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谷籤約先聲藥業 助推企業用好化合物資料庫

2020-11-30 齊魯法制網

  上海2018年6月6日電-- 近日,上海鷹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製藥百強企業、國內領先的研發驅動型製藥公司先聲藥業籤約,雙方就鷹谷化合物資料庫記錄管理系統(InCMS)管理和維護新藥研發化合物正式達成合作。

  上海鷹谷logo,先聲藥業logo

  基於對化合物信息的保密、結構式搜索、多人同步維護更新的需求,也為了增強對化合物數據的閱讀、編輯、列印權限等的管理,先聲藥業決定採用鷹谷自主開發的InCMS系統。對於其實際運用中的表現,先聲創新中心臨床前研究室高級總監谷曉輝博士給予了充分肯定。

  左為先聲創新中心臨床前研究室高級總監谷曉輝博士,右為上海鷹谷鄧超輝總監

  本次雙方達成合作的InCMS系統具有以下特色:

  支持化合物模板的自由配置,幫助企業全面記錄化合物數據信息。

  檢索便利,支持關鍵字檢索和結構式檢索,可在海量數據裡迅速找到您想要的化合物信息。

  支持化合物註冊方式支持單個或批量導入,可以批量導入一個項目中所有提交的化合物,在數據中心進行篩選和排序;支持Excel文件形式導出,進行SAR分析。

  通過對團隊成員及分享數據的權限設置,確保數據安全。

  上海鷹谷致力於為醫藥研發企業提供的數據採集、管理和存儲服務,為創新企業打造核心資產和研發大數據,以數據和算法驅動新藥研發。

文章錄入:QL    責任編輯:楊瑩瑩 

網友評論: (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焦點

  • 攜全球首個皮下注射PD-L1抗體申報上市,先聲藥業再迎裡程碑時刻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KNO35獲批上市,憑藉著先聲藥業強勁的商業化能力,勢必可在PD-L1近千億市場中,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助推經營業績更上一層樓。 創新藥問世接二連三,不斷築高護城河 除了即將上市的KNO35外,先聲藥業今年在創新藥領域還有兩項重磅的突破性進展: 第一、2020年8月,用於腦卒中治療的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批上市。
  • 先聲藥業港股上市破發 高瓴資本浮虧7700萬港元
    ⊙記者 徐蔚 ○編輯 朱紹勇   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後,10月27日,先聲藥業(02096)在港交所上市,不過公司上市首日即大幅破發,較發行價下跌20%。  10月27日上午,先聲藥業低開後一路走低,股價一度觸及10.1港元的最低點,跌幅超過25%,尾盤則出現較有力度的拉抬。
  • 先聲藥業破發,市值蒸發71億港元,高瓴資本浮虧近千萬美元
    高瓴資本浮虧992.5萬美元先聲藥業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新型藥業集團,專注於腫瘤、中樞神經系統和自身免疫三大疾病領域。2007年4月20日,先聲藥業在美股上市,募資2.26億美元,2013年,先聲藥業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
  • 超千億的腦卒中用藥市場 先聲藥業(02096)先必新?或開創新格局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一類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批上市,用於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該藥由深耕中樞神經治療領域的先聲藥業(02096)研發,據了解這也是近五年來腦卒中領域唯一獲批的新藥。世界卒中協會主席Marc Fisher對先必新的上市表示了祝賀,並表達了希望該藥可以儘快進入美國市場的意願。
  • 先聲藥業自主研發的腦血管病領域1類創新藥先必新(R)成功獲批上市
    2020年7月30日,先聲藥業自主研發的腦血管病領域1類創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批准文號「國藥準字H20200007」,這也是近5年來全球獲批銷售的腦卒中新藥,為我國卒中患者治療帶來新選擇。
  • 先聲藥業先必新正式上市,腦卒中引發的腦神經損傷可顯著降低
    9月18日,先聲藥業宣布,歷經12年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商品名:先必新)正式上市,這是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
  • 先聲藥業(02096)管線中這個小分子,為何被FDA認定為突破性療法?
    2020年下半年以來,雲頂新耀-B(01952)、先聲藥業(02096)、藥明巨諾-B(02126)等多家藥企成功IPO。研發管線,是我們評價一家創新藥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的,在有了資本加持後,那些具有優質管線的藥企將有更多資源推進研發項目,長期更加向好。
  • 先聲藥業 CDK4/6抑制劑Trilaciclib提交臨床申請
    11月18日,先聲藥業提交了    Trilaciclib 是先聲藥業從腫瘤公司G1 Therapeutics引進的品種,先聲擁有其在大中華地區所有適應症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並參與該品種全球臨床試驗
  • 2020 CSCO即將召開,先聲藥業旗下兩大產品入選大會議題
    而先聲藥業在中國大陸獨家商業推廣的KN035就是研究的項目之一。除了先聲藥業的K)單藥治療MSI-H/dMMR晚期實體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單臂、多中心II期研究KN035是重組人源化PD-L1單域抗體Fc融合蛋白, 2020年3月,先聲藥業
  • 類風關患者迎來新希望 先聲藥業枸櫞酸託法替布片上市成功
    類風關患者迎來新希望 先聲藥業枸櫞酸託法替布片上市成功 時間: 2020-08-21 16:57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枸櫞酸託法替布片原研藥是由輝瑞公司研發的一種Janus激酶(
  • CRO 領頭羊泰格與先聲藥物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
    -- 藥物研發產業鏈出現新的資源整合模式 杭州2009年12月1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中國臨床研究 CRO 領頭羊 -- 泰格醫藥宣布與江蘇先聲藥物研究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今後將在藥物臨床研究等藥物研發的多個領域進行全方位的合作。
  • 先聲藥業與G1籤署獨家許可:將CDK4/6抑制劑...
    2020年08月04日訊 /生物谷BIOON/ --先聲藥業(Simcere)與美國腫瘤學公司G1 Therapeutics近日宣布籤署一項獨家許可,引進trilaciclib在大中華地區(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所有適應症的開發和商業化的權益。
  • 免疫治療成腫瘤治療新寵,先聲藥業KN035有望成全球率先上市的PD1/...
    而先聲藥業在中國大陸獨家商業推廣的K N035 就是研究的項目之一。 除了先聲藥業的 K N035 )單藥治療M SI-H/dMMR 晚期實 體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單臂、多中心I I 期研究KN035是重組人源化PD-L1單域抗體Fc融合蛋白, 2020年3月,先聲藥業
  • 先聲藥業1.7億美元引進的CDK 4/6抑制劑臨床申請獲受理
    11月18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由先聲藥業和G1 Therapeutics聯合申報的1類新藥注射用trilaciclib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受理。根據公開資料,這是一款「first-in-class」的CDK 4/6抑制劑,曾獲FDA授予的優先審評資格和突破性療法認定。
  • III期臨床試驗證明:先聲藥業先必新可顯著降低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
    而先聲藥業先必新的正式上市,給這類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對於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在4.5 小時時間窗內給予溶栓治療可降低致殘率和致死率,但是很多患者未能在時間窗內得到診斷或存在溶栓治療禁忌症,因此亟需尋求其他有效治療方案。而先聲藥業的先必新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對位於我國第一位疾病死因的腦卒中治療來說意義重大。
  • 腦卒中新選擇:先聲藥業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上市
    因此,腦梗死急性期聯用不同作用機制的神經保護劑或研發具有多重作用機制的藥物可能使更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獲益。  自由基清除、抗炎雙管齊下,它有望成為更有效的治療藥物  由先聲藥業自主研發的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是由依達拉奉和右莰醇兩種活性成分組成的複方製劑,註冊分類為化藥1類。
  • 先聲藥業計劃引進trilaciclib骨髓保護劑,大中華地區化療患者或受益
    另外,先聲藥業8月初宣布,將引進trilaciclib在大中華地區(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所有適應症的開發和商業化的權益。trilaciclib是由G1發現並開發的全球同類首款旨在改善癌症患者化療預後的創新藥,之前已被FDA授予突破性藥物資格(BTD)。
  •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組建50戶重點企業服務庫,設立企業科技專員,及時提供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積極引進科技成果。研究制定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匯集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等高校院所100餘項科技含量高、項目成熟度好的最新科技成果,面向全市企業發布;舉辦醫藥健康領域科技成果雲網上路演對接會,組建成立通化市醫藥健康產教聯盟,多措並舉對接引進科技成果。加速成果落地轉化。全市上半年落地轉化科技成果12項,正在對接引進20餘項。
  • 盤點12項授權合作,君實生物(01877)、百濟神州(06160)、先聲藥業等...
    在君實生物(01877)、百濟神州(06160)、禮來(LLY.US)、先聲藥業、開拓藥業-B(09939)等多家公司引進產品的同時,亦諾微醫藥、信達生物(01801)、百奧泰生物等公司也實現將旗下產品授權出去。本文中,我們節選部分備受關注的授權案例,看看這些交易都涉及哪些創新療法和技術。
  • ...正大天晴藥業集團|江蘇豪森藥業|靈北|揚子江|伏硫西汀
    醫藥網11月16日訊 日前,CDE官網顯示,石藥集團歐意藥業的氫溴酸伏硫西汀片仿製4類上市申請獲得受理。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伏硫西汀片劑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90%,生產企業僅有靈北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