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通過改變藻類微生物的光合作用過程,製造了氫氣

2020-12-03 宇宙與科學

當暴露在空氣中時,它們會產生氫氣而不是氧氣。正常情況下,藻類細胞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這項研究改變了活藻細胞的含糖結構。通過光合作用,這些藻類產生了氫氣,而不是氧氣。氫是一種中性燃料,它是未來的能源,氫擁有許多可能的用途。現在,科學家們製造氫氣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大家都在尋找一個足夠清潔的過程,而利用藻類細胞的特殊光合作用反應將幫助人類以無汙染的過程產生清潔能源。

在隨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將大約一萬個藻類細胞放在了液滴結構中,然後通過滲透壓縮技術將它們集成在一起。如果這樣計算的話,大約25萬個微生物液滴工廠都只有十分之一毫米大小,可以在一毫升水中製備出來。為了提高氫的生產速度,研究小組可以在微型反應器上覆蓋一層薄薄的液滴結構,這樣的話可以生產更多的氫氣。

儘管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是這項研究為生物綠色能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史蒂芬·曼教授說:「利用簡單的液滴作為載體,在人工微空間中控制藻類細胞的組織和光合作用,提供了一種無汙染的制氫方法,我們希望未來可以擴大生產規模。」

相關焦點

  • 藻類+液滴+光照=氫氣:哈工大科學家研發微生物迷你制氫廠
    藻類+液滴+光照=氫氣:哈工大科學家研發微生物迷你制氫廠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20-11-26 20:12 來源
  • 科學家將藻類細胞浸泡在含糖液滴中變成微型氫氣工廠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氫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具有巨大的潛力,這主要是因為氫氣在燃料電池中使用時不產生二氧化碳,只排放水蒸氣。然而,大多數生產都需要使用化石燃料,這促使人們對清潔方法進行大量研究。一個致力於這一領域的 研究小組有了一項發現,可以幫助這些努力的進行,展示了如何通過將藻類細胞浸泡在含糖液滴中,將其變成微小的氫氣「生產工廠」。
  • 科學家將藻類細胞浸泡在含糖液滴中 將其變成微型氫氣「工廠」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氫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具有巨大的潛力,這主要是因為氫氣在燃料電池中使用時不產生二氧化碳,只排放水蒸氣。然而,大多數生產都需要使用化石燃料,這促使人們對清潔方法進行大量研究。一個致力於這一領域的研究小組有了一項發現,可以幫助這些努力的進行,展示了如何通過將藻類細胞浸泡在含糖液滴中,將其變成微小的氫氣「生產工廠」。
  • 藻類+液滴+光照=氫氣:哈工大科學家研發微生物迷你制氫廠
    【藻類+液滴+光照=氫氣:哈工大科學家研發微生物迷你制氫廠】你知道,植物光合作用不僅可以釋放氧氣,還可以產生氫氣嗎?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學院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黃鑫團隊與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將許多活藻類細胞包裹在小液滴中,緊密地擠壓在一起,在缺氧條件下脅迫它們通過另類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猶如一個個迷你的制氫工廠。相關論文發表在11月25日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 科學家們喚醒休眠酶 為人工光合作用提供動力
    在研究人員通過改變植物中的光合作用,成功地將水分解為氫和氧之後,尋求利用太陽能的新方法,又向前邁出了一步。據外媒報導: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光電化學電池。他們將一套吸收紅光和藍光的系統,與一種特殊的酶(氫化酶 / Hydrogenase)聯繫了起來。
  • 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利用光合作用產生氫氣的方法
    他們通過改變植物中的光合作用機製成功地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他們克服了許多與將生物和有機成分整合到無機材料中以組裝半人工裝置的挑戰,開闢了開發未來太陽能轉換系統的工具箱。模擬太陽光照射的光電化學電池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陽能的主要方式,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反應之一,它是幾乎所有氧氣的來源
  • 重大改變!光合作用造出氫氣:可作為燃料使用
    科學家最新研製一種人造光合作用系統,可以將光能轉變成為氫燃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長過程中轉變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成為葡萄糖的一個化學過程,同時過程中釋放氧氣。研究人員在人工複製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曾遇到了挑戰,但是涉及「超分子」的最新研究使用光線製造氫氣,未來有一天可作為燃料使用。
  • 以色列科學家發現可以利用藻類製造氫氣 進而用作汽車燃料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用植物製造出氫氣,而且希望這一研發成果最終能夠用於讓植物發電。 (圖片來源:phys.org) 這一發現是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通過利用一種水生植物
  • 美科學家成功模擬光合作用
    為了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科學家們使用了由美國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提供的計算資源。負責實現此模型的科學家包括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的植物生物學家朱新廣、隆教授以及伊利諾斯州計算數學專家艾裡克-斯特勒。在確定光合作用中每種蛋白質的相對數量後,研究人員設計出了一系列連鎖微分方程式,每個方程模擬了光合作用中的一個步驟。
  • 研究創造出了能產生氫氣的生物液滴,為未來替代能源鋪平了道路
    科學家已經建立了微小的基於水滴的微生物工廠,當暴露在陽光下在空氣中產生氫氣而不是氧氣。正常情況下,藻類細胞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這項研究使用含糖的液滴和活的藻類細胞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氫氣,而不是氧氣。
  • 微生物可在100%氫氣環境中生存!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更容易了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發現的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即使現在科學技術已經已經讓我們找到了3976顆系外行星,但系外行星離地球太遙遠了。目前僅憑天文望遠鏡還無法對它們進行更直接的觀測,仍然無法確定哪個系外行星是存在生命的宜居行星。
  • 科學家創新制氫方法:截取光合作用高能電子,激發化學反應!
    科學家重新進行光合作用以推動我們的未來。2020年5月7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科學家指出,氫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商品,每年在全球生產超過6000萬噸。但是,其中95%以上是通過化石燃料的蒸汽重整生產的,該過程耗能高並產生二氧化碳。
  • 中英科學家研發特殊液滴 生物制氫成為可能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國際研究團隊建立了基於液滴的微生物「微小工廠」,當暴露在空氣中的日光下時,可以產生氫氣不過,一個主要的缺點是製造氫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所以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綠色的替代品,而此次的發現就可能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據悉,此次該團隊創造出了能產生氫氣的活性液滴,為未來的替代能源鋪平了道路。在正常情況下,藻類細胞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而這項研究利用活的藻類細胞糖滴,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氫氣,而不是氧氣。
  • 中國科學家給綠藻「穿衣」 產生氫氣更高效
    新華網杭州11月4日電(記者朱涵)浙江大學的科學家通過生物礦化手段,用二氧化矽包裹綠藻,改造綠藻的生物性能,讓綠藻在自然條件下持續高效產生氫氣。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生物光合產氫領域取得的一次重要突破。由於化石燃料儲量日益減少,開發新能源迫在眉睫。專家們普遍認為,氫能源作為綠色環保的零碳能源,將成為新能源舞臺上的希望之星。
  • 科學家開創了將陽光轉化為燃料的新方法,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
    科學家開創了將陽光轉化為燃料的新方法。在研究人員通過改變植物中的光合作用機器成功地將水分解為氫和氧之後,尋求找到利用太陽能的新方法已經向前邁出了一步。光合作用是植物用於將太陽光轉化為能量的過程。當植物吸收的水被「分裂」時,氧氣作為光合作用的副產物產生。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反應之一,因為它是幾乎所有世界氧氣的來源。分解水時產生的氫可能是綠色且無限的可再生能源。由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學者領導的一項新研究使用半人工光合作用探索生產和儲存太陽能的新方法。他們利用自然陽光,利用生物成分和人造技術的混合物將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
  • 科學家首次發現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脊椎動物
    斑點鈍口螈(spotted salamander )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只有植物、藻類、一些細菌以及很少的無脊椎動物能通過光合作用直接從陽光中獲取能量。現在,據著名的《自然》雜誌報導,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脊柱動物。  這種不可思議的動物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斑點鈍口螈(spotted salamander)。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其實科研工作者對斑點鈍口螈一點都不陌生,而且還知道該動物的胚胎和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藻類有共生關係。
  • 劍橋科學家藉助半人工光合作用 成功將水分解為氫...
    劍橋科學家藉助半人工光合作用 成功將水分解為氫和氧  Winnie Lee • 2018-09-06 10:42:55 來源:前瞻網
  • 關於藻類你不知道的20件事
    1.如果你認為藻類只是生活在水裡的植物,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為水生,能進行光合作用。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2.藻類的範圍從100英尺長的巨型海藻到一些被稱為藍藻(或稱藍綠藻)的微生物不等。
  • 藻類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藻類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來源:新華網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6-08   今日/總瀏覽:1/2644 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需要將二氧化碳高效吸收到細胞內。
  • 人工光合作用把陽光變燃料!再也不怕汽油漲價啦?
    科學家最新研製一種方法,能夠將太陽光能轉變為燃料,未來可能引導產生一個「無限可再生能源的渠道」。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自然太陽光線將水轉變為氫和氧,達到了這一能源轉換「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