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空間與時間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他稱為「空間—時間連續體」,這個理論震驚了全世界。
巴黎大學的一個物理實驗室裡,科學家發現,把電子同時向相反的方向發射,它們在運動的時候能夠彼此互通信息!
不管彼此之間的距離多麼遙遠,不管它們是相隔10釐米還是10億公裡遠,它們似乎總是知道相對一方的同伴的運動方式,這體現在當一方受到幹擾而改變運動方向時,其同伴也會同時改變方向。
於是,當代的美國量子物理學家和科學思想家戴維·玻姆拋出了一個大膽卻十分直接、簡單的想法:此發現意味著客觀現實並不存在,儘管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但其實它只是一個幻象,是一張巨大而細節豐富的全息攝影相片!
舉個列子,將一根磁棒折成幾段,每個棒段的南北極特性依然不變,每個小段是它原來整根棒的全息縮影,是整根棒的成比例縮小。再比如說,一面鏡子碎了以後,每一面小的鏡片仍然能夠被當成鏡子使用,每一塊鏡子的碎片也可以看成整面鏡子的全息縮影。
再比如說,某一天你來到海洋館,在龐大玻璃水箱面前,你可以一覽無餘地觀看整個水箱裡魚兒的情況。如果工作人員將玻璃外面全都罩上鐵皮,在兩個側面分別開一個小孔去觀察鯊魚,那麼你會看到什麼呢?
一個孔裡,你看到了一條黑色的尾巴,另外那個孔裡,你看到的可能是白色的腹部。它們都在移動,但是這兩個移動狀態在方向和速度上都有著某種協調和默契。
當黑色尾巴擺動時,白色腹部也做出了相應的動作;反之亦然。當然是在你事先不知道的情況下觀察,那麼你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兩條魚互相溝通傳訊,所以才做出相應的運動。
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這「兩條」魚其實只是一條魚的兩個部分。
我們的宇宙一切事物都是相互關聯的,所有的基本粒子都不是分離的「獨立部分」,而是更大整體的一個小片段,萬物皆為一體。
任何一個部分都包含整體的信息,外表看起來每一件東西都是分離的,然而每一件東西都是另一件東西的延伸。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的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