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熱議社科事業發展新目標新任務——貢獻...

2021-01-18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圍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要求找準方位、科學謀劃,奮勇攀登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峰。」在12月30日召開的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向全省社科界提出殷切期望。

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界工作者紛紛表示,一定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實際行動,不斷開闢江蘇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境界,為深化「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培根鑄魂,推進現代化事業行穩致遠

「婁勤儉書記的講話,既有思想理論高度,又有現實實踐指向;既充分肯定了社科界的『最強大腦』作用和社科聯的思想庫、智囊團地位,又深刻指出了有些研究成果質量不是很高、缺少名家大家名作力作等問題,還需要『高處再攀高』、進一步成就哲學社會科學的江蘇之『大』、江蘇之『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社科聯主席曲福田說,全省社科界要強化使命擔當,努力當好新思想的踐行者;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要聚焦發展大局,努力答好現代化建設的必答題;省社科聯要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做好勇攀社科高峰的「助推器」。

「婁勤儉書記的講話,為全省社科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反響強烈,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二級教授張新科說,我們要強化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推動理論研究有更大突破、思想創造有更高水準、學術創新有更強活力,以時不我待的擔當精神,推動基礎性工作鞏固提升、抓實抓好,力促重點工作出新出彩出精品。

江蘇省委黨校(江蘇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桑學成認為,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按照婁勤儉書記的要求,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好自己」,自覺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統一思想。同時,做好研究闡釋、宣傳普及工作,用科學的理論「武裝更多的人」,更富創造性地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剛認為,只有旗幟鮮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著力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系列關乎黨和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才能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掌穩思想之舵,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袁久紅說,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實踐來看,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歷程,就是不斷鞏固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斷深入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一過程的重要理論成果。省馬克思理論研究會會長、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胡大平認為,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普及和宣傳、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運用,不斷提高理論創新能力和特色。

自立自強,堅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

立足新發展階段江蘇「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總綱領總目標,婁勤儉書記對「十四五」江蘇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出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自立自強貢獻力量的目標定位。

如何高標準落實這一要求?江蘇省社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認為,要充分運用好社科自立自強的戰略資源,深刻解讀和有力闡釋當代江蘇實踐的經驗和規律;主動構建社科自立自強的戰略力量,推動社科創新要素有效組織、科學配置;加快推動社科自立自強的戰略體制,完善主體性、原創性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的激勵機制,強化學術誠信和學風建設的監督機制。

「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自立自強貢獻力量,必須抓住自主性和創新性這兩個關鍵點。」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唐正東表示,惟有基於學術自主性原則,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及話語體系建設,才能很好地完成這一歷史任務。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田芝健認為,面對新時代新發展階段思想文化領域的激烈交鋒,既要立足「中國特色」,敢於善於「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又要發揮「江蘇優勢」,破解發展中的現實課題,講好江蘇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經世致用,把論文更多地寫在江蘇大地上

「婁勤儉書記的講話特別強調,哲學社會科學是經世致用之學,要求我們『把重大的命題回答好、把成功的經驗總結好、把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好』,把論文更多地寫在江蘇的大地上,這對我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南京財經大學教授宣燁說,我們要緊密圍繞「十四五」時期黨和國家賦予江蘇的重要使命和任務,以解決社會重大關切問題、服務實踐發展為目標,注重紮根基層、調研實踐,以理論創新和理論發展更好服務於江蘇實踐。

在南通大學對外開放研究院院長、南京大學長三角研究中心教授張二震看來,「把論文更多地寫在江蘇的大地上」,對經濟學研究尤其有針對性。他說,要從江蘇人民的偉大實踐中總結出一般經驗、抽象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並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理論。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不能躲在書齋裡冥思苦想,而要深入實際、回應時代關切。」江蘇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教授華桂宏說,要圍繞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命題,提前謀劃、聚力攻破,為推進江蘇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同時,要認真回顧江蘇發展歷史,總結好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功經驗,既為江蘇開啟新徵程提供歷史養分,又為其他地區的發展提供示範與借鑑。江蘇黨的建設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院秘書長、省委黨校決策諮詢部副主任杜貴陽認為,把論文更多地寫在江蘇大地上,要強化問題意識,深入研究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多建睿智之言,多出管用之策。南京社科聯黨組書記、南京社科院院長曹勁松認為,只有真正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在實踐中求真知、創學術、礪才能,才能以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體系構建回答好時代發展之問和江蘇實踐之問。

營造生態,厚植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土壤

學術生態是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土壤。「婁勤儉書記在講話中提出要共同呵護、培育良好的學術生態,切中實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蘇州市社科聯主席劉伯高說,我們將認真貫徹婁勤儉書記講話精神,進一步健全成果導向機制、鼓勵激勵機制、投入保障機制,引導社科工作者樹立真擔當、鍛造真品格、書寫真學問。

南通市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張笑春表示,社科理論工作者要深刻領會講話精神,突出實踐導向、問題導向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統一起來;要大力弘揚優良學風,培育一批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既有理論功底又有實踐經驗的學科領軍人才和中青年學術骨幹隊伍。

各級社科聯組織是營造優良學術生態的重要力量。鹽城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李曉奇介紹說,接下來將著力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堅定政治方向,強化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的政治自覺,培育求真求實求新的學術土壤。二是服務發展大局,積極向黨委政府建言獻策,充分發揮社科聯組織作為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三是優化成果評價體系。堅持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引導社科工作者走出「象牙塔」,多到群眾中去調查研究,把學問做到群眾心坎上。

營造良好的學術生態,還需要大力加強機制體系建設。徐州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於法順表示,要堅持正確的學術導向,以學術質量、社會影響、實際效果為衡量標準,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學術評價體系。加強高質量社科人才隊伍建設,突出人才梯隊培養,營造有利於社科人才發展的生態鏈。

記者 顏雲霞 楊 麗 陳立民

相關焦點

  • 奮勇攀登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峰
    中國江蘇網訊 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大會是全省社科界的一次盛會,是江蘇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繼往開來的一件大事。我們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近年來,全省哲學社會科學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論述精神,圍繞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強理論研究、著力正本清源,圍繞服務江蘇改革發展建設新型智庫、積極資政建言,圍繞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術創新、打造學術品牌,社科強省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新時代廣東哲學社會科學的使命與擔當
    與會者回顧了60年來省社科聯走過的道路,一致認為,堅持黨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全面領導,是繁榮發展社科事業的根本保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靈魂和旗幟;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努力方向和根本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哲學社會科學生命力之所在;堅持理論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永恆主題。
  • 婁勤儉勉勵哲學社會科學界:把論文更多地寫在江蘇大地上
    他希望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論述精神,緊跟時代步伐、緊貼全省大局,圍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要求找準方位、科學謀劃,奮勇攀登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峰,為深化「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 凝聚社科力量,做好服務發展「大文章」
    中國江蘇網訊 同心同行同奮進,再接再厲再出發。又到一年歲末時,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在即。回首江蘇人民的奮鬥歷程,環視江蘇大地的深刻變遷,可以說,過去六年既是江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的關鍵時期,也是江蘇社科事業守正創新、繁榮發展的黃金時期。思想之花,灼灼其華;理論之樹,長青不老。
  • 【聚焦】在這個大會上,劉奇書記對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
    省委書記劉奇出席並講話,他強調,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論述,切實擔負起述學立論、建言獻策的崇高使命,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努力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繁榮,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提供強大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 深入學習五中全會精神努力推動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福建社科界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深悟透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核心要義,深刻領會豐富內涵,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會精神上來,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 繁榮發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事業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對國際經濟發展形勢和格局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挑戰和機遇。應對新形勢、新變化帶來的挑戰,迫切需要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從理論上深入研究和解答。在新的歷史起點、新的歷史時期,建設好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高等學校最有資格、最有義務,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 推動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邁進的關鍵接續期,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新發展階段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推動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思想理論支撐。
  • 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功能定位
    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要跟上時代步伐,必須清醒地認識和理解自身的發展特質與時代擔當,準確把握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功能定位,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努力提升辦刊質量,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設。
  • 武漢大學專家共議新時代一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建設
    他希望《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聯合校內期刊服務學校相關學科發展、打造武大學術品牌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同時立足學術前沿,面向時代熱點、面向中國現實問題大力刊發精品力作,搭建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為學術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 湖師大社科優秀成果獎再次領跑全省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
    科研瞄準國家、地方急需 管理瞄準教學科研所需 配「財務助理」提供保姆式服務 湖師大社科優秀成果獎再次領跑全省 華聲在線5月23日訊 省委、省政府日前通報表彰了湖南省第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第六屆優秀社會科學專家。
  • 湖南師大摘得32項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一等獎佔全省一半
    紅網時刻5月9日訊(通訊員 陽旺)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發布了《關於表彰湖南省第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第七屆優秀社會科學專家、第五屆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的通報》,此次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出一等獎20項、二等獎50項、三等獎30項,總計100項。
  • 加強科研誠信體系建設 促進哲學社會科學健康發展
    哲學社會科學自誕生之始就把追求真理、揭示客觀規律作為崇高目標。 關鍵詞: 作者簡介:   科研誠信是哲學社會科學的基石,是優良學風的主要體現。哲學社會科學自誕生之始就把追求真理、揭示客觀規律作為崇高目標。
  • 南京理工大學在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中取得佳績
    【獲獎作品簡介】獲獎作品針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產業集群發展困境、地區經濟差距擴大、城市化、工業化和服務化波動等突出問題,試圖從新戰略區域構建、企業技術創新以及經濟空間重塑等層面,提出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新策略。
  • 「三大體系」建設引領哲學社會科學邁向未來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張文宏認為,要以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為實證研究和理論研究的起點,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解決目前學科體系不健全、學術體系不完善、話語體系不到位的問題,為世界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創新與學術評價高端論壇在上海舉行
    2019年12月1日,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學術月刊》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創新與學術評價高端論壇」在上海舉行。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炯出席會議並講話。來自全國的著名專家學者、期刊界與轉載與評價機構代表以及科研管理部門代表百餘人參加此次會議。
  • 張樹華、陳承新 | 自立自為自強 推進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國家治理領域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任務、新課題,必將給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和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
  • 北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紀念創刊50周年 將開闢英文版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55年,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9月17日,「北京大學學報創刊五十周年慶典」在英傑交流中心隆重舉行。北京大學歷史上素有創辦社會科學名刊的好傳統。當年,蔡元培辦《北京大學月刊》,胡適辦《國學季刊》,陳獨秀、李大釗辦《新青年》,馳譽海內外,影響深遠。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8年財政預算信息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8年部門預算情況的說明一、基本情況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以下簡稱市社科規劃辦)成立於1983年9月,是隸屬於市委、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副局級事業單位。單位內設秘書處、規劃處、研究基地工作處、成果處、宣傳處和信息處等6個處室,事業編制29人,在職29人,退休人員9人。
  •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可免費下載社科論文
    2016年12月30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http://www.ncpssd.org)正式上線。近日,該文獻中心提供免費論文下載的消息刷爆了學者、人文社科類學生、研究者的朋友圈。 據澎湃新聞3月7日報導,與知網等資料庫相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的優勢在於免費。該中心的資源相當豐富,幾乎收錄了人文社科領域的全部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