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測在各個學校展開 最新六年級測試項目及評價標準表一覽

2020-12-02 閩南網

­  體測來了 體育鍛鍊又熱了

­  每年一度的小學體育測試在各個學校開始。

­  隨之,各個小區樓下練習跳繩的小學生們逐漸增多,家長們也都重視起來,「親訓」的、陪練的、報班的……渠道不同,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孩子的體測成績乃至孩子的身體素質。

­  不過正是因為採取不同方式,也收到了不同的效果。有的家長利用這個機會,增加了親子互動,加深了孩子們之間的友誼;而少數家長卻又把它當作給孩子增加「興趣班」的藉口,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負擔。

­  歡樂

­  跳繩比賽 改變了社區「生態結構」

­  這個月,天天完成作業的效率直線上升,「著急到樓下和小朋友一起跳繩比賽呢。」天天的媽媽小黃對孩子的「動力來源」了如指掌。小黃說,這個月的中旬,學校開始體育測試,為了爭取拿滿分,小黃每天都帶著天天到樓下練習跳繩。因為小區上小學的孩子很多,每次下樓都能碰上幾個小朋友也在練跳繩。

­  為了讓孩子們更投入鍛鍊,父母們就開始組織孩子們每天晚上七點半左右,一起在樓下活動半個小時,「1分鐘跳繩,折返跑,為了調動孩子的興趣,甚至還有父母跳繩比賽,親子跳繩接力比賽,為了讓孩子們鍛鍊,我們也是拼了。」

­  一起運動了大半個月,小黃驚喜地發現,天天提高的不僅僅是跳繩成績,完成各種課後作業的效率也都提高了,甚至吃飯都不再磨蹭了。「因為跟他說了,必須完成作業才能下樓參加集體跳繩。」戲稱跳繩改善了親子關係的不僅僅是小黃一個,一起參加活動的其他幾個家長也注意到了集體跳繩帶給孩子們的有益改變,同時,這樣的活動還讓很多平時只是「點頭之交」的、不同年齡段的家長們也熟悉起來,大家在跳繩活動之外也有了更多的交往。「平時也就是跟孩子所在班裡的家長認識,現在不同班級、不同年級、不同學校的家長互相都熟悉起來,大家有更多的機會互相借鑑、互通有無。」小黃和鄰居們相約:即便體育測試結束,小區裡的集體體育時間還要繼續。

­  苦惱

­  體育測試 給了父母「報課」的機會

­  相對於小黃的歡欣鼓舞,小李覺得每年的體育測試都是她的「一劫」。兒子歡歡雖然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但一分鐘跳繩只能勉強跳三十多個,還經常被繩絆倒。「小時候沒注意鍛鍊,歡歡的協調性不太好。」看到歡歡每到這個時段都蔫蔫的,甚至不想上學,小李都非常自責。今年暑假,小李專門拿出一周的時間,給歡歡報了感統訓練的集中培訓。「教練給他做了很多項平衡、協調訓練,每節課最後再練一會兒跳繩,效果好多了。」看到歡歡的進步,小李又加報了20節課,現在每周帶歡歡上兩次課,雖然投入了五千多元,但小李覺得自己的錢沒白花,「歡歡跳繩成績已經提升到每分鐘七十多個了,而且也不用我每天跟他急赤白臉的,挺好。」

­  像小李一樣認同要提高成績就得報班的家長也不少。因為體育測試成績中會考查BMI指數(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和柔韌度,樂樂的媽媽一口氣給他報了某運動館的跆拳道和體操兩個課外班。「他有點胖,而且我們家都是比較『硬』的體質,需要多拉伸練練柔韌性。」而為了增加孩子的肺活量,熙熙媽媽也給孩子辦了健身館的遊泳卡,報了遊泳教練的精品一對一課,「體育老師告訴我們多遊泳、多慢跑都能增加肺活量,我們每天沒有時間陪著孩子跑步,索性給他請個專業教練。」

­  美美的媽媽則多了一個說服孩子續上舞蹈課的理由。之前,因為美美不喜歡壓腿、不喜歡下腰,媽媽已經同意她夏天上完現有的舞蹈課之後就不再續費,但是聽說了朋友的孩子因為坐位體前屈成績不好,最後體育成績沒達到優秀並影響了評三好學生之後,她又改變了主意。「美美不喜歡舞蹈課,其實主要就是身體條件一般,柔韌性不好,再不堅持練下去,四五年級之後可能就拿不了優秀。我們大人得替孩子想到。」於是,美美只能繼續上課,每天都要重複她不喜歡的壓腿、下腰、劈叉……

­  正說

­  有些項目 為什麼年級越高通過率越低

­  能夠通過報班的方式有效地給孩子提高成績,在小楊看來,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她的兒子明明屬於怎麼吃都不長肉的類型,明明爸爸也是體育愛好者,平時也沒少和兒子一起鍛鍊,明明在體育測試的時候,其他項目的成績都很好,但肺活量和BMI指數是他的「死穴」。

­  「五年級了,體重剛過50斤,平時也沒少吃,這真不是後天能解決的問題。」最近兩年「發福」了才超過90斤的小楊深深地理解兒子的無奈,而針對肺活量的鍛鍊,也是時靈時不靈。明明爸爸曾經帶明明到練體育的朋友那裡進行有針對性的肺活量測試訓練,有專業人士指導的時候,明明勉強能吹到兩千五六,但是一到學校測試的時候,這個數字就又回落到一千八。「急得我都想買個測肺活量的儀器,給他在家裡練練。」

­  肺活量的測試,有時候也確實跟現場發揮有關。當了5年小學體育老師的王鑫深有體會。「每年這個項目,檢測的時候比較難,主要難在學生們方法不對和用力方面。學生們要是沒掌握技巧,能差出去好幾百。我都會給孩子至少兩次機會,平時也帶他們反覆練習深呼吸。」

­  肺活量只是檢測難,考驗老師們的耐性和教學技巧,但是50米幾乎就是達標率最低的項目了,王鑫每年都為通過率發愁。「設定的標準還是很科學的,並不高,但現在孩子們的運動少,身體素質不行。家長重視的還好說,否則光靠老師上課時的反覆練習,還是不夠。」

­  王鑫還發現了一個規律:50米和坐位體前屈兩個項目的通過率,往往越高年級通過率越低。他分析其中的原因就是孩子們在上了三四年級之後,戶外活動、體育鍛鍊的時間越來越少。「尤其是體前屈這個項目,表現的特別明顯。高年級孩子成績差的比低年級多了不少。因為孩子們運動少了,超重的孩子也有所增多,所以在『能屈能伸』方面表現就差點。」王鑫也推薦家長們在重視跳繩的同時,多帶孩子做柔韌拉伸運動,「多做這項運動,還能促進孩子長個頭呢。」

­  王鑫發現的規律其實也是很多家長的心結——孩子們的體育活動往往會隨著年級的升高而變得越來越少。而家長的心聲是希望學校能增加孩子體育課和戶外活動時間,「尤其是課間、中午時間,儘量不把孩子關在教學樓裡。讓孩子們多在操場上跑跑跳跳,這種精力的消耗也能讓孩子們在上課的時候更專心。」

­  短期內可以提高成績 但增強不了體質

­  每到體育測試這個學期,王鑫總是從開學就在體育課上給孩子們加練各種考試項目。從教雖然只有5年,但通過一線的教學,他還是感覺新的體育測試項目設計得比之前的更加科學,「實心球太難練了,立定跳遠的訓練難度和提高難度也比較大,而且如果沒有很好熱身,還容易造成拉傷。我感覺這應該也是立定跳遠被取消的原因之一」。

­  在王鑫看來,如今的考查項目中,低年級的跳繩、高年級的50米這兩個項目是比較好訓練的,也容易提高成績。「跳繩確實需要多練,這個我們也都給孩子們講技巧,尤其是落地的時候,一定要腳掌著地,不要全腳落地。而50米的起跑和衝刺都有技巧,把這兩個階段跑好了,還是佔很大優勢的」。

­  雖然課上會教給孩子提高成績的技巧,會帶著孩子反覆練習考試項目,也不反對家長給孩子報短期培訓班,但王鑫並不支持這種短期培訓,甚至對這種做法頗有微詞:「短期內確實能提高點成績,但是身體素質不是短期內能增強的,設置體育測試,其實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加強鍛鍊,有個健康的身體。報班衝刺這種事,就是抖個小機靈,希望家長們不要給孩子帶歪了。」

­  尤其是難以短時間見效的BMI指數、柔韌性、肺活量這幾個評測項目,王鑫老師覺得沒有任何捷徑好走,就是要長期堅持鍛鍊,他尤其推崇家長親自下場「陪練」。「遊泳或者跑步都是很好的鍛鍊方式,尤其是慢跑。家長們儘量每周和孩子一起慢跑三五次,不要急於求成」。王鑫笑言:「家長能夠長期間、身體力行地陪孩子堅持做一件事情,孩子們的意志力也就潛移默化地增強了。體育成績提高了,親子關係改善了,孩子的意志品質也得到鍛鍊了,這是多好的事情」。

六年級測試項目及評價標準

­  

原標題:體測來了 體育鍛鍊又熱了

責任編輯:林歆剛

相關焦點

  • 最新公布小學1-6年級體測項目及評價標準,這些變化家長要注意
    近日,中辦、國辦關於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央文件也正式印發,中考體育測試將逐步提高分值,甚至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說明體育課在未來的學校教育中將變成舉足輕重的一科,那麼,小學體育課也會逐漸顯得重要起來。
  • 體測要來啦!2020年小學各年級體測項目指標及評分標準匯總!
    那麼,各位家長們就要帶孩子提前適應起來啦,今天指導君主要帶大家了解一下小學各年級的體測項目指標和評分標準!今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印發促進體教融合的通知《體育總局教育部關於印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
  • 體測成績將入檔作為升學依據 大中學生每年必測長跑
    ■發布 學生每年都要參加體測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小學、初中、高中、中職、高校的各年級學生,每年都要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參加相應的項目測試。 測試項目包括身體形態類、身體機能類和身體素質類。其中,身體形態類的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的項目包括肺活量等,身體素質類的項目包括跳繩、50米、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1000米、800米等。 每個學校每學年要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本校所有學生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測試,項目測試的單項與總分的評價等級分別為: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分別記入每個學生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
  • 2020年小學各年級體測項目指標及評分標準匯總!快看你的孩子達標了...
    那麼,各位家長們就要帶孩子提前適應起來啦,今天指導君主要帶大家了解一下小學各年級的體測項目指標和評分標準! 今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印發促進體教融合的通知《體育總局教育部關於印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
  • 體測成績成升學重要依據 高中體測不足50分難畢業
    新標準更加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監測,目前各區縣和學校通過多種方式推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訓練,幫助學生增強體質。  □變化  中學生每年必測一次長跑  今年起,教育部正式推行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 體側成績不達標高中大學拿不到畢業證 各校25日前將完成體測
    根據規定,泉州市各學校本月25日要完成所有學生體測的相關數據,然後統一上報省教育廳。我市目前體育教學進行得如何?新版體測的測試結果如何?學生們最怕什麼項目?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新版體測各年級項目及所佔比重  取消自選項,增加附加分項目  在舊版體測標準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感興趣的項目進行測試
  • 新版學生體測標準讓南京小學「動起來」
    芳草園小學校長謝曉富介紹說,每天早晨8點05分—8點45分是芳草園小學大課間操時間,到冬季時間會調整至10點—10點55分,扣除整隊下樓的時間,孩子們至少在戶外活動半個小時,「活動的項目也有不同,每周一個主題,每個月一個主題,比如這段時間跳棒壘球操,下個月換成小遊戲。」除了上午的大課間操,每天下午還有室內操,「加上體育課、每堂課後的課間10分鐘,孩子們在學校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遠遠超過了1個小時。」
  • 四川將體質健康測試成績作為升學依據 不達50分不能畢業
    ;評估中弄虛作假  四川省將建立和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與評價的科學體系,實行全體學生測試製度。各學校將製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規範記錄每一名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及其評定等級。同時,將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高等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或者升學的重要依據。  體測成績將作為升學依據  據了解,今後我省每個學生每年都要參與體質健康測試。學校要按年級、班級、性別等不同類別,在校內公布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總體結果。
  • 史上最清晰的小學生體能體測標準!按照年級和男女劃分,一目了然!
    史上最清晰的小學生體能體測標準來咯!必須收藏!體育是現在家校都非常重視的課程,所以體測標準家長們也一直很關心。雖然網上能搜到對應的標準,但往往是按照科目劃分的,通常是一個科目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整個一個大表來表示,不僅看起來頭大,而且往往看了就忘。
  • 北京市大中小學開展體質標準測試
    昨日,北京市教委官微「首都教育」發布消息,稱北京市的大中小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體質標準測試,並按時上報數據,其中36所大中小學還將迎來專家組的體測抽查覆核。12月20日前學校應完成體測數據上報北京市教委日前發布了《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等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北京市的普通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中小學校繼續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採集並上報視力指標,同時,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標準》測試,各級各類學校要在2020年12月20日完成數據上報工作。
  • 教育部劃出學校體育「及格線」 體測結果進入學生檔案
    本報北京5月23日電 (董洪亮、孫蕊)教育部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剛剛印發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中小學校體育工作評估辦法》《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辦法》3個文件。「三個辦法」規定了學校體育工作的「及格線」,規定學生體測成績將進入學生檔案,並作為中考、高考升學重要參考,此外,教育部門將委託第三方機構分析學生體測數據。 據悉,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身體形態類的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的項目包括肺活量等,身體素質類的項目包括跳繩、50米、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1000米、800米等。
  • 1-6年級小學生體測標準來啦!看看孩子身體是否達標
    新版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全國小學已經陸續參考這個標準進行測試。今天小編整理了一~六年級男女學生各項達標成績,供大家參考。家長們在關注孩子知識培養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體質的鍛鍊。   小學生體育達標的國家標準中有很大變化:增加了肺活量;減少了立定跳遠;三年級開始有仰臥起坐;五年級開始有耐力跑。
  • 奧視達走進金匯實驗學校,推動體測智能化升級
    日前,奧視達與上海市金匯實驗學校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體育智慧化建設方面達成了共識,並就智慧體測的深入建設展開了合作。根據合作協議,奧視達將針對性地為金匯實驗學校定製智慧體測解決方案,基於「雲-管-端」一體化策略,搭建完整的閉環式體測管理體系,可實現校園國測/課測的智能測試、集中管理、數字控制,發揮校園與AI融合的最強合力,最終推動教與學模式的深層次變革。
  • 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體測
    此次監測在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抽取了331個樣本縣(市、區)、6680所中小學,對近20萬名四、八年級學生進行了現場測試,對6千餘名中小學校長,3萬餘名數學、體育教師開展了問卷調查。
  • 體測不合格 拿不到畢業證
    高校:這次動真格有媒體稱,近日,安慶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院長章翔表示,從2019年起,應屆畢業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就不予頒發畢業證書。「以前學校對體測工作沒有特別重視,導致代測現象嚴重,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因此不斷下降。」
  • 廣西:體測不合格高中大學難畢業 教育部門蠻"拼"-廣西新聞網
    自治區教育廳推新措施加強學生體育鍛鍊 體測不合格 高中大學難畢業 小學體育課統一為每周4學時,初高中(含中職)每周3學時     廣西新聞網最近,自治區教育廳下發《關於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增加中小學校每周的體育課時,而到了2017年,全區各地市的體育中考成績都要統一提高到60分。     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了解到,為促進學生們加強體育運動,《意見》規定,小學一至六年級體育課的課時每周統一提為4學時,初高中(含中職)則統一為每周3學時。
  • 要求:6% 成績:0.009% 高校大學生體質測試為何「優秀難」?
    記者了解到,根據目前大學生男女生體質健康評分標準,按照各個測評項目的加權分值,以男生為例,涉及身高體重比值、肺活量、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1000 米長跑、50 米短跑等項目,各項成績按照權重計算總分後達 90 分為 " 優秀 "。記者採訪多位從事大學體育教學 20 年以上體育專業老師得知,從近五年來的體測成績來看,優秀率達到 6% 難度非常大。
  •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教育部公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明文規定,「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  近年來陸續有高校將體測達標作為學生畢業的門檻。包括中山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大連財經學院等高校,紛紛要求大學生畢業,體質測試必須達標。
  • 體測,中國大學生的噩夢
    將這七個項目的指標得分與對應的權重相乘得到的分數就是你的體測總分。體測分數滿分為100分,達到60分才能及格,不合格的需要補測,如果你的分數不到50分,就拿不到畢業證了。[2]有趣的是,大三大四體測的必測項目中除了體重指數,其他項目的及格線要求高於大一大二,而這和體質情況正好相反。
  • 大學生體質測試標準更新學長焦慮畢不了業
    「本來學習任務就重,已經很忙了,現在還要擔心體測過不了就畢不了業的問題。」確實新標準的頒布,讓一些同學覺得工作、出國和考研的路上遇到了障礙。對於有些肥胖的同學來說,新標準使體測變得更加困難。2012級的高同學就有這種困擾,「我可能畢不了業了。」高源調侃說「其實我平常不太喜歡運動,我是個技術宅。」女生因為體質原因,體質測試的標準都比男生的低。談到最新的體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