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評論|社會科學更需注重實踐

2020-12-04 中國社會科學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高度重視,社會科學領域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尤其是近幾年,我國社會科學界每年都會發表大量學術論文,出版諸多專業著作。然而,目前尚有一些基本問題亟須回答:社會科學是否滿足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否承擔了學術傳承與發展的使命,是否達到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層面的預期?要解答好上述這些問題,社會科學就必須面向實踐、注重實踐、拓展實踐。這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題中之義。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作為兩大科學體系,最終都是為了解決人類的實踐問題。自然科學側重於幫助人們理解自然變化規律和改造客觀環境,而社會科學則幫助人們理解人類發展規律和推動社會進步。雖然在理論上如此,但是社會科學在現實中很容易陷入一種主觀上的「自體循環」。也就是說,社會科學最初通過對實踐的認識形成了概念;為了更好地闡釋概念,形成了研究範疇和理論體系。而後續的研究者往往從概念、理論和方法(而不是概念、理論背後的實踐)出發去進一步探究,在概念表述和理論方法上追求新穎,從而形成了新的理論。如此循環往復,導致社會科學離實踐越來越遠,並形成了一套規模龐大、邏輯複雜、門檻較高、晦澀難懂的理論體系。這套體系看似科學系統、玄奧高深,後續的進入者只能在浩如煙海的文字表述中亦步亦趨、疊床架屋。然而,這對實踐到底有何種解釋、是否傳承了有價值的知識、能否幫助拓展實踐,都是存疑的。而從研究者的角度來看,早期的學者大多學養豐富、博覽群書,無論對自然科學還是社會實踐,都有較多的了解。然而,當社會科學越來越發展,一些後續的研究者則完全成為純粹的社會科學研究者。漫長而艱辛的純社會科學訓練,使一部分人既缺乏對自然科學的充分認識,也缺乏對社會實踐的足夠參與。為此,我們呼籲社會科學應當更加注重實踐。

  首先,社會科學需要重視歷史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的現實形態,是古往今來各種知識、觀念、理論、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結果」。當代某些社會科學研究者和流派並不重視歷史,而是過於重視調查數據和量化模型,認為歷史沒有價值或不夠科學,這在價值判斷和方法論上顯然是有失偏頗的。就本質而言,人類是歷史實踐的產物;就人類的歷史而言,它的產生和發展就在於對自然的認識和改造以及人類自身的實踐和演化,從而塑造了今天的人類社會。當今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建立在歷史實踐的基礎之上。歷史深刻塑造了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社群、民族、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內在品格和外在面貌。當然,對歷史的忽視不僅是當代中國社會科學界試圖解決的問題之一,而且是近現代以來西方社會科學界長期存在的典型問題。由此也產生了一個重要的命題——「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中國社會科學若想建立起實踐導向的社會科學,首先要重視歷史實踐。通過對歷史的研究,真正形成對人類社會行為的正確理解。當然,這種對歷史實踐的重視,絕不僅是對中國歷史的重視,也包括對世界歷史的重視。

  其次,社會科學需要側重現實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調查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把握準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重視調查研究,就是要進入現實實踐。社會科學的根本出發點,應當立足於對現實社會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也就是說,社會科學的時代意蘊在於現實實踐。對於社會科學工作者而言,主要是著眼於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科技、法律等各個方面,並從這些現實問題中尋找答案。當然,研究現實問題也可能產生另一種結果,就是這些研究未必帶來所謂的理論創新。因為人們在某些領域的實踐有時只是對歷史的循環往復,所以對這些實踐問題的研究就會顯得不夠新穎。這就涉及如何理解社會科學的創新問題。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和社會,而對於大量社會實踐問題的解決,即便沒有提出什麼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也並不等於其沒有價值;相反,只要其能夠推動現實問題的解決和社會實踐的進步,就是有重要意義的。

  最後,社會科學需要關注未來實踐。在重視歷史與現實的基礎上,社會科學還要面向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是一個充滿未知的艱辛探索過程。那麼,誰來思考人類社會的未來之路呢?這就需要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上下求索。當然,這種思索絕不是閉門造車的冥想,而是建立在三個條件之上。一是自然科學的發展,其集中表現是生產力的發展。自然科學的發展提高了人類文明程度並改變了社會生活樣態,這反映在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上。因此,對未來的探索需要充分了解自然科學的發展趨勢。二是對歷史規律的了解。人類的社會行為在特定歷史時期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這種規律性是以人類某些相對穩定的社會行為作為前提的。於是,理解歷史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預知未來。三是對人類現實狀況的充分了解。現實是人類未來發展的起點,拓展實踐也必須立足於現實的基礎上。這就要求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盲目照搬,更不能逆歷史潮流而動。

  總而言之,我國社會科學的發展亟須進一步與實踐相結合。唯其如此,社會科學才能滿足發展需要、承擔學術使命、符合人民期待。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相關焦點

  • 江蘇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熱議社科事業發展新目標新任務——貢獻...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社科聯主席曲福田說,全省社科界要強化使命擔當,努力當好新思想的踐行者;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要聚焦發展大局,努力答好現代化建設的必答題;省社科聯要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做好勇攀社科高峰的「助推器」。「婁勤儉書記的講話,為全省社科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反響強烈,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 黃雲志:立法明確社會科學普及的重要意義和地位
    具體來講,我們主要是從以下五點著力:    一是注重深入基層開展活動。近年來,我們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逐步把社科普及工作的重點放到了基層。我們在開展社科普及「啟動式」和「宣傳周」活動時,從形式到內容上逐漸從集中開展活動,轉變為分散開展活動,更加貼近基層、深入基層。
  • 新時代廣東哲學社會科學的使命與擔當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社科界始終站在社會科學理論和實踐的前沿,與時代同頻共振,與我省現代化建設緊扣相連,領風氣之先,闖荊棘之路,產生了一個個在我國社科領域叱吒風雲的學者大家,產生了一篇篇具有前瞻性開創性的文章論著,對廣東乃至全國的改革發展發揮了獨特影響。如今,廣東省社科聯已成為全省社科精英的集聚高地,成為華南社科研究的學術重鎮,成為廣東文化強省建設的亮麗名片。
  • ...學報(社會科學版)》首獲「全國高校社科名刊」,複合影響因子...
    中國高校之窗11月26日、27日,「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學術期刊的責任與使命學術研討會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公布了第六屆全國高校社科期刊評優活動結果,《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榮獲「全國高校社科名刊」稱號。
  •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可免費下載社科論文
    2016年12月30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http://www.ncpssd.org)正式上線。近日,該文獻中心提供免費論文下載的消息刷爆了學者、人文社科類學生、研究者的朋友圈。 據澎湃新聞3月7日報導,與知網等資料庫相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的優勢在於免費。該中心的資源相當豐富,幾乎收錄了人文社科領域的全部核心期刊。
  • 凝聚社科力量,做好服務發展「大文章」
    做好「理論之思」,才能答好「實踐之問」。省社科聯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及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召開等重大活動、重要節點,組織專家學者集中研究、深度闡釋、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及江蘇改革開放發展經驗,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有說服力的理論研究成果,奏響代表江蘇水平的理論「好聲音」。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 |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論文|社科類...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學科範疇主要為自然科學領域,同時也涵蓋社會科學領域。2020年共有2506種期刊入選,其中自然科學領域期刊2106種,社會科學領域期刊400種。  社科類期刊名單如下
  • 《建平社會科學》創刊
    來源:燕都晨報 日前,建平縣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創辦的會刊《建平社會科學》正式出版面世,將為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發表研究成果搭建平臺,為繁榮發展社會科學事業、推動建平各項事業發展貢獻力量。《建平社會科學》緊密聯繫社會科學界工作者孕育出的喜人成果,不僅承載著科學論述、學術研討責任,更承載著歷史探尋、科技提升的使命。在以研究性、綜合性、指導性定位的同時,緊跟時代的脈搏,圍繞中心工作,記述學術演進,促進思想升華,彰顯社會科學價值,煥發藝術人文光彩。
  • 【聚焦】在這個大會上,劉奇書記對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
    省委書記劉奇出席並講話,他強調,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論述,切實擔負起述學立論、建言獻策的崇高使命,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努力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繁榮,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提供強大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 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功能定位
    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要跟上時代步伐,必須清醒地認識和理解自身的發展特質與時代擔當,準確把握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功能定位,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努力提升辦刊質量,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設。
  • ...工業集團主辦的《現代國企研究》雜誌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
    近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發布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學術期刊資料庫用戶關注度報告(2019年度)》。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人才研究中心主辦的《現代國企研究》雜誌榮獲經濟學學科最受歡迎期刊(前25位)第20位,在「學習強國」平臺最受關注期刊排名中(前10位)位列第7。
  • 我市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周啟動
    5月18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為主題的2020年運城市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周啟動。這是我市按照全省同一主題、省市聯動、同步實施的方式進行,首次在全市範圍內形成強大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工作合力的活動。
  • 奮勇攀登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峰
    近年來,全省哲學社會科學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論述精神,圍繞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強理論研究、著力正本清源,圍繞服務江蘇改革發展建設新型智庫、積極資政建言,圍繞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術創新、打造學術品牌,社科強省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新疆師範大學社科學報複合影響因子位列全國綜合類人文社科期刊第2位
    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16版)顯示,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568,在全國623家綜合類社科期刊資料庫中名列第2位,僅次於《中國社會科學》。綜合影響因子為1.854,在全國623家綜合類社科期刊資料庫中名列第3位,僅次於《中國社會科學》和《開放時代》。
  • 百度文庫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籤約合作 人文社科文獻免費查
    近日,百度知識垂類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籤約合作,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的學術資源接入百度文庫平臺供大眾免費瀏覽,實現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學術資源的整合和開放共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與百度知識垂類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據了解,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幾乎收錄了人文社科領域的全部核心期刊,資源總量已達1700餘萬條。
  • 何謂社會科學
    第一種可能是自己確實是才疏學淺,尚未達到理解這些話語的能力,就如同一個小學生看不懂量子力學一樣簡單;第二種可能是該理論確實高深晦澀,所謂的高深首先得承認是因為隨著學科發展的不斷深入,鑽研的越來越深,自然會有很多複雜的理論產生,閱讀社科領域中最經典的那批著作,最明顯的一個感受就是接地氣,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和洛克的《政府論》你會發現分析是如此的生動,語言或華麗或平實,然而種種結論都可在生活中的經驗感受中得到驗證
  • 202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公告
    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現予發布《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21年度課題指南》,並就做好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的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6期目錄
    >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全國百強社科期刊(2013、2015)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刊四川出版·期刊獎一等獎獲獎期刊《社會科學研究》是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理論刊物,於1979年3月創刊,主要刊登經濟學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全國百強社科期刊(2013、2015)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刊四川出版·期刊獎一等獎獲獎期刊《社會科學研究》是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理論刊物,於1979年3月創刊,主要刊登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哲學、歷史學、文學、新興交叉等學科的研究論文
  •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公示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公示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20-11-19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