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膽的想法,能夠徹底改造火星的環境,並且適宜人類生存

2020-09-12 酷貓雜談

NASA在2015年的時候進行了一個名叫&34;的大賽,這個大賽就是為了在其他星球上建造房屋而舉辦的。

經過四年的角逐,在2019年的時候對決出了一個冠軍,是美國紐約的一家名叫&34;的公司。他們設計的一個火星房子叫做&34;,這個房子是用3D列印技術列印建造出來的,它所使用的原材料是&34;,而這個&34;在火星上到處都是,所以在火星上用它來建造房屋原材料是足夠豐富的。

這個火星房子是怎麼建造的呢?其實就是將玄武巖的石子拿過來攪拌,活成泥之後就一圈一圈地進行塗,最終塗成這這樣一個建築。它可以防紫外線,也有很好的隔溫效果,所以在火星上用來居住是沒有問題的。

到時候NASA就準備帶著這麼一個3D印表機去往火星,在火星上建房子。

其實這個房子的地球版叫&34;,很多有錢人在紐約已經開始建造屬於自己的&34;。他們為什麼要在地球上建造這個小房子呢?估計是有錢人的一種精神追求,就想要在地球上的森林裡面體驗一下外星生活的感覺。

當然,在火星上建造這個房子也不僅是為了人類能夠在上面居住,人的生存是需要食物的,最簡單的就是蔬菜和肉類了。所以,將這個生命裝置建好了之後,我們就帶著植物的種子、動物的受精卵等等的東西,讓它們在外星上面發芽、生長。然後我們上去之後就可以吃那些東西。

其實早在20多年前NASA就已經開始實驗,在火星上種植蔬菜,他們通過火星上採集的數據配製了與火星土壤相似度極高的土壤,在地球上模擬火星的環境種植蔬菜,總共種植了4200株各種各樣的蔬菜,幸運的是,這些蔬菜都能夠生根發芽。也就是說明火星的環境是能夠種植蔬菜的,不用從地球上帶土或者蔬菜上去的。

但是這些蔬菜是不能夠在強紫外線的環境下種植,所以不能直接在火星表面種植,只能在溫室的大棚裡種植。這就意味著蔬菜的產量所能夠供應的人口是有限的。那麼若是上萬人、上億人移民火星的話是不可能的。

那只能改造火星的環境了,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一勞永逸!讓火星變得跟地球差不多的話,那麼人、動物、植物都能直接在火星上生存了。那麼怎麼才能改造火星的環境呢?

SpaceX公司執行長伊隆·馬斯克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在火星的南北兩極製造兩個核能的加熱裝置,火星的南北極是有冰層的,這個地球很像。

對這些冰層加熱之後就會變成水以及水蒸氣,而且這些冰也不光是水,還有乾冰,就是二氧化碳的冰,然後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大氣之後,就會形成厚厚的大氣層,從而就形成了溫室效應。

火星其他地方的一些乾冰、水也就漸漸變成了河流,到那個時候火星的環境就被徹底改造了!

想法很好,其實這個想法所用到的兩個核能加熱裝置說得很委婉,其實就是兩顆核彈。

在2018年7月份的時候,美國克羅裡達州的一個教授就發表過一篇論文,來駁斥伊隆·馬斯克的這個想法,意思是說根據目前的數據,就算把火星南北極的冰全部融化了,火星的大氣濃度只能提升一倍,也就相當於地球大氣濃度的百分之一點幾,這是不足以產生溫室效應,也就不能夠改善火星環境。

結果7個月後,伊隆·馬斯克在他自己的推特上發表兩個單詞&34;,什麼意思呢?就是&34;的意思!後來他也發表了一些帖子,就是說火星上的乾冰和冰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少,只要把火星南北極的冰融化了就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應該是有可能的。

那麼,這麼複雜的事情,聽上去是幾乎沒有可能的事情,NASA為什麼不停地對火星進行研究,憑什麼就覺得改善火星環境是可行的呢?NASA說他們之所以認為這事可行,是因為地球以前也是這樣的,意思是說40幾億年前,地球的環境並不比現在火星的環境好到哪去,那我們現在不也產生了很多的生命,所以只要改善火星的環境,上面是完全有可能能夠居住生命的。理論根據就這麼簡單!

但是,若反過來說還是挺恐怖的,我們現在是想去改善火星的環境,那麼地球以前那麼惡劣的環境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呢?那很有可能地球以前也被改造過一次。就好像《舊約聖經創世紀》裡說的那樣,神第一天創造了&34;,第二天創造了&34;,第三天創造了&34;和&34;,然後接下來創造了&34;……

這個過程就感覺像是外星人在改造地球的過程,其實和我們現在對火星要做的事情沒有什麼區別。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人類將移居火星,在改造火星計劃中,它們被定為火星首批「居民」
    ,科學家們開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膽想像,幻想著宇宙飛船在太空中翱翔,人類舉家移民到其它星球上去。不過呢,這種想法在近百年間得到了一些研究人員的大力支持,他們將宇宙飛船、太空梭發射上天,希望太空人和外星探測器能夠找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星球」。
  • 科學家想將水熊蟲DNA與人類細胞結合,實現適宜複雜太空環境
    就連人類未來的移民火星計劃也會受到很大影響,要知道火星雖然跟地球比較相似,但是火星的環境跟地球還是有很大不同,首先重力比地球要輕,大氣層比較薄,沒有磁場等。即使未來人類能夠將火星進行一系列改造滿足人類初步的生存條件,可是也無法完全改造得和地球一樣,最少火星的磁場很難再次激活,火星的大氣層也很難讓它變得和地球一樣厚。
  • 人類應首先改造全球沙漠還是應先殖民火星?
    網上總有人一看到馬斯克宣揚要移民火星並且死在哪裡,就義憤填膺,懟他為何不試著把地球的沙漠地帶變為可居住環境?說什麼:「你將有可能在火星退休,並且居住在火星!」「你將有可能在沙漠退休,並且居住在沙漠!」前一句聽上去充滿了夢想,後一句像是在詛咒。
  • 馬斯克想動用10000顆核彈去炸火星?改造火星的辦法還有哪些?
    馬斯克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想把人類送去火星。要在2100年之前,送100萬人去火星上面生活。馬斯克的星艦如今的他,工作重心放在了星艦上,指望星艦作為人類往返地球和火星之間的交通工具。星艦的原型機SN8號已經研製出來了,並且進行了試飛。升空6分鐘,高度就達到了12500米,在進行「著陸翻轉操作」後,發動機出現故障,沒有平穩降落,火箭爆炸解體了。
  • 改造火星需利用其溫室效應
    火星為什麼會從一顆宜居的行星發展到現在這樣的一片荒漠?這對我們保護地球環境有重大的啟示;第二句:提升我們的技術和能力。因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需要不斷提升我們的技術和能力,才能在星球上更好生存下去;第三句:啟迪下一代。
  • 改造火星?二十一世紀的大膽幻想
    火星地球化的提出與概念火星地球化的概念是美國於2003年8月份召開了「火星移民研究國際會議」他們計劃在幾百年內改造火星,把火星改造成像地球一樣的藍色星球。———————————————————————火星是太陽系除地球外唯一一個已知可供居住、開發的行星,但對比地球火星的環境還是太過於惡劣。這也就讓人們產生火星地球化的想法。那麼火星改造有多難,為什麼需要上百年的時間去改造?
  • 「火星移居」8月再受熱議!人類能夠將它改造成第二地球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火星移居」在8月再受熱議,這個話題可以說也是老話長談,但是火星移居並非是一個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如今的火星環境不適合人類居住,無氧氣,無水等等,同時受到的極端氣候現象也非常明顯
  • 火星要如何改造,才能適合人類生存?
    火星的條件是比較惡劣的,要將火星改造到人類可以生存的話,需要有幾大條件才可以!,但其天然條件十分惡劣,其氣壓極低,不足地球的1%,而且二氧化碳佔了絕大部分;除了火星赤道地區白天溫度超過20度左右,但夜間由於沒有海洋與大氣的溫室效果,溫度將下降到-80度,並且火星土壤中含有高氯酸鹽,不適合種植.....
  • 改造火星的新材料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希望未來有一天人類能在火星上建立永久的定居點。這將意味著,這顆寒冷、乾燥、幾乎沒有空氣的火星必須被改造成人類的可居住之地,這一過程比到達火星要困難得多——火星白天的溫度基本上都在0℃以下,夜晚的溫度甚至低到了-80℃;火星也幾乎沒有大氣層,大氣壓也僅為地球的0.75%,因此火星的地面忍受著來自太空的輻射。
  • 火星生存,需要更多準備
    地球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人口激增、資源枯竭、氣候惡化、汙染嚴重,在不久的將來,移民火星會成為地球人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電影《火星救援》的主人公馬克獨自在火星生存500天,最終獲救回到地球,這似乎給人們帶來了在火星生存的希望,而實際上,地球人在火星上生存能成為現實嗎?
  • 火星生存, 需要更多準備
    地球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人口激增、資源枯竭、氣候惡化、汙染嚴重,在不久的將來,移民火星會成為地球人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電影《火星救援》的主人公馬克獨自在火星生存500天,最終獲救回到地球,這似乎給人們帶來了在火星生存的希望,而實際上,地球人在火星上生存能成為現實嗎?改造火星,人類做不到地球人想在火星活下來,面臨什麼困難呢?
  • 火星:想把我改造成地球可沒那麼容易
    根據科學研究分析,離地球比較近的火星,類似於地球,質量比地球小一圈,有生命跡象。但如何改造火星,使其成為宜居星球,慢慢來。改造火星,簡單的來說我們是有標準的,地球的環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就把火星改造成什麼樣子的。
  • 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第二地球,可惜它有可能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因此,人類在走出地球之後,科學家就有了兩個重大的任務,一個任務是搜尋地外生命和文明,另一個任務則是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第二地球。事實上第二個任務才是科學家重點的目標,因為它關係著人類的未來和延續。那麼太陽系有第二顆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嗎?答案是沒有,太陽系宜居帶只有三個行星,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
  • 地球還能夠讓人類生存多久?科學家稱這個需要人類自己選擇
    那個時候人類有可能已經是強大的星際文明,不再束縛在地球和太陽系,移民星球可能也有了很多。地球和太陽系是否能夠繼續生存對於人類來說可能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科學家真正擔心的還是人類自身導致的生存問題,要知道地球變成一顆不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可以是自然因素,也可是人為因素。
  • 「超級人類」即將誕生?科學家:人類或在20年後殖民火星!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但人類無節制的資源開採正在導致地球環境加速惡化,氣候變暖愈發不可逆轉,為人類文明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著名物理學家史蒂文·霍金曾預言,未來100年內,人類將時刻面臨自我毀滅的危險。部分有識之士如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由此提出規模宏大的「殖民火星」計劃,準備通過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在紅色星球建造可容納數萬人的殖民地。火星和地球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以人類目前的航天技術前往火星至少需要6個月之久,旅程中航天員承受的輻射水平是地球表面的700倍,使得火星之旅成為一項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 火星有一個隕石坑,有大量的水冰存在,這是火星有水的又一個證據
    所以,科學家一邊在採取各種環保措施,另一邊也在為人類的未來尋找退路。這個退路就是移民外星球,如果未來有一天地球的生態惡化到無法生存的地步,人類想要延續下去只能向外星球移民。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的類地行星無數,像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必然也會非常多,只要人類有能力,浩瀚的宇宙中並不缺乏適宜人類生存的行星。
  • 火星有一個弊端,使得人類移民火星成為幻想,這顆星球或許更靠譜
    第二,火星大氣比地球稀薄,並且大氣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人類無法呼吸必須要合適的氧氣才可以,所以火星現在的大氣條件不適合人類生存,人類到火星表面只能在太空船中或者密封基地中才能脫下太空衣呼吸。科學家們還計劃在火星軌道上空建造超級反射式人工太陽,解決火星溫度問題,並且為了解決火星水源,科學家計劃將火星地下水移到火星表面,或者人工製造湖泊。就算這些都能解決,但是最終還是回歸一個問題上來,火星重力太小。人類不可能能增大火星重力,就重力這一點,人類想要改造和移民火星就幾乎不可能。
  • 太空狂想:核彈炸火星提升溫度讓其變宜居
    馬斯克認為,按照目前的環境狀況,火星還不能算是一個適宜居住的行星。但他仍然認為火星就是「一間需要修理一下的屋子」。他認為,只要火星的溫度能夠上升,它的居住環境就將得到顯著改善他在近日表示,他認為可以通過在火星兩極地區投放核彈來迅速實現火星的升溫,並稱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親自造訪火星。  馬斯克認為,按照目前的環境狀況,火星還不能算是一個適宜居住的行星。這顆星球的大氣成分96%是二氧化碳,氧氣含量不到1%,這就意味著任何一個踏足這顆紅色星球的人類太空人都將不得不在任何時候都穿著厚厚的太空衣以確保生命安全。
  • 研究表明用二氧化矽氣凝膠改造火星就能住人!
    科學家表示,最新研究表明以某種方式將火星改造成地球,可以使其適宜居住,這是一個富有遠見的科幻夢想。但是,儘管火星無法在全球範圍內形成陸地,這種想法仍然存在。但是現在,一種叫做二氧化矽氣凝膠的材料可能會使整個形成地球的火星的想法變得不那麼遙遠。
  • 如果人類到達其它七大行星,能夠在上面生存多久?可能活不過一秒
    大自然有一個基本的法則:物競天澤,適者生存。地球自40億年前誕生生命以來,漫長的歲月裡不知誕生了多少生命,可是這些生命在後來的大自然法則之下,大部分都無法適應環境而滅絕了。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了,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發展,才有了現在的科技文明。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