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將藻類細胞浸泡在含糖液滴中 將其變成微型氫氣「工廠」

2020-11-26 cnBeta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氫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具有巨大的潛力,這主要是因為氫氣在燃料電池中使用時不產生二氧化碳,只排放水蒸氣。然而,大多數生產都需要使用化石燃料,這促使人們對清潔方法進行大量研究。一個致力於這一領域的研究小組有了一項發現,可以幫助這些努力的進行,展示了如何通過將藻類細胞浸泡在含糖液滴中,將其變成微小的氫氣「生產工廠」。

科學家們正在探索各種途徑,努力使氫氣生產更加環保。其中一條途徑涉及到藻類,儘管數量不多,但藻類能自然產生氣體。基因改造、利用某些藻類蛋白質或嘗試人工重現這一過程,這些方法已經顯示出了希望,而現在來自英國和中國的科學家發現了另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技術。

布里斯托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首先研究了藻類細胞吸收二氧化碳並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方式。它發現,將約1萬個藻類細胞深陷在含糖液滴中,它們體內的氧含量驟然下降。

這具有激活被稱為氫酶的酶的效果,這反過來又劫持了光合作用的過程,讓細胞製造氫氣而不是氧氣。研究小組發現,它可以通過在液滴上塗上一層薄薄的細菌膜來給這個過程增壓,這種細菌本身就會清除氧氣並提高氫酶的活性。

「使用簡單的液滴作為載體來控制合成微空間中的藻類細胞組織和光合作用,提供了一種潛在的環境友好的制氫方法,我們希望在未來的工作中開發這種方法,」來自布里斯托大學的Stephen Mann教授說。

這些小創造物的尺寸只有十分之一毫米,該團隊表示,大約25萬個這樣的 「微生物工廠」可以被擠進一毫升的水中。雖然該技術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但該團隊認為,有足夠的潛力對其進行擴展,或者將其用於其他用途。

「我們的方法很簡單,應該能夠在不損害活細胞的生存能力的情況下擴大規模,」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黃鑫教授說。「它看起來也很靈活,例如,我們最近在液滴中捕獲了大量的酵母細胞,並將微生物反應器用於生產乙醇。」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將藻類細胞浸泡在含糖液滴中變成微型氫氣工廠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氫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具有巨大的潛力,這主要是因為氫氣在燃料電池中使用時不產生二氧化碳,只排放水蒸氣。然而,大多數生產都需要使用化石燃料,這促使人們對清潔方法進行大量研究。一個致力於這一領域的 研究小組有了一項發現,可以幫助這些努力的進行,展示了如何通過將藻類細胞浸泡在含糖液滴中,將其變成微小的氫氣「生產工廠」。
  • 科學家們通過改變藻類微生物的光合作用過程,製造了氫氣
    當暴露在空氣中時,它們會產生氫氣而不是氧氣。正常情況下,藻類細胞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這項研究改變了活藻細胞的含糖結構。通過光合作用,這些藻類產生了氫氣,而不是氧氣。氫是一種中性燃料,它是未來的能源,氫擁有許多可能的用途。
  • 藻類+液滴+光照=氫氣:哈工大科學家研發微生物迷你制氫廠
    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學院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黃鑫團隊與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將許多活藻類細胞包裹在小液滴中,緊密地擠壓在一起,在缺氧條件下脅迫它們通過另類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猶如一個個迷你的制氫工廠。相關論文發表在11月25日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 研究創造出了能產生氫氣的生物液滴,為未來替代能源鋪平了道路
    科學家已經建立了微小的基於水滴的微生物工廠,當暴露在陽光下在空氣中產生氫氣而不是氧氣。正常情況下,藻類細胞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這項研究使用含糖的液滴和活的藻類細胞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氫氣,而不是氧氣。
  • 中英科學家研發特殊液滴 生物制氫成為可能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國際研究團隊建立了基於液滴的微生物「微小工廠」,當暴露在空氣中的日光下時,可以產生氫氣不過,一個主要的缺點是製造氫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所以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綠色的替代品,而此次的發現就可能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據悉,此次該團隊創造出了能產生氫氣的活性液滴,為未來的替代能源鋪平了道路。在正常情況下,藻類細胞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而這項研究利用活的藻類細胞糖滴,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氫氣,而不是氧氣。
  • 藻類+液滴+光照=氫氣:哈工大科學家研發微生物迷你制氫廠
    【藻類+液滴+光照=氫氣:哈工大科學家研發微生物迷你制氫廠】你知道,植物光合作用不僅可以釋放氧氣,還可以產生氫氣嗎?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學院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黃鑫團隊與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將許多活藻類細胞包裹在小液滴中,緊密地擠壓在一起,在缺氧條件下脅迫它們通過另類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猶如一個個迷你的制氫工廠。相關論文發表在11月25日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 以色列科學家發現可以利用藻類製造氫氣 進而用作汽車燃料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用植物製造出氫氣,而且希望這一研發成果最終能夠用於讓植物發電。 (圖片來源:phys.org) 這一發現是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通過利用一種水生植物—微型藻類實現的
  • 第二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 第一節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⑤ 結論:組織樣液中有可溶性還原糖。注意:不能選用甘蔗、甜菜,所含蔗糖不屬於還原糖;馬鈴薯塊莖含澱粉較多,不能作為材料。西瓜、血液、綠色葉片本身顏色會對實驗造成幹擾,不適宜做材料。3~4h的花生種子切片(新鮮種子無需浸泡)c.實驗步驟:① 取材(還原糖含量較高、白色或近於白色的植物組織)② 製片:a.選最薄的切片,用毛筆蘸取放在載玻片中央b.在薄片上滴2~3滴蘇丹Ⅲ染液,染色3minc.去浮色
  • 科學家利用人造葉綠體把陽光變成糖,合成生命科學將改變未來
    科學家利用人造葉綠體開創出一種治理二氧化碳的新方法,研究人員已經發明了一種新的人工葉綠體,即改變植物細胞內部的光合結構,利用陽光和實驗室設計的化學途徑把CO2轉變成糖( CH2O)n。人工光合作用可以用來驅動小型、無生命的太陽能工廠生產治療藥物。
  • 科學家將塑料轉化為氫氣,未來將成為新能源
    根據預計,2050年,全球廢棄塑料量或可達到120億噸,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數字,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將廢棄塑料變成氫氣,讓它「變廢為寶」。那麼,如何讓廢棄塑料可以再生循環利用,將它們「變廢為寶」呢?來自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前段時間有了新的發現。
  • 孢子植物--藻類植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常見的藻類植物,了解其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  2、了解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經濟價值。  能力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
  • 光遺傳學技術將酵母變成異丁醇生產工廠
    光遺傳學技術將酵母變成異丁醇生產工廠 來源:CAS BioInfo   發布者:ailsa   日期:2018-04-02   今日/總瀏覽:1/5156
  • 渤海沉積物中發現會產氫氣的「泡泡君」
    基於目前的工業技術,氫氣的來源主要來自化工生產(化石燃料重整和電解水(高產量,但耗能)),以及少量來自生物發酵(細菌和藻類(低產量,但綠色))。其實在現實的地球上,也存在很多神奇的生物,比如會放電的「皮卡丘細菌」(地桿菌和希瓦氏菌等,參看:黃河三角洲發現「皮卡丘細菌」,電你沒商量)和本期隆重推出的主人公——會產氫氣的「泡泡君」(產氫細菌和藻類)。
  • 順勢穀物一號濃縮營養滴液
  • 法國科學家將氫氣變成了金屬氫,還是一種超導體
    所以當壓力達到一定強度後,就算是空氣也會變固體,甚至還能變成金屬,比如氫氣就能變成「金屬氫」。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太不可能,不過這是事實,在2017年,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稱,當給氫氣施加上百萬個大氣壓後,氫氣變成了固體-「金屬氫」,一種完美超導體,一種比普通TNT炸藥能量還強40倍的罕見固體。然而一個月後研究人員稱,由於失誤操作,他們製造出來的金屬氫樣品被毀了。
  • 現實版「工作細胞」 稻草、玉米秸稈是如何變成生物燃料的?
    新型的整合生物加工技術(CBP)將酶的生產、纖維素的水解、五六碳糖共發酵等原本獨立的反應步驟整合在同一個反應器(細胞)中進行,實現了纖維素燃料的一步化生產。新一代木質纖維素能源產業的核心任務就是打造CBP「智能工廠」。熱纖梭菌,最早從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熱泉(泉溫高於45℃而又低於當地地表水的沸點的地下水露頭)中分離得到。
  • 從化將建「超級細胞工廠」
    記者從會上獲悉,廣州在幹細胞生物領域又有新動作,將在從化建設一座千萬份級的超級細胞工廠,為幹細胞研究向產業的轉化提供支撐。本屆2018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數百位科學家、行業專家、企業家及科技工作者們參與交流合作。
  • 廣東明年或將建成「超級細胞工廠」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潔)5月20日,「2018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在廣州舉行。會上,粵港澳大灣區幹細胞與精準醫療戰略合作聯盟成立。當天,啟動建設了我國規模最大的省級區域細胞製備中心。
  • 「微型核聚變反應堆」,在未來將成為現實?專家:已經在研究中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漫威的《鋼鐵俠》系列的電影,電影裡的戰甲現在已經成為了無數影迷們嚮往的東西,酷炫的造型,先進的武器,智能的AI,無一不是鋼鐵俠迷們喜愛的東西,但是影迷們或許大多只喜歡戰甲,對於驅動戰甲的微型核聚變反應堆並不是特別的在意,而科學家們卻對這樣一個「微型核聚變反應堆」頗有興趣,這個小小的
  • 橙子好吃不好吃,關鍵在液泡,這個知識關係到考試成績
    考試季來臨,這是一篇將生物考試進行到底的文章,重要信息在文末。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細胞核,哪個能代表它的主人是植物?朋友問了一個問題,題目如下移除 看起來是個非常普通的生物學題目。但是,很多藻類植物就沒有葉綠體,比如藍藻,海帶,紫菜,這些植物就沒有葉綠體啊。藍藻,這種原始的藻類也被叫藍細菌,細胞中基本上沒啥特別分化的區域,當然也沒有葉綠體。如果把葉綠體比作光合作用的現代化工廠,那麼這些藻類裡面就只有小作坊而已,壓根就沒有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