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12|(1954年)八月十六日晚-八月十三日

2021-01-14 封面新聞

文/傅雷 朱梅馥 傅聰

譯林出版社

八月十六日晚

我忙得很,只能和你談幾樁重要的事。

你素來有兩個習慣:一是到別人家裡,進了屋子,脫了大衣,卻留著絲圍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裡,或是褲袋裡。這兩件都不合西洋的禮貌。圍巾必須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手插在上衣袋裡比插在褲袋裡更無禮貌,切忌切忌!何況還要使衣服走樣,你所來往的圈子特別是有教養的圈子,一舉一動務須特別留意。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說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這種規矩成了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

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擱在自己腿上或膝蓋上。你只要留心別的有教養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盤下,叮叮噹噹的!

出臺行禮或謝幕,面部表情要溫和,切勿像過去那樣太嚴肅。這與群眾情緒大有關係,應及時注意。只要不急,心裡放平靜些,表情自然會和緩。

你的老師有多少年紀了?是哪個音樂學院的教授?過去經歷如何?面貌怎樣的?不妨告訴我們聽聽。別忘了爸爸有時也像你們一樣,喜歡聽故事呢。

總而言之,你要學習的不僅僅在音樂,還要在舉動、態度、禮貌各方面吸收別人的長處。這些,我在留學的時代是極注意的;否則, 我對你們也不會從小就管這管那,在各種manners(禮節,儀態) 方面跟你們煩了。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瑣,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滿、更受人歡喜!

八月十三日聰信摘錄(波3)

傑維茨基教授是波蘭最好的教授,年輕的最好的波蘭鋼琴家差不多全出於他的門下。他的音樂修養真令人折服。經他一說,好像每一個作品都有無窮盡的內容似的。他今年七十四歲,精神還很好,上課時喜歡站著,有時走來走去,有時靠在琴上,激動得不得了,遇到音樂慷慨激昂的時候,會大聲的吼叫起來、唱著。他有那麼強的感染力,上課的時候,我會不自覺的整個投入音樂中去。

《革命練習曲》要彈得熱情澎湃,彈得莊嚴雄偉,不能火爆;節奏要非常穩,像海浪一般洶湧,但是有股威武的意志的力量控制著。

《瑪祖卡》若不到波蘭,真是學不好。那種微妙的節奏,只可以心領神會,無法用任何規律來把它肯定的。既要完全彈得像一首詩一般,又要處處顯出節奏來,真是難!而這個難在它不是靠苦練練出來的,只有心中有了那境界才行。這不但是音樂的問題,而是跟波蘭的!  氣候、風土、人情,整個波蘭的氣息有關。

我也知道了什麼叫音質的好壞,那完全在於技巧的方法。所謂放鬆,是一切力量都是自然的,不用外加的力。彈最強音的時候,用全身的力量加上去,而不是拿手腕來用力壓;這樣出來的音質才是豐滿的;手臂要完全放鬆。演奏時,手臂要放鬆到可以隨意擺動,而不妨礙手指的活動。我的老師說:在一切情況下,只有做到完全自然而舒服就對,並沒有死板的方法,各人的感覺可能不同。還有處處要懂得節省精力,凡是不需要浪費精力的地方,一定不要浪費。我從前的練琴真是浪費太多了,但這一切非得好教授指導才行,空口說是不成的。

教授談到蕭邦時,說他的作品跟波蘭的氣候一樣,變幻不定,忽而陰忽而晴,忽而風風雨雨,忽而又陽光燦爛,蕭邦的音樂是極其細緻微妙的,譬如《我們的時代》這首《瑪祖卡》,在一個小節中間, 有時即有悲有喜,從明亮到陰暗,或是從陰暗到明亮,變化無窮。理解蕭邦,一定要真正體會到這些。

我一直在緊張的練琴,每兩天就上一次課。教授的脾氣可不小, 我上課真有些害怕,但學到的東西真多。這回我才知道天高地厚了, 才知道好教授是怎麼回事了。現在練的是《幻想曲》《詼諧曲》《夜曲》《練習曲》《瑪祖卡》,自以為已經練得很仔細,但經老師一說, 總有很多很多新東西發現:像《幻想曲》,他分析它的結構,前後布局,如何顯出對比,還有節奏上的毛病。當然有一部分和我的理解不同,但大部分都是我所折服的。《詼諧曲》的節奏,我從前完全沒有把握;他說了之後,我才發現為什麼我老彈不好的原因。《革命練習曲》我現在才彈得真像樣了。

我每天練一些很簡單的放鬆練習,進步很大,練任何樂曲都隨時 !注意放鬆。音質加大了,我所費的精力卻反而減少。《波洛奈茲》自從知道了練的方法以後,那段原來使我覺得很困難的八度,顯然有了進步,還有雙全音符。當然不能馬上練到和他們的鋼琴家那麼好,但我相信不會很慢。我每天練八小時以上,他們每人不過五小時。我來得太晚,準備得太晚,技巧根基又差,不拼命是絕對不行的。

他們對我期望非常高,我決不能辜負他們,而且也是自己和國家的體面,因此我得加倍用功。(待續)

相關焦點

  • 《傅雷家書》背後的真實故事
    昨天世界聞名的 華裔鋼琴演奏家傅聰去世了,從而在華夏大地又颳起了一陣《傅雷家書》旋風。說起這本書,雖然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小有影響,但是它真正在中國大陸大熱還是在2017年入選教育部編寫的全國初中語文課本以後了。現在連一些街頭販夫走卒之類的都會互相打聽哪個書店有賣《傅雷家書》,為啥?
  • 傅雷之子傅聰:因《傅雷家書》享譽中國,因「鋼琴詩人」享譽世界
    傅聰是傅雷之子,了解他們的父子情首先是因讀到《傅雷家書》。一位父親教育兒子用盡了心力和愛,每一封都是用愛澆灌出來的文字,書信內容全部是父親寫給他的。現在已經是學生指定必讀課外書。金庸說《傅雷家書》:「是一位中國的君子教兒子怎樣做一位君子」。傅雷是中國著名翻譯家、教育家,翻譯了多部外國名著,如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等。
  • 有聲|傅雷:別了,孩子,我在心裡擁抱你!
    探尋聲音境界 還原誦讀本質傅雷家書(節選)作者|傅雷&傅聰 朗讀|高昂當地時間2020月12月28日,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之子、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傅聰1934年3月10日生於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被譽為「鋼琴詩人」。
  • 傅雷家書07|(1954年)四月二十一日-七月四日晨
    文/傅雷 朱梅馥 傅聰譯林出版社四月二十一日接十七日信,很高興你又過了一關。人生的苦難,theme (主題)不過是這幾個,其餘只是variations(變奏曲)而已。愛情的苦汁早嘗,壯年中年時代可以比較冷靜。古語說得好,塞翁失馬,未始非福。
  • 從傅雷個人獨白到父子對談,如何理解傅聰家信?
    2020年12月27日下午5點半,在深圳教鋼琴的侄女微信轉我傅聰染疫住院的消息,我連忙與傅敏夫人陳哲明微信確認,她說也收到了英國方面的消息,還未及告知傅敏,言之將泣,我只能安慰她,希望傅聰先生挺過來。2004年人教版中學語文課本收錄「傅雷家書兩則」作為課文,遼教版《傅雷家書》順勢而為,重新進入暢銷書行列,實現了華麗轉身。個人獨白到父子對談2016年,傅雷逝世五十周年,也是傅雷著作財產權保護期的最後一年。為了保護凝聚了多年心血的新版《傅雷家書》版權,有關著作權人主動轉讓了《傅雷家書》中不能進入公有領域的著作財產權,其中包括樓適夷初版代序、傅聰家信、金聖華英法文信中譯。
  • 「鋼琴詩人」傅聰感染新冠去世,而心中音樂的種子,是傅雷播下的
    英國當地時間12月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離世,享年86歲。先生辭世的消息不脛而走,一時間,各界悼念。傅聰的父親是著名翻譯家傅雷。1934年3月10日,傅聰生於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傅聰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
  • 關於八月的唯美句子 形容描寫八月美好的詩句含有八月的詩詞
    描寫八月的唯美句子:  1、八月的風,已經不那麼的輕柔,而帶有無言的煩躁,甚至裹著疼痛的雨。  2、火紅的八月,匯集著火的色彩;深情厚意的八月,抒寫著兵的情懷;熱情奔放的八月,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 鋼琴家傅聰感染新冠去世,重讀傅雷家書:人生的關是過不完的
    傅聰是著名翻譯家傅雷的兒子,他從上海走出國門,成為最早一批在國際上享有聲譽的中國鋼琴家。我們熟知的《傅雷家書》,即是傅雷夫婦寫給傅聰和兒媳的家信。多年來,人們通過近200封有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的家書,讀懂傅雷,追念傅雷一家在文學史上的留痕。
  • 「鋼琴詩人」傅聰謝幕,音樂與家書仍「繞梁」
    2006年,傅聰在上海音樂廳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上海音樂廳提供)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消息傳來,國內音樂界為之扼腕痛惜。而在網絡上,《傅雷家書》的讀者對這本「成長啟蒙書」的溫情記憶,亦如潮水般湧動不息。
  • 著名鋼琴家傅聰因新冠肺炎去世,還記得那一封封《傅雷家書》嗎?
    其實知道傅聰,倒不是因為他著名鋼琴家的頭銜,而是因為《傅雷家書》。傅聰是傅雷的大兒子,傅聰從小天資聰穎,後來作為鋼琴家享譽國外。傅雷夫婦將大部分的愛都傾注在大兒子傅聰身上,傅聰在國外讀書期間,傅雷夫婦與傅聰的書信往來由傅敏整理便得《傅雷家書》。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浸透著作為父親的汗水和智慧,字裡行間流露出的舐犢情深,都讓人印象深刻。
  • 閃耀八月夜空,英仙座流星雨極大將於八月12、13日降臨!
    英仙座流星雨高峰:8月11日、12日、13日約翰·阿什利(John Ashley)於2016年在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完美捕捉拍攝到了戶外觀測一場盛大的英仙座流星雨之後,迎接黎明到來的感覺。從北半球的任何地方來看,英仙座的視輻射點在黎明時分都是最高的,以致於流星雨好像從頭頂傾瀉而來。
  • 2020年八月十三英仙座流星雨幾點 最佳觀測點
    英仙座流星雨是2020年流星雨最值得期待中的一場,在夏季的天空非常的適合觀看,2020年八月十三日英仙座流星雨將登場,那麼大家知道幾點來臨嗎?最佳觀測點嗎?下面就由星座知識為大家揭曉下吧!2020年八月十三英仙座流星雨幾點活動時段:7月17日—8月24日極大時間:8月12日13點—16點2020年,英仙座流星雨在7月17日至8月24日之間開始,流星雨的數量每天晚上都增加,直到8月中旬達到高峰,此後它將逐漸消失
  • 農村大山裡的「八月炸」野果子能吃嗎,為什麼叫「八月炸」?
    一,什麼是「八月炸」,它的果實能吃嗎?我的家鄉在秦嶺山區,這裡叫「八月炸」的有兩種植物:一種的正式中名叫三葉木通,另一種正式中名叫木通,在植物分類學中都是木通屬植物。兩種都是落葉木質藤本,區別明顯的是,三葉木通的複葉有三小葉,而木通的複葉有五個小葉。
  • 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
    提要: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為此在民間會有「八月打雷墓門開」、「八月打雷,遍地是賊」等說法。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關於這句老話應該是指北方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一般當地雨季多為七月下旬至八月中上旬,基本上8月份後期隨著北方冷氣團南下而使得暖風氣流逐漸南撤,再加上此時副高壓逐漸南移卻又向北抬,因而在副高壓控制下多為晴朗無雲天氣,使得陽光照射強烈,為此會在8、9月份多的秋老虎高溫天氣。
  • 塞納河上,是否風光依舊——傅雷的留法生涯
    一一提起傅雷,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傑出的翻譯家——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舅舅邦斯》,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都是通過他的生花妙筆走進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人們還會想到鋼琴大師傅聰——傅聰是傅雷的另一件傑作,其培育的過程,在《傅雷家書》裡有精彩的呈示。在許多人心目中,這本書是一部藝術教育的「聖經」。1930年,傅雷在法國。
  • 農村大山裡的「八月炸」野果子能吃嗎?為什麼叫「八月炸」?
    在長江中下遊流入的大山中,生長著一種藤蔓綠葉植物,結出的一種顏色鮮豔的粉紅色野果子,山區人把它叫做「八月炸」。「炸」就是開裂、破裂的意思,也就是說,這種植物春夏之交季節開花,到農曆八月份成熟,果皮變成粉紅色或灰紫色,順橢長形的腰果子,弧面背面正中間豎向裂開,露出內面的果肉和種子團,故名叫做「八月炸」。
  • 呼倫貝爾八月飛雪:山間花紅柳綠 空中雪花飛舞
    原標題:內蒙古發生特異氣候重現「胡天八月即飛雪」    中新社呼和浩特8月15日電(李愛平 郭敏)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唐代著名詩人岑參筆下的這兩句名詩穿越千年後,在內蒙古地區成為「應驗」。
  • 家庭三葉木通(八月炸)盆栽技術
    家庭三葉木通(八月炸)盆栽技術三葉木通系木通科木通屬多年生木質藤本植物,藤可長達10米。莖、枝都無毛,灰褐色,有條紋。果成熟於秋季,果實肉質,漿果狀,長圓筒形,長約8釐米,直徑4釐米左右,紫紅色,果皮厚,果肉多汁,8~9月成熟後沿腹縫線開裂,故稱八月炸,或八月瓜,味甜可食;種子多數,呈橢圓形,棕色,長數毫米,是中藥,稱預知子。三葉木通(八月炸)盆景三葉木通(八月炸)雌雄同株花三葉木通(八月炸)葉三葉木通(八月炸)果三葉木通喜陰溼,較耐寒。
  • [HK]自然美:自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謹訂於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十六日...
    [HK]自然美:自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謹訂於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十六日(星期一)下午二時正舉行之股東特別大會(或其任何續會)適用之代表委任表格 時間:2020年10月30日 09:10:42&nbsp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