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與王蒂澂:不僅有轟動清華的婚禮,更有相濡以沫的愛情

2021-01-11 春風無十裡

春風無十裡|文

周培源與王蒂澂:不僅有轟動清華的婚禮,更有相濡以沫的愛情

什麼樣的愛情最讓人羨慕,是轟轟烈烈地愛一場,還是相濡以沫的生活,雖然瑣碎,但不會厭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周培源跟王蒂澂的答案就是相濡以沫。

物理「呆子」與北師才女的初遇

周培源出生於江蘇的一個書香世家,自小便成績優異,後來又考入清華,還因成績優異被學校送到美國芝加哥大學數理系繼續學業。

學成之後,周培源選擇回國效力,於是27歲的周培源回到了清華任教。

雖然周培源是南方人,但身材高大,長相也很清秀,但仍舊是「單身狗」一隻。

好友劉孝錦也陶侃他為什麼不找女朋友,周培源跟他抱怨清華本來女生就少,物理系更是少之又少,劉孝錦於是便準備給周培源介紹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的同學,給了周培源厚厚的一沓照片讓周培源自己挑,周培源便開始一個一個翻看,翻到一個時突然停了下來,劉孝錦便湊過去看發現周培源看的人正是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的校花王蒂澂。

於是劉孝錦便給兩人牽線,給兩人安排了一場宴席,將兩人的座位安排到了一起。

兩個人的初遇還鬧了些校花,周培源看王蒂澂不太吃菜,以為是女孩子第一次跟陌生男孩吃飯害羞,便一個勁地給她夾菜,結果王蒂澂卻是因為菜不太合胃口才沒大吃,不過周培源的舉動也讓王蒂澂有了好感,她笑著說「我不喜歡吃韭菜他還非要給我夾韭菜」雖然有些抱怨的語氣,但兩人已經是相互看對眼的狀態了。

轟動清華的婚禮

兩人看對眼之後,周培源就時不時去師範大學找王蒂澂,陪她散步,找她約會,據有些清華學生回憶,兩人很般配,連在一起散步都是一幅美麗的畫面,時間越長,兩人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最後兩人決定辦婚禮。

因為兩人的身份,這場婚禮可以說是轟動清華,連清華的梅貽琦校長都親自來給他們證婚,婚禮現場更是圍了不少的人,也有不知道兩人身份的小孩子起鬨「新郎官瀟灑,新娘漂亮,兩人真配」。

從不落下的探視

兩人的婚後生活更是甜蜜,但兩人結婚後第三年王蒂澂就被查出患上了肺結核,為了不傳染給家人,王蒂澂選擇住院治療,但住院治療就意味著兩人要分開,並且只有周日的時間兩人才能相見。並且醫院距離他們的家有五十多裡地,要想去看妻子只能騎著自己的破自行車,但周培源還是風雨無阻地去看妻子。

兩人的相見總是時間短暫,還沒說多少話就被護士打斷讓周培源回家,周培源總是偷偷再回來,隔著玻璃跟自己的妻子比劃,雖然妻子總是笑眯眯的回應著他,但當她回到床上時就已經淚流滿面。

每天一句「我愛你」

都說理科生不懂浪漫,但周培源卻讓我們知道並不是所有理科生都不懂浪漫。

周培源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跟王蒂澂說「我愛你」,每天重複,從不間斷。在後來王蒂澂身體不好的時候,周培源的「我愛你」就變成了「你今天感覺怎麼樣啊」「今天有沒有不舒服啊」,雖然說的話不再是「我愛你」但細緻入微的關心卻更讓人感覺浪漫。

誰說理科生不懂浪漫,這樣的浪漫更讓人心動啊。

他們的愛情總是讓他們的女兒羨慕,周培源總是帶著自己的女兒和妻子去野餐,並且總是牽著王蒂澂的手,小心翼翼的樣子就好像如果他一放手王蒂澂就丟了一樣,女兒們也總是吃他們的狗糧,也會開玩笑的說「你們可以分開一段時間嗎」

從黑髮到白首,周培源和王蒂澂一起走過了六十一年,相濡以沫從未放棄彼此,這樣的愛情讓人羨慕,更讓人嚮往。

周培源曾經對王蒂澂說「你是我這六十多年中唯一愛過的人。」

他們的愛情才是真正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本文系【春風無十裡】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周培源愛情往事:擊敗兩彈一星情敵,每天對校花妻子說「我愛你」
    第一次見面時,周培源並沒有和王蒂澂說多少話,只是一個勁兒地給她夾菜,弄得王蒂澂怪不好意思的,但又覺得這個男生「傻得可愛」。,他們甚至提出「公平競爭」,看誰能奪得王蒂澂的芳心,當然了,最終周培源「獲勝」了,1932年6月18日,周培源和王蒂澂在北平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親自擔任婚禮主持人,二人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
  • 周培源愛情往事:擊敗兩彈一星情敵,每天對校花妻子說我愛你
    周培源,1902年出生於江蘇宜興一書香世家,受到家庭環境薰陶,周培源從小就是個溫文爾雅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17歲那年便順利考取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在校期間又發表了數學論文《三等分角法二則》,獲得了同學和老師的一致認可。
  • 周培源:第一次相親一個勁給對方夾韭菜,往後60年每日大聲表白
    提及民國時期的愛情,人們對其大多的定義都是十有九悲,畢竟在那個傳統又動亂的年代,生活本就顛沛流離,更何談愛情。 不過,即使生活多紛擾,仍然有願意用一生去堅守一份真摯愛情的佳人,她便是物理學家周培源先生的妻子。
  • 追妻高手周培源:擊敗兩彈一星情敵,每天對妻子說「我愛你」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例外,物理學家周培源與他的妻子王蒂相伴一生的愛情故事就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小說話本中的神仙愛情,讓人羨煞  澂    周培源年少成名,在事業上意氣風發,但是唯獨在愛情上始終沒有進展,朋友也因此戲稱他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按理來說,周培源活脫脫就是一個品學兼優的「高富帥」,但可能是因為清華是理工科院校,很少有女性的身影,也因為周培源醉心於科研而無暇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於是周圍的朋友便開始為其物色人選了。
  • 林徽因的會客廳:演繹周培源的浪漫
    周培源看著那張照片微微地笑了。或許,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東西,是不全靠實力、能力這些東西來取勝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唯有「情」之一字,最玄妙,也最美妙。這看起來不是一個多麼浪漫的開始,可他們卻用一生的時間證明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浪漫。所以說,在愛情裡,怎麼開始並不是唯一且最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過程。
  • 著名的海歸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學生,他與她的愛情讓人羨慕嫉妒恨
    周培源夫婦與女兒們 網絡圖片1932年,年輕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培源與素有北平女子師範大學「校花」之譽的王蒂澂喜結連理,成為清華園裡一對令人羨慕的神仙伴侶。多年以後,曾在清華就讀的曹禺對周培源的女兒說:「當年,你媽媽真是個美人,你爸爸真夠瀟灑。那時他們一出門,我們這些青年學生就追著看。」
  • 「周培源」一代物理學宗師:科學家中的政治家、政治家中的科學家
    為防止國民黨敗兵和地痞流氓趁亂打劫,清華師生組織巡邏隊保衛校園。帶隊的是一位享譽中外的物理學家。他每晚背著獵槍,領著學生徹夜巡邏。這位物理學家在西南聯大時期,曾經做過楊振寧的老師。1973年7月17日下午,毛主席接見楊振寧時,他作為中國物理學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陪同接見。這位物理學家就是周培源。
  • 江蘇文化日曆 | 周培源:清華第一位理論物理學家
    某天,他在報上偶然看到一則版面很小的招生廣告,得知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在江蘇省招收5名插班生的消息。通過勤學與聰慧,1919年,周培源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學校中等科(相當於現在的初中)。很多年後,周培源還饒有趣味地回憶道:「那則報上的招生廣告只登了一天,而且是非常小的一條消息,居然被我看到。」在清華就讀期間,周培源對數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並逐漸嶄露頭角。
  • 周培源:英俊瀟灑的物理學家,無論對事業還是愛情,均為一根筋
    男士就是今天的主角周培源,傑出的物理學家,曾任北大校長。妻子王蒂瀓,端莊優雅;後排左一是長女如枚,旁邊是次女如雁,坐在最前面的是三女如玲。三姐妹,如花似玉,其服裝就現在看來,也不違和,老媽的眼光就是好!後來,周家又添了一個千金如蘋。也就是說,有五朵金花環繞在周培源身邊,真是好福氣。01周培源,1902年出生在江蘇宜興,是一個屬虎的男娃。
  • 才貌雙全王蒂徽:與周培源相伴60餘年,兩位大師為她終身不娶
    周培源8歲那年,父親周文伯聽聞附近新開了一個西式學堂,開明的他馬上就讓兒子轉入西式學堂讀書,希望兒子能學到更廣博、更先進的文化理念。後來,周父離開家鄉外出經商,將周培源帶在身邊。周培源先後在上海、南京等多地求學,儘管學習環境更換頻繁,但周培源的學業卻一如既往地優秀,從沒讓長輩操過心。
  • 相濡以沫幾十載 昆明70對銀髮老人補辦集體婚禮
    從青絲到白髮,從愛情到親情,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婚禮儀式上,70對銀髮伉儷,手牽著手,相互依偎,相互攙扶,一起走過鮮花點綴的幸福門,交換愛的信物,在天使之翼的背景下定格,再次重溫婚禮誓言。然後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放飛氣球,同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 清華成立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
    無標題文檔清華成立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中國教育報》2002年8月31日第1版   本報北京8月30日訊(記者 儲召生) 在周培源先生百歲誕辰之際,清華大學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今天成立。這是繼1997年在楊振寧先生倡導下成立清華高等研究中心之後,清華大學成立的又一個世界性學術研究中心。世界著名應用數學家林家翹擔任該中心名譽主任,美國布朗大學榮休教授謝定裕出任中心主任。教育部副部長趙沁平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中組部有關領導出席成立大會並致辭。
  • 人物 | 周培源:學界泰鬥坦蕩君子
    季羨林先生曾這樣形容周培源:「在晚輩眼中,望之如神仙中人。」時至今日,周先生已離世二十餘載,後生如我們,望他更似神仙中人。2017年8月28日,是周先生誕辰115周年。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他的人生歷程,值得我們反覆思量。
  • 青春勵志故事:永不滿足的科學宗師周培源
    10歲開始,周培源隨祖父離開宜興老家,輾轉於南京、上海讀書,16歲時入讀上海聖約翰附中。在摩登都市讀書的周培源常常在公園看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心中別是一番滋味,而一次相當屈辱的經歷更讓他堅定了振興中華之宏願。  那天,周培源和同學在外灘草地上散步,竟然被一個外國看守轟了出來,他非常氣憤地問:「我們為什麼不能在這上面走走?」
  • 【宜興兩院院士】--周培源
    一天他在瀏覽報紙時無意看到條清華學校在江蘇招考5名插班生的廣告,便毅然赴寧報考,以第五名的成績被錄取。1919年暑假過後,他隻身離鄉北上,進了清華校園,邁出了人生道路上決定性的重要一步。        清華學校前身是成立於1909年的遊美學務處,1911年易名清華學堂,1912年改稱清華學校,它是通過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辦起來的。當時分中等科、高等科兩部分,每科4年。
  • 周培源:一代宗師永流芳
    由於貢獻傑出,1980年周培源獲得美國普林斯頓法學博士的稱號,198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0年和1985年兩次獲得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具有卓越貢獻的校友」獎。季羨林先生曾這樣形容周培源:「在晚輩眼中,望之如神仙中人。」時至今日,周先生已離世二十餘載,後生如我們,望他更似神仙中人。2016年8月28日,為周先生誕辰114周年。
  • 桃李滿天下的周培源
    周培源曾先後在美國、德國、瑞士學習和工作過近10年。其中,從1936年至1937年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院一年間,還在愛因斯坦指導下,從事過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論和宇宙論的研究。這位被稱為「半個懂得相對論」的中國人,不僅是中國理論物理和力學的創始人之一,而且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
  • 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周培源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今屬江蘇省無錫市)的一個書香之家。父親周文伯是清朝秀才。母親馮瑛生有一子三女,周培源排行第二。   1919年,他考入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前身)中等科。學習期間,他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發表了論文《三等分角法二則》,受到當時數學教授鄭之蕃的讚許。1924年,他由清華學校高等科畢業。
  • 周培源 鋒芒不畏權
    1992年6月3日,周培源90歲生日,前來祝壽的嘉賓有:吳大猷、顧毓琇、吳健雄、袁家騮、王淦昌、王大珩、彭桓武、陳省身、李政道、楊振寧、林家翹、任之恭、張守廉、周光召、朱光亞……學界稱,如此之多「重量級人物」的「出場陣容」,空前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