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解放軍兵臨北京城下。為防止國民黨敗兵和地痞流氓趁亂打劫,清華師生組織巡邏隊保衛校園。帶隊的是一位享譽中外的物理學家。他每晚背著獵槍,領著學生徹夜巡邏。
這位物理學家在西南聯大時期,曾經做過楊振寧的老師。1973年7月17日下午,毛主席接見楊振寧時,他作為中國物理學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陪同接見。
這位物理學家就是周培源。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畢業的第一名中國博士生,也是和愛因斯坦最熟悉的中國物理學家,兩人曾經一起研究過相對論。並且,周培源也是唯一一個曾給愛因斯坦拍過照片的中國人。
那天,他一見到毛主席,就情不自禁地喊出了當時的敬語:「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當時,毛主席的回了他一句:「這句話不對,不科學。沒有萬壽無疆。」

但是,周培源真誠地回答道:「這句話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熱愛毛主席的心意。」這不是周培源第一次見毛主席。在此之前,他還做過毛主席的翻譯。
1966年夏天,國際粒子物理會議在北京舉行,日本著名物理學家阪田垣一發明的「層子理論」引起了強烈的轟動,被物理學界稱為「阪田模型」。毛主席對這個理論很感興趣,接見了阪田。當時擔任翻譯的唐聞生被很多深奧晦澀的物理學專用名詞難住了。陪同主席接見的周培源主動提出他來做翻譯。
事實上,在這次接見阪田的三年前,毛主席就因為坂田在我國刊物《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上的文章《基本粒子的新概念》,邀請周培源和該刊主編于光遠座談。那一次,毛主席談到:宇宙是無限的,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空間上都是無限的。從宏觀來說是無限的,從微觀來說它也是無限的。原子可以分,電子也可以分,因此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無窮無盡的。
據主席的秘書林克在《實話實說豐澤園》中的回憶,周培源當時問過主席一個問題:哲學書上通常是以個人作為認識的主體,而在人類社會中,認識的主體往往是集體。這個問題,究竟怎樣看才好?
毛主席說:階級就是一個認識主體,由自在階級到自為階級,這就說明了整個階級是個認識的主體。
據說,在北大曾有過這樣一種說法:周培源是科學家中的政治家,政治家中的科學家。
「文革」中,北大有兩個造反派組織,一個是聶元梓為首的「新北大公社」,另一個就是周培源擔任第一任核心組組長的「井岡山兵團」。周總理曾經對有關方面做過指示,要求確保周培源的人身安全;後來還讓謝富治、丁國鈺轉告周培源,讓他退出群眾組織。


周培源曾被指為「漏網右派」。但是,當時間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自由化思潮泛濫時,他又受到了無理指責。這正如丁玲的遭遇,當年曾被人打為「右派」,後來卻又被人罵為「左派」。
有過這種遭遇的不只是他們兩個。如去認為:他們其實一直沒變,變的是那些批他們的人;那些批他們的人,儘管名字可能不同,但都是同樣的德行,是同樣的投機分子。
1993年11月24日,周培源因心肌梗塞突發、送北京醫院後醫治無效逝世。此去經年,如去願周先生安息!
#周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