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蘭峰:北鬥推遲發射內幕:中國航天計劃不怕「零」

2020-07-24 濤聲剪輯影視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既然你拿到了,就把它收起來!以防!

2020年6月23日,北鬥導航系統最後一顆衛星在西昌成功發射,完成全球聯網。

袁蘭峰:北鬥推遲發射內幕:中國航天計劃不怕「零」

好事常常發生!這顆衛星定於6月16日上午發射,電視直播已經就緒。然而,6月16日上午6時,任務被緊急推遲,一隻大鴿子被釋放。這是怎麼回事?

結果是8點多鐘15日的晚上,在火箭開始測試,安全閥的壓力數據擴展我的第三階段發動機被發現異常,這一點不同於正常價值。當操作人員進入太空艙檢查減壓閥時,他們發現外殼上有一個雞腳形狀的小裂縫。每個人都嚇出了一身冷汗。發射現場的工作人員立即聯繫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也就是第一研究院。在北京同志,對同一批產品從設計到生產,檢查驗證全過程,緊急更換備份產品,並檢查工作條件是否符合要求。12時左右,同批新更換的產品經測試後正常工作,並有資格執行任務。

現在,如果由你決定,你想繼續發射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裡有一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零。你可能在聽太空新聞時聽到過這個詞。歸零是一種質量管理方法,值得強調的是,該方法是源於中國的國際標準。

袁蘭峰:北鬥推遲發射內幕:中國航天計劃不怕「零」

2012年,中國空間標準化與產品保證研究院向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交了「空間質量零管理」提案。經過跨國專家的溝通和諮詢,提案於2015年11月正式發布為國際標準ISO 18238。

敲黑板!這是質量管理在中國出口到國際市場的為數不多的成功經驗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軟實力。這個崇高的標準是什麼意思呢?空間系統閉環問題解決管理。空間系統閉環問題解決管理。

0代表閉環。當您發現質量問題時,您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換句話說,你需要分析問題的原因和機制。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換句話說,你應該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這還不是全部。你必須思考,還有其他類似的問題嗎?也就是說,你需要採取預防措施。

其結果是一個「了解真相和了解真相」的閉環。中文的有趣之處在於它有一個哲學名稱。在一些武俠小說和遊戲中,主角的絕招被稱為「零」。

具體來說,質量問題重置包括技術重置和管理重置兩個方面。每個都有五個要求。技術復位的五項要求是:

定位機制準確,問題復發措施明確有效

管理回歸零的五個要求是:

程序明確,責任明確,措施落實,規則完善

仔細想想,同批新更換的產品在6月15日晚上12點測試後正常工作時,缺少了什麼零的條件才會無法推出?第一個是「問題復發」,這是相當技術性的。也就是說,你不能換了一個好零件就說沒問題,你需要告訴我壞零件為什麼會壞,在什麼情況下必須壞。如果你不能控制它在某些情況下一定是壞的,我怎麼能相信它在目前的情況下一定是好的呢?

事實上,僅僅3個小時後,即6月16日凌晨1點,北京方面就發送了該產品樣品的材料分析結果,問題再次出現。這一次,問題很快又出現了,比長徵五號快得多。

2017年7月2日,在第二次發射中,由於引擎故障,衛星未能進入軌道。在那之後,中國太空人經歷了兩年地獄般的生活,日夜分析和故障排除。

袁蘭峰:北鬥推遲發射內幕:中國航天計劃不怕「零」

2018年4月,零審核完成,大家都認為問題解決了。出乎意料地,在2018年底,當Changwuyao三世的總裝火箭即將結束,消息來自試驗臺,測試運行的yf - 77引擎失敗了,還有兩個引擎和這個錯誤的引擎在同一批次即將火箭。這說明之前的問題還沒有被發現,零還沒有完成,專家們再次回到原點,對發動機的結構進行加固。然後發動機經過兩次測試,全部通過。所以他們準備再次發射,這次的發射窗口是2019年年中。

截至2019年4月4日,經地面檢查發動機各項性能參數均正常,但細心設計人員在區分振動數據時發現了一條異常頻率線。要做什麼嗎?這表明zero還沒有完成,我們迅速回到工廠,所有通過測試測試的yF-77發動機都被查出來,並採取新的方法加強測試。事實證明,在同一位置的多個引擎都有微小的裂縫,這就是真正的問題重複出現的地方。發現問題後,6月24日我們確定了改進方法。

7月31日,緊張的測試工作再次開始,這是最後的努力。當宣布試驗成功時,每個人都大聲歡呼鼓掌。距離2019年12月底的發射窗口只有五個月了。最終,在所有人的通力合作下,以超高的強度和精準度完成了這個奇蹟。

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完成了萬眾期待的成功立交橋。其實,背後有這麼多驚心動魄的歸零故事,最後一支箭的重演被北鬥迅速成功,但總部本著謹慎的精神,萬無一失的考慮,決定推遲發射任務,毅然決然,毫無疑問,不給上天帶來隱患!公眾對此充分理解,並保持冷靜。一周後,發射成功。我們可以得到這種自由,其實,在時間與時鐘鬥爭之前。

北鬥頻率也是來之不易的。衛星頻率是一種寶貴的資源,這不是你想要使用的。你需要向國際電信聯盟申請。

袁蘭峰:北鬥推遲發射內幕:中國航天計劃不怕「零」

而且有一定的時限,過時了就不要等了!

2007年4月17日是北鬥頻率資源應用生效的截止日期,因此第一顆北鬥測試星必須在此之前發射,信號將被激活。我們的發射能力最初是在這之後的這個時候,通常只聽說發射延遲,這就提前發射了,但在各部門的配合下,用「神仙傳說」的語言讓大家「拼出了真正的火」,才實現了提前發射的奇蹟。

4月11日,在發射前三天的第三次一般性檢查中,機組人員突然發現衛星應答器出現異常,我們只有三天時間來修復。為了確保衛星的安全,經過仔細研究並決定「打開衛星的腹部」,工作人員首先爬上發射塔打開火箭,把衛星放在一邊,然後進去取出有問題的應答器。不能有絲毫的誤操作,否則會損壞其他系統,麻煩會更大。應答器失靈了。下一個問題是,應答器的科研單位在上海,而西昌的發射場當時沒有高速公路或機場。在3天內往返於西昌和上海之間修復應答器是不可能的。要做什麼嗎?在各方協調下,決定修復成都科研單位的一臺轉發器。防止汽車的振動破壞轉發器,船員們把應答器扔在他們的手臂四或五個小時,保護它像一個孩子,然後,經過鬥爭,他們終於來到了發射窗口,加載修復應答器回衛星,火箭準備發射。

然而,在4月14日凌晨4時07分,現場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根據規定,火箭的一個連接器沒有脫落。如果不能在三分鐘內解決,將給火箭、衛星甚至發射場帶來災難。發射總指揮在一分鐘內發出了七次指令來解決這個問題。開場後發現問題。4:11火箭終於升空了!

在接下來的三天裡,十多家北鬥衛星製造商聚集在一個大操場上,讓衛星信號接收器排好隊,等待信號傳回。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地調整地面設備,但直到4月17日才收到衛星信號,一天過了一年,72小時幾乎沒有睡覺。

17日晚8時,頻率故障前不到4小時,十多個用戶接收接口突然跳起,北鬥衛星終於發出了第一批信號,整個操場歡呼雀躍,同志們互相擁抱,慶祝勝利!

中國在最後一刻獲得北鬥頻率有多大價值?與歐洲相比。一年半前,也就是2005年12月28日,歐洲發射了伽利略的第一顆衛星,

袁蘭峰:北鬥推遲發射內幕:中國航天計劃不怕「零」

衛星佔據軌道,但沒有開放頻率。原因是缺錢!

北鬥和伽利略在某些頻率上有重疊,根據國際電聯的規則,先到先服務。當中國先來的時候,歐洲後悔了,不得不修改其頻率,並以相當大的成本重新開發其裝備。有志者事竟成,這難道不是世界上正確的道路嗎?

北鬥系統的發射已經全面完成。北鬥系統的應用發展前景廣闊。

5G +北鬥預計將對社會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不是長期的,而是短期的。眾所周知,衛星定位的原理是用三個坐標確定一個點的位置,坐標越多定位越準確。目前,像北鬥和GPS這樣的導航系統的民用精度為10米,這可以讓你知道你在哪條路上。但還不足以分辨你在哪個車道。但有一種輔助設施,增強系統這個系統的基礎是一個衛星定位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通信技術的高新技術的產物,如多個深度晶體,通過提供不同校正信號,可以提高定位精度水平米甚至毫米級別,這不僅僅是知道你的車道上,即使你在那塊瓷磚地板。我國已經建立了很多基礎增強系統,還有很多行業和企業準備推出高精度定位服務,歡迎大家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北鬥卻遭遇意外推遲,美國在擔心什麼?
    此前中國最後一顆北鬥三號衛星原計劃於6月16日發射前一刻北鬥計劃卻意外推遲,這樣的消息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很多網友都表達了自己對這次事件的看法。然而同一天,大洋彼岸的美國竟然大斷網,如此巧合的事情更是吸引了民眾的關注,再度引發了關於信息安全的討論。
  • 忽聞北鬥衛星發射推遲,哪些大人物沒被火箭發射放過鴿子?
    ,發射任務推遲,發射時間待定。 畢竟搞到五點半,結果醒來推遲的感覺太絕望了。 其實很多原因都會導致發射推遲。 畢竟航天行業主要是和耗資數億美元的設備和勞動力打交道,並且高危,該推遲時不推遲是不明智的。 不只是小編,被鴿的領導人也特別多。
  • 火箭副總師回應「北鬥推遲發射」:任務舉國關注,說沒有壓力是騙人的
    作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在經歷一次「發射推遲」的波折後,中國北鬥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終於迎來曙光,6月23日9時43分,我國第55顆北鬥衛星即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至此,我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 北鬥推遲發射的真相,驚心動魄的七天經歷
    今日(6.23)上午,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順利發射,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目標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此次發射原定於6月16日上午,但在當天清晨6點多時,官方宣布因故障推遲發射任務,但未說明具體原因,令所有關心國家航天事業的網友憂心,一時間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直到今天重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終於公開了背後的秘密,為公眾揭曉了疑惑。
  • 美國受到黑客攻擊,全國發生斷網,為了成功發射衛星推遲發射計劃
    大家都知道,就在前幾日我們國家的發射中心,準備將最後一顆北鬥3號衛星發射升空,但是就在一切都準備好馬上要將衛星發射升空的時候,官方卻宣布由於檢測到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取消了發射計劃,此次發射計劃的取消,也引起了國內輿論的熱議,並且就是同一天在美國大部分區域發生了斷網事故,難道是有什麼原因引發了兩次事故發生在同一天嗎? 是單純的因為巧合,還是有人故意為之?
  • 緊急叫停:北鬥推遲發射的背後,「歸零」是為了最好的結果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在西昌發射成功,北鬥導航系統完成了全球組網,這件事情將會成為我國史上值得記錄的時刻。而這顆衛星的原定發射時間是6月16日上午,那麼你知道它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而導致推遲了嗎?
  • 北鬥被叫停推遲與美國大斷網,為何是同一天發生?
    中國北鬥北鬥導航自誕生以來,毫不誇張地說是備受全世界矚目的,甚至還有不少人表示該設備儼然能夠超越美利堅GPS的存在。根據《新華社》所報導稱:&34;也就是說,原本定在6月16號上午10點整發射的設備由於技術問題而推遲發射。可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美國東部到西部有很多地區城市網絡陷入癱瘓狀態,這也讓不少人將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擔心有圖謀不軌的人對北鬥進行網絡攻擊,才導致其正常發射。
  • 北鬥被叫停推遲與美國大斷網,為何同一天發生?
    中國北鬥北鬥導航自誕生以來,毫不誇張地說是備受全世界矚目的,甚至還有不少人表示該設備儼然能夠超越美利堅GPS的存在。根據《新華社》所報導稱:"新華社西昌6月16日電 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發射前測試過程中,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發射任務推遲,發射時間待定。
  • 聚焦中國航天 計劃2016年發射「天宮二號」
    2015年計劃完成20次宇航發射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獲悉,2015年中國計劃完成20次宇航發射,將超過40顆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無論是從發射次數,還是發射太空飛行器的數量,都將創下中國航天歷史新高。  中國航天在近年來持續高密度發射,從2013年的16次,到今年的20次。
  • 【關注】發射成功,北鬥收官!
    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三號收官發射一波三折、玉汝於成。
  • SPACEX星鏈-10緊急叫停,航天發射沒那麼簡單
    點火前2小時緊急叫停美·SpaceX公司的第十批Starlink星座低軌寬帶衛星57顆+2顆 BlackSky 衛星 ,計劃與北京時間明天凌晨(27日)4點18分在佛羅裡達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上發射。目前天氣預報顯示有80%的機會滿足發射條件。
  • 2020年初的這場新冠疫情,是否影響了我國上半年航天發射計劃?
    2020年,有人說這是中國航天的一個大元年,這一年,中國計劃執行航天發射任務超40次,將再創年發射新高,同時,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北鬥全球導航任務,長徵八號新型火箭發射,火星探測任務,天宮核心艙的發射等,這些都將在2020年完成。
  • 北鬥收官衛星推遲!火箭發現技術問題,燃料已加注進入不可逆程序
    衛星導航系統作為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自誕生起在軍事、航空航天、交通運輸、測繪等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國在2000年發射了第一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使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導航系統的國家,經過20年的建設,終於在今年即將迎來了第55顆北鬥衛星的收官發射,發射窗口原本定於
  • 美國航天史上罕見敗筆,火箭發射前2秒被叫停,或與北鬥系統有關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一枚由美國著名航空科技公司SpaceX公司製造的火箭,發射前2秒被突然叫停,使得發射任務宣告失敗。這無疑是美國航天史上罕見的敗筆,畢竟該國可是航空航天領域的領頭羊,技術積澱最為雄厚,失敗的發射不常見。
  • 疫情蔓延已經威脅到哪些航天發射?
    原計劃3月恢復發射織女星火箭,從蓋亞那航天中心升空,一箭多星採用共乘模式。原計劃今年底推出的新款火箭阿麗亞娜6型(將逐步取代阿麗亞娜5型)看樣子要推遲到明年了。一貫患有拖延症的阿麗亞娜太空公司遇到這次全球大流行疫情,難逃龜速之咒。目前歐洲已是蔓延最快的地區,成為新冠疫情大爆發的新中心。感染人數激增,義大利死亡病例3405人已超過中國。
  • 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成功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之前,因2次航天發射任務失利,工程全線舉一反三 ,進行質量複查,發射時間由5月調整至6月;6月16日,因臨射前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為確保百分百成功、不帶任何隱患上天,發射再次推遲。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充分體現了航天戰線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再次印證了「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科研試驗十六字方針是我國航天事業不斷戰勝困難、持續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
  • 發射成功!中國北鬥,從西昌出徵!
    長徵三號乙 (CZ-3B) 運載火箭載荷北鬥三號 GEO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捷報振奮人心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火箭第327次飛行,北鬥三號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收官任務倒數第二次發射,中國北鬥,從西昌出徵!今年5月最後一次!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在即,2020年北鬥收官之戰!北鬥系統北鬥一號系統1994年—2003年,北鬥雙星系統,為中國服務。
  • 2017–2023年中國航天發射計劃公布
    打開APP 2017–2023年中國航天發射計劃公布 發表於 2017-12-14 09:11:49 截至目前,2017年中國航天已經完成16次發射任務。
  • 「北鬥」騰飛,「 風雲」湧動,航天「氣象人」 向天問道50載
    位於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群山環抱,常年鬱鬱蔥蔥。50年來,「嫦娥」從這裡奔月,「北鬥」在這裡組網,「風雲」自這裡升空……50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不斷成長、壯大,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第一」,在遠徵太空的長徵路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 2020中國航天別樣精彩:嫦娥攬月、北鬥組網、天問奔火
    北鬥、探月「三步走」圓滿收官2020年的最後一天,由張履謙、餘夢倫、鐘山、範本堯等多位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學者聯合中國航天報社等機構評選出的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刷屏了」。兩個榜單上,嫦娥五號和北鬥三號無疑是「最耀眼的雙子星」。——九天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