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
一說起「科學家」,相信不少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戴著眼鏡、一本正經、不太懂浪漫的理科生」,事實上,許多男性科學家確實如此,但萬事沒有絕對,今兒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科學家,他有些不一樣,他簡直就是個「追妻高手」,後來成功抱得美人歸的他,甚至每天都會大聲向妻子說「我愛你」,即使旁邊還有外人,他便是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的周培源先生。
周培源,1902年出生於江蘇宜興一書香世家,受到家庭環境薰陶,周培源從小就是個溫文爾雅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17歲那年便順利考取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在校期間又發表了數學論文《三等分角法二則》,獲得了同學和老師的一致認可。
畢業那年,周培源因表現優異,被清華派去了美國芝加哥大學數理系學習,1926年,他便順利獲得碩士學位,但周培源並沒有滿足,緊接著又攻讀博士學位,1928年,他更是獲得了沃納·海森堡(獲得過諾貝爾物理獎)教授的指導,從事量子力學的研究。
畢業那年,國外無數機構向優秀的周培源拋出橄欖枝,但他均毅然拒絕,他的心中,只有祖國,1929年,周培源回國,並被聘任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年僅27歲,能在這個年紀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實在令人敬佩。
同時加上周培源出身於書香世家,自帶一股書生之氣,走在哪裡,都是人群的焦點,說實話,當時許多人家都想把女兒嫁給他,但此時的周培源一心只想著學術,並沒有戀愛之意,甚至屢屢拒絕他人的「好意」。
不過緣分這東西,真不是急得來的,該出現時,誰也攔不住。1930年的某天,周培源去朋友劉孝錦家作客,無意中看到一疊照片,立刻被其中一位女子深深吸引——她的容貌是那樣美麗大方,氣質是那樣清新脫俗,眉目之間,泛起柔意。周培源瞬間就移不開眼了。
劉孝錦一看周培源這樣,馬上就明白了,他立馬向周培源介紹這位姑娘,而這位姑娘,也成了周培源此後相伴終身的妻子——王蒂澂(chéng)。
在劉孝錦的「幫助」下,周培源很快就和王蒂澂見面了,看到王蒂澂本人後,周培源瞬間紅了臉,更加堅定了「非她不娶」的念頭,可想法是美好的,做起來可不簡單,這個長期埋身於學術的大男孩,哪裡懂得怎麼追女孩?第一次見面時,周培源並沒有和王蒂澂說多少話,只是一個勁兒地給她夾菜,弄得王蒂澂怪不好意思的,但又覺得這個男生「傻得可愛」。
後來,周培源只要有空,就會跑去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王蒂澂在此讀書)找王蒂澂,吃飯、散步、聊天,得到母親「指點」的周培源,每次去都不忘帶點小禮物、小點心,甚至連王蒂澂室友的那份都一起準備了,很快,他便贏得了王蒂澂的芳心。
但要知道,王蒂澂可是當時北女師公認的校花,追她的人可不少,其中最有名的2位,便是清華經濟學教授陳岱孫,以及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葉企孫(錢三強、趙忠堯都是他的學生),此人培養出了多位「兩彈一星」工程研發者。
面對「情敵」,周培源自然不會退縮,他們甚至提出「公平競爭」,看誰能奪得王蒂澂的芳心,當然了,最終周培源「獲勝」了,1932年6月18日,周培源和王蒂澂在北平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親自擔任婚禮主持人,二人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
不久之後,王蒂澂便懷孕了,後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周培源別說多開心了!在收穫愛情和家庭的同時,周培源在學術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在北大領導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力學專業,還領導建造了北京大學直徑2.25米的三元低速風洞,而由他所寫的關於「湍流」的論文,更是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論的基礎。
然而此時,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大玩笑——生下二女兒後,妻子不幸染上了肺病,身體無比虛弱,深愛妻子的周培源幾乎包攬一切家務,並同時負責照顧年幼的女兒,不讓妻子操心勞累,在周培源的精心呵護下,妻子王蒂澂康復了。
由於抗戰時期,經常遭遇轟炸,導致周培源有點耳背,所以說話非常「大聲」,當年結婚的時候,周培源就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天早上都會對妻子說一句「我愛你」,如今耳背了,周培源說話聲音太大,以致於每天早上對妻子說「我愛你」的時候,女兒和鄰居們都能聽到,弄得王蒂澂十分害羞,但她卻是那樣幸福,這個習慣,周培源保持了61年。
直到1993年11月24日,周培源先生因病逝世,他們的愛情,正應了那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