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業病高發 死亡人數居世界首位

2021-01-18 99健康網

  4月29日電 由復旦大學等組成的健康風險預警治理協同創新中心29日披露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國目前正處於職業病的高發期和矛盾凸顯期,職業病患者人數、累計病例死亡人數和新發病例均位居世界首位;塵肺病和急慢性職業病是最嚴重的職業病;農民工成為最主要的職業危害接觸人群。

  根據重慶醫科大學分中心的研究地方政府重經濟發展,輕健康安全;相關部門監管缺乏合力;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難以落實;政府職業衛生投入不足,職業病技術支持能力薄弱等是中國職業病高發的主要原因。

  據悉,職業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中國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研究發現,職業病的發病的行業特徵明顯,有從傳統的煤炭化工等產業向計算機、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及第三產業蔓延的趨勢。同時,職業危害的數量急劇增高,其中塵肺病和急慢性職業病是最嚴重的職業病。國家衛生計生委歷年《全國職業病報告情況》公布的數據顯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累計報告職業病83萬多例,且新發病例數仍呈逐年攀升的趨勢。其中,塵肺病約佔職業病患者總數的80%,該數字相當於世界其他國家塵肺病人的總和,平均每年報告新發塵肺病病例1萬多例,年均增長率約8.5%。

  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勞動者人數佔職工總數的36%左右,由於勞動關係不固定,流動性大,農民工職業病發病人數佔總發病人數的80%以上。此外,職業病向農村和貧困地區轉移。據了解,隨著中國產業的轉移,職業危害因素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落後產能逐步由城市向農村轉移,經濟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大中型產業向中小型企業轉移,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由於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邊遠地區,職業衛生服務條件落後,潛在的職業病危害非常嚴重。

  該研究表明,職業病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職業病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巨大,給社會、勞動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職業病的間接經濟損失是直接經濟損失的6倍。同時由於我國職業衛生相對滯後,因勞工標準導致出口下降,外向性經濟下滑,進而影響經濟增長的問題不容小視。

  研究報告指出,政府職業衛生投入不足,職業病技術支持能力薄弱是職業病高發的原因之一。據知,中國基本職業衛生服務覆蓋率僅為10—20%。職業衛生專業服務人員嚴重匱乏,且對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能力不足、對職業衛生標準、規範理解和執行能力把握不準確。

  相關部門監管缺乏合力也是原因之一。研究發現,「三無」企業普遍;勞動用工不規範;對佔企業總數99%以上的中小企業存在作業場所監管脫節等問題。

  根據重慶醫科大學分中心的研究,解決職業病危害需要政府、企業和勞動者三方協力,職業病防控應建立有效、完整、全面的職業病危害預警體系。

  研究指出,中國職業病預警體系應當以信息收集與交流平臺、預警決策平臺為主幹,具體構建信息預警監測系統、評估和診斷系統、決策系統,並保證系統間的正常運行,以實現對職業病的有效預警和預防。

  在政府層面上,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應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績考核範圍。在逐步建立有效、完整、全面的職業病危害預警體系的同時;完善中國職業衛生保障機制,強化職業健康監管體系,同時建立符合中國國國情的工作場所健康促進體系。

  用工單位,應強化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的主體責任,採取安全防護和勞動保護措施,並逐步加強對勞動者的職業健康監護;實施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公示和承諾制度;完善工傷保險制度。

  勞動者亦需要提高自我保護和維護權益意識,主動監督並促進完善職業健康監管體系。

  延伸閱讀:什麼是職業病 職業病的分類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國法律都有對於職業病預防方面的規定,一般來說,凡是符合法律規定的疾病才能稱為職業病。

  在生產勞動中,接觸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化學物質,粉塵氣霧,異常的氣象條件,高低氣壓,噪聲,振動,微波, X射線,γ射線,細菌,黴菌;長期強迫體位操作,局部組織器官持續受壓等,均可引起職業病,一般將這類職業病稱為廣義的職業病。對其中某些危害性較大,診斷標準明確,結合國情,由政府有關部門審定公布的職業病,稱為狹義的職業病,或稱法定(規定)職業病。

  中國政府規定診斷為規定職業病的,需由診斷部門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規定職業病患者,在治療休息期間,以及確定為傷殘或治療無效而死亡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或職業病待遇。有的國家對職業病患者給予經濟賠償,因此,也有稱這類疾病為需賠償的疾病。職業病的診斷,一般由衛生行政部門授權的,具有一定專門條件的單位進行。

  最常見的職業病有塵肺、職業中毒、職業性皮膚病等。

  按照2011年12月3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它包括十大類,分別是:

  1.塵肺。有矽肺、煤工塵肺等。

  2.職業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亞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內照射放射病等。

  3.職業中毒。有鉛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物理因素職業病。有中暑、減壓病等。

  5.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有炭疽、森林腦炎等。

  6.職業性皮膚病。有接觸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7.職業性眼病。有化學性眼部燒傷、電光性眼炎等。

  8.職業性耳鼻喉疾病。有噪聲聾、鉻鼻病。

  9.職業性腫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間皮癌,聯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10.其他職業病。有職業性哮喘 、金屬煙熱等

  對職業病的診斷,應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

(責任編輯:廖露)

相關焦點

  • 這一疾病,死亡數位居傳染病首位!但是……
    這一疾病,死亡數位居傳染病首位!,來自官方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國報告存活愛滋病感染者95.8萬2019年全國因愛滋病死亡的人數近2.1萬人佔甲乙丙類傳染病死亡總數的83%是報告死亡數居第一位的病種新增愛滋病感染者呈「兩頭翹」的趨勢
  • 關注認知障礙症: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人數居世界首位
    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記憶每年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月」。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佔所有認知症的60%以上。《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全球約有468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每20年患病人數將翻一倍,到2030年將達到7470萬人,2050年更將突破1.3億人。
  • 溫州疾控中心公布2014年居民死亡疾病譜 惡性腫瘤死亡率居首
    浙江在線04月29日訊認識死亡,或能令人們更好地正視生命的價值。昨日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2014年度溫州市居民死亡疾病譜:全市共報告死亡人數43175例,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居死亡疾病譜前三位。去年,甲狀腺癌是女性群體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而心腦血管疾病是65歲以上老年群體的首位死因。
  • 工作環境噪聲超85分貝 當心職業病
    2017年4月25日-5月1日是全國第十五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
  • 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居世界第一 總人數約為1.164億
    【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居世界第一
  • 報告稱惡性腫瘤死亡人數佔比超腦血管病 躍居第一
    緊隨其後,排在第二位的是肝和肝內膽管惡性腫瘤,在7000多萬監測人群中,每年致死人數也接近2萬;排在第三位的是胃惡性腫瘤,每年的死亡人數在15000人左右。  粵病傷死亡居全國第五  根據統計數據,在監測人群中,每年病傷死亡人數較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山東省、河南省、湖南省、四川省、廣東省這幾個人口大省。
  • 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我國首位,醫生無奈:幹預年輕患者「更棘手」
    中國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構成的首位。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組織承辦的「複雜冠脈介入治療研討會」上傳來消息:在上海,心血管疾病發病一方面呈現老齡化特點,即發病率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年輕化」問題更為棘手,甚至呈現出了年輕人的幹預難度高於老年患者的現象。
  • 每100秒就有一名孩子感染,死亡數居傳染病首位!遼寧……
    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 這種病是死亡數居第一位的傳染病 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今年7月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2019年約有170萬新發感染者,是全球目標值的三倍多,全世界預防愛滋病病毒新發感染的工作遠遠落後於既定目標。
  • 中國更年期女性人數躍居世界首位
    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王君平)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更年期女性人口的增長速度還將進一步加快。目前中國更年期女性已達到1.6億,每年有超過1億2千萬女性深受更年期症候群的困繞,中國的更年期女性人數躍居世界首位。
  • 去年我國愛滋病死亡人數為18780人,佔傳染病死亡總人數80%
    界面新聞發現,去年在甲乙類傳染病中,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淋病、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報告死亡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愛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乙型腦炎,佔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9.27%(流感被列入丙類傳染病,去年死亡數為153人)。
  • 我國人工林規模居世界首位
    10月23日,第四屆世界人工林大會在中國北京開幕。本屆大會以「人工林——實現綠色發展的途徑」為主題,將圍繞人工林多目標經營管理,與人工林有關的林業政策和社會經濟學等四個議題開展專題研討。本屆世界人工林大會為期三天,設有1個全體學術大會,4個主題領域的亞全體大會,43個學術分會和4個特別活動, 55個並行時間段會議。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聯合國防止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莫妮卡·巴布,國際林聯執行主任亞歷山大·巴克,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駐中國代表馬文森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主持開幕式,來自66個國家、700多位林業專家、學者參與開幕式。
  • 中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大地震,死亡人數高達83萬
    據統計,截至1994年,在歷史上1409次有破壞性的地震中,直接死於地震的為2341319人,間接死亡為163461人。兩項共計死亡250.8萬餘人。1920年12月16日,中國寧夏海原縣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它不但在中國史上罕見,也是世界最大地震之一。當時,世界上的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海原大地震也由此被稱為「寰球大震」。
  • 曾居世界首位 日本半導體後來沒落的原因是什麼
    曾居世界首位 日本半導體後來沒落的原因是  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導 日本《鑽石》周刊6月8日刊登了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務金融研究中心顧問野口悠紀雄的一篇文章,題為《日本半導體產業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普遍認為,日本半導體產業衰退的原因在於技術流出和投資決策失誤,但作者則認為關鍵不在於此。
  • 印尼空難死亡人數世界第一,原因是什麼?
    印度尼西亞位於東南亞地區,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地圖這麼多人居住在島上,公路、鐵路交通基礎設施不發達。再加上旅遊業的發展,印尼成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快速增長的航空市場。航空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空難事故也觸目驚心。2018年,一架737 Max飛機,因防失速系統發生故障,墜入爪哇海,機上18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由此拉開了波音737 Max飛機停飛的大幕。
  • 清華大學在RUR全球大學聲譽排名中居中國高校首位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全球大學權威排名機構RUR(Round University Ranking)官網消息,清華大學在入圍RUR聲譽排名的中國高校中居首位。清華大學總排名第32位。排名第2、3位的中國高校為北京大學(第38)和復旦大學(第134)。
  • 世界十大地震災害排名及死亡人數統計,很遺憾,中國佔了三個
    下面就讓我們總結一下人類歷史上十大死亡人數之最的地震災難。第一名:1556年---陝西華縣大地震---死亡人數83萬據史料記載地震以陝西渭南,華縣,華陰和山西永濟四縣最為嚴重,故稱為華縣大地震,地震發生時間為午夜。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地震強度8-8.3級 烈度11度 。
  • 中國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超過320萬!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根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每年全國死亡人口大約890萬人,其中中國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超過320萬。官方提供的道路交通事故,印度排名第一,我國每年死亡人數高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全省因自然災害死亡人數全國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年均7200餘人,2018年降至1000人以下。
  • 申城近三年新發職業病逐年降低 職業病以電焊肺和噪聲聾為主
    申城近三年新發職業病逐年降低 職業病以電焊肺和噪聲聾為主2015-8-27 02:36:07 來源:東方網 選稿:吳春偉   據《勞動報》報導,近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等九部委督查組來滬對上海市實施《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15年)》情況進行督查。
  • 中國癌症死亡曲線30年走高 肺癌死亡率上升最快
    到底是一隻什麼樣的魔鬼之手使得中國的癌症死亡曲線在30年間不斷走高?  死亡曲線  癌症,這個概念被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為:可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的100多種疾病的通稱,使用的其它術語為惡性腫瘤。「癌症正在成為人類第一殺手」,《中國癌症預防與控制規劃綱要(2004-2010)》如此開篇。
  • 合肥新站高新區:提前完成2020年度職業病防治民生工程任務
    合肥新站高新區以落實《合肥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為指導,以完成省市民生工程職業病防治任務為重點,上下聯動,多措並舉,職業病防治工作持續健康發展。截至8月中旬,該區已提前完成2020年度職業病防治民生工程任務。關注組織領導,完善網格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