛上路的自動駕駛汽車則需要豐富的數據來衡量現有技術的能力和風險。Jonathan Matus告訴新智駕:目前他們跟全球大部分頂級OEM都有合作,而在自動駕駛方面Otto、Mcity等項目同樣受益於ZenDrive從百億英裡駕駛數據中獲得的經驗。在積累百億英裡駕駛數據之後,司機和未來的汽車將如何從海量數據經驗中獲益?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汽車領域的廣泛應用,汽車正加速由機械化向智能化轉變,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通信等產業的綜合產物。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加快產業布局,制定發展戰略,各項技術標準及法規等逐漸完善。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並頻頻出臺支持政策,自動駕駛產業得到迅猛發展。
  • 一文概覽自動駕駛汽車定位技術
    本文將介紹自動駕駛汽車的定位技術,主要包括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RTK(實時運動定位)和慣性導航。定位,是讓自動駕駛汽車找到自身確切位置的方法,這對自動駕駛汽車來說非常重要。當你在駕駛一輛車時徹底迷路了,你不知道自己在哪兒,而這時你有一張全球的高精度地圖,定位的任務就是確定你的車輛在這張高精度地圖上的位置。
  • 日產汽車通過仿生學,進行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研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4日訊 提到「自動駕駛」,你會想到什麼?你會否想到一臺無人駕駛的汽車、更安全的旅行、創新或數位化的未來?又或者,是一群遊來遊去的小魚?  在開發未來汽車的過程中,日產汽車的工程師們從多方汲取知識和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