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雙全王蒂徽:與周培源相伴60餘年,兩位大師為她終身不娶

2021-01-11 不見長安舊少年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我國教育界出了頗為知名的「清華三孫」——陳岱孫、葉企孫、金嶽霖(字龍蓀),這三位大師分別是我國經濟學、物理學、邏輯學的學科領軍人物,並且他們還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三人終生未婚。

再要細究起來,陳岱孫和葉企孫二人還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他們都曾熱烈地愛上過同一個人——我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周培源的夫人王蒂徽。

周培源與王蒂徽

我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周培源

自古江南出才俊,1902年8月28日,江蘇省宜興縣芳橋鄉的一個富裕的書香之家誕生了一個男孩,這家的主人是清末的秀才周文伯,頗有文採的他為自己的兒子起名為周培源,並決意好好培養他,希望兒子將來能夠學有所成、一展宏圖。

3歲時,周培源就進入私塾接受啟蒙教育。周培源8歲那年,父親周文伯聽聞附近新開了一個西式學堂,開明的他馬上就讓兒子轉入西式學堂讀書,希望兒子能學到更廣博、更先進的文化理念。

後來,周父離開家鄉外出經商,將周培源帶在身邊。周培源先後在上海、南京等多地求學,儘管學習環境更換頻繁,但周培源的學業卻一如既往地優秀,從沒讓長輩操過心。

周培源

1919年,周培源的父親在北京經商、安家,周培源偶然間得知了清華學校中等科招考學生入學,他就參加了考試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這所學校。

畢業後繼而又順利考入了清華學校高等科,這一時期的周培源逐漸對物理學和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立志要在這些領域有所建樹。

學校的老師們也非常看重周培源,1924年,經學校力薦,周培源獲得了公派赴美學習的機會。1927年,周培源成為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第一名中國博士生,儘管美國方面多方挽留,周培源卻不為所動,於1930年歸國進入清華大學執教,成為清華物理系最年輕有為的教師。

清華大學

既為才子,當配佳人

一次,周培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妻子是個熱心人,她見28歲的周培源在婚戀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就將給周培源介紹女朋友的事情包攬在了身上。

沒過多久,周培源便拿到了一沓北平女子師範大學女大學生的靚照,周培源翻看一遍後,指著其中的1張照片說:就是她了。

周培源看中的這名女子正是當時北平女子師範大學公認的校花王蒂徽,兩人初見的剎那,周培源感覺眼前的女子仿佛是從畫中走出來的一樣,低眉淺笑,眉目如畫,不禁看得呆住了。

周培源與王蒂徽

而英俊多才的周培源一副傻傻的模樣也獲得了王蒂徽的好感,兩人就這樣相識了。從那以後,周培源一有時間就去學校找王蒂徽,兩人並肩漫步的樣子簡直羨煞旁人,當時的人們都說他倆是一對難得的才子佳人。

一家好女多家求,據說王蒂徽也曾被另外兩位名人所痴迷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才貌雙全的王蒂徽在北平也是出了名的鑑賞家和收藏家,這樣優秀的女子不免會吸引到很多青年才俊的目光,在熱切關注王蒂徽的男子之中,陳岱孫和葉企孫可以說是非常出眾的「情痴」了。

提起葉企孫,大家可能不甚熟悉,但若提起楊振寧、鄧稼先、錢三強你就會知道,他們共同的恩師就是葉企孫,他是中國物理學界的宗師、奠基人。

葉企孫

葉企孫終生未娶,坊間也沒有關於他婚戀的任何傳聞,但據說葉企孫曾默默鍾情於一個女子,這個女子就是王蒂徽。

可能中國知識分子的情感不願外露,甚至是過分含蓄,總之,葉企孫從來沒有將自己的心意對王蒂徽當面表達過。他對王蒂徽的愛慕和痴情,更似春風化雨,超然開外,即便後來王蒂徽選擇了周培源,葉企孫也同樣給以誠摯的祝福。

周培源和葉企孫也做了一輩子的摯友和同僚,大概這就是大師的氣度和胸懷。

葉企孫周培源

而提到陳岱孫,則更是一位難得的大人物,他先後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和哈佛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教育家。

同樣終生未娶的陳岱孫據說也是因為在19歲時遇見了王蒂徽而對其一見鍾情,他向王蒂徽表白過並且他與周培源約定要公平競爭,看看究竟誰能得到美人的芳心。

而王蒂徽最終選擇了周培源,這令陳岱孫感情受挫。此後,他也相親過很多次,但終究因為對伴侶的要求太高而始終單身一人,直至去世。

陳岱孫

才子佳人共結連理,打造了一場60餘年的愛情童話

1932年,周培源與王蒂徽在北平舉行了結婚儀式,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在婚禮儀式上擔任證婚人,見證了這對璧人共結連理的高光時刻。

婚後,王蒂徽在一所初中教書,周培源則投入到了物理研究當中,兩人十分恩愛和諧,漫長的婚姻生活裡,他們的4個女兒相繼出生。

婚後的第3年,王蒂徽不幸染上了肺結核,這個病在當時的中國屬於難以治癒的疾病,周培源馬上託人把妻子送到香山眼鏡湖進行療養,那裡與二人安家的清華園距離非常遠,來回差不多有25公裡。

全家福

周培源並不是把患病的妻子送走了之,而是想要盡力給病中的妻子提供最好的康復環境。此後1年多的時間裡,周培源一人當家,既要照顧2個小女兒,又要上班,周末還會風雨無阻地騎著一臺舊自行車去探望王蒂徽。

有一次探視時間到了,周培源還是對妻子依依不捨,滿懷憐惜,在護士的再三催促下,周培源才離開了病房。

可過了一會兒,王蒂徽聽見窗戶傳來輕輕的敲擊聲,她抬頭一看,原來丈夫周培源正扒在外面的窗臺上通過玻璃窗望向自己,周培源滿手是灰,看得出來非常吃力。

夫妻倆與愛女

周培源比劃著讓王蒂徽一切放心,只需安心靜養。病床上的王蒂徽滿含眼淚,重重地點了點頭,那一刻,她深深地感受到了丈夫的愛意和支持。

動蕩的年月就是無法長久地平靜,1937年戰爭爆發後,清華遷往昆明,與北大、南開一起組成了西南聯大,周培源也只得舉家遷往昆明,攜妻帶女暫居於一個山村空屋之中。

剛安頓下來不久,王蒂徽就生下了第3個女兒。出於疼惜尚在月子之中虛弱的妻子,又深感被當時的條件所限,無法給剛剛生產的妻女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周培源就主動挑起了家裡的重擔。

西南聯大

他白天忙於教學,沒有課了就趕緊跑回家,燒飯洗衣,照顧妻女。夜裡,初生的嬰兒哭鬧不止,周培源不讓妻子操心,抱過嬰兒輕聲哄慰,直到哄睡了小女兒才坐到桌前開始備課。

半夜,如豆的燈光下,王蒂徽望著丈夫乾瘦的身影十分心疼,而她能做的,唯有默默起身為丈夫倒上一杯白開水,然後輕輕地放在丈夫桌頭。

夫妻就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相互扶持,相依相伴。王蒂徽上了年紀之後因為脊椎損傷而癱瘓在床,周培源便舍掉了出門遊賞風景的愛好,專心在家陪伴老伴。

女兒長大後

每天早晨,周培源都要對著醒來的王蒂徽大聲喊:我愛你!60年來我只愛過你一個人,你對我最好,我只愛你!這日日不改的「大聲表白」的習慣一直未變,女兒們覺得發酸,鄰居們都聽得清清楚楚,可那也無妨,畢竟這是一位耄耋老人對老伴最真摯的愛啊!

1993年11月24日,周培源在睡夢中去世了,他與妻子王蒂徽60餘年的陪伴雖然終結了,可他們的愛情還在延續、流傳。

時至今日,周培源和王蒂徽締造的60餘年童話般美好的愛情依然是民國時期最令人稱頌的愛情典範,他們的愛不是小情小愛,還包含著對國家的情義和擔當,實在可歌可頌,值得敬佩。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與周培源相伴60餘年,兩位國學大師為她痴迷,直言我只愛她一人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 歐陽修感情一事,大概是這世界上最複雜之物了吧。有的人可以與自己喜歡的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有的人卻只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今天要講的是一對典範夫妻——周培源王蒂徽夫婦。兩人相愛了60餘年,周培源更是曾向王蒂徽深情表白過他60年來只愛過她一人。
  • 周培源:第一次相親一個勁給對方夾韭菜,往後60年每日大聲表白
    身邊好友勸他早點考慮,他也笑而不談。 直到一次在好友劉孝錦家做客,朋友再次提起他的終身大事,並拿出一沓相片為他推薦,當翻看到王蒂澂時,周培源先生停下了,仿佛那一刻他便認定了這個以後會與他相伴一生的人。
  • 追妻高手周培源:擊敗兩彈一星情敵,每天對妻子說「我愛你」
    照片上是八個女子在頤和園遊玩拍照留念的情景,但是周培源的眼中卻只能看見一個女人,那女子容貌清秀美麗,氣質清新脫俗,就如同她的名字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這位女學生正是周培源後來的相伴一生的妻子——王蒂澂。
  • 近代最奇特的三個大師,名字裡都有「孫」,卻都一生未娶!
    於是,我們看到了近代很多大師,比如胡適、魯迅、章太炎、錢學森等!但在這些大師中,有三個人最為奇特,他們的名字裡都有「孫」字,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三人都一生未娶!難道「孫」字命犯孤星,註定一世孤獨?本文就為大家講述這三個奇人,看看你了解哪一個!
  • 周培源愛情往事:擊敗兩彈一星情敵,每天對校花妻子說「我愛你」
    1930年的某天,周培源去朋友劉孝錦家作客,無意中看到一疊照片,立刻被其中一位女子深深吸引——她的容貌是那樣美麗大方,氣質是那樣清新脫俗,眉目之間,泛起柔意。周培源瞬間就移不開眼了。劉孝錦一看周培源這樣,馬上就明白了,他立馬向周培源介紹這位姑娘,而這位姑娘,也成了周培源此後相伴終身的妻子——王蒂澂(chéng)。
  • 周培源愛情往事:擊敗兩彈一星情敵,每天對校花妻子說我愛你
    畢業那年,國外無數機構向優秀的周培源拋出橄欖枝,但他均毅然拒絕,他的心中,只有祖國,1929年,周培源回國,並被聘任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年僅27歲,能在這個年紀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實在令人敬佩。1930年的某天,周培源去朋友劉孝錦家作客,無意中看到一疊照片,立刻被其中一位女子深深吸引——她的容貌是那樣美麗大方,氣質是那樣清新脫俗,眉目之間,泛起柔意。周培源瞬間就移不開眼了。劉孝錦一看周培源這樣,馬上就明白了,他立馬向周培源介紹這位姑娘,而這位姑娘,也成了周培源此後相伴終身的妻子——王蒂澂(chéng)。
  • 民國三位學者終身未婚,無妻無子卻很長壽,其中一個就是金嶽霖
    「林徽因愛上兩個人」這個故事經常專家考證,根本不可能是真的,因為那時林徽因正在懷孕,根本不可能為愛情煩惱,告訴丈夫她愛上兩個人。金嶽霖雖然終身未婚,可是他也是有過戀情的,他曾經與美國姑娘秦麗蓮同居過,晚年時還想和女記者浦熙修結婚,但是造物弄人,金嶽霖錯過了結婚的機會,所以終身未婚。
  • 著名的海歸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學生,他與她的愛情讓人羨慕嫉妒恨
    據知情人透露,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年輕瀟灑的哈佛博士葉企孫對王蒂澂也是一見鍾情,按照錢鍾書小說《圍城》裡的說法,葉企孫和周培源這兩位清華物理系的教授由同事變成了「同情」(同時鐘情於一位女性)。但葉、周都是頗具西方紳士風度的海歸,他們訂下了君子協定,尊重王蒂澂女士的選擇。網絡圖片繡球最終拋給了周培源,據說原因有二。
  • 周培源與應用數學
    無標題文檔【編者按】今年是周培源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為紀念這位在科學和教育事業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的校友,清華大學於8月30日隆重舉行紀念活動,並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 這位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得應用數學博士學位,並兩度榮獲該校「具有卓越貢獻的校友獎」先賢的成功,一方面得益於他的勤奮,另一方面,則不能不歸功於他在立足物理學方面探索的同時,對數學領域的熱愛及紮實的功底。 早在1923年,當他在清華學校讀高等科三年級時(相當於現在的高三),他就撰寫了一篇關於三等分角的數學論文,由此開始了長達70餘年的科學研究工作。
  • 林徽因的會客廳:演繹周培源的浪漫
    ……一走進梁家的客廳,周培源就被一片恭喜、調侃之聲包圍住了。在座的都是老朋友,說起話來沒那麼多客套。是真心為他高興,卻也免不了逗趣調侃一番。周培源剛做了父親,正是滿心歡喜的時候,聽到什麼都覺得悅耳。生命真的是太神奇了。那個軟軟的、花朵一樣嬌嫩的孩子,將傳承著他的血脈與情感,一點點地長大,為他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欣喜與感動。
  • 周培源:一代宗師永流芳
    很多年後,周培源還饒有趣味地回憶道:「那則報上的招生廣告只登了一天,而且是非常小的一條消息,居然被我看到。」  在清華就讀期間,周培源對數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並逐漸嶄露頭角。在讀高等科三年級時,他寫了人生中第一篇學術論文——《三等分角法二則》,由此開啟了長達七十餘年的科學研究工作。該文後經數學教授鄭之蕃推薦,發表於《清華學報》上。
  • 江蘇文化日曆 | 周培源:清華第一位理論物理學家
    在讀高等科三年級時,他寫了人生中第一篇學術論文——《三等分角法二則》,由此開啟了長達七十餘年的科學研究工作,該文後經數學教授鄭之蕃推薦,發表於《清華學報》上。1924年,周培源從清華學校高等科畢業,並榮獲庚子賠款留美基金,隨即踏上了異國求學的旅程。
  • 人物 | 周培源:學界泰鬥坦蕩君子
    很多年後,周培源還饒有興味地回憶道:「那則報上的招生廣告只登了一天,而且是非常小的一條消息,居然被我看到。」在清華就讀期間,周培源對數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並逐漸嶄露頭角。在讀高等科三年級時,他寫了人生中第一篇學術論文——《三等分角法二則》,由此開啟了長達七十餘年的科學研究工作,該文後經數學教授鄭之蕃推薦,發表於《清華學報》上。
  • 周培源曾拒絕美國高薪要求,毅然回國,他的名字不能被人遺忘
    提及他的名字,武際可教授說,他是一個有鋒芒的人,有人沉默,有人阿讀時,他能像大河一樣奔突向前,數學大師陳省身則表示,他是一個豁達公正的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同時有著高度的行政才能,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和錢三強對其亦是讚賞有加,這位讓眾科學巨匠,都推崇備至的人就是周培源,一位對廣義相對論,和湍流理論,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術大師,同時也是傳道受業解惑的傑出教育家,從科學研究轉向教書育人
  • 周培源先生生平
    1920年的周培源。周培源,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湍流模式理論的奠基人,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在高等學校辛勤耕耘了60餘年,無論是在推動科學研究、培養人才方面,還是在高等學校組織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同時,他積極參加國內外的社會進步事業,為推動我國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周培源一生的學術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廣義相對論和流體力學湍流理論方面,在理論物理和流體力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桃李滿天下的周培源
    曾任美國科學院院士的數學家陳省身,1930年參加清華大學研究院入學考試,力學科目的出題人和閱卷人均為周培源。31歲即被評為麻省理工大學終身教授的林家翹,其學術根基是在中國奠定的。他17歲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三年級時為其上專業課的教授就是周培源。1957年與李政道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楊振寧,抗戰期間在昆明的西南聯大讀過4年大學物理本科和兩年研究院,其間他就曾經學過周培源開設的3門專業課。
  • 周培源曾拒絕美國高薪要求,毅然回國,他的名字不能被人遺忘
    提及他的名字,武際可教授說,他是一個有鋒芒的人,有人沉默,有人阿讀時,他能像大河一樣奔突向前,數學大師陳省身則表示,他是一個豁達公正的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同時有著高度的行政才能,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和錢三強對其亦是讚賞有加,這位讓眾科學巨匠,都推崇備至的人就是周培源,一位對廣義相對論
  • 著名科學家牛頓不為人知的一面:鍊金炒股,終身未娶,相信上帝
    文/丁簡 著名科學家牛頓不為人知的一面:鍊金炒股,終身未娶,相信上帝 提起牛頓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他為科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運動三定律等,這些定律的提出,為後來我們宇宙和科學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大家除了知道牛頓為科學堅持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外
  • 曾拒絕美國高薪毅然回國,不能被人遺忘的周培源
    他假滿回國,抗日戰爭爆發,侵華日軍開進了清華園,周培源受校長梅怡琦之託,周培源受校長梅貼琦之託,安排學校進行南遷,曾先後任長沙臨時大學,和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教授,在這期間,他抱著科學家應為反戰服務,以科學拯救祖國危亡的志向,毅然地從廣義相對論的純理論研究,轉向了有著更大應用價值的,流體力學湍流理論
  • 他是清華教授,終身未娶培養79名院士,晚年乞討時念叨:要回清華
    以及同一時代,只是不在國內的李政道、楊振寧,後邊這兩位還拿下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如此多的人才聚集並不奇怪,落後只是一時被蒙住了眼睛,只要找準對的方向,古老的中華民族總會找到出路。這個人一生未娶,卻為國家培養了79名院士,他就是——葉企孫。他的很多弟子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但對於這個人的名字,大多人卻並不熟悉,甚至於可能都沒聽過。可他是最不該被遺忘的人,因為他堪稱是中國物理學界第一代宗師,也是中國當代物理學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