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警惕!北鬥被叫停推遲與美國大斷網,為何同一天發生?

2020-10-03 淺談教育史

引言

我國在航天方面的成就不僅僅是在現代取得重大突破,在古代也具有輝煌的成就。我國對於"天"的探索,從漢朝時期便已經擁有不錯的成績,歷代天文學家以那蘸滿學識的筆墨,寫下了很多著名的篇章,給後世的我們留下了十分珍貴的天文學瑰寶。

《易經》賁卦的象辭上講:"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古代除了大多數情況下是記載由觀察天象和物候決定農時季節的知識,也有關於作戰時期夜觀星象布局的相關典範。

而我國最出名的莫過於千年古書《五星佔》,是根據星雲的變化來判斷吉、兇以及時運,更加令人驚訝的是,其中對於金、木、土三大行星位置變換以及會和周期,與當今的測量數據極為接近,而這個是中國的天文學家於東漢時期便有如此領先於全球的水平。

中國北鬥

北鬥導航自誕生以來,毫不誇張地說是備受全世界矚目的,甚至還有不少人表示該設備儼然能夠超越美利堅GPS的存在。自從我國2000年10第一課裝備發射之後,目前我國已經發射了54次,且全部都取得圓滿成功。

原本按照計劃,今年的6月16日便是最後一刻設備的發射時間,然而卻臨時出現了一點情況需要作出調整。根據《新華社》所報導稱:"新華社西昌6月16日電 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發射前測試過程中,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發射任務推遲,發射時間待定。"

也就是說,原本定在6月16號上午10點整發射的設備由於技術問題而推遲發射。可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美國東部到西部有很多地區城市網絡陷入癱瘓狀態,這也讓不少人將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擔心有圖謀不軌的人對北鬥進行網絡攻擊,才導致其正常發射。

推遲發射的原因

據悉,如果這最後一刻設備發射成功之後,便標誌著中國北鬥系統完成全面組網,這其中意義非凡。而在發射的前一晚,我國很多主流媒體就已經對發射詳情進行報導,其中也包括央視新聞、中央臺等,都等待著直播動人心脾的一幕。然而這場"盛宴"卻活生生被打斷了,官方只宣布是由於技術原因而推遲發射,其他的便沒有透露。

正是這種在發射前一刻,官方才宣布由於技術原因而將推遲發射,才會在在網絡上引發各種猜測。根據官方所發布消息稱,我國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表示在國際上火箭發射遇到困難而推遲發射的情況經常發生。

原因說起來也簡單,就是因為組成火箭的零件有成千上萬個,並且系統及其複雜,在組裝運輸或者發射上的準備,難免會有瑕疵。但如果這些小問題未能得到及時解決,不僅會影響全局的成敗,而且還將危及發射人員的安全。並且,發射的時候也會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就如美方近期所發射的載人龍飛船時,便是因為天氣原因而在發射前一刻才決定推遲發射。

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北鬥被推遲的原因極有可能是為了防止"網絡間諜"進行破壞,要不然該如何解釋米國在那天恰好大部分地區發生網絡癱瘓,這二者碰在一起很難相信只是"巧合"這麼簡單。

有消息稱,北鬥在發射當天,美方多個城市發生斷網現象,對此美國的三大網絡運營商都發表聲明,稱自家的網絡服務出現問題,截止到目前為止仍是未能調查出原因到底出在哪裡。而回溯2016年的時候,美方東部城市也是發生了一次重大的網絡事件,導致大量電腦癱瘓。事後調查是因為日本的3名黑客進行網絡攻擊。

與此同時,我國在通訊科技也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在量子領域已經通過了"墨子號"衛星,而這也預示著全球最安全的量子通訊即將在我國問世。

結語

根據官方相關說法,稱本次北鬥之所以被推遲發射與美方大面積斷網不存在關係。但如果再仔細想想,我國目前在航空所取得進步的速度,無疑是全球最為突出的一個,尤其是這最後一刻一旦成功便意味著北鬥組網成功,這難免會有心存嫉妒的國家,網友會為此而做出猜測其實也很正常。正所謂"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洪應明《菜根潭》)

參考文獻

  • 《易經》
  • 洪應明《菜根潭》

相關焦點

  • 應該警惕!北鬥被叫停推遲與美國大斷網,為何是同一天發生?
    根據《新華社》所報導稱:&34;也就是說,原本定在6月16號上午10點整發射的設備由於技術問題而推遲發射。可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美國東部到西部有很多地區城市網絡陷入癱瘓狀態,這也讓不少人將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擔心有圖謀不軌的人對北鬥進行網絡攻擊,才導致其正常發射。
  •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北鬥卻遭遇意外推遲,美國在擔心什麼?
    此前中國最後一顆北鬥三號衛星原計劃於6月16日發射前一刻北鬥計劃卻意外推遲,這樣的消息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很多網友都表達了自己對這次事件的看法。然而同一天,大洋彼岸的美國竟然大斷網,如此巧合的事情更是吸引了民眾的關注,再度引發了關於信息安全的討論。
  • 美國受到黑客攻擊,全國發生斷網,為了成功發射衛星推遲發射計劃
    大家都知道,就在前幾日我們國家的發射中心,準備將最後一顆北鬥3號衛星發射升空,但是就在一切都準備好馬上要將衛星發射升空的時候,官方卻宣布由於檢測到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取消了發射計劃,此次發射計劃的取消,也引起了國內輿論的熱議,並且就是同一天在美國大部分區域發生了斷網事故,難道是有什麼原因引發了兩次事故發生在同一天嗎? 是單純的因為巧合,還是有人故意為之?
  • 美國航天史上罕見敗筆,火箭發射前2秒被叫停,或與北鬥系統有關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一枚由美國著名航空科技公司SpaceX公司製造的火箭,發射前2秒被突然叫停,使得發射任務宣告失敗。這無疑是美國航天史上罕見的敗筆,畢竟該國可是航空航天領域的領頭羊,技術積澱最為雄厚,失敗的發射不常見。
  • 緊急叫停:北鬥推遲發射的背後,「歸零」是為了最好的結果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在西昌發射成功,北鬥導航系統完成了全球組網,這件事情將會成為我國史上值得記錄的時刻。而這顆衛星的原定發射時間是6月16日上午,那麼你知道它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而導致推遲了嗎?
  • 為再次領先北鬥,美國發射新一代GPS,結果在升空前2秒被叫停
    據俄媒報導,10月3日,一枚搭載著美軍新一代GPS衛星的「獵鷹-9」重型運載火箭升空失敗,在發射點火前2秒時突然被叫停。據悉,「獵鷹-9」重型運載火箭原計劃於美國東部時間21點43分在佛羅裡達州宇航中心發射升空。
  • 火箭副總師回應「北鬥推遲發射」:任務舉國關注,說沒有壓力是騙人的
    作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在經歷一次「發射推遲」的波折後,中國北鬥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終於迎來曙光,6月23日9時43分,我國第55顆北鬥衛星即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至此,我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 SPACEX星鏈-10緊急叫停,航天發射沒那麼簡單
    中新網6月27日消息,據俄羅斯衛星網27日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宣布,再次推遲發射第10批「星鏈」衛星,稱需要更多時間進行發射前的檢測。點火前2小時緊急叫停美·SpaceX公司的第十批Starlink星座低軌寬帶衛星57顆+2顆 BlackSky 衛星 ,計劃與北京時間明天凌晨(27日)4點18分在佛羅裡達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上發射。目前天氣預報顯示有80%的機會滿足發射條件。
  • 忽聞北鬥衛星發射推遲,哪些大人物沒被火箭發射放過鴿子?
    ,發射任務推遲,發射時間待定。 畢竟搞到五點半,結果醒來推遲的感覺太絕望了。 其實很多原因都會導致發射推遲。 畢竟航天行業主要是和耗資數億美元的設備和勞動力打交道,並且高危,該推遲時不推遲是不明智的。 不只是小編,被鴿的領導人也特別多。
  • 北鬥收官衛星推遲!火箭發現技術問題,燃料已加注進入不可逆程序
    6月16日上午,但是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臨射前測試過程中發現了了技術問題,出於安全考慮決定推遲發射。火箭加注燃料今年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兩次出現技術問題運載火箭是一個複雜程度極高的系統性工程,研發難度非常大,
  • 為什麼需要北鬥?
    從2000年北鬥一號系統第一顆導航衛星發射,到2020年6月16日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衛星雖因故推遲發射但即將升空已是板上釘釘。至此,很快(本來應該說是已經),國人總算有了自己的全球導航系統,國內科技界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推遲|科技熱度TOP10榜單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推遲|科技熱度TOP10榜單 2020-06-17 0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川普改口稱不想推遲選舉 1.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
    【盤中回顧】7月31日亞市盤中要點回顧:北鬥正式開通 川普改口稱不想推遲選舉1.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 中國已有了北鬥,為何至今還在用GPS?原來是美國玩的文字遊戲
    隨著我國這些年不斷的發展,我國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極大的突破,其中很多領域方面的發展,甚至隱隱已經有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領頭的趨勢。就比如說我國今年北鬥的衛星完成了全球組網,就已經可以看出咱們的科技水平究竟多厲害了。
  • 為何美國GPS能免費使用,北鬥系統卻要收費?其實原因很簡單
    ,美國GPS不再是唯一現階段,被聯合國認可的衛星導航系統僅有4種,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洲國家的伽利略系統又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在北鬥出現之前,最受重用的一直是美國的GPS衛星導航系統。不過,美國GPS長達數十年的壟斷地位在北鬥問世之後出現動搖,截至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尋求與我國合作,在民用以及軍用方面運用北鬥進行導航。
  • 為什麼需要北鬥?屬於中國自己的定位系統
    從2000年北鬥一號系統第一顆導航衛星發射,到2020年6月16日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衛星雖因故推遲發射但即將升空已是板上釘釘。 歷經2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北鬥導航系統,將正式建成,實現全球導航功能,這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 北鬥推遲發射的真相,驚心動魄的七天經歷
    今日(6.23)上午,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順利發射,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目標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此次發射原定於6月16日上午,但在當天清晨6點多時,官方宣布因故障推遲發射任務,但未說明具體原因,令所有關心國家航天事業的網友憂心,一時間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直到今天重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終於公開了背後的秘密,為公眾揭曉了疑惑。
  • 袁蘭峰:北鬥推遲發射內幕:中國航天計劃不怕「零」
    然而,6月16日上午6時,任務被緊急推遲,一隻大鴿子被釋放。這是怎麼回事?結果是8點多鐘15日的晚上,在火箭開始測試,安全閥的壓力數據擴展我的第三階段發動機被發現異常,這一點不同於正常價值。當操作人員進入太空艙檢查減壓閥時,他們發現外殼上有一個雞腳形狀的小裂縫。每個人都嚇出了一身冷汗。發射現場的工作人員立即聯繫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也就是第一研究院。
  • 中國北鬥衛星碾壓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軍民雙用優勢在哪裡?
    其二,中國北鬥系統服務質量更好,觀測頻率高。文章中引用美國衛星信號接收公司Trimble導航公司的數據顯示,在世界上195個主要國家當中有165個國家的首都(佔85%),北鬥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單就衣索比亞首都來說,有多達30顆北鬥衛星不間斷地傳送信號,是美國系統的兩倍。
  • 中國北鬥系統已經成熟,我們為何還在用美國的GPS?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各方面的資料介紹中,都是趨於完善走向成熟了的,在歷史上多個重要節點的圓滿完成,更是標誌著我國的衛星定位系統一步步追趕世界,領先全球。可是人們不理解的是,我國的北鬥系統已經十分成熟,為何還在使用的美國的GPS定位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