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天氣瓶」熱賣 「她」看上去很美卻不中用

2020-12-05 河北頻道

拐脖的「天氣瓶」,水位變化,但沒有降水。馬英娟/圖

錐形結晶「天氣瓶」,測氣溫有誤差。馬英娟/圖

製作溶液的化學藥品。馬英娟/圖

原標題:「天氣瓶」看上去很美

河北省氣象臺專家:其原理缺乏科學性

不能預測天氣

「現在網上有一種天氣瓶賣得很火,據說可以預測天氣,是真的嗎?」這幾天,總有讀者打電話詢問。一個小小的瓶子真有反映天氣的神奇功能嗎?記者購買了兩款「天氣瓶」進行測試,結果發現這些「天氣瓶」雖然「看起來很美」,但卻中看不中用。

目前市場上的「天氣瓶」分為兩種,一種瓶身為球形帶拐脖,另一種瓶身為錐形或豎形。瓶內裝上幾種物質的混合溶液,通常包括蒸餾水、乙醇、硝酸鉀、氯化銨和樟腦等,這就構成了「天氣瓶」。根據不同的溫度環境下瓶內溶液的水位或結晶狀態,從而預測出天氣。

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發現,「天氣瓶」售賣得異常火爆。在所顯示的3303個搜索結果中,不同的「天氣瓶」形狀各異,其內部盛放的溶液顏色不一,外觀都十分亮麗,但價格卻差距懸殊,便宜的只賣十幾元,貴的則上千元,而其中128元——385元價格區間的瓶子最受歡迎,佔銷量的43%。

儘管標價不同,但這些網店都宣稱其「天氣瓶」遵循科學原理,能夠準確反映天氣狀況。一家標價128元的「天氣瓶」已經有5000多個銷售記錄,客服人員特別強調,「天氣瓶」適合放到陽臺、窗臺、玄關等和外部氣溫大概一致的地方,否則一旦受環境幹擾,就沒辦法真實檢測外部的天氣變化。他表示,如果放置的位置合理,其預測天氣的準確度很高。

記者注意到,在買家評價中,大多數人都對「天氣瓶」的外觀表示認可,「瓶子很精緻,結晶很漂亮」,但其實用性卻遭到不少買家吐槽:「放了幾天一點變化都沒有,有點失望」,「結晶變了,但不太準」。

實驗時間:1月11日至1月15日8:00

實驗地點:家中陽臺

實驗1

產品介紹:價值18元,帶有拐脖且盛放彩色溶液的「天氣瓶」,其原理是:快要下雨時,旁邊細長玻璃管中水位會比瓶中水位明顯升高,晴天則會保持同一水平面。

實驗過程:將「天氣瓶」溶液調配好,置於陽臺上,連續5天早晨8:00觀察瓶體和管內水位變化。前兩日瓶內水位與管內水位基本保持水平,13日管內水位升高了0.5釐米,14日管內水位不變,15日管內水位略有下降,但仍高於瓶內水位。

實驗結果:外觀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實驗期間水位發生變化,但實際並沒有出現降水。

實驗2

產品介紹:價值48元的蘋果款結晶「天氣瓶」,其原理是:在一定的溫度環境下溶液中的化學成分出現結晶。瓶中液體清澈乾淨,代表天氣晴朗;瓶中液體混濁朦朧,代表天空多雲陰鬱;瓶中出現大片結晶,代表將降溫甚至下雪。

實驗過程:將「天氣瓶」溶液調配好,置於陽臺上,連續5天早晨8:00觀察瓶內結晶狀態的變化。11日,結晶瓶溶液底部有少量細碎的小顆粒。12日,氣溫比前一日有所降低,瓶底結晶數量無明顯變化。13日,氣溫比前一日稍有下降,但瓶內液體比較混濁,結晶多為小顆粒狀。14日,結晶數量變少,多呈細羽毛狀。 15日,結晶狀態無明顯變化。

實驗結果: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氣溫方面的變化,且存在誤差。

1月19日,記者聯繫了北京化工大學一位從事專業性研究的人士。這位人士稱前一種帶拐脖的「天氣瓶」其實是利用了「滲透壓」的原理,當外界氣壓和氣溫發生變化時, 兩側溶液濃度出現差異,相應地水位會發生變化,不再保持同一水平面。第二種結晶「天氣瓶」主要是利用了化學藥品的熔點,當外界氣溫越高,溶液溶解率越高越透明;外界氣溫越低,溶液中析出的晶體就越多。

他表示,兩種「天氣瓶」能夠預測天氣的說法都有些言過其實。「相比之下,前一種『天氣瓶』能夠反映氣壓和氣溫兩種影響天氣的因素,因而更科學。但由於實際天氣情況影響因素很多,僅從這兩個因素其實很難準確預測複雜的天氣。」

記者也就此諮詢了省氣象臺一位專家。他表示,所謂「天氣瓶」依據的原理與預測天氣方面並不存在直接的對應關係,缺乏一定的科學性,不能作為判斷天氣情況的依據。

相關焦點

  • 「天氣瓶」看上去很美 河北省氣象臺專家:不科學
    帶拐脖的「天氣瓶」,水位變化,但沒有降水。    「現在網上有一種天氣瓶賣得很火,據說可以預測天氣,是真的嗎?」這幾天,總有讀者打電話詢問。一個小小的瓶子真有反映天氣的神奇功能嗎?記者購買了兩款「天氣瓶」進行測試,結果發現這些「天氣瓶」雖然「看起來很美」,但卻中看不中用。    目前市場上的「天氣瓶」分為兩種,一種瓶身為球形帶拐脖,另一種瓶身為錐形或豎形。瓶內裝上幾種物質的混合溶液,通常包括蒸餾水、乙醇、硝酸鉀、氯化銨和樟腦等,這就構成了「天氣瓶」。根據不同的溫度環境下瓶內溶液的水位或結晶狀態,從而預測出天氣。
  • 天氣瓶結晶好看 但測不了天氣
    萌天氣瓶長「羽毛」測天氣    天氣瓶受關注源自微博一條熱門微博,其中詳細介紹了天氣瓶的原理、做法,並附上網友自製天氣瓶的照片。圖中玻璃瓶內有羽毛狀、雪花狀結晶,看上去十分精緻,如同一件工藝品。簡介中寫著:「天氣瓶會隨氣溫、溼度的變化而形成羽毛、葉子般的結晶,氣溫越低結晶越多,比如颶風要來了,它會長出『羽毛』,很美麗,也提醒主人要注意身體。
  • 報不準 網上銷售的天氣瓶就是個擺件
    (原標題:報不準 網上銷售的天氣瓶就是個擺件)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網售的「天氣瓶」能準確預報天氣
    有淘寶賣家介紹,這種天氣瓶據傳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是當時用來預測天氣變化的重要工具,從結晶的形態還能看出天氣的變化。  天氣瓶在網上不僅有成品售賣,還有材料包出售,可供自己動手製作。用蒸餾水、酒精、硝酸鉀、氯化銨和樟腦等化學品,按照一定比例和步驟,就可以製作成功。  記者也按照網上說的製作方式,成功製作出一個天氣瓶。
  • 自製魔力天氣瓶 文藝又浪漫的情人節禮物
    最近,這款平均售價在百元左右,被稱為「魔瓶」的「天氣預報瓶」在網上走紅了。小夥伴說:「這是一個有情懷的瓶子,沒有刻度、沒有數值,但它能預測出天氣的變化」,聽上去是不是文藝又浪漫呢?這樣一個神奇的瓶子,真的像它的名字那樣,可以準確預報天氣嗎?
  • [愛淘圈]天氣變化,盡在瓶中?
    商家宣稱,瓶如其名,當這個神奇瓶中的液體清澈乾淨時,代表天空將晴朗;當瓶中液體渾濁朦朧時,代表天空將多雲陰鬱;當瓶中出現結晶時,代表降溫甚至下雪。筆者在淘寶搜索欄中輸入「天氣預報瓶」,出現了6000多件寶貝,最便宜的
  • 天氣預報瓶真能測晴雨?
    這是一個集美麗造型和預報功能於一身的玻璃瓶,只要給她點帶顏色的水,她就會為你預報未來數小時的天氣———最近,網上各大論壇流傳一則《自製天氣預報瓶》的帖子,聲稱僅需一個塑料瓶、一支吸管和少許水,就能預測未來數小時內是否下雨。天氣預報瓶是否真能預測天氣?我們以實驗為證。  重慶晚報記者 彭洋 攝影報導  實驗目的:天氣預報瓶是否能預測天氣。
  • 「天氣預報瓶」真能預測天氣?
    這樣一個神奇的瓶子,真的如它的名字那樣,可以準確預報天氣嗎?記者用網購的「天氣預報瓶」進行了多天的觀測,結果發現「天氣預報瓶」預報天氣並不準確。業內人士表示,天氣預報瓶可用於觀賞,但拿它預報天氣,並不科學。[疑問]長啥樣?呈水滴狀「顏值」高  「天氣預報瓶」從何而來?
  • 另類活體寵物網上熱賣 年輕人稱因少見而獵奇(圖)
    另類活體寵物網上熱賣 年輕人稱因少見而獵奇(圖)   在幾家售賣活體寵物的網店記者看到,一隻名為蘇門答臘巨扁的獨角仙標價為200元人民幣,50隻螢火蟲售賣200元,一隻帶瓶水母40餘元,一群日本弓背蟻25隻5元,一隻褐雲瑪瑙蝸牛4元5角,一隻鍾角蛙238元……而購買這些另類寵物的大多為年輕人。
  • 天氣瓶真能測風雨 專家稱不靠譜
    百度百科上說,天氣預報中的多雲是指天空中雲層較多,陽光不很充足,但仍能從雲的縫隙中見到晴天。天氣預報說昨天是多雲,預想應該有陽光出現,結果令人失望的是,白蒙蒙一整天,太陽根本沒露臉。「再不出太陽,心都長毛了。」昨天盼望了許久未見到陽光,朋友忍不住地抱怨。
  • 天氣瓶:結晶好看,但與天氣無關
    最近,一種叫做「天氣瓶」的小玩意兒又在網絡上流行起來。網上的介紹說,這種裝在玻璃瓶裡的透明溶液會隨著天氣的變化長出各種漂亮的結晶,從結晶的形態還能看出是否要陰天下雨。這個小瓶子真有反映天氣的神奇功能嗎?天氣瓶是什麼?
  • 實驗驗證:「天氣瓶」真的能預測天氣嗎?
    進入冬季以來,烏魯木齊市的天氣一直變化無常,市民們除了通過天氣預報獲取天氣變化信息外,沒有別的渠道獲取天氣信息。    而近日,網上一種叫「天氣瓶」的小物件受到熱捧。據某淘寶店鋪的店主介紹,天氣瓶據傳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是當時用來預測天氣變化的重要工具。隨著氣壓的變化,天氣瓶內能長出各種結晶,從而能預測次日的天氣情況。
  • 天氣瓶真能測風雨 專家稱不靠譜(圖)
    百度百科上說,天氣預報中的多雲是指天空中雲層較多,陽光不很充足,但仍能從雲的縫隙中見到晴天。天氣預報說昨天是多雲,預想應該有陽光出現,結果令人失望的是,白蒙蒙一整天,太陽根本沒露臉。「再不出太陽,心都長毛了。」昨天盼望了許久未見到陽光,朋友忍不住地抱怨。  天色不佳,有人猜測,會不會是因為空氣品質不好?
  • 「天氣瓶」能預測天氣?買來送女友發現只是玩具(圖)
    早報訊 「現在網上在銷售一種『天氣瓶』,說是可以用來預測天氣,這瓶子靠譜嗎?」昨天上午,市民張先生通過微博向記者諮詢道。張先生準備給女朋友買一個創意玩具,結果在搜索關鍵詞時,發現這「天氣瓶」最為火爆。商家宣稱這「天氣瓶」並非近年來發明的,而是源於17世紀歐洲的「風暴瓶」,有著可以讓人信服的「科學原理」。
  • 「天氣瓶」百餘年前的航海之行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天氣瓶」曾在氣象科學不發達的過去發揮過一定作用,尤其在航海領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航海家們躲避惡劣天氣。但為其確定配方的菲茨羅伊船長仍舊認為,氣壓表和溫度計在長期實踐中被證明是更為有效的工具。
  • 《天氣瓶》
    在小萱的生命裡,大釗留下了一個他自己DIY的天氣瓶,作為他來過的痕跡。
  • 七夕將至螢火蟲網上熱賣 網友吐槽途中死大半
    七夕將至螢火蟲網上熱賣 網友吐槽途中死大半   隨著七夕臨近,網上大批賣家開始販賣「活體螢火蟲」。  「讓女友閉上眼睛,慢慢攤開雙手,待她睜開眼睛時,就能看到螢火蟲在夜空中翩翩起舞,仿佛點點星光在眼前閃爍……」寶貝詳情中,賣家吹得天花亂墜,然而當小夏收到包裹時,卻傻了眼,60隻螢火蟲幾乎死了一半,活著的也奄奄一息。  等到晚上與女友一起去明故宮準備放飛時,瓶子裡就只剩下6隻還活著。而且這些螢火蟲根本不會從玻璃瓶裡飛出來,放到草叢上也只能勉強爬行兩步。
  • 小據科普 | 天氣瓶:結晶很好看,但真的和天氣有關嗎?
    天氣變化、玻璃瓶、透明溶液、結晶體,這些看似互不相關的事物組成了時下網上流行的小禮物——「天氣瓶」。它的本體是一個裝滿溶液的密封玻璃瓶,會隨著天氣的變化長出各種漂亮的結晶,是一種用來指示天氣的設備。自古以來,各個農耕文明都極其重視曆法與氣象觀測,到了海洋文明時代,對氣象預測的需求更加提升。在航海領域,一定程度上保護航海家們躲避惡劣天氣。
  • 天氣預報瓶的製作
  • 師太不同意第一期:天氣預報瓶,真能預報天氣?
    傳說中的天氣瓶! 天氣瓶,全名天氣預報瓶,又名風暴瓶,英文名StormGlass。發明人說法不一,其中一位據說還是氣象學家RobertFitzroy——此人就是達爾文進行環球考察時乘坐的那艘「小獵犬號」的船長。他把蒸餾水、樟腦、乙醇、硝酸鉀和氯化銨混合成溶液,密封在玻璃瓶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