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驗證:「天氣瓶」真的能預測天氣嗎?

2020-12-06 中國廣播網-新疆網

1.準備好製作天氣瓶的所有原料與試劑。

2.將樟腦粉倒入天氣瓶內。

3.將棕色瓶裡的酒精倒入裝有樟腦粉的天氣瓶中。

4.將硝酸鉀粉末、氯化銨粉末倒入一小碗中混合。

    進入冬季以來,烏魯木齊市的天氣一直變化無常,市民們除了通過天氣預報獲取天氣變化信息外,沒有別的渠道獲取天氣信息。

    而近日,網上一種叫「天氣瓶」的小物件受到熱捧。據某淘寶店鋪的店主介紹,天氣瓶據傳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是當時用來預測天氣變化的重要工具。隨著氣壓的變化,天氣瓶內能長出各種結晶,從而能預測次日的天氣情況。

    小巧的天氣瓶真的可以預測天氣嗎?為了測試天氣瓶是否真的有效,記者購買了一套製作「天氣瓶」的材料,進行了實驗。

    1.準備好實驗材料:10克樟腦粉(99%含量)、2.5克硝酸鉀(99%含量)、2.5克氯化銨(99.5%含量)、40毫升的酒精(99.5%)、33毫升的蒸餾水(實驗室用的蒸餾水)、一個容量為100毫升的玻璃瓶、一雙實驗手套。

    2.首先佩戴上實驗手套,把樟腦粉倒入100毫升的玻璃容器裡。

    3.再將放置在棕色小瓶裡的酒精倒入玻璃容器中。再輕輕晃動玻璃瓶,樟腦粉很快就被酒精完全溶解。

    4.將2.5克的硝酸鉀與2.5克的氯化銨一起倒入同一器皿內。

    5.再將33毫升蒸餾水倒入該器皿,用攪拌棒進行攪拌。因為硝酸鉀和氯化銨很難被溶解,所以需要耐心攪拌,讓硝酸鉀和氯化銨充分溶解。大約在一分鐘後,硝酸鉀和氯化銨才完全與蒸餾水融為一體。

    6.隨後將器皿中攪拌好的液體倒入之前的玻璃容器中。

    7.兩種液體接觸的瞬間,玻璃容器內出現白色沫狀物體,輕輕搖晃瓶子後,該沫狀物體很快沉至瓶子底部。五分鐘過後,瓶子底部的沫狀物體漸漸變成白色絨絮狀物體,周邊液體變得十分清透。

    8.放置一晚後,瓶內出現許多透亮的晶體。持續放置一個星期後,晶體更是變化萬千。

    天氣瓶無法成功預測天氣

    這些美麗的晶體真的可以預測天氣嗎?

    2月2日,瓶中晶體呈冰碴狀和鵝絨狀,沉積在瓶子底部,溶液中還漂浮著細碎的絨毛狀結晶,按此現象預測,第二天應該是晴天,而2月3日卻為陰天。2月6日,瓶中晶體上浮在液體中,這一現象預測當天為陰天,可當天烏市氣溫卻有所上升,是個晴天。由此可見,天氣瓶的預測並不成功。

    不過,天氣瓶雖不能準確預測天氣,但記者發現,瓶中的晶體卻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溫度較低時,晶體會變得更大;如果放置在溫度較高的室內,晶體則會下沉,不浮動。

    為此,記者諮詢了烏市第八中學的化學老師劉巖。劉老師表示,溫度是影響天氣瓶內結晶型態的最主要因素,而晶體的變化卻與天氣的對應關係幾乎成隨機分布,無預測價值。不過可將之當作有趣的科學實驗,通過此實驗,學習溶液的配置,觀察結晶行為。  (記者芳菲 秦鵬 實習生王婷陳旭攝影報導)

5.在裝有硝酸鉀、氯化銨的混合物中倒入蒸餾水。攪拌混合溶液,使其完全溶解。

 

6.將攪拌好的溶液倒入盛有樟腦粉及酒精的瓶裡。

  

7.將所有的原料混合後,天氣瓶內發生化學反應。

8.放置一天後,天氣瓶內出現了美麗的結晶。

 

相關焦點

  • 「天氣預報瓶」真能預測天氣?
    這樣一個神奇的瓶子,真的如它的名字那樣,可以準確預報天氣嗎?記者用網購的「天氣預報瓶」進行了多天的觀測,結果發現「天氣預報瓶」預報天氣並不準確。業內人士表示,天氣預報瓶可用於觀賞,但拿它預報天氣,並不科學。[疑問]長啥樣?呈水滴狀「顏值」高  「天氣預報瓶」從何而來?
  • 小據科普 | 天氣瓶:結晶很好看,但真的和天氣有關嗎?
    天氣變化、玻璃瓶、透明溶液、結晶體,這些看似互不相關的事物組成了時下網上流行的小禮物——「天氣瓶」。它的本體是一個裝滿溶液的密封玻璃瓶,會隨著天氣的變化長出各種漂亮的結晶,是一種用來指示天氣的設備。自古以來,各個農耕文明都極其重視曆法與氣象觀測,到了海洋文明時代,對氣象預測的需求更加提升。在航海領域,一定程度上保護航海家們躲避惡劣天氣。
  • 天氣瓶,真能預報天氣嗎?
    最近,一款名為「天氣預報瓶」的商品在網絡走紅。商家宣稱,瓶如其名,當這個神奇瓶中的液體清澈乾淨時,代表天空將晴朗無雲;當瓶中液體渾濁朦朧時,代表天空將多雲陰鬱;當瓶中出現結晶時,代表降溫甚至下雪。天氣瓶,又稱為「風暴瓶」。它是不是真的這麼神奇呢?
  • 美麗風暴瓶真的能預測天氣嗎?小記者獻上最全實驗筆錄!
    據說,風暴瓶可以不用任何高級設備預測天氣,它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 天氣瓶:結晶好看,但與天氣無關
    最近,一種叫做「天氣瓶」的小玩意兒又在網絡上流行起來。網上的介紹說,這種裝在玻璃瓶裡的透明溶液會隨著天氣的變化長出各種漂亮的結晶,從結晶的形態還能看出是否要陰天下雨。這個小瓶子真有反映天氣的神奇功能嗎?天氣瓶是什麼?
  • 天氣瓶結晶好看 但測不了天氣
    這個小瓶子真有這麼神奇嗎?萌天氣瓶長「羽毛」測天氣    天氣瓶受關注源自微博一條熱門微博,其中詳細介紹了天氣瓶的原理、做法,並附上網友自製天氣瓶的照片。圖中玻璃瓶內有羽毛狀、雪花狀結晶,看上去十分精緻,如同一件工藝品。簡介中寫著:「天氣瓶會隨氣溫、溼度的變化而形成羽毛、葉子般的結晶,氣溫越低結晶越多,比如颶風要來了,它會長出『羽毛』,很美麗,也提醒主人要注意身體。
  • 「天氣瓶」能預測天氣?買來送女友發現只是玩具(圖)
    早報訊 「現在網上在銷售一種『天氣瓶』,說是可以用來預測天氣,這瓶子靠譜嗎?」昨天上午,市民張先生通過微博向記者諮詢道。張先生準備給女朋友買一個創意玩具,結果在搜索關鍵詞時,發現這「天氣瓶」最為火爆。商家宣稱這「天氣瓶」並非近年來發明的,而是源於17世紀歐洲的「風暴瓶」,有著可以讓人信服的「科學原理」。
  • 天氣預報瓶真能測晴雨?
    原標題:天氣預報瓶真能測晴雨?   「玻璃瓶、玻璃瓶告訴我,明天是雨還是晴。」如果你厭倦了天氣預報經常不準,請試試這個玻璃瓶靈不靈。這是一個集美麗造型和預報功能於一身的玻璃瓶,只要給她點帶顏色的水,她就會為你預報未來數小時的天氣———最近,網上各大論壇流傳一則《自製天氣預報瓶》的帖子,聲稱僅需一個塑料瓶、一支吸管和少許水,就能預測未來數小時內是否下雨。天氣預報瓶是否真能預測天氣?我們以實驗為證。  重慶晚報記者 彭洋 攝影報導  實驗目的:天氣預報瓶是否能預測天氣。
  • 「天氣瓶」百餘年前的航海之行
    當瓶中液體渾濁朦朧,天空將變得多雲陰鬱;液體清澈乾淨,則天空將萬裡無雲……」這是網上商家對「天氣瓶」的描述,它不僅能夠充當裝飾品,還有著「預測天氣」的功效。那麼,這個小東西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讓我們來看看「天氣瓶」溶液的基本配方,它包括蒸餾水、乙醇、樟腦、硝酸鉀與氯化銨。隨著環境的變化,溶液確實會產生結晶,且結晶形態不斷變化,變幻莫測而富有美感。
  • 師太不同意第一期:天氣預報瓶,真能預報天氣?
    隨著天氣的變化,瓶子裡溶液的結晶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觀察結晶就能預報天氣。然後就是各種淘寶賣家的介紹,都說能預測天氣——「當瓶中液體清澈乾淨,代表天氣晴朗;當瓶中液體混濁朦朧,代表天空多雲陰鬱;當瓶中出現大片結晶,代表將降溫甚至下雪。」
  • 網售天氣瓶是真的能預報天氣嗎?實驗測試告訴你真相虛假
    目前在電商平臺上,一款名為「天氣瓶」的小商品非常火爆,據說他能預報天氣,甚至有網友認為它比天氣預報還準。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法制晚報記者網購了天氣瓶,併網購材料DIY了天氣瓶,發現似乎不是那麼回事兒。
  • 冬天來了 教你做個能預測明天下不下雪的天氣瓶
    得益於科技進步,天氣已經可以用具體數值衡量:溫度、風力、溼度、穿衣指數、紫外線指數、化妝指數等等。這些不同的指數圍攏起來,形成一個標準答案。但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數字嗎? 出現在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的神秘氣象球,起源於17世紀歐洲的天氣預報儀器「風暴瓶」,在密封的玻璃瓶注入蒸餾水、酒精、硝酸鉀、樟腦等混合液。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網售的「天氣瓶」能準確預報天氣
    觀察發現,天氣瓶確實會隨著溫度的變化,呈現出不同形態的結晶體,但是用它來預測天氣並不靠譜。  不過,它產生的結晶非常漂亮,而且每天各不相同,作為家中的擺設,倒是能增添不少趣味和情調。  市場  網上熱賣  大部分人稱預報不靠譜  記者走訪市場並未發現有天氣瓶的蹤影。不過,在淘寶網上輸入「天氣瓶」,出現了3500多件寶貝。
  • 網上「天氣瓶」熱賣 「她」看上去很美卻不中用
    馬英娟/圖原標題:「天氣瓶」看上去很美 河北省氣象臺專家:其原理缺乏科學性不能預測天氣「現在網上有一種天氣瓶賣得很火,據說可以預測天氣,是真的嗎?」這幾天,總有讀者打電話詢問。一個小小的瓶子真有反映天氣的神奇功能嗎?記者購買了兩款「天氣瓶」進行測試,結果發現這些「天氣瓶」雖然「看起來很美」,但卻中看不中用。目前市場上的「天氣瓶」分為兩種,一種瓶身為球形帶拐脖,另一種瓶身為錐形或豎形。瓶內裝上幾種物質的混合溶液,通常包括蒸餾水、乙醇、硝酸鉀、氯化銨和樟腦等,這就構成了「天氣瓶」。根據不同的溫度環境下瓶內溶液的水位或結晶狀態,從而預測出天氣。
  • 天氣預報瓶的製作
  • 報不準 網上銷售的天氣瓶就是個擺件
    > 目前在電商平臺上,一款名為「天氣瓶」的小商品非常火爆,據說他能預報天氣,甚至有網友認為它比天氣預報還準。
  • 自製魔力天氣瓶 文藝又浪漫的情人節禮物
    最近,這款平均售價在百元左右,被稱為「魔瓶」的「天氣預報瓶」在網上走紅了。小夥伴說:「這是一個有情懷的瓶子,沒有刻度、沒有數值,但它能預測出天氣的變化」,聽上去是不是文藝又浪漫呢?這樣一個神奇的瓶子,真的像它的名字那樣,可以準確預報天氣嗎?
  • 「天氣瓶」裡為什麼會出現不同形狀的結晶?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之前有一種叫作「天氣瓶」 的小玩意兒在網絡上流行起來。網上的介紹說,這種裝在玻璃瓶裡的透明溶液會隨著天氣的變化長出各種漂亮的結晶。那麼,你知道同一個天氣瓶裡為何會長出不同的結晶嗎?天氣瓶中的結晶體天氣瓶是什麼?自古以來,各個農耕文明都極其重視曆法與氣象觀測。
  • 天氣瓶真的可以預報天氣嗎?
    ——天氣瓶,全名天氣預報瓶,又名風暴瓶,英文名StormGlass。究竟是誰最先發明了天氣瓶,目前說法不一,其中一位據說還是氣象學家羅伯特·菲茨羅伊——此人就是達爾文進行環球考察時乘坐的那艘「小獵犬號」的船長。他把蒸餾水、樟腦、乙醇、硝酸鉀和氯化銨混合成溶液,密封在玻璃瓶子裡。
  • 化學讓生活更美好丨一隻超有情懷「天氣預報瓶」介紹篇
    真的麼?這個化學文化節能帶給我們什麼呢?怎麼辦,好期待!!!化學文化節就要來了,是不是有些激動呀~還依稀記得去年好玩的實驗,嘿嘿!小編不會告訴你本次化學文化節開幕除了好玩的實驗之外還推出新花樣——手工天氣瓶的製作。  納尼!前期還可以體驗親自動手製作天氣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