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上說,天氣預報中的多雲是指天空中雲層較多,陽光不很充足,但仍能從雲的縫隙中見到晴天。天氣預報說昨天是多雲,預想應該有陽光出現,結果令人失望的是,白蒙蒙一整天,太陽根本沒露臉。「再不出太陽,心都長毛了。」昨天盼望了許久未見到陽光,朋友忍不住地抱怨。
天色不佳,有人猜測,會不會是因為空氣品質不好?
昨日,小記從早上8時到下午17時一直留意省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發現阜陽市監測站、開發區監測站、市委黨校監測站PM2.5空氣品質指數總體呈上升趨勢,但空氣品質等級一直是良。同時,根據查詢,前日阜陽市空氣品質也為良。
昨天下午16時市氣象臺發布預報稱,當天夜裡到今天白天,將由陰天轉為多雲。今天白天,將是多雲到晴好的天氣。這麼看的話,今天太陽必須要登臺了。明後兩天,晴天到多雲,也是陽光很好的勢頭。今天和後天相對溫暖,最高氣溫11℃,明天最高氣溫8℃,稍微寒冷一些。
最近,一個小玩意很流行——天氣瓶。市場上不好找,但是從網上查找一點都不難。比如從你經常購買衣服的網站就可以看到,它作為一種商品存在,是這樣被介紹的:
據傳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是當時用來預測天氣變化的重要工具,從結晶的形態就能看出天氣的變化。液體若是清澈透明,則明天是晴天;若液體渾濁朦朧,明天則是多雲天氣;若出現羽毛狀結晶,則代表明天會降溫或者下雪。
這是一個裝有液體的瓶子。液體是用蒸餾水、酒精、硝酸鉀、氯化銨和樟腦等化學品,按照一定比例和步驟勾兌的。網上售價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如果不想購買成品,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
這個天氣瓶,確實能看到結晶不同的變化形態,還是很美的,但是說能預報天氣未免太誇張。氣象專家說,如果靠一個瓶子就能預報天氣,那麼科學儀器和方法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市氣象臺今起三天具體預報為:1月16日,多雲到晴天,偏北風2~3級,1~11℃;1月17日,晴天到多雲,-3~8℃;1月18日,晴天到多雲,-2~11℃。 (阜陽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