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言|模式健全下的「落葉不掃」,才是最美秋景

2021-01-21 海報新聞

編者按:在青島,觀世界。今天,大眾網青島頻道《海言》評論欄目與大家見面了。《海言》欄目首期聚焦「落葉該不該掃」的問題,由大眾網青島頻道聯合青島大學面向青島大學學生徵稿,現刊發部分優秀稿件。

作者:王迎新

春來踏青,夏來聽雨,冬來賞雪,秋來……踩落葉!近日,青島、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出臺措施,對一些景觀道路推出「落葉不掃」模式,希望以此留住秋景,展示城市之美。

走在落滿秋葉的金色小路上,不時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秋天的腳步也被賦予了活潑的顏色和聲音,一改「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落寞心境。「落葉不掃」的景觀道路已然成為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遊玩、拍照、錄視頻的人絡繹不絕。城市管理主題不再推崇單一的「乾淨」,這代表著多元審美的進步、城市管理的創新以及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面對一舉多得的新模式,城市自然有驕傲的資格,但切忌在自滿中迷失而固步自封,從而忽略已經出現和尚未出現的問題。

景觀道路可以施行「落葉不掃」的標準由誰來定?「落葉不掃」是城市管理的新風潮且效仿成本不高,因此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措施,但卻缺乏統一的施行標準。對於風大的城市,落葉本身就顯得沒那麼友好了。你可以想像,堆積的落葉在大風中狂奔亂舞,忽然啪嘰甩在你臉上,體驗一把「硬硬的落葉在臉上胡亂的拍」,有的落葉則忽然落在你正在行駛的車窗上,讓你「看得見摸不著」。對於人口密度較大且景觀道路較少的城市,若為了有「落葉不掃」的發揮空間,特意開闢幾條交通要道為景觀道路倒也大可不必,畢竟城市管理最重要的要求之一還是 「方便」。因此,一條道路是否可以施行「落葉不掃」不能由人定,而應該由細緻規範的規章制度定。

即使符合了嚴格的規章制度,成功施行了 「落葉不掃」,也不能掉以輕心,後續仍有一大堆問題急待規範。不掃落葉,並不代表工作量的減少,從之前的「掃落葉」到現在的「裝飾落葉」,反而對環衛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掃落葉不代表不掃垃圾,雖然落葉已脫離垃圾行列,但其他垃圾仍十分有必要定期定時清潔。同時,在落葉的覆蓋下去尋找菸頭等體型較小的垃圾極大地提高了清潔難度,這要求道路清潔標準與工作人員安排及時更新,保證景觀道路不會在「落葉不掃」模式下變成有「許可證」的垃圾場。

景觀道路施行「落葉不掃」,看似只是一條路上的事,但牽扯的方面眾多。不同景觀道路的樹種與樹木總數不同,葉落的數量與時間自然也不同。另外,受天氣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同一景觀道路的葉落情況也有所不同。因此,「落葉不掃」絕不能一概而論,而應由相關專家實地調研製定科學嚴謹、因地制宜的方案,讓每一條「落葉不掃」的景觀道都有獨特的風景。

落葉可以不掃,模式必須健全。讓規章制度跟得上城市的發展,不要讓其拖慢了多元審美的腳步。只有模式健全下的「落葉不掃」,才是城市最美秋景。

相關焦點

  • 海言|「落葉不掃」,城市美學中的人文情懷
    今天,大眾網青島頻道《海言》評論欄目與大家見面了。《海言》欄目首期聚焦「落葉該不該掃」的問題,由大眾網青島頻道聯合青島大學面向青島大學學生徵稿,現刊發部分優秀稿件。作者:申孟天秋冬季節,落葉繽紛,不少城市出臺措施,對一些景觀推出「落葉不掃」模式,這項政策引發了不小的反響。「落葉不掃」模式體現的不僅是自然之美,還有並不偏隘的人文之美。
  • 「落葉不掃」開啟文明之美模式
    進入初冬時節,全國各地的樹木紛紛開啟落葉模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過去馬路上的落葉很快就會被人清掃。但最近幾年,很多地方都推出了「落葉不掃」的政策,給公眾提供觀賞落葉的時間和空間。
  • 麗水這些地方將「落葉不掃」,原因是……
    今天下午  記者從麗水市建設部門了解到  市區4個公園、8條馬路  將始陸續開始「落葉不掃」  這些公園和馬路在哪裡?  小編都整理好啦  PS,由於落葉不掃道路開展的時間各有不同,請大家不用著急,耐心等待落葉累積更多的時候再去觀賞留影也不遲哦!  「落葉不掃」是為何?
  • 江蘇多地推「落葉不掃」景點,如何既留美景又保城市環境整潔?
    近日,南京、蘇州等市都公布「落葉不掃」景點,為市民留最美秋景。怎樣在呈現落葉美景和不影響環境、交通,遇突然情況還能迅速處理間取得平衡,考驗著城市環衛保潔能力。透過「落葉不掃」景觀保潔窗口,可以管窺江蘇如何像繡花一樣、精細維持城市面貌常潔常新。
  • 海言|留住落葉,留住美
    今天,大眾網青島頻道《海言》評論欄目與大家見面了。《海言》欄目首期聚焦「落葉該不該掃」的問題,由大眾網青島頻道聯合青島大學面向青島大學學生徵稿,現刊發部分優秀稿件。作者:王筱涵在我記憶裡,秋天,總是和落葉、大掃帚、清潔工聯繫在一起。
  • 落葉不掃,是城市溫暖的「小確幸」
    近日,北京、上海、青島、西安等城市相繼出臺措施,對一些景觀道路實行「落葉不掃」模式,意在留住冬景,展現城市之美。這一做法不僅是對環境的美化保護,更是文明進程中的一個善舉。自古以來,落葉之美便一直為人們所欣賞,與之有關的詩句也不勝枚舉。
  • 媒體談多地推行落葉不掃:垃圾變裝飾背後是更精細化管理模式
    視覺中國供圖 進入初冬時節,全國各地的樹木紛紛開啟落葉模式。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過去馬路上的落葉很快就會被人清掃。但最近幾年,很多地方都推出了「落葉不掃」的政策,給公眾提供觀賞落葉的時間和空間。
  • 「落葉不掃」背後讓人落淚的艱辛!環衛工寒風中俯首撿拾殘枝敗葉和...
    攝影 貢俊祺  據《勞動報》報導,「又到看無患子樹葉的時候了。」  「落葉不掃」,為老朱夫婦製造了浪漫,更為高樓林立的申城平添了優雅和暖意。今年,全市落葉不掃的道路更是增至42條,作為多年的網紅南輔路自然也不會缺席。  不會缺席的,還有負責道路保潔的環衛工人。不掃落葉,對於他們來說不是工作變得輕鬆了,壓力有增無減。巡迴不斷的「拾撿保潔」,其實比「一掃而光」,更加費心。
  • 落葉不掃自成景!平湖6條道路開啟冬日美顏模式
    今年,平湖市推出了6條落葉景觀道,品種依舊以銀杏和法國梧桐為主,「落葉不掃」觀景模式已經開啟。  這兩天,大伙兒已經慢慢感受到了初冬的感覺,有了絲絲涼意,伴隨著初冬的腳步一起,道路兩旁的梧桐樹也悄悄有了變化,迎來了最美的時節。在稚川路北段,也就是東湖大道至少體路的位置,這裡的道路兩側滿是高大的梧桐樹,也是其中一條落葉景觀道。
  • 垃圾變裝飾,落葉不掃更考驗城市管理
    垃圾變裝飾,落葉不掃更考驗城市管理本報記者 馬愛平進入初冬時節,全國各地的樹木紛紛開啟落葉模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過去馬路上的落葉很快就會被人清掃。但最近幾年,很多地方都推出了「落葉不掃」的政策,給公眾提供觀賞落葉的時間和空間。
  • 蘇州這20條路「不掃落葉」~
    最近,蘇城「落葉不掃景觀道」再度上線,全市20條道路先後上演「落葉景觀大片」,將持續至12月20日。讓市民近距離真切感受了秋冬落葉美景,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合影留念。道前街一直是在蘇州賞銀杏的首選之地,這條沿河老街,隨便走走都能欣賞到無與倫比的美麗。
  • 秋天童話的銀杏村,擁有3萬株銀杏樹,是最美秋景的代表
    又到了秋天,秋天是一年中最美最多彩的季節,很多樹葉由綠變黃再變紅,所以很多人喜歡追秋,甚至去國外追秋,有的去日本追紅葉,有的去加拿大追楓葉。中國最美的秋景是銀杏,中國最好的銀杏風光藏在邊陲小鎮騰衝銀杏村。近兩年,騰衝因銀杏村而成為網紅深秋打卡的聖地。
  • 落葉滿階黃不掃,可否?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正在推進全域旅遊模式的寧夏,該不該打造這「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落葉景觀道路呢?10月底,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就此議題展開「有事好商量」協商活動。
  • 克什克騰石陣 秋景醉人
    克什克騰石陣 秋景醉人   克什克騰石陣景區  國家AAAAA級景區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東北部  這個深秋,  走進克什克騰,  走進石陣,  一起去見證中國最美的秋天
  • 秋景還沒看夠?你絕對想不到這裡竟然這麼美
    秋景還沒看夠?政務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這才是四川最美旅行時間表
    為保健康,每到這天,全城百姓都會一早起來,攜老扶幼爬山遊玩,直到太陽落山才回家。三月 金川梨花 三月自駕去金川,看千樹萬樹梨花開!春季,金川成為一個擁有雪域高原規模最大梨花奇觀的世外桃源,大渡河兩岸綿延十萬畝的梨花,在藍天的映襯下,一幅「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畫卷展開,連「人間仙境 」都不足以形容。
  • 落葉是秋天最美的詩,美醉了!落葉景觀裡還藏著這些「門道」
    近日,申城公布今年41條「落葉不掃」景觀道。申城最美落葉季來了,懸鈴木、銀杏等不盡相同,各有千秋。落葉增添了城市的詩意,從滿地紅黃中我們如何感知城市的深秋?為何有的落葉變黃,而有的變紅?秋天落下的葉子,你能認出多少種? 【秋葉是城市的「寵兒」】 這段時間,全國各地陸續進入「賞秋模式」。「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 秋景如何拍得與眾不同?使用這些創意拍攝技巧,讓觀眾「哇」不停
    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清新的微風和新鮮的空氣,讓人身心愉悅!實際上,秋季也是攝影師的最愛,它不僅天氣條件最為理想,光線也更討人喜歡,非常適合拍攝人像和風景的作品。為激發大家在秋季的拍攝靈感,提升拍攝熱情,我們總結了一些秋季攝影的想法和技巧,希望它們能夠運用到您的攝影中。
  • 銀杏等秋色葉樹種開始「換裝」,松江最美秋景坐等你來打卡
    銀杏等秋色葉樹種開始「換裝」,松江最美秋景坐等你來打卡 時間: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