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資本王淮談投資威馬: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會帶來更大想像空間|...

2021-01-10 鈦媒體APP

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在大洗牌中逐漸形成新的格局,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

這一年,國內造車新勢力形成頭部「四小龍」局面,蔚來脫離生死線,股票接連大漲超越寶馬、通用;理想、小鵬前後赴美上市;威馬汽車宣布完成100億元D輪融資,擬登陸科創板。

可以說,造車新勢力上半場的量產之爭已塵埃落地,在投資者的眼中,下半場又會展開怎樣的競爭?誰會贏得終局的勝利?與蔚來、小鵬、理想相比,威馬又有哪些差異化特徵?威馬沒有選擇赴美IPO,而是選擇要在國內登陸科創板的原因是什麼?造車新勢力如何處理與傳統車企之間的關係?汽車領域接下來的投資環境會如何?帶著諸多問題,鈦媒體近日採訪了線性資本創始人兼CEO王淮。

離開Facebook後的十年

王淮是最早進入Facebook的中國籍員工,經歷了Facebook上市前集中爆發的5年。2011年離開Facebook後,回國做了天使投資人,並在2014年9月,與京東、天貓原高管張川共同創立了線性資本。

之所以沒有像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一樣,從「打工者」的角色直接轉變為「創業者」,王淮向鈦媒體表示,主要是在Facebook時工作很辛苦,而自己的性格特點屬於那種沒有幹過的事,就特別感興趣。從FaceBook離開之後,就給自己放了一個假,去思考自己未來想幹什麼。

「扎克伯格挖了一個『坑』,我們所有人都跳了進去,幫他幹得熱火朝天。如果自己創業,就是給自己挖個『坑』,還要帶著一幫兄弟姐妹們在『坑裡』。」王淮打趣地形容做「創業者」。

在王淮看來,如果選擇創業,自己不投入是沒有道理的。對於蔚來汽車李斌、威馬汽車沈暉、理想汽車李想、小鵬汽車何小鵬而言,哪個不是把這家企業的成功與否當作他的生死之戰,都是把自己的身家、名譽都投進去了。

正是想清楚了創業這件事,王淮從Facebook出來之後,並沒有急於去創業,而是去嘗試各種此前沒有做過的事情,開過咖啡館,去給一些公司做過顧問,結交了各種各樣的朋友,投了近20家創業公司,什麼好玩的事情都折騰了一遍。

「後面做投資這個事蠻意外,就是把天使投資這個遊戲升級,變成了一個基金。」王淮對鈦媒體說。

後悔早期沒有投威馬

作為工程師出身的投資者,王淮重點關注關注數據應用、數據技術設施和前沿科技領域的創業項目。

線性資本的投資是從早期投資切入、全階段覆蓋,一般單筆投資在幾百萬美金。不過,線性資本並未參與到威馬汽車早期的融資中,直到2018年C輪融資才參投。值得注意的是,威馬汽車是線性資本唯一一個參投C輪融資的公司。

對此,王淮向鈦媒體坦言,早期沒有投資沈暉這件事,對他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教訓。

2015年,當沈暉決定從「打工皇帝」轉身去做新能源汽車的創業者時,王淮與沈暉已經認識兩三年了,他非常信任沈暉,至於為何會在天使輪就給沈暉提建議,卻沒有直接參與威馬的投資,王淮告訴鈦媒體,「主要是早期對新造車勢力的投資沒有想清楚。」

王淮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但當鈦媒體問其後來投資威馬汽車算不是一次冒險時,王淮直言,「投威馬並不能算是一次冒險。」

王淮曾經對外公開表示,他喜歡又瘋狂又聰明的人,在他看來,沈暉是一個外表冷靜、內心瘋狂的人。他的瘋狂不是那麼容易馬上表達出來,需要通過時間去感受他,沈暉非常有耐力,也非常聰明,他的那種聰明不是年輕人的那種外露的聰明。

同時,沈暉還是一個很洋氣又很有創新想法的人,在國外待過很多年,在傳統車廠也待過很久、又操盤過大項目,能夠在傳統車廠搞創新,幫助吉利收購沃爾沃,王淮相信他一定能幹成別人幹不成的事。

他們彼此知根知底,互相信任,威馬汽車在安全、自動駕駛技術、網際網路體驗和產能上,都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他相信威馬汽車一定能夠起來,線性在基金大力支持的同時,王淮個人也參與了投資。

除了對沈暉信得過,線性資本投資威馬汽車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王淮想明白了新能源+自動駕駛帶來的價值。

未來的汽車將不再只是一輛車,還是一個功能性的工具,將來會變成一個體驗,就像手機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變化。

作為技術派投資人,王淮表示,對於純電動汽車,第一看安全,第二看自動駕駛技術。

實際上,線性資本在投資威馬汽車時,也同時做了市場調研,對蔚來、小鵬做了駕駛體驗,都體驗了一遍之後,在安全性方面,他認為沈暉將會比其他人都幹得更好。

而關於自動駕駛方面,當是王淮主要做了自動泊車和自動跟車的體驗。從技術和產品這兩個緯度去做比較,他認為,還是威馬做得最好。

之所以威馬在自動駕駛方面會做得最好,王淮坦言,也是有原因的,威馬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結合了百度的力量,從符合中國的國情出發,基於各種行駛數據進行訓練。而在國內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確做得最好。

在他看來,缺乏自動駕駛的新能源汽車沒有任何意義。最終決定投資威馬汽車,歸根結底還是對威馬汽車技術的認可。

他堅定地相信,三電架構、自動駕駛、網際網路體驗這三樣東西湊在一起,才是真正未來有意義、完整的新能源車的體驗。

「當你的手還握著方向盤,眼睛還要時刻瞄準前方的整個路面,你哪有機會去體驗車裡面的各種創新帶給你的價值。」王淮說。

因此,在他看來,車內的網際網路體驗也一定要做上來。

另外,當時在投資威馬時,線性資本還去看了一組數據,就是這些造車新勢力企業的電池出貨量,威馬當時的出貨量大於小鵬。

除了以上這些原因,還一個讓線性資本決定投資威馬的原因,則是王淮看到沈暉創立威馬汽車時,真金白銀拿出了不少自己的錢投了進去。

對於投資人而言,這是一個姿態,不展現這種姿態是沒有辦法讓其他投資人相信能夠賺錢。科創板帶來的資本化優勢。

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四大頭部企業中,蔚來、理想、小鵬都已先後在美股上市,威馬並未選擇繼續跟隨前者的腳步,赴美上市,而是選擇在國內科創板上市。

王淮相信威馬汽車可以順利上市。在他看來,威馬選擇在科創板上市,這一點沈暉把握得挺好,接下來威馬肯定會被資本市場所追捧。

「如果真到了美股資本市場,讓老美真正去理解中國這四家公司在技術上的差異化,這是不太可能的。」王淮說。

在王淮看來,威馬相對於蔚來、理想、小鵬,除了技術、產品、定位這些差異化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差異化,就是這次國內科創板IPO後帶來的資本市場的差異化。

相比美股市場,王淮認為,中國的資本市場的實力一點都不差,美元的投資已經被蔚來、理想、小鵬三家瓜分掉,但人民幣的投資,如果投新能源車企只能投威馬這一家了。

資本市場會有一個聚集效應,它會變成少有的標的,對於很多中資的重倉對象,威馬在國內科創板IPO將會帶來額外的優勢。

威馬有著很強的技術基因,內在非常紮實,在有料的前提之下再藉助資本的力量,就能夠將更好的產品和營銷策略推向市場,後期的發展潛力也將不可估量。

造車新勢力的大局觀

隨著國內造車新勢力頭部「四小龍」格局的形成,關於這些頭部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成為行業內關注的熱點話題。

在王淮看來,現在四家最大的造車新勢力企業,再加上很多小的造車新勢力企業,銷量加在一起量佔每年整個中國車市銷量的10%不到。

對比電動汽車市場和傳統汽車市場,造車新勢力要吃掉的是傳統汽車的市場,就像早期的Facebook 和谷歌競爭時,很多人想著這兩家怎麼競爭,實際上很多人不明白,這兩家其實加在一起吃掉的是傳統電視、報紙的市場。

造車新勢力開始進入下半場的決賽,有人認為這四家誰會贏,誰會出局,但實際上,王淮認為,應該考慮這四家能不能一起長大,拿下傳統汽車的市場,這才是未來的大局觀。

在王淮看來,最理想的狀態是所有的造車新勢力企業聯合起來,一起把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塊蛋糕做大。

相比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在安全、產能方面有優勢,但在自動駕駛技術、網際網路體驗方面,王淮認為還是造車新勢力更有優勢。

至於傳統車企與威馬之間的關係,王淮表示,一方面與他們做朋友,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距離。這個時代已經進入到一個不僅自己要做,還要合作、投資、扶持其他企業的時代,需要有多手準備。

明年汽車市場投資依然火爆

對於明年的汽車投資市場,王淮預判,還會很火爆,且這種火爆有可能會持續一年多,到2022年差不多又會平穩下來。

在王淮看來,這一波投資的熱情將會有一個長時間的持續,原因除了資本的因素,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經濟顯現出來的韌性,而且疫情又教育了很多傳統企業對於數位化、智能化的認知。

線性資本的投資思路是以終為始。在汽車行業,線性資本比較謹慎,目前投資企業並不是很多。王淮坦言,看過很多項目,但真正覺得特別好的項目並不多。他認為,汽車領域未來具有想像的是三電系統、自動駕駛、新能源車,以及車內的網際網路體驗等領域。

目前,在三電系統方面,線性資本投了AIKAR;在自動駕駛方面,線性資本投了宏景智駕;新能源整車方面,線性資本投了威馬;在車用晶片方面,線性資本投了地平線;而在車內的網際網路體驗領域,線性資本還未找到合適可投的項目。

「差不多平均每年1到1.5個這樣的投資節奏。看到符合預期又有技術含量的公司,就會一點一點去下注。」王淮對鈦媒體說。

威馬在整個線性資本所投汽車行業的企業中,扮演著戰略合作方的角色,王淮向鈦媒體透露,在線性資本所投的這些企業中,目前已有3家左右與威馬汽車達成合作,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戰略合作落地,形成產業協同的效應。

不要盯著黑科技,要盯著灰科技

作為一個狂熱的技術男,或者說狂熱的技術投資者,王淮表示,線性資本還是非常關心技術背後的影響,而不是純粹為了技術而去狂熱。他偶爾還會去澆冷水,建議一些技術團隊先把針對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案搞出來,要跟市場相結合,不需要搞得很花哨。

最近兩年,線性資本的投資也在發生改變,不再從技術的角度投技術,實際上投的是技術跟產業的結合。 王淮強調,「不要盯著黑科技,要盯著灰科技」,要讓黑科技能夠上山下鄉,到產業當中去,從黑變灰。

王淮進一步解釋稱,「白科技就是那種commodity technology,黑科技就是那種特別deep、frontier的,但如果能夠將黑科技跟產業問題結合,中間又在技術之外加上很多其他的技術,從而實現產品化,最後落地到產業當中。」

因此,在AI、數據這個裡面,線性資本最關注的是就是這種有效的技術,AI、數據只是當中的一些必要組成部分而已,而不是所謂的有了技術,再去想辦法找應用落地的這類。

原來有很多人認為線性資本的投資只是純技術的視角,只投那些東西做得酷酷的企業。實際上,在投資之初,線性資本就會把技術有可能怎樣實現落地進行深度的探討。在王淮看來,未來技術創業與技術投資的門檻都會提升,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

對於投資這件事,線性資本有一個策略跟別人不一樣,王淮指出,很多機構喜歡閃婚,但線性資本特別不喜歡閃婚,喜歡慢慢來,給夠彼此足夠的時間互相了解,但會在有限的時間內、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的快。

有些人是看到了才相信,有些人是純相信但不去看,王淮希望線性資本是基於對今天看到的跟未來的構想,同時這個構想還要基於技術演進的可靠性,產業今天在變革的這些力量,將有可能使我們今天在看的東西,有機會真正實現。

線性資本對於威馬的投資也是如此,王淮在認識沈暉多年以後,真正看明白了新能源汽車市場蘊藏的巨大機遇之後,才果斷下注。

他相信未來威馬藉助資本的力量,一定會成為科技時尚、未來新技術的代表。(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張敏)

相關焦點

  • 線性資本王淮:「我為何下注威馬汽車並且堅定看好它?」
    衝擊「科創板新能源汽車新勢力第一股」,威馬汽車的底氣是什麼?對此,GPLP犀牛財經獨家專訪了威馬汽車的投資人,線性資本創始人王淮。「我們唯一C輪投資項目是威馬汽車」線性資本C輪投資了威馬汽車,事實上投資過程經歷了一番波折。
  • 威馬奇蹟,新能源汽車新勢力有力量!
    然而,想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生存,廠商們需要更加小心地用各種小動作超越對手,尤其是新勢力們。國內有一種不太好的風氣,就是「槍打出頭鳥」,新勢力的蔚來在各種高光之後,已經學會了蟄伏,這一次,第一的光環已經落到威馬的身上。未來,威馬能否駕馭好這份榮耀,真正取代蔚來成為新勢力的代表呢?
  • 威馬究竟在造什麼樣的汽車 為何獨得央媒青睞
    威馬汽車,在初創5年之際,是如何推動中國汽車變革,如何棲身於中國新能源智造企業四強之列,在順應綠色發展的大趨勢下,它如何追逐智能電動汽車之夢?近日,威馬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Freeman沈暉先生接受了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專訪,這家成立於2015年的新勢力造車企業,近期被德意志銀行列為中國最具潛力的四家電動汽車製造商之一,有望與特斯拉一較高下。
  • 聚焦自動駕駛、汽車新能源,首屆進博會展出汽車有看頭!
    1886年,第一輛現代意義上的汽車正式誕生,人類自此進入汽車時代。半個世紀前,汽車是什麼?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是最初的交通代步工具;數十年前,汽車是什麼?一個裝有四個輪子的更高級的移動空間,可聽收音機、音樂等;如今,汽車是什麼?一部可移動的智慧型手機,在線支付、車載互聯,是人們的智能生活助手;未來,汽車又會是什麼?
  • 威馬汽車攜手韓國MS明信集團,共同拓展亞洲智能電動汽車市場
    雙方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共同探索智能電動汽車整車出口、生產製造、新零售模式、智慧出行等領域的合作機會,為韓國乃至亞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呈現「威馬方案」,帶動全球新能源汽車上下遊產業鏈技術和生態的提升,進一步推動全球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表示,這是威馬汽車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 9月汽車出行大事件:威馬完成百億D輪融資,億咖通與華為達成合作
    9月,多家傳統車企繼續加碼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汽車。面對汽車新四化的必然趨勢,各傳統車企也在積極布局,自研、合作和收購成為了其順應趨勢的方式。面對日趨嚴峻的市場環境以及新冠疫情的衝擊,合作成為了各傳統車企的節約研發資源,適應行業趨勢的良方。
  • 對比小鵬G3和威馬EX5,哪吒U有哪些後發優勢?
    3月21日晚,浙江合眾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哪吒汽車的第二款量產哪吒U正式上市。新車定位於緊湊級SUV,提供500km+長續航和400km+標準續航兩種版本,共計六款車型,補貼後官方指導價區間為13.98萬-19.98萬元。從尺寸和價格來看,哪吒U與同樣來自造車新勢力的小鵬G3和威馬EX5產品力十分接近。
  • 強強聯手,威馬汽車與韓國MS明信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威馬汽車於2015年在上海成立,作為國內新興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近日已(以下簡稱:韓國 MS集團)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利用各自的優勢,共同探索智能新能源汽車整車出口、生產製造等領域的合作。韓國MS明信集團作為韓國第一家自主研發熱成型生產線的企業,已經有40多年的自主研發、生產製造的經驗,技術底蘊豐厚。
  • 投資人對話:二級市場新能源汽車板塊大熱背後的「危」與「機」
    下面請大家簡單講講自己一些經歷,先由威馬汽車的張坤總開始吧。 威馬汽車首席投資官張坤:我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一個汽車行業的人,在網際網路從業十幾年,關注汽車領域應該是在2014年底。當時國內兩家租車公司上市,後來爆發網約車大戰,也便開始關注汽車領域。
  • 20萬預算奇瑞螞蟻、威馬EX5、小鵬G3、埃安V誰值得買_易車網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10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3.3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0.4%。在克服因補貼退坡導致的銷量短暫下滑後,新能源汽車產業又重新迎來了高速增長期。從汽車的發展歷程來看,汽車的級別,一般由最影響成本的項目來決定。比如在燃油車市場,發動機的成本佔比很高,所以確定車輛的級別一般有兩個標準,最重要的標準就是排量,排量越大的車一般來說也越高檔,另一個則是軸距,越高檔的車一般也會更大。
  • 威馬汽車到底要說什麼
    但對於新興尤其是網際網路車企來說,PPT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它會讓人產生依賴性,甚至於變成融資和忽悠人的工具,就比如那誰誰誰!2016年,當「威馬」兩個字出現在民眾的視野時,同樣遭到了業界的質疑。威馬是個什麼鬼?真正的目的確定是要造車嗎?4月18日,上海國際車展開館前一天,威馬汽車舉行企業開放日活動。
  • 哪吒U/小鵬G3/威馬EX5深度對比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正逐漸成為汽車行業的新寵,一方面它們固有的經濟、節能、環保屬性,符合大眾消費趨勢以及汽車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相較於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擁有更靈活寬敞的空間、更智能的配置、更舒適的駕駛。
  • 四個方面深度對比,奇瑞螞蟻、威馬EX5、小鵬G3、埃安V誰更值得買...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10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3.3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0.4%。在克服因補貼退坡導致的銷量短暫下滑後,新能源汽車產業又重新迎來了高速增長期。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數據顯示,在研發投入上,理想汽車三季度研發費用為3.3億元,環比增長66.1%,儘管如此,理想CEO李想仍表示,下一步在研發投入方面會大幅增加,「因為接下來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座艙,需要的這種投入。這是一個倍數級的提升。」事實確實如此。
  • 奇瑞新能源,汽車市場偵察兵「螞蟻」的倔強
    作為曾經的自主品牌一哥、目前的一線,奇瑞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似乎過於清心寡欲,在售的新能源產品可謂屈指可數。但事實上,早在2001年,奇瑞公司就正式成立了「清潔能源汽車專項組」,專職負責混合動力汽車、替代燃料汽車等清潔能源汽車前沿技術的研究與開發。2010年4月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便正式成立。顯然,奇瑞對於新能源路線早有準備。
  • 智能化和科技感是亮點 圖解威馬EX5-Z
    儘管前進的道路有些曲折,但在政策、能源和科技的驅動下,新能源汽車仍然在這幾年間保持著高速的發展。同時,隨著電動技術的不斷突破,加上用車成本的天然優勢,純電動車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尤其是純電動SUV,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甚至開始在國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了。
  • 哪吒U 小鵬G3 威馬EX5 Aion V 誰才是真正的緊湊型SUV王者?
    【車訊網 報導】 2020年,補貼繼續接力、各地促消費政策的實施,以及新能源用戶教育、口碑的日臻成熟,都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添一把火。雖然上半年行業整體銷量同比下跌近四成,但是局勢也在7月開始扭轉,銷量增速由負轉正。
  • 新能源只是序幕,智能汽車時代來臨
    與此同時,華為、寧德時代、長城汽車合作推動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和滴滴也合作推出智慧出行新物種。蔚來、小鵬、理想三家中概股新能源汽車不但一度躋身美股最高成交序列,蔚來還被美國養老金買入配置。對於造車新勢力,新能源時代正式來臨。但新能源只是其中一步。在出行領域帶來更大變化的,是隨著5G和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無人駕駛技術。
  • 答:威馬汽車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同理,這句話放在汽車上面也很合適。選一款車,不僅要看性能、配置、動力等方面,也需要看車主的評價反饋。特別是在選擇入手新能源汽車的時候,車主的使用反饋則尤為重要。
  • 輪轂電機,汽車自動駕駛的終極標配!廠商僅1家,彩票型投資機會
    輪轂電機,自動駕駛的終極標配?自動駕駛,已經確定將是我們未來交通的主要承載方式。我們也知道,在通往自動駕駛的道路上,電動是唯一的選擇,但是電動車具體如何實現自動駕駛,爭議很大。我們的判斷是,未來的自動駕駛,一定是通過輪轂電機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