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團隊解析的新冠病毒3CL水解酶晶體結構...

2020-11-25 騰訊網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饒子和/楊海濤團隊解析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3CL水解酶(Mpro)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被PDB蛋白質結構資料庫(Protein Data Bank, PDB)選為2020年2月的本月明星分子(February Molecule of the Month)。PDB還撰文指出,作為目前唯一已解析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蛋白結構,3CL水解酶(Mpro)結構數據的及時公開,將推進對於新型冠狀病毒這一新發現人類病原體的研究及藥物發現,有助於科研人員及臨床醫生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3CL水解酶 Mpro晶體結構

PDB 結構之星(2019-新型冠狀病毒3CL水解酶 Mpro晶體結構)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出現後,饒子和/楊海濤團隊迅速響應,利用多年SARS研究積累的經驗,僅用一周時間就解析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最關鍵蛋白之一——3CL水解酶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數據收集在上海光源完成)。2020年1月26日,團隊預先公布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3CL水解酶(Mpro)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晶體結構坐標可到PDB蛋白質結構資料庫下載(PDB ID: 6LU7)。

為方便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第一時間開發以該水解酶為靶點的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藥物,在PDB可下載前,饒子和/楊海濤課題組就已為國內外300多家高校、研究機構及公司的實驗室直接提供了結構數據

註:PDB蛋白質資料庫是一個開放的生物大分子 (蛋白質、DNA和RNA)結構的資料庫,是結構生物學研究的重要資源。作為生物學及醫學中第一個開放的數字數據資源,PDB致力於實現科學和生物醫學研究與教育的突破,積極拓展基礎生物學、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的前沿,在全球範圍內推動了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和疾病,植物、食品和能源生產,及其他全球繁榮和可持續性相關領域的高質量研究。

傳媒視角

文章來源:PDB 2020/02/04

New Coronavirus Protease Structure Available

PDB data provide a starting point for structure-guided drug discovery

A high-resolution crystal structure of 2019-nCoV coronavirus 3CL hydrolase(Mpro)has been determined by Zihe Rao and Haitao Yang's research team at ShanghaiTech University. Rapid public release of this structure of the main protease of the virus(PDB 6lu7)will enable research on this newly-recognized human pathogen.

Recent emergence of the 2019-nCoV coronavirus has resulted in a WHO-declared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Research efforts around the world are working towards establishing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particular virus and developing treatments and vaccines to prevent further spread.

https://doi.org/10.2210/pdb6lu7/pdb

While PDB entry 6lu7 is currently the only public-domain 3D structure from this specific coronavirus, the PDB contains structures of the corresponding enzyme from other coronaviruses. The 2003 outbreak of the closely-relate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related coronavirus(SARS)led to the first 3D structures, and today there are more than 200 PDB structures of SARS proteins. Structural information from these related proteins could be vital in further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coronaviruses and in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reatments and vaccines to contain the current outbreak. The coronavirus 3CL hydrolase(Mpro)enzyme, also known as the main protease, is essential for proteolytic maturation of the virus. It is thought to be a promising target for discovery of small-molecule drugs that would inhibit cleavage of the viral polyprotein and prevent spread of the infection. Comparison of the protein sequence of the 2019-nCoV coronavirus 3CL hydrolase(Mpro)against the PDB archive identified 95 PDB proteins with at least 90% sequence identity. Furthermore, these related protein structures contain approximately 30 distinct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which could guide discovery of new drug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for drug discovery is the very high amino acid sequence identity(96%)between the 2019-nCoV coronavirus 3CL hydrolase(Mpro)and the SARS virus main protease(PDB 1q2w). Summary data about these closely-related PDB structures are available to help researchers more easily find this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the PDB houses 3D structure data for more than 20 unique SARS proteins represented in more than 200 PDB structures, including a second viral protease, the RNA polymerase, the viral spike protein, a viral RNA, and other proteins.

Public release of the 2019-nCoV coronavirus 3CL hydrolase(Mpro), at a time when this information can prove most vital and valuabl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open and timely availability of scientific data. The wwPDB strives to ensure that 3D biological structure data remain freely accessible for all, while maintaining as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an archive as possible. We hope that this new structure, and those from related viruses, will help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address the 2019-nCoV coronavirus glob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文章連結:

https://www.rcsb.org/news?year=2020&article=5e39e03fa5007a04a313edc3

相關焦點

  • 與病毒賽跑!饒子和團隊破解新型冠狀病毒關鍵水解酶晶體結構
    一端是全國醫務工作者眾志成城奮戰在診療一線,另一端,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們也開闢出與病毒賽跑的「第二戰場」,核心指向尋找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的有效藥物。就在今天(1月26日),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課題組測定的2019-nCoV冠狀病毒3CL水解酶(Mpro)的高分率晶體結構正式對外發布,3CL水解酶是抗冠狀病毒最關鍵的蛋白之一。
  • 上海研究團隊預先公布新型肺炎冠狀病毒3CL水解酶高解析度晶體結構
    2019-nCoV冠狀病毒3CL水解酶(Mpro)的高分率晶體結構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供圖中新網上海1月26日電 (鄭瑩瑩)據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公眾號披露,繼昨天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抗2019-nCoV
  • @科技人員,新型冠狀病毒3CL水解酶高解析度晶體結構公布
    2019-nCoV冠狀病毒3CL水解酶(Mpro)的高分率晶體結構。中科院上海藥物所 供圖1月25日,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抗2019-nCoV冠狀病毒感染聯合應急攻關團隊,公布30個可能的抗2019-nCoV冠狀病毒老藥和中藥。
  • ...研究團隊預先公布新型肺炎冠狀病毒3CL水解酶高解析度晶體結構
    研究團隊供圖【新民晚報·新民網】繼昨天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抗2019-nCoV冠狀病毒感染聯合應急攻關團隊公布30個可能的抗2019-nCoV冠狀病毒老藥和中藥後,今天,聯合攻關團隊及時公布由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課題組測定的2019-nCoV
  • Nature|新冠病毒水解酶結構!多種病毒抑制作用小分子!
    依賴RNA聚合酶)被認為是新冠病毒的兩大重要靶點。饒子和院士團隊在疫情發生以來通過與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蔣華良院士團隊、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楊海濤等組成的新冠病毒應急公關團隊就利用前期抗SARS藥物研究積累的經驗,開展抗2019-nCoV藥物研究。
  • 清華醫學院饒子和院士團隊合作破譯抗新冠病毒關鍵藥靶三維結構
    清華新聞網4月23日電 近日,由清華大學醫學院饒子和院士領導,由清華大學醫學院婁智勇教授、閆利明博士和上海科技大學楊海濤教授、王權教授等組成的「清華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在新冠病毒抗病毒藥物核心靶點主蛋白酶(Mpro)和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三維結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為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發提供了關鍵的結構生物學基礎
  • ...科學家公布新型冠狀病毒3CL水解酶高解析度晶體結構;四川完成...
    3丨國家衛健委:尚未發現病毒變異的證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26日介紹稱,一直在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分秒檢測,但從發現到今天,不論是從環境分離的還是從人類分離的病毒,都沒有看到明顯變異跡象。4丨新型冠狀病毒關鍵水解酶高解析度晶體結構來了!
  • 中國攻關聯盟解析新冠「要害」,篩選出多種病毒抑制小分子
    據中科院藥物所介紹,上述「抗新冠病毒攻關聯盟」由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饒子和/楊海濤團隊、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蔣華良團隊、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秦成峰團隊以及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肖庚富團隊等組成。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主任兼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許文青、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Luke W. Guddat教授也參與了此項研究。
  • 第一性原理計算2019-nCoV病毒分子3CL水解酶結構
    來源丨 PWmat平面波GPU計算軟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3CL水解酶的分子結構已經被中國科學家公布
  • 我科學家測定新冠病毒高清晶體結構!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同「敵人」爭分奪秒,今天,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抗2019-nCoV冠狀病毒感染聯合應急攻關團隊宣布: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課題組已測定新型冠狀病毒3CL水解酶(Mpro)高分率晶體結構,以便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特別是藥物研發的科技人員使用。
  • 饒子和/婁智勇團隊解答新冠病毒RNA延伸與帽結構合成分子機制
    新冠疫情發生後,饒子和院士團隊針對抗病毒關鍵靶點,迅速開展科研攻關。2020年,這三項工作先後發表在Nature(詳見BioArt報導:Nature|饒子和/楊海濤/蔣華良合作團隊解析新冠病毒水解酶結構並篩選出多種具有病毒抑制作用的小分子
  • 饒子和/婁智勇團隊解答新冠病毒RNA延伸與帽結構合成的分子機制
    新冠疫情發生後,饒子和院士團隊針對抗病毒關鍵靶點,迅速開展科研攻關。先後闡明了兩個最關鍵藥物靶點蛋白的結構信息,即主蛋白酶Mpro,以及由聚合酶nsp12、引物酶nsp8和輔因子nsp7組成的「核心轉錄複製複合體」(C-RTC),以及C-RTC與核酸和瑞德西韋複合物的三維結構,為認識病毒的生命過程、發展高效抗病毒藥物提供了關鍵信息。
  • 新冠病毒重要藥物靶點-RNA聚合酶精細結構獲解析—新聞—科學網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p7-nsp8複合物」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複製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徵,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
  • 我國科學家揭示新冠病毒遺傳物質複製「機器」核心「引擎」結構特徵
    摘要: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科技大學獲悉,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nsp7-nsp8複合物」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複製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徵,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
  • 饒子和院士官洲論壇披露重要技術路徑:如何率先發現新冠病毒關鍵...
    16日,清華大學饒子和院士發表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加強傳染病基礎研究,從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主題演講,介紹了世界上首個新冠病毒關鍵藥物靶點的發現過程,以及其團隊對新冠病毒轉錄複製機器的研究。
  • 科學家成功解析新冠病毒主蛋白酶三維結構
    IT之家 4月10日消息 今日中午,中國科學院主管的《中國科學報》報導稱,科學家成功解析新冠病毒主蛋白酶三維結構。 據報導,由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團隊與合作者組成的「抗新冠病毒攻關聯盟」,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關鍵藥物靶點——主蛋白酶(M pro)的高解析度三維空間結構,並綜合利用3種不同的藥物發現策略,找到針對新冠病毒的潛在藥物。
  • 饒子和團隊《Science》解析「藥靶-藥物」三維結構
    研究表明,乙胺丁醇靶向參與AG和LAM合成的阿拉伯糖基轉移酶EmbA,EmbB和EmbC。但是自該藥物問世以來,其分子機制一直未被解開,這就大大阻礙了乙胺丁醇這一「傳統老藥」的更新換代和耐藥性的解決。饒子和院士團隊長期以來致力於針對結核病重要靶點的研究及新藥開發。
  • 中國科學家測定新冠病毒高清晶體結構!
    近來,病毒肆虐、疫情蔓延、非常時期、危急時刻,我們中國已全國總動員全面打響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戰。在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科學技術同樣也是一把利劍。面對肆虐的病毒、蔓延的疫情、嚴峻的形勢,我們中國的科學家、科研工作者們也在全力以赴、爭分奪秒。
  • 中國再完成創舉:成功解析新冠病毒主蛋白酶三維結構
    4月10日,據媒體報導,由中國研究團隊發表在《自然》(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成功解析新冠病毒主蛋白酶三維結構,找到針對新冠病毒的潛在藥物。報導稱,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團隊與合作者組成的「抗新冠病毒攻關聯盟」,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關鍵藥物靶點——主蛋白酶(Mpro)的高解析度三維空間結構,並綜合利用三種不同的藥物發現策略,找到針對新冠病毒的潛在藥物。
  • 科學家解析新冠病毒RNA聚合酶三維精細結構—新聞—科學網
    /婁智勇教授/王權教授等組成的「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轉錄複製機器核心單元「RdRp-nsp7-nsp8」複合體的三維空間結構,整體解析度達到2.9 埃(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