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也會出現各種的疾病問題,老花眼和白內障也會不約而同的找上門來,很多人將白內障誤以為是老花眼,不去在意,但是沒準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眼睛失明......
很多人白內障和老花眼傻傻的分不清,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一聊白內障和老花眼。
什麼是老花眼?
老花眼主要是屈光間質調焦功能減弱造成的。屈光間質通過晶狀體的彈性來正常調焦,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會慢慢變硬,逐漸失去了彈性,導致屈光間質無法正常聚焦,表現為眼睛只能看到遠處,卻看不到近處。
老花眼直接表現為近距離閱讀模糊、疲勞、酸脹、多淚、畏光、乾澀及伴頭痛等症狀。醫學上又稱老視,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晶狀體硬化,彈性減弱,睫狀肌收縮能力降低而致調節減退,近點遠移,故發生近距離視物困難。
大部分的人在40~45歲左右眼睛會悄悄出現「老花」。而眼睛老花的度數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遞增。45歲時眼睛老花度數通常為100度,55歲提高到200度,到了60歲左右,度數會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後眼睛老花度數一般不再加深。
老花眼突然好轉,這是好事嗎?
屈光間質在小時候變化比較快,中間一段時間都非常穩定,但到40歲以後,因為晶狀體逐漸渾濁,屈光間質慢慢會變得不穩定。所以老花眼突然變好,這並不值得高興,可能預示著眼部疾病白內障的出現。
什麼是白內障?
白內障其實是一種晶狀體在年齡、外傷、藥物的影響下出現渾濁,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的眼病。多見於50歲以上,且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多。
白內障的常見症狀有這些:
1
視力模糊;
2
出現重影;
3
物體顏色變淡;
4
暗光下閱讀困難;
5
看燈光出現光暈。
怎樣區分老花眼、白內障?
老花眼是由於年齡的增長,晶狀體逐漸硬化,彈性下降,睫狀肌收縮能力減弱,引起眼睛調節(變焦)能力減退,通常到達一定程度後會趨於穩定,不會持續惡化下去的。
白內障是一種可能會導致眼睛失明的病理性眼疾,白內障的病程有長的也有短的,有的人呢,視力沒有受很大的影響,而有的人卻導致視力失明的不良後果。小編在這邊建議有了白內障最好還是每年去眼科醫院檢查一下病情的發展狀況,該手術就果斷手術。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容易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有致盲的危險性,所以白內障的危害要比老花眼大很多。
一般來說,老花眼看近處的東西不清楚,看遠處的則會比較清楚;而白內障是因為晶狀體混濁引起的,混濁的晶狀體遮擋了部分光線的進入,所以無論看遠看近都不清楚。
白內障和老花眼常常會一起同時出現,許多人容易把白內障錯認為是老花眼,或者一直拖著不去做手術。其實過「熟」的白內障可能會誘發青光眼等嚴重的併發症,會增加手術的風險和難度,影響術後恢復效果。
老花眼和白內障並存怎麼辦?
如果只是單純的老花眼,戴個老花眼鏡就可以,但是老花眼和白內障同時存在,戴老花眼鏡不能解決白內障的問題,但卻可以通過手術來同時解決這個問題。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