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氣預報瓶真能測晴雨?
「玻璃瓶、玻璃瓶告訴我,明天是雨還是晴。」如果你厭倦了天氣預報經常不準,請試試這個玻璃瓶靈不靈。這是一個集美麗造型和預報功能於一身的玻璃瓶,只要給她點帶顏色的水,她就會為你預報未來數小時的天氣———最近,網上各大論壇流傳一則《自製天氣預報瓶》的帖子,聲稱僅需一個塑料瓶、一支吸管和少許水,就能預測未來數小時內是否下雨。天氣預報瓶是否真能預測天氣?我們以實驗為證。
重慶晚報記者 彭洋 攝影報導
實驗目的:天氣預報瓶是否能預測天氣。
實驗人員:志願者何洋,工商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女,20歲。
實驗內容:連續觀察購買的天氣預報瓶和自製的天氣預報瓶一周,看其是否對天氣變化能做出反應。
實驗原理:根據網帖,如果瓶內水柱低於或與瓶身內水面齊平,則未來數小時是晴天;若高於瓶身內水面,則未來數小時會下雨。觀察記錄水柱變化,並與天氣變化印證,以確定其是否能預測天氣。
一、自製過程:
1、準備一個空塑料瓶、一支可彎曲吸管、一瓶502膠水。
2、在塑料瓶底部挖孔,孔的大小與吸管直徑相當。最好用與吸管直徑相當的金屬加熱後,在瓶底燙出一個孔,因為剪刀挖孔不易控制大小。
3、將吸管插入孔中,用502膠水密閉孔洞四周。靜置幾分鐘,讓膠水幹透。
4、將顏料與清水調和,灌入瓶中。最好使用水溶性顏料,水粉等顏料時間長後可能凝固結塊,影響效果。
5、調試水位,天氣預報瓶完成。
二、觀察步驟:
●首次下雨:4個瓶子沒反應
12月4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市內兩家禮坊店以一個30元的單價,買回兩個天氣預報瓶,並按網帖方法自制了兩個瓶子。然後,分別為4個預報瓶注入有顏色的水後,所有瓶管內的水柱均低於瓶身水面。下午6時多,何洋將兩個預報瓶帶回家(一個購買一個自製),留下兩個,重慶晚報記者分別觀察記錄。
4日晚,天下起小雨,5日凌晨後,雨勢逐漸增大,但4個天氣預報瓶水柱沒任何變化。
●再次下雨:只有一個瓶子失靈
之後幾天均是晴天,預報瓶水柱低於水平面,沒任何變化。8日晚9時左右,重慶晚報記者發現,兩個預報瓶水柱明顯上升,超過瓶身水平面。何洋處購買的預報瓶出現同樣情況,但自製的預報瓶沒反應。
次日清晨,天上飄毛毛雨,3個預報瓶水柱仍高於水平面。9日白天到10日晚,毛毛雨、小雨和陰天,3個預報瓶的水柱一直高於水平面,除了1個自製預報瓶失靈外,其餘3個均準確預測。
實驗結果:一周中,雖然3個預報瓶都能對晴雨變化做出反應,但並不能預測雨勢大小。
實驗分析:注水時間影響準確率
「不管是買的還是自製的天氣預報瓶,其工作原理都與氣壓計相同,理論上都可以預測晴雨變化。」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慶測繪院工程中心技術員楊敏有著豐富的野外預測天氣經驗。他說,大氣氣壓升高,意味著天氣將轉晴,反之則會下雨。往天氣預報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液體(不能注滿),使瓶身內空氣與外界氣壓平衡,而瓶管與外界空氣相通。當外界氣壓升高時,給予瓶管內的水柱壓強就會變大,水柱就會被壓回瓶身;反之外界氣壓降低時,給予水柱的壓強變小,瓶身內的空氣壓強又會把水壓回瓶管,以此反應晴雨變化。
需要注意的是,注水時間會影響預報瓶的準確性。「瓶身內空氣壓強基本是恆定的,如果注水時正好是陰雨或晴轉雨的過程中,那麼瓶身內空氣的壓強值就已是陰雨天氣的壓強值,之後不管天氣怎麼變化,預報瓶預測都不準確。」楊敏分析,何洋帶走的那個自製預報瓶是最後製作的一個,當時大氣壓可能已發生變化,因此這個預報瓶是4個瓶子中唯一失靈的一個。
此外,注完水後,還應調試水位高低。比如連續晴天,水柱卻很高,此時就需要抽出瓶身內部分空氣,讓水柱高低與瓶身水面持平。調試幾次後,預報瓶就能基本準確地預測晴雨了。不過,由於製作工藝較簡陋,天氣預報瓶不能像專業的水銀氣壓計一樣保持瓶內真空,因此,外界溫度出現明顯變化時,預報瓶水柱也會發生變化。
冬季陰雨多
預報瓶賣得火
昨天,重慶晚報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天氣預報瓶,結果搜出300多個寶貝店,售價從幾元到700多元不等。球體瓶身+彎曲瓶管的美麗造型,是購買者最多的大眾款。淘寶店mxmade旗艦店,售價36元的天氣預報瓶月成交量達192件。老闆稱,進入冬季後雨天明顯增多,是一年中售瓶的旺季。
淘寶店「沫沫良品」,售價為798元的一款預報瓶造型與大眾款大相逕庭,原理變成了以密封瓶內的蒸餾水、酒精、硝酸鉀、氯化銨和樟腦等混合液體的結晶來預測天氣變化。但其顧客評價中多數表示,預測準確率與大眾款相差無幾,只是瓶子更美觀而已。
■12月8日晚,預報瓶水柱明顯升高,次日果然降雨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