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一代物理學宗師:科學家中的政治家、政治家中的科學家

2020-12-04 年之父

1948年12月,解放軍兵臨北京城下。為防止國民黨敗兵和地痞流氓趁亂打劫,清華師生組織巡邏隊保衛校園。帶隊的是一位享譽中外的物理學家。他每晚背著獵槍,領著學生徹夜巡邏。

這位物理學家在西南聯大時期,曾經做過楊振寧的老師。1973年7月17日下午,毛主席接見楊振寧時,他作為中國物理學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陪同接見。

這位物理學家就是周培源。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畢業的第一名中國博士生,也是和愛因斯坦最熟悉的中國物理學家,兩人曾經一起研究過相對論。並且,周培源也是唯一一個曾給愛因斯坦拍過照片的中國人。

那天,他一見到毛主席,就情不自禁地喊出了當時的敬語:「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當時,毛主席的回了他一句:「這句話不對,不科學。沒有萬壽無疆。」

周培源(左二)陪主席總理,接見楊振寧

但是,周培源真誠地回答道:「這句話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熱愛毛主席的心意。」這不是周培源第一次見毛主席。在此之前,他還做過毛主席的翻譯。

1966年夏天,國際粒子物理會議在北京舉行,日本著名物理學家阪田垣一發明的「層子理論」引起了強烈的轟動,被物理學界稱為「阪田模型」。毛主席對這個理論很感興趣,接見了阪田。當時擔任翻譯的唐聞生被很多深奧晦澀的物理學專用名詞難住了。陪同主席接見的周培源主動提出他來做翻譯。

事實上,在這次接見阪田的三年前,毛主席就因為坂田在我國刊物《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上的文章《基本粒子的新概念》,邀請周培源和該刊主編于光遠座談。那一次,毛主席談到:宇宙是無限的,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空間上都是無限的。從宏觀來說是無限的,從微觀來說它也是無限的。原子可以分,電子也可以分,因此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無窮無盡的。

據主席的秘書林克在《實話實說豐澤園》中的回憶,周培源當時問過主席一個問題:哲學書上通常是以個人作為認識的主體,而在人類社會中,認識的主體往往是集體。這個問題,究竟怎樣看才好?

毛主席說:階級就是一個認識主體,由自在階級到自為階級,這就說明了整個階級是個認識的主體。

據說,在北大曾有過這樣一種說法:周培源是科學家中的政治家,政治家中的科學家。

「文革」中,北大有兩個造反派組織,一個是聶元梓為首的「新北大公社」,另一個就是周培源擔任第一任核心組組長的「井岡山兵團」。周總理曾經對有關方面做過指示,要求確保周培源的人身安全;後來還讓謝富治、丁國鈺轉告周培源,讓他退出群眾組織。

周培源和妻子王蒂澂,以及他們的女兒
周培源(左二)年輕時

周培源曾被指為「漏網右派」。但是,當時間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自由化思潮泛濫時,他又受到了無理指責。這正如丁玲的遭遇,當年曾被人打為「右派」,後來卻又被人罵為「左派」。

有過這種遭遇的不只是他們兩個。如去認為:他們其實一直沒變,變的是那些批他們的人;那些批他們的人,儘管名字可能不同,但都是同樣的德行,是同樣的投機分子。

1993年11月24日,周培源因心肌梗塞突發、送北京醫院後醫治無效逝世。此去經年,如去願周先生安息!

#周培源#

相關焦點

  • 周培源:一代宗師永流芳
    當人們談及周培源,有口皆碑。陳省身說他是一個豁達而公正的人,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亦有高度的行政才能;錢三強說他是自己從事物理學習的好老師……時至今日,周培源仍是許多學子耳邊常聽到的名字。他桃李滿天下,榮譽數不清,但在上個世紀的風雲突變裡,周培源始終不計榮辱,正直無畏,像大河一樣奔突向前。
  • 他是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宗師巨匠,曾任北大校長,後官至副國級
    他是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宗師巨匠,曾任北大校長,後官至副國級集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宗師巨匠、北大校長、副國級等多重身份於一身,你能想到他是誰?他一輩子培養了錢三強、王淦昌、李政道、朱光亞等幾代科學家。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兩彈一星多半科學家都是他的門生。他是誰?他就是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和理論物理奠基人之一的周培源。
  • 兩個大相逕庭的實事求是:科學家思維與政治家的思維截然不同
    ,科學家對政治家的許多行為匪夷所思。事實上科學家與政治家,是一對誰也離不開誰的冤家,像極了夫妻關係。科學家需要政治家為其打造穩定又和諧的社會環境,科學家同樣需要政治家為其注入人生激情,乃至創造發明的激情。而政治需要科學家為其提供推動社會進步的科學技術,以及強大的生產力,因此政治家非常清楚科學家需要什麼,非常善於搞好科學家的關係,解決科學家的後顧之憂。
  • 「資料」歷年知名人士對科學家楊振寧的評價
    」何真周培源:中國著名科學家周培源院士說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說,「這樣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重獲中國國籍難道不應該是被所有人讚揚和支持的嗎?意外的確是網上有不少人嘲諷甚至謾罵楊先生。 我想說的是網上的這些聲音再喧囂,也絲毫無損於偉人的光輝,不必說它。讓我感慨的倒是:我們這個民族怎麼啦?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戾氣滿胸的人?難道真如某人所說,這是吃狼奶長大的一代?但願他們不會成為中華民族的主流!」
  • 他是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元勳,卻終生未娶
    在地面方陣中最後一個亮相的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東風41和戰略飛彈,它是我們國家維護國家主權的一個殺手鐧。而提到核戰略飛彈的發展,就不得不感謝一群人,他們就是兩彈一星元勳。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的存在,使得中國飛彈衛星事業提前了幾十年。筆者接下來給大家介紹這個歷史人物葉企孫更牛,他是我國近代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在物理學領域成就非凡。
  • 漫畫宗師首登故宮 「千年一問」大展
    2018年,這位宗師逾250原稿在臺北故宮專題展出,成為首位登上這個藝術收藏殿堂的漫畫家 - 是為「千年一問」。這一幕是董卓火燒洛陽|鄭問故宮大展專頁這樣的桃園結義,從來沒有看過|鄭問故宮大展專頁一代漫畫宗師 - 鄭問鬼才,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 從「腦機接口」到「金剛狼的皮膚」,7位科學家的科幻之旅
    「保護並珍惜這黯淡的藍點——我們所知的唯一家園。」卡爾·薩根在《暗淡藍點》中寫道。藍點,就是我們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它一直是個特別的存在。11月7日,在這顆「藍點」上,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2020,在全球疫情持續的嚴峻形勢下,人們難以跨國面對面交流。但是來自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依然突破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用各自領域內最前沿的科技突破,向「藍點」致敬。
  • 顛覆量子物理學認知!科學家成功預測了測不準的「量子躍遷」現象
    這個實驗被稱為薛丁格的貓(Schrdinger's cat),80多年來,它一直是量子物理學的基石。不過,一項新發表的研究中,耶魯大學科學家團隊基本上摧毀了這實驗中心的前提,這突破性的研究可以終於讓研究員開發出有用的量子電腦。薛丁格的貓可能是從未活著過或從未死過最有名的貓。
  • 葉企孫:錢學森老師,培養了無數科學家,晚年卻在乞討流浪中病死
    葉企孫1924年回國,歷任東南大學副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物理系系主任和理學院院長,不僅是中國卓越的物理學家和教育家,更是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1993年,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曾在《紀念葉企孫先生》一文中說:「葉企孫先生是我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之意和我國物理學界最早的組織者之一,為我國物理學研究與理科教育、科學事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 葉企孫:錢學森老師,培養了無數科學家,晚年卻在乞討流浪中病死
    葉企孫1924年回國,歷任東南大學副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物理系系主任和理學院院長,不僅是中國卓越的物理學家和教育家,更是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中國科學史事業的開拓者。1999年在所表彰的「兩彈一星」23位科學家功臣中,有9個是葉企孫的學生,有13人與葉企孫學生的學生。
  • 人物 | 周培源:學界泰鬥坦蕩君子
    季羨林先生曾這樣形容周培源:「在晚輩眼中,望之如神仙中人。」時至今日,周先生已離世二十餘載,後生如我們,望他更似神仙中人。2017年8月28日,是周先生誕辰115周年。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他的人生歷程,值得我們反覆思量。
  • 周培源:越偉大越敬畏
    周培源按捺不住心頭憤懣,揮筆寫就該文,從科學的來源與發展的規律上,否定了極左勢力的淺薄與虛妄,給中國科學界打了一劑強心針。「四人幫」垮臺後,他應中國科協之邀在北京展覽館劇場作了一場題為《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問題的路線鬥爭》的報告,27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楊振寧後來讚嘆:「大家對周先生很佩服,因為他不怕壓。」其實周培源年少時即是熱血之人。
  • 曾拒絕美國高薪毅然回國,不能被人遺忘的周培源
    他假滿回國,抗日戰爭爆發,侵華日軍開進了清華園,周培源受校長梅怡琦之託,周培源受校長梅貼琦之託,安排學校進行南遷,曾先後任長沙臨時大學,和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教授,在這期間,他抱著科學家應為反戰服務,以科學拯救祖國危亡的志向,毅然地從廣義相對論的純理論研究,轉向了有著更大應用價值的,流體力學湍流理論
  • 桃李滿天下的周培源
    周培源曾先後在美國、德國、瑞士學習和工作過近10年。其中,從1936年至1937年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院一年間,還在愛因斯坦指導下,從事過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論和宇宙論的研究。這位被稱為「半個懂得相對論」的中國人,不僅是中國理論物理和力學的創始人之一,而且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
  • 青春勵志故事:永不滿足的科學宗師周培源
    發奮讀書、立志報國的清華才子  1902年8月28日,周培源出生在江蘇宜興一個開明紳士家庭。而就在一年前,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中國再次陷入了被列強瓜分、帝國主義凌辱的時代亂潮。幼小的周培源,就在那動蕩不安、民不聊生的時局中成長。
  • 新一代物理大師或物理宗師已出現
    新一代物理大師或物理宗師已出現:新一代物理大師或物理宗師已出現,他就是《宇宙物理體系》。並不是《宇宙物理體系》想急著出名,而是《宇宙物理體系》看著網上每天講的舊物理知識非常矛盾非常混亂產生誤導,實在看不下去了,才挺身而出。物理大師或物理宗師,以何為據?
  • 被科學家譽為「世界壯舉」的AlphaGo Zero, 對普通人意味著什麼?
    「這可能意味著,在沒有人類專家參與訓練的情況下,AlphaGo 能夠發現一些絕妙的棋步,在這項比賽中超越人類智能。」不過她也指出,儘管計算機可以在圍棋比賽中擊敗人類,能夠實現複雜、精密的計算,但它們在其他任務中可能還並不具備與人類相匹敵的能力。「在某些人類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任務中,人工智慧經常會失敗。」
  • 著名的海歸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學生,他與她的愛情讓人羨慕嫉妒恨
    周培源夫婦與女兒們 網絡圖片1932年,年輕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培源與素有北平女子師範大學「校花」之譽的王蒂澂喜結連理,成為清華園裡一對令人羨慕的神仙伴侶。多年以後,曾在清華就讀的曹禺對周培源的女兒說:「當年,你媽媽真是個美人,你爸爸真夠瀟灑。那時他們一出門,我們這些青年學生就追著看。」
  • 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功臣,兩位諾獎得主
    而在當今物理學界,楊振寧、李政道則是權威,二人都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人都是同一個人的學生,他就是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葉企孫。而他的父親雖然生活在舊社會,但卻不迂腐,在他學習孔孟之書的過程中,也讓他接觸了西方科學文化。1907年,9歲的葉鴻眷到父親主持的上海敬業學堂讀書。
  • 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功臣,兩位諾獎得主
    而在當今物理學界,楊振寧、李政道則是權威,二人都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人都是同一個人的學生,他就是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葉企孫。 而他的父親雖然生活在舊社會,但卻不迂腐,在他學習孔孟之書的過程中,也讓他接觸了西方科學文化。1907年,9歲的葉鴻眷到父親主持的上海敬業學堂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