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力與重力

2020-12-06 蝸牛談原理

一、力

1.力的定義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力的單位是牛頓(N)。

2.力的性質

①.物質性:力不能離開物體單獨存在。沒有施力物體或受力物體的力是不存在的。

②.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受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施力)物體。

③.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④.獨立性:一個力作用於物體上產生的效果與這個物體是否同時受其他作用力無關。

3.力的分類

①.按性質分類: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核力等。

②.按效果分類:拉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向心力、回復力等。

③.按作用方式分類:非接觸力和接觸力。重力、電場力、磁場力為非接觸力;彈力、摩擦力為接觸力。

④.按研究對象分類:內力和外力。

4.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體發生形變或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5.力的圖示

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線段按一定比例畫出,它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頭處表示力的作用點。

二、重力

重力地球上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這種由於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作重力。

1.重力的產生: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但它並不等於物體受到的萬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G=mg,g為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物體的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狀態及所處的狀態無關。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

最後重力由牛頓進行完善

3.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①.重力的方向總是與當地的水平面垂直,不同地方水平面不同,其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也就不同。

②.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③並不是只有重心處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4.重心:因為物體各部分都受重力,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於一點,這一點叫作物體的重心。

①.有規則幾何形狀、質量均勻的物體,其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其重心隨物體的形狀和質量分布的不同而不同。

②.重心可能在物體上,也可能在物體之外。

③.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重心不一定改變。④.薄物體的重心可用二次懸掛法求得。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的四種基本力,在自然界中到底起什麼作用?
    在過去的兩千年以來,科學家們逐步發現宇宙中的所有現象都可以劃歸為四種基本力。這四種基本力量從一開始就不同,但本質上是不可缺少的,它們是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和重力。下面簡要介紹這四種基本力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自然界中四種基本力
    大自然中有四種不同的「力」,除了最廣為人知的引力和電磁力之外,還有兩種是「強力」和「弱力」,這四種目前發現的基本作用力,宇宙中已知的一切,都由它們主宰。等到了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在發展相對論理論的時候,用「等效原理」降費慣性力與引力場「等效(視為同種東西)」,才為引力相互作用建立起廣義相對論。
  • 你了解自然界的四種基本力嗎?主宰宇宙中發生的一切
    儘管看上去花樣繁多,但我們日常經歷的所有力都可以歸結成四種基本力:引力、弱力、電磁力、以及強核力。這些便是自然界的四種基本作用力,宇宙中發生的一切都由它們主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眾多現象都與電磁力有關,比如摩擦力、彈力、普通的力、以及讓固體保持一定形狀的力等等。甚至連鳥類和飛機飛行時產生的的拖曳感也與電磁力有關。這些現象之所以能夠發生,都是因為帶電粒子(或中性粒子)之間發生的相互作用。例如,一本書之所以能穩穩地放在桌面上、而不會在重力作用下透過桌面掉到地上,就是因為桌子原子中的電子會與書本原子中的電子相互排斥所致。
  • 物理中的力是什麼你知道嗎?重力你了解嗎?
    力1) 定義: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①力的物質性: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有力發生,必存在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 初中物理:電梯中的物體所受支持力和重力的關係
    老師們提出的電梯中的物體所受支持力和重力的關係,應該是指在不同情況下,電梯中的物體所受支持力和其重力的大小關係。這個問題顯然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因為電梯(物體)處於不同的狀態,物體所受支持力和其重力就有不同的對應關係。這個問題對眾多初中物理老師來說有一定的價值,其價值就在於給我們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怎樣使學生頭腦中孤立的知識點聯繫起來?
  • 重力是力嗎?其實它是時空的扭曲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萬有引力,萬有引力不就是重力嗎?為什麼說萬有引力不是力?萬有引力確實是宇宙4種基本力之一,不過我想說的是它產生的原因。重力使得球往下掉這裡先說一下重力和萬有引力之間的關係,重力只是個通俗的說法,萬有引力可以產生重力的效果,慣性力也可以產生重力的效果
  •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4)力的獨立性: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多個力,每個力都產生獨立的作用效果。3、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體發生形變。(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如改變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或方向,改變速度大小或方向)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 【物理原理】力——自然界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來自大名鼎鼎的村山齊的《自然界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 卷首語:力——自然界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為什麼月亮得以圍繞地球作周期性的運動?本期推出了主打文章「村山齊博士闡述四種基本力」,旨在探討支配宇宙萬物如何運作的這四種力的典型特性及其相關的未解之謎。 在物理學的早期發展過程中,人們曾以為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直接和瞬時的,即力的傳遞不需要任何媒介,也不需要任何時間。這種「超距」作用的觀點隨著狹義相對論的提出而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 尷尬的「三角關係」:壓力、重力、支持力,你真的弄懂了麼?
    壓力、重力、支持力在初中乃至高中物理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各大題型中都閃耀著它們的身影。但是很多學生始終搞不明白它們間的關係,有的甚至誤以為壓力就是重力。那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它們間的關係。先對物塊受力分析:物塊只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所以本題中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物塊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桌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物塊施加給桌面一個壓力,即壓力和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 引力是自然界四種基本力中最弱的,為何我們感覺如此重要?
    說引力最弱,是相對於其他三種力而言的,相對於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引力確實很弱,地球如此大的質量產生的引力,人類就能輕而易舉擺脫地球的引力飛向太空。你隨手在路上撿起一塊石頭,就能很輕鬆扔的很遠!而對於強核力和弱核力來說,微觀粒子要想擺脫彼此之間的束縛是非常困難的,比如說太陽的核聚變的條件如此苛刻就顯示出了強核力的恐怖,太陽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3000億個大氣壓才能克服強核力!強核力也是自然界最強的一種力量!引力如此之弱,為什麼我們感覺很重要呢?
  • 科學看世界——力與運動
    力分為推力和拉力,它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原來的運動狀態。有些力,要在物體相互接觸時才表現出來,比如踢足球時的力。還有些力,在一定的距離之內就能表現出來,比如引力與磁力。力總是成對出現,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線相互作用的物體間的力,我們稱之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比如,我們在推牆時,牆也在頂著我們。自然界中的力主要分為:重力、電磁力、核力、強核力。
  • 初中物理小練習--運動和力--彈力和重力(1、2)
    2、彈力產生成因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想要恢復原狀對引起形變的物體產生的力。彈力表示符號:「T、N」.非彈形變(塑性形變)過程中,彈力仍然是存在的。壓力和支持力垂直與接觸面;繩子的拉力只能沿繩子的收縮方向。C.作用點:在引起形變的物體上.4、測力計.注意:彈簧測力計使用前必須調零,使用時不能倒掛(因為外殼有重力),也不能與外殼摩擦,力必須沿著測力計的軸線方向.
  • 初中八年級物理下冊重力全面解析,要預習的抓緊了
    在物理學上,萬有引力是指具物體之間加速靠近的趨勢,萬有引力是自然界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ravity),生活中常把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簡稱為物重。重力的單位是N,但是表示符號為 G.公式為:G=mg。m是物體的質量,g一般取9.8N/kg。在一般使用上,常把重力近似看作等於萬有引力。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對於一個力,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是相對而言的,總是成對出現的。
  • 人類可以在太空中製造重力嗎?
    有沒有可能在太空中創造出重力來?如果可以,應該怎麼做?如果不能,又是因為我們欠缺了什麼呢?在太空中,通過旋轉太空飛行器或空間站來創造「人造重力」是可行的。當空間站旋轉時,離心力會把人向外拉,這個過程可以用來模擬重力。
  • 自然界存在第五種力 如證實將改變對宇宙的理解
    自然界存在第五種力 如證實將改變對宇宙的理解 2016-08-18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他們對研究結果進行梳理後認為,這一亞原子粒子並非物質粒子,而有可能是自然界中存在第五種力的證據。  該研究負責人、物理和天文學教授馮孝仁(音譯)說:「數十年來,我們知道自然界中存在四種基本力:引力、電磁力、強核力(又叫強相互作用力,是四種基本力中最強的)和弱核力。如果我們的結論獲得證實,那將是革命性的。第五種力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導致力和暗物質的統一。」
  • 關於重力的定義與重力加速度
    人教版物理必修1:地面附近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物理學》程守洙、江之水主編:重力的存在主要是由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在地面附近和一些要求精度不高的計算中,可以認為重力近似等於地球的引力。
  • 高中物理教學的一個問題,萬有引力什麼時候等於重力
    萬有引力定律第一次解釋了自然界中有關基本相互作用的規律,在人類認識自然的歷史上樹立了一座高高的裡程碑。目前物理學界公認,世界存在四種基本的相互作用:萬有引力(簡稱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 反重力飛行器能造出來嗎?一起算一下
    想製造出反重力,我們首先了解下,什麼是重力,再分析有沒有這個可能,如果有,應如何克服相關障礙。1. 什麼是重力?人在地球上,會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是萬有引力,另一個是離心力,重力就是這兩個力的合力。萬有引力是自然界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中的一種,是一種長程作用力,只要具有質量的物體,都會彼此吸引,受到萬有引力的作用,不論這些物體之間的距離相距多麼遙遠。地球會對地面上的人類產生引力作用,而月球也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這兩種引力作用產生的效果,前者是人類被牢牢地「粘」在地面上,後者是月球圍繞地球旋轉。離心力是由於地球的自轉產生的,大家坐過海盜船或者旋轉杯嗎?
  • 「重力」新解
    圖說:英國《新科學家》周刊7月11日一期封面對重力的認識是人類最傑出的成就之一,但有一個問題:宇宙正在加速擴張,與重力相互吸引的性質不符。牛頓力學對重力的解釋只有在物體的運動速度低於光速時才能成立。廣義相對論則對重力作出更完整的解釋。廣義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是一個名為「時空」的統一體,物體之所以因重力作用而運動,可以解釋為其引發了時空彎曲。20世紀物理學兩大驚世駭俗的革命性理論除了廣義相對論,還有量子理論。量子理論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微觀的層面,其核心觀點是,量子場能形成波,而波也可視為粒子。
  • 為什麼太空中沒有人造重力?那要如何才能產生人造重力?
    【博科園-科學科普】如果把一個人放在太空中,遠離地球表面的重力束縛,那麼他將體驗失重的狀態。儘管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在引力作用下「拉」著它們,同樣也會拉著飛船,所以人會漂浮著。在外層空間,即使宇宙中的所有質量都像正常一樣被吸引,在地球上沒有「向上」或「向下」,因為宇宙飛船和船上的每個人都以同樣的速度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