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確定「WOW!」信號源的發射地,位於1800光年外的行星

2020-12-05 小奇探秘

科學家確定"WOW!"信號源的發射地,位於1800光年外的行星

大家都知道,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了對於宇宙的探索,同時也在不斷的尋找著外星文明,希望能夠證明人類本不是宇宙當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我們也曾經多次向外太空發射過各種無線信號,因為這種比較傳統的傳遞信息的手段,能夠在宇宙當中比較好的傳播,同時還能夠確定,接受或者回復的文明是否已經進入了現代社會。

而我們發射的無線信號,已經發出去上百光年的距離了,但是很顯然,這樣的距離對於整個宇宙來說,顯得太渺小了,所以時至今日,始終都沒有外星文明真正的回覆我們,人類在不斷發射無限信號的同時,其實也在不斷的嘗試接收來自宇宙當中的無線信號,當然,宇宙當中的天體,往往都會發出一些比較簡單的而且雜亂的無線信號,所以我們需要對這些接收的信號進行甄別。

而就在1977年,美國宇航局接收到了一段非常奇怪的無線電信號,而將這一段無線電信號翻譯並且列印出來得到時候,竟然是一個"WOW!"的拼寫,而我們也無法得知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意思,而這樣也被認定就是外星文明發射出來的無線電信號,因為整段無線電信號持續了整整72秒,而且信號也是由強變弱,顯示得非常的穩定,並不像天體釋放出來的雜亂信號。

於是天文學家開始了漫長的研究,想要將這一段在宇宙當中傳播了很久的信息源頭找到,但是很不容易,找到40多年之後,天文學家終於確定了,這一段信號的來源,發射信號的源頭距離我們地球有整整1800光年的距離,是遙遠的人馬座方向的一個恆星系統當中的一顆行星上面發射出來的,但天文學家確定了這一發射地之後,頓時便興奮了起來。

因為這一個恆星系,正是人類觀測的對象之一,而且還是處於重點關注的對象,主要原因就是這一顆恆星和我們的太陽太相似了,簡直如同一對兄弟,整體的質量、溫度、亮度,都幾乎相差無幾,而這一段無線電信號正是從這個恆星當中的某一顆行星上發射出來的,而發射的時間,大約是在1800年前,當時的中國,還處於漢朝時期。

這段信號,在宇宙當中漂泊了整整1800多年,最終被地球所接受到,當然,時至今日,我們依舊無法理解,這發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意思呢?

其實早在1900年,有著"無線電之父"稱呼的特斯拉曾經也收到過類似的信號,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無線電信號還沒有在地球上廣泛的運用起來,所以當時接收這樣的無線電信號,往往都不會受到任何的幹擾,所以特拉斯在接收過程當中,收到了如同報數一般的信號,當時特拉斯就認為這就是外星文明在傳遞信號,但是當時基本上無人關注。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相信這樣的事情,因為作為一個科技發達的文明,無線電這樣的傳遞方式已經處於落伍的地步了,目前地球上的無線電使用正在大規模的減少,從而開始使用更加先進的數位訊號代替了,所以很多人認為,如果外星文明真的要和地球進行溝通的話,絕對不會使用無線電信號這樣的交流方式,而是會使用更加先進的技術。

比如一直為人津津稱道的"麥田怪圈"交流法,就是在一些麥田上面留下了一些奇怪的圖案,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外星人跟地球的一種溝通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非常有意思的方式。

總而言之,即使真的是1800光年之外發射過來的信號,我們也無法知道信號當中到底是什麼樣的意思,而且人家在1800多年前就能發射無線電,可以說他們的科技是非常先進的!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確認「WOW!」信號的發源地,是來自1800光年外的一顆行星!
    從上個世紀開始科學家們一直在宇宙中試圖尋找地外文明,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通過接收來自外太空的各種無線信號,從中分析出是否有地外文明傳遞的信號,科學家認為無線信號作為簡單有效的通訊方式是智能文明的重要特徵,由於宇宙中的天體都會產生出各種簡單而雜亂的無線信號,科學家要做的就是從這些信號中找出特殊的
  • 「WOW」信號發源地找到,來自1800光年外,外星人試圖聯繫人類?
    似乎並沒有被地外文明收到,不過在1977年的時候,NASA科學家意外收到了奇怪信號,莫非是外星人聯繫人類了嗎?想要找到「WOW」信號的源頭極為不容易,終於科學家們投入研究40年後,成功獲得突破「WOW」信號,來自於1800光年的恆星。
  • 美國天文學家43年前截獲的神秘太空訊號或源自1800光年外恆星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外國一名業餘天文學家兼YouTuber,近日分析一組43年前由一名美國天文學家發現的著名神秘外太空信號,結果發現該組長達72秒的不規則信號,或源自一顆距離地球約1,800光年、與太陽極其相似的恆星。
  • 科學家發現22光年外有個7顆行星的恆星系統,有3顆位於宜居帶中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在進行著關於地外生命的探索,其探尋的參考對象,就是類似於我們地球這樣的星球——位於某個行星系統中的宜居帶,有了適宜的溫度,有大氣層和液態水存在等等,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們已經找到了數百顆類似地球條件的類地行星,雖然還不敢確定這些星球上面是否有生命存在,但是其可能性是相當大的。
  • 困惑人類43年,Wow!信號位置鎖定,距離地球約1800光年
    信號的發現比較久遠,是在1977年的時候發現的,是來自「大耳朵電波望遠鏡」所接收到的,並且在當時,科學家們就認為這是一個特殊的信號,因為這個信號的特徵顯示並非是來自類地行星和太陽系內的信號,該信號被檢測到的是一個明顯的窄頻無線電信號,同時持續時間達到了72秒,一段從太空中發射來的1420MHz左右的連續窄帶信號,而且異常穩定,逐漸變強然後減退消失,在過後再也沒有看到該信號了。
  • 外星人存在的重要證據 科學家發現11光年外的神秘外星信號(圖文)
    不能斷定宇宙中只有地球存在生命,所以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外太空存在生命的證據。最近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段來自11光年外的神秘外星信號,這可能是外星人存在的重要證據。其實在之前,地球也曾接收到wow信號。那麼外星人真的存在嗎?
  • 科學家終於定位到1977年收到的外星人信號 來自1800光年外的一顆行
    至於它的來源,科學家們先後排除了飛機、小行星、地面信號反射、衛星、電話等所有可能之後,唯一不能完全排除的就是外星智慧文明。現在,天文學家們終於找到了它的老家,基本鎖定是位於人馬座方向、圍繞恆星2MASS 19281982-2640123運行的一顆行星。 這一發現基於歐洲航天局蓋亞任務迄今為止映射的多達13億顆恆星。 2MASS 19281982-19281982恆星就像我們太陽的翻版,溫度、光度、半徑都極為相似,為宜居系外行星創造了基本條件。
  • 科學家接收到比鄰星的神秘無線電波,使用982兆赫的狹窄頻譜!
    在宇宙中尋找地外生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過對一定範圍內搜尋特殊的無線信號就能精準地確定目標,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研究人員就接收到神秘的「WOW!」信號,在經過很長時間的定位以後,終於確認了這段奇怪的信號源是1800光年外的一顆行星發送出來的,既然「突破聆聽計劃」已經進行了多年時間,顯然科學家更希望信號源能更接近地球,讓人類有時間對信號進行處理和反饋,於是科學家把射電望遠鏡對準了4.22光年以外的比鄰星。
  • 43年前偵測到的神秘太空信號,可能來自1800光年外的恆星
    1973年-1995年,大耳朵參與了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用於搜尋外星電波信號,期間的一次意外收穫讓它名垂千古。 43年前,1977年8月16日,美國天文學家傑裡·R·埃曼利用大耳朵偵測到一個奇特信號——該信號非常強烈,來自太陽系外,
  • 科學家發現3800光年外的「三體世界」,行星正在被恆星折騰
    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經服役十多年,KOI-5是很早就發現的三恆星系統,位於天鵝座方位,距離地球3800光年,在NASA的第二次行星搜尋任務中,科學家發現恆星KOI-5A存在一顆行星,並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
  • 科學家確定了太陽系外24顆行星,它們可能擁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
    導讀:科學家表示,這些行星上的生命可能比地球上的生命更茁壯成長,這要歸功於行星圍繞其宿主恆星的速度更慢,並且擁有一顆比太陽壽命更長的恆星。"超級宜居行星"的前24名競爭者距離我們都在100光年以上。這項研究的目標之一是幫助確定未來使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等儀器進行觀測的理想行星。
  • 著名的「Wow!」、鮮為人知的SHGb02+14a,真的是地外文明的來信嗎?
    據報導,科學家們發現這顆被氫氣包圍的彗星發出的信號頻率是1420.25兆赫茲,這和當年「WOW」信號的氫譜線相近。派瑞斯隨後又陸續報告了幾個當時也在發射著相同頻率的信號的彗星,如果這幾個彗星真的發射出這種頻率的信號,地外智能探索計劃將會記錄下來。但是我不確定這篇文章可以搞定這個「Wow!」信號。
  • 730光年外,第一次發現裸露的行星核心,或許這就是木星的樣子!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氣態巨星倖存的核心,圍繞著一顆遙遠的恆星運行,這讓天文學家得以史無前例地一瞥行星的內部。這顆氣態巨星核心與我們太陽系中的海王星大小相同,據信是一個氣體巨星,它要麼被剝離了氣態大氣層,要麼在早期生命中未能形成氣態大氣層。來自華威大學的科學家在《自然》期刊上報導了這一發現,並被認為是第一次觀察到行星裸露的核心。
  • 730光年外,第一次發現裸露的行星核心,或許這就是木星的樣子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氣態巨星倖存的核心,圍繞著一顆遙遠的恆星運行,這讓天文學家得以史無前例地一瞥行星的內部。這顆氣態巨星核心與我們太陽系中的海王星大小相同,據信是一個氣體巨星,它要麼被剝離了氣態大氣層,要麼在早期生命中未能形成氣態大氣層。來自華威大學的科學家在《自然》期刊上報導了這一發現,並被認為是第一次觀察到行星裸露的核心。
  • 直徑可達1800公裡,專家確定,早期太陽系出現一顆未知星球
    來源: 趣味探索 舉報   46億年前,銀河系的一個偏遠空間漂浮著一團詭秘的塵埃雲,厚達幾光年
  • 12光年外發現兩顆宜居行星,科學家:外星人可能已經發現地球
    其實除了尋找技術籤名之外,許多科學家還將探索的目光放到了宜居行星上,畢竟相比其他未知行星,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顯然更可能孕育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人類就是一個最有說服力的例子。  目前,大多數宜居行星都距離地球100光年以外,比如去年十月來自美國和德國的研究團隊就曾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中詳細介紹了24顆這樣的超宜居行星。
  • 300光年外,一顆「奇怪」行星顛覆了科學家太多的認知!
    在這茫茫宇宙中,有太多的現象無法解釋,有太多的秘密找不到答案,這也使得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們對其充滿了好奇與熱情。宇宙的浩瀚超出了人類的想像,儘管近年來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使得人類在天文領域取得了不少成就,了解了更多的宇宙知識,但是,這些加起來可能還不足宇宙秘密的萬分之一。這不,一顆離地球300光年的「奇怪行星」就顛覆了科學界太多的認知。
  • 520光年外,正在「直播」行星誕生過程
    外媒稱,天文學家一直凝視著這個似乎是行星產房的地方,首次觀察到一顆正在誕生的行星。這顆行星處於一個由稠密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巨大圓盤內,環繞著一顆新形成的恆星。據路透社5月20日報導,研究人員20日說,這顆年輕的巨大行星圍繞著名為「御夫座AB星」的恆星形成。
  • 40光年外發現三顆類地行星 或適宜生命存活
    5月2日,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的論文聲稱,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探測到距離地球40光年外存在著三顆類地行星,這三顆星球位於另一個星系,繞一顆名為TRAPPIST-1的低溫褐矮星(褐矮星是處於最小恆星與最大行星之間大小的天體,類似恆星,但質量不夠大,不足以在核心點燃聚變反應——觀察者網注)環行。科學家認為其中至少有一顆適宜生命存活。
  • 15億光年外的太空信號不知真假,16億光年的行星倒真有一顆!
    在全宇宙引起軒然大波的「15億光年外的太空信號」,就是下面這貨捕獲的 位於加拿大的射電望遠鏡(這造型,完全顛覆了求索君對於望遠鏡的認知) 在美國加州,也有一個專門接收外星信號的望遠鏡陣列——艾倫望遠鏡陣列,外星智能探索中心的主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