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暴露在空氣中時,它們會產生氫氣而不是氧氣。正常情況下,藻類細胞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這項研究改變了活藻細胞的含糖結構。通過光合作用,這些藻類產生了氫氣,而不是氧氣。氫是一種中性燃料,它是未來的能源,氫擁有許多可能的用途。現在,科學家們製造氫氣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大家都在尋找一個足夠清潔的過程,而利用藻類細胞的特殊光合作用反應將幫助人類以無汙染的過程產生清潔能源。
在隨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將大約一萬個藻類細胞放在了液滴結構中,然後通過滲透壓縮技術將它們集成在一起。如果這樣計算的話,大約25萬個微生物液滴工廠都只有十分之一毫米大小,可以在一毫升水中製備出來。為了提高氫的生產速度,研究小組可以在微型反應器上覆蓋一層薄薄的液滴結構,這樣的話可以生產更多的氫氣。
儘管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是這項研究為生物綠色能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史蒂芬·曼教授說:「利用簡單的液滴作為載體,在人工微空間中控制藻類細胞的組織和光合作用,提供了一種無汙染的制氫方法,我們希望未來可以擴大生產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