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肺魚能夠四足行走 四足動物最早起源

2020-11-25 東方網

原標題:非洲肺魚能夠四足行走 四足動物最早起源

非洲肺魚展示了簡單的行走行為

非洲肺魚在受控的條件下展示行走行為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大量視頻分析,展示了非洲肺魚不僅能夠使用它瘦弱的下肢從地面抬起身體,而且能夠向前移動。這兩種能力先前被認為是早期四足動物的起源,有肢體的原始陸地居民比肺魚的祖先出現的更晚。

這個觀察導致了陸地生活的進化事件順序的重新洗牌。它同樣表明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早期四足動物的化石足跡很可能是肺魚的祖先肉鰭魚留下的。

有機生物和解剖學專家瑪麗娜-霍爾博士說:「在許多足跡裡,動物們的足跡是交替存在的,這表明它們一定是四足行走在一個固體基質上留下來的。我們已經發現從根本上不同形態的水棲動物且不是四肢的,能夠可能留下很相似的足跡。

在古生物群體裡,肺魚是一種普遍的寵物,因為獨特的進化遺產而變得富有。

研究者猜測肺魚能夠使用瘦弱的肢體支撐身體的能力或許能幫助它減少水下的地心引力。通過肺中充滿的空氣,肺魚能夠增加前端的浮力,這樣就能使骨瘦如柴的後肢來移動整個身體離開地面。

研究的合作者,生物和解剖學教授尼爾博士說:「如果你向我展示這個生物的骨骼並且同我打賭它是否行走,我將賭它不能行走。它們的鰭片看起來是最不可能的行走工具,但是它展示了在水生介質中的行走能力,在水生介質中你不必自己抵抗地心引力。

這個發現表明,許多從水中到陸地的過渡是發展所必須的,這已經在早期的四足動物中發生,例如在海岸上邁出第一步的提塔利克魚。在足趾動物和陸地居住動物出現的數百萬年以前,肺魚的肉鰭魚祖先也和四足動物一樣,已經進化了後肢推進力,並有能力在小湖的水底進行行走。

尼爾說:「這向我們展示了涉及到行走行為起源的步驟,我們從肺魚那裡得到一個很好的例子,證實了水底行走的魚是如何輕易的留下和四足動物很像的足跡。」(過客/編譯)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遠古魚類是怎樣演化成四足動物的?
    在苦苦尋找了數十年後,這件希望螈的完整化石,終於為我們揭開了手指起源的關鍵一環。  在許多人的認識中,水中的魚和陸地上多姿多彩的鳥獸爬蟲有著巨大的差異。19世紀初,法國生物學家艾蒂安·若弗魯瓦·聖伊萊最早注意到生活在尼羅河中的一種魚,與人類以及其他陸地動物的身體結構擁有一系列共同點。
  • 研究發現四億年前基幹四足動物化石
    文章的通訊作者分別是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研究員和盧靜博士(第一作者),這項研究採用了高精度X射線斷層掃描和計算機三維虛擬重建技術復原了東生魚的顱腔以及相關的神經、血管等結構,揭示了基幹四足動物腦的基本形態,為研究四足動物的腦演化提供了最早的參考點。
  • 魚類到陸地四足動物的重要一步,學會了呼吸空氣
    最重要的是,它還具有更大的原始臀部,這樣它的後肢就能找到固定位置了,這是成為四足動物的重要一步。但是,提克塔利克魚在陸地上的行動可能仍然停留在前輪驅動中。儘管它的腿和臀部比真掌鰭魚更大,但它們的強度仍然不足以承受在陸地上行走的壓力。
  • 4億年前人類勁敵,如今在非洲老鐵的飯桌上掙扎
    之所以它們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們擁有跟人類同源的肺,因而叫做肺魚。而擁有像四足動物那樣行走的腹鰭,更是使它們成為包括人類在內的陸地脊椎動物祖先的有力競爭者。然而,肺魚怎麼都沒料到,四億年後居然變成了非洲老哥的盤中餐。
  • 4億年前它們與人類祖先爭鬥,如今在非洲老哥的飯桌上掙扎
    之所以它們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們擁有跟人類同源的肺,因而叫做肺魚。 而擁有像四足動物那樣行走的腹鰭,更是使它們成為包括人類在內的陸地脊椎動物祖先的有力競爭者。然而,肺魚怎麼都沒料到,四億年後居然變成了非洲老哥的盤中餐。一條淡水魚能活多久呢?目前的答案是90年以上,該記錄正是肺魚所創下的。
  • 最早的四足動物,可能終生在水中生活
    最早的四足動物,可能終生在水中生活 2019-12-16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足魚類從何而來?揭開「肉鰭魚」的神秘面紗
    拉蒂邁魚也叫矛尾魚,最早生活在4億年前古生代的泥盆紀,科學家曾一度認為這種魚在七千萬年前中生代的白堊紀就已經滅絕。直到1938年,漁民們在馬達加斯加島附近的葛摩群島捕捉到的一條怪魚,令古生物學家很快就發現,這條怪魚和化石標本上的肉鰭魚幾乎一模一樣,而後來在印度洋的東岸印度尼西亞附近也發現了它的蹤跡。
  • 離水都可存活數年 可怕的非洲杜茲肺魚
    非洲杜茲肺魚遠古時期肺魚曾經是海洋中的居民,到了泥盆紀中後期,它開始向陸地進軍,進入到淡水環境中,並最終成為淡水魚。肺魚最早的代表是泥盆紀中期的雙鰭魚。肺魚在地球晚泥盆世至石炭紀曾經比較繁盛、大量繁殖。現在只有極少數特化的代表在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區遺留下來,可以說是一種「活化石」。
  • 地球上最古老的基幹四足動物化石「現身」中國
    地球上最古老的基幹四足動物化石「現身」中國 原標題 [地球上最古老的基幹四足動物化石「現身」中國]
  • 宇樹(Unitree) 四足機器人的全球動態
    那麼他們又在四足機器人平臺上進行哪些項目呢?       今天在這介紹幾個基於我們第一代量產四足機器人Laikago(應該是全球第一款最早公開零售的高性能四足機器人)的客戶使用情況。(最重要的信息在文末哈^_^)AI+四足機器人:一、谷歌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Berkeley)深入研究了四足生物的運動姿態,利用強化學習方法將實驗對象運動信息生成四足機器人運動控制程序
  • 會呼吸的魚:肺魚
    肺魚類的最早代表是泥盆紀中期的雙鰭魚。在此基礎上,肺魚類在晚泥盆世至石炭紀曾經比較繁盛,至今只有少數極特化的代表生活在非洲、澳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區。 澳洲肺魚是三個地區肺魚中最原始的,它們生活在昆士蘭洲的一河流中,在旱季河流水量減少時就生活在一個個孤立的小水坑中,到水面上來呼吸空氣,利用它那分布著許多血管的單個的肺進行呼吸。不過,這種魚還不能離開水面生活。
  • 世界上最懶的肺魚,鑽進地裡睡覺,一睡就幾年
    非洲肺魚是四足動物的近親之一,是第一批離開水生活的四足動物。通過解剖肺魚可以發現遠古動物直接呼吸空氣的線索,肺魚在乾旱季節可以用肺呼吸。有趣的是,非洲肺魚在旱季時也有將自己深藏在淤泥裡的本領,並用周圍的泥土建成一個很堅固的「小泥洞」,在嘴巴的前方開一個小小的呼吸孔,它靜靜地躺在裡面夏眠,度過長達6個月的旱季。當雨季來臨時,它便破洞而出。
  • 為什麼地球「霸主」大都是兩足行走的動物?
    到了距今約2.3億年前,一部分的槽齒類成功演化為最早的恐龍-始盜龍,它們的體長僅有1米左右,最大的特點是兩個前肢退化,由更加粗壯的後肢代替了四足行走。但是,跑得更快就意味著能量消耗就越大,一旦食物上出現任何問題,四足行走的動物就容易受到牽制,而雙足行走的動物相對來說,需要的能量較少,它們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更能適應環境的動物顯然能夠笑到最後。這是兩足行走的動物比四足行走的動物更容易成為「地球霸主」的原因之一。
  • 重慶恐龍足跡群新發現:鴨嘴龍成年後四足行走有證據
    提起電影裡憨態可掬的鴨嘴龍你一定不陌生,可你知道這隻四腳著地一走一晃的素食恐龍,在成年之前是兩足行走,成年後因體重增加才必須四腳著地嗎?這是來自中國、美國、瑞士、德國、加拿大、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恐龍足跡學家聯合團隊,對重慶綦江國家地質公園蓮花保寨恐龍足跡群的最新研究發現。
  • 中國科學家最新四足動物化石研究完成東亞板塊「拼圖」
    劉俊團隊 供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俊研究員團隊基於東亞二疊紀的四足動物化石的最新研究,重構了東亞板塊的拼合歷史。中國科學家完成東亞板塊「拼圖」的這項重要研究成果論文,最近已在國際學術期刊《地球科學評論》(Earth-Science Reviews)發表。
  • 科學家在加拿大發現魚類與四足動物之間的過渡化石
    一個迷人的加拿大化石被描述為「魚類向四足動物過渡過程中缺失的進化環節」,它揭示了一個古老的魚類物種,手臂、手和手指的骨骼與我們相似,被鰭包裹著。這些冒險的小傢伙最終演變成四足動物或四足脊椎動物的整個家族,這個家族包括恐龍,爬行動物,鳥類,兩棲動物,鯨魚,海豚,海豹,海龜和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離開水是歷史上最深刻和神秘的進化飛躍之一,除了需要開發一種呼吸乾氧的方法外,這些魚發現很難支撐它們的體重,也很難在陸地上移動。也就是說,直到其中一些魚類開始進化出基本的手臂。
  • 只知道侏羅紀的你,應該了解一下三疊紀,四足動物進化的特殊時期
    地球歷史的三疊紀(2.51億年到2.02億年前),是四足動物進化的一個特殊時期。在此期間,化石記錄中首次出現了若干脊椎動物類群,如滑體兩棲類、龜、有鱗目、鱷類、恐龍、鳥類和哺乳動物。在陸地動物中,獸孔類動物(哺乳動物的祖先)是主要受害者。二疊紀即將結束之際,板塊運動、造山運動、火山活動,以及海退,都讓大陸和海洋分布發生了重大變化。二疊紀滅絕與西伯利亞火山的大規模爆發事件有關,那次噴發發生在約2.5億年前二疊紀與三疊紀交替之際。生物危機發生之後,以前在生態系統中扮演次要角色的動物群體變得重要,並出現了新的動物群體。
  • 四足鯨魚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它是不是現在鯨魚的祖先?
    那麼,鯨魚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呢?在2019年以前,科學界對於鯨魚祖先的定義就是一種古老的水生哺乳動物,但是在2019年4月的一次重大發現之後,這個說法被重新的改寫了。而這具化石非常的完整,它有著下顎、牙齒、脊椎、肋骨、前後腿及可能有蹼的長腳趾,這具化石約有4米長,並且能夠清晰地看到尾巴的痕跡。因此,科學家推斷,早期的鯨類是一種可以四腳行走的半水生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