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是黨委政府賦予社科聯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能,也是社科聯服務社會大眾的一項公益性社會活動。湖南省社科聯在社科普及方面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當前省社科聯在社科普及立法方面進展情況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智庫在行動」獨家專訪湖南省社科聯科普辦主任黃雲志,他將為我們一一解答。
(黃雲志 湖南省社科聯科普辦主任)
論道湖南: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是黨委政府賦予社科聯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能,也是社科聯服務社會大眾的一項公益性社會活動。請問近年來,湖南省社科聯在社科普及方面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黃雲志:近些年來,湖南省社科聯在廓清工作思路、設定科普主題、搭建活動平臺、爭取專項經費、拓展科普網絡、培育科普隊伍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初步形成了上下聯動、多方呼應、集中性普及與經常性普及有機統一的新格局,產生了較好影響。具體來講,我們主要是從以下五點著力:
一是注重深入基層開展活動。近年來,我們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逐步把社科普及工作的重點放到了基層。我們在開展社科普及「啟動式」和「宣傳周」活動時,從形式到內容上逐漸從集中開展活動,轉變為分散開展活動,更加貼近基層、深入基層。我們2014年開展了一系列社科普及「五進」活動,開展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授牌儀式暨社科普及進校園演講活動、社科普及進企業——百名人文社科名家手稿墨跡展、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掛牌儀式暨社科普及進農村系列活動等;組織全省社科普及志願者組成「湖南省社科普及志願者小分隊」,深入農村、社區、學校、企業、機關,與基層群眾面對面開展20多場的微宣講、微展覽、微諮詢、微公益等社科普及活動。今年,我們將圍繞「改革·法治·民生」主題,以主題展覽、主題報告會、諮詢服務、發放宣傳資料、表彰社科普及工作先進、交流社科普及工作經驗等多種形式深入基層、深入社區普及社科知識。同時,我們將發動全省社科聯繫統各個單位,通過採取基本陳列、舉辦專題展覽、組織社會活動、開展共建共育、主動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計劃在宣傳周期間開展了200多場群眾性普及活動。
二是注重打造社科普及品牌。打造社科普及品牌,是推動社科普及工作深入基層,實現社會化、群眾化和經常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我們開展了社科普及宣傳周和啟動式、系列報告會、社科普及基地創建、優秀社科普及讀物推薦、社科普及志願者隊伍建設、社科普及理論研究等一系列社科普及活動。其中,社科普及宣傳周是我們精心打造的社科普及宣傳周,形式不斷創新,已成為我省社科普及工作集中造勢的一項品牌活動。優秀社科普及讀物推薦該項活動是省社科聯聯合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共同主辦,我們每年開展的優秀社科普及讀物的出版與推薦漸成規模。目前,「湖南省優秀社科普及讀物推薦活動」共推選出《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認識與實踐》等67種通俗易懂、大眾喜愛的優秀社科普及讀物,並作為三湘讀書月、農家書屋的推薦書目向全社會予以推薦,引起較大的社會反響。
三是注重建立社科普及工作網絡。社科普及基地是完善社科普及工作網絡,推進社科普及工作的社會化、群眾化、經常化的重要抓手。我們創建省級社科普及基地過程中,特別注重鼓勵市縣社科聯結合省級社科普及基地的創建模式,積極開展市縣社科普及基地建設工作,形成覆蓋全省的社科普及工作網絡。目前,我們建立的省級社科普及基地有42家。我們在基地建設中,注重組織基地開展各類社科普及活動,由省社科聯擇優進行資助,實行以獎代補。比如,2014年我們與基地聯合開展22場湖湘大學堂活動、20場社科普及志願者五進活動。我們還指導基地結合自身特色開展本級活動,並結合工作實際,根據活動規模、時長、影響等情況,給予基地特色活動資助。此外,組織社科普及基地開展社科普及理論研究,採取由科普辦負責課題研究的策劃、組織、協調,組織撰寫課題總報告,其他基地負責撰寫子報告的合作形式,共同進行社科普及研究的攻關。
四是注重探索社科普及新路子。社科普及是一項惠及全社會的工作,面廣量大,必須通過創新,整合各種資源才能持續有效推進。第一,探索進行跨行業跨部門合作。省科普辦每年與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開展優秀社科普及讀物推薦活動,與省文明辦開展社科普及志願者隊伍建設,組織志願者開展「社科普及五進系列活動」,做到供需結合、優勢互補,把改善工作條件與更好地服務現實有機結合,有力提高了上述活動的權威性和影響力。第二,探索吸納社會力量辦科普。各級社科聯及所屬社科類社會組織運用市場機制開展社科普及,努力爭取企業和個人支持。比如,「石鼓書院大講堂」是衡陽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市電視臺主辦,由民營企業出資贊助打造的品牌活動;常德市東方紅會館將企業經營與紅色革命文化科普融合,按照市委主導、會館承辦、市場走向的模式,走了一條文化事業與產業相結合的發展的路子。第三,探索發揮媒體的宣傳優勢。如2014年我們舉辦的2014年湖南省社科普及宣傳周啟動式,就選在全國知名門戶網站「紅網」演播中心進行現場視頻和圖文直播,同時在「紅網」首頁開設「改革與發展」社科普及宣傳專題,擴大活動影響。我們的「湖湘大學堂」積極與多種媒體合作,推出了系列專題節目,提升了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五是注重不斷完善社科普及工作機制。第一,加強組織領導。我們專門成立了「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宣傳活動組委會」,對全省社科普及工作進行整體規劃和對重大科普活動具體策劃,同時每年根據工作開展的需要,對組委會成員單位進行調整。此外,我們每年聯合組委會成員單位進行文件聯合會籤,以湘宣發文號下發文件,對全省社科普及活動的主題、內容、時間都有統一的安排和要求,實現了上下聯動、集中與分散活動的有機結合。第二,從2012年起,將社會科學工作的考核指標納入省政府的績效考核,其中包括了社科普及工作的主要項目。第三,對開展的活動加強了管理。如制定了《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的管理辦法》,對基地採取在自建為主的運行模式基礎上,總體實行競爭入選、定期評估、不合格淘汰的動態管理,並對基地有特色的社科普及活動給予資助、課題立項資助進行激勵。第四,形成日常工作機制。每年召開全省社科普及工作會議,由省社科聯、各市州、省級社科普及基地、獲獎代表參會,並進行現場工作交流。每年召開全省社科普及基地工作會議,組織社科普及基地交流先進經驗,聽取意見和建議。
論道湖南:請問目前社科普及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什麼?您認為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促使問題的解決呢?
黃雲志:近些年來,我省社科普及宣傳活動蓬勃開展並取得明顯成效,影響力日益擴大。但社科普及的聲勢、規模和普及面還不夠,經常性、針對性、深入性和創新性還不夠,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的要求還不適應的地方。如:社科普及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還沒有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同,社會科學工作重研究輕普及的狀況還比較普遍;社會科學資源缺乏有效地組織整合,社科普及難以有效覆蓋社會各個層面;社科普及的工作機制還不夠完善,社科普及工作在機構編制、經費投入、隊伍建設等方面都缺乏應有的保障,等等。以致於公眾獲取社會科學知識的渠道不夠暢通,公眾在社會變革中產生的種種疑慮和困惑得不到有效舒解,而形形色色的愚昧迷信、反科學、偽科學甚至邪教則乘虛而入,侵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流價值。
要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我認為最根本的是通過立法,明確社會科學普及的重要意義和地位,明確黨委政府及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建立科學有效的機制,整合全社會各種資源,規範、督促全社會方方面面搞好社會科學普及工作。這必將對提升我省公眾人文社會科學素養,促進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崇尚理性的氛圍,推動我省科學發展、富民強省起到不可估量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
論道湖南:您剛才談到了進行社會科學普及立法對改進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提升公眾人文社科素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請問當前省社科聯在社科普及立法方面有進行探索嗎?進展情況如何?
黃雲志:近年來,全國各省市區都高度重視社會科學普及立法工作,據我們了解,目前已有寧夏、福建、廣東、山東省制定出臺了《社會科學普及條例》。這些兄弟省開展社會科學普及立法的成功經驗,為我省立法工作提供了借鑑和參考。
為推動《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立法工作,從2012年起,省社科聯做了大量準備工作。2013年初在省十二屆人大會議上,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周發源同志牽頭,提交了制定《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的議案。同年4月,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召開省人大代表重點議案交辦會,明確省社科聯作為《湖南社會科學普及條例》的牽頭單位。我們先後赴寧夏、福建、廣東等省進行前期調研,學習借鑑了兄弟省在社會科學普及法規建設方面的經驗;配合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多次組織召開論證會、座談會,並赴多個市州進行了實地調研,廣泛聽取了專家學者、基層群眾、人大代表、市州各相關部門、基層社科普及工作者等的意見。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我們先後十易其稿,形成了《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草案)》第十稿。今年3月,我們配合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將條例草案送省委宣傳部、省編辦、省文明辦、省政府法制辦等18個省直部門和14個市州人大常委會書面徵求了意見。在省人大教科文衛委、法制委的大力支持下,《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已列入湖南省人大常委會2015年立法審議計劃,5月下旬將提交人大常委會一審。當前,我們正在全力配合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做好社科普及立法工作的論證、諮詢和調研工作,爭取《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能在今年出臺。
作者簡介:黃雲志,男,中共黨員,管理學碩士,副研究員,現任湖南省社科聯科普辦主任。主持過2項省級課題,參與了20多項省級課題的研究,參編著作5本,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調研報告20多篇。參與的研究成果先後獲得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和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的肯定批示。2010年從事社科普及工作以來,緊緊圍繞宣傳貫徹省委省政府戰略決策、提高幹部群眾人文社科素養的要求,策劃安排了每年全省社科普及工作總體活動,有力推動了湖南省社科普及工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