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4日 20:0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布拉格8月24日電(記者 金晶 孫希有)在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4日上午公布了行星定義決議草案的最終版本。天文學家將於當地時間24日下午就這一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以決定太陽系中行星的數量。
最新的草案將行星定義範圍限制在太陽系之內。由於定義複雜,措辭微妙,該草案分為兩部分,分別需要單獨投票表決。
第一部分規定,「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這些天體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發現的。
而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稱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顆「矮行星」。其他圍繞太陽運轉但不符合上述條件的物體被統稱為「太陽系小天體」。
草案的第二部分規定在第一部分的「行星」前面加上「經典」這個詞。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執委會介紹,這兩部分決議需要獨立投票。而太陽系行星數量究竟有幾顆,就取決於第二部分是否能夠通過。
最新一期的大會官方報紙說,如果第二部分沒有通過,那麼根據第一部分的規定,太陽系的行星只限於1900年之前發現的那8顆行星。「矮行星」不是行星,冥王星將與行星地位無緣。
如果第二部分得以通過,那麼1900年前發現的8顆行星就被稱為「經典行星」,冥王星、穀神星、原先被認為是冥王星衛星的「卡戎」和一顆暫時編號為「2003UB313」的天體就被稱為「矮行星」。「矮行星」也是行星。
根據會議安排,本次大會將於24日當地時間下午14時(北京時間24日20時)舉行閉幕會議,屆時將有2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對行星定義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