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似水豈無涯,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2020-12-06 水月嵐曦880125

河山滿目,深紅淺翠,秋風吹來一枕新涼,秋雨抖落滿地細碎的美麗。眼前的景致仿若一張塵封的老照片,讓你走入一種老舊的情懷。

流光瀲灩,年華靜美,蒼翠的陌上,多少往事如煙,多少故事傾城。回眸處,誰一指紅塵獨自繾綣情深。

左手倒影,右手年華,站在時光的彼岸,我等待著一場流年的煙火,照亮這晦暗的滄桑。一指流砂,拼湊不出紅塵的冷暖,光影穿插而過,留下浮世的殤。

陌上深秋,時光靜好

秋,是色彩斑斕的華美樂章,是雲淡風輕的陌上客,是悽冷蕭瑟的簷下雨,是化淚千行的一曲離殤,是落地成霜的清淺時光。

午後,溫暖的秋陽落在滿階金黃的葉上,落在老藤攀附的城牆上,落在遠處風煙瀰漫的山巒間,時光變得溫柔而慈悲。

突然想去走走,離開城市的擁擠和喧囂,離開繁忙的工作和生活,推開季節虛掩的門,去看一看秋的色彩,聽舊亭臺下的幾縷竹風,將一懷簡約的心事,清淡地懷想。

清秋的楓林早已被清霜染作相思的顏色,一半蕭蕭隨晚風,一半傲霜立枝頭,恍若一首錦繡玲瓏的辭章。指尖撥動自然的弦,流水清音撲面而來,煙霞隨音符跳動、起舞。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在溫暖的斜陽下,在淡淡的晚風中,那個清瘦的身影,獨坐於竹籬之下,守著一片黃花,飲一壺濁酒,物我兩忘。那時歲月深處,關於明淨秋天最深刻的畫面之一,帶著歲月蒼茫,帶著世事悠然。

歲月是一指流砂

歲月,是一陣流年的風,吹過往事經年,帶來回憶的惆悵。

歲月,是一場不期然的雨,打溼眼前的風景,裝點離別的心情。

歲月裡,有花開,有花落,有璀璨,有凋零,有斑駁,有蕭瑟,有年華正好,有時光蒼老。

歲月裡的滄桑,寫滿了蒼涼的況味;歲月裡的綻放,是懂得流年的慈悲。

餘秋雨:「生命,是一樹花開,或安靜或熱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在歲月的年輪中漸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躍動的、抑或沉思的靈魂,在繁華與喧囂中,被刻上深深淺淺、或濃或淡的印痕。」

仿佛走了很久,從亂花迷人眼,到薔薇滿架香,再到秋水共長天;卻又好像只是一個回眸裡,眼前的流光,便悄然轉換。

時間很短,天涯很遠,從今後,以一顆素淡的心,走過一山一水,一朝一夕,守著安靜的流年,看歲月靜好,品浮世清歡。

淡淡流年香

金黃的桂花掛滿了枝頭,香風陣陣,在整個小山村裡瀰漫開來。家家戶戶將桂花採下,於院中晾曬,再用蜂蜜醃製,做成香甜可口的桂花醬;或將晾乾的桂花,和白酒、冰糖封於壇中,釀作芬芳的桂花酒。

村裡的人不懂詩情,更不解風雅,只覺得花香襲人,可以裝點平凡的時光。

中秋時,一家人圍坐在小院裡,桌上擺好月餅,衝一壺清茶,沒有詩酒夜話,只是聊家長裡短,稼桑麻,空氣裡有淡淡的桂花香。

月色溫柔,流年含香,最尋常的煙火歲月,卻最經得起人世的山高水長。

世間一切,終會成會過眼的雲煙,但時光依然美麗。無論是滄海還是桑田,無論是跋山還是涉水,總有不盡的風景,供你我賞閱,總有不同的人情物意供你我品嘗。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門前風雨,枕上詩書,流年如風,淡淡含香。

願你慢慢老去,願你餘生,所歷一寸光陰皆慈悲,所遇每一次風雨都溫柔。

願你看淡世間事,常生歡喜心,且以溫柔度此生。

相關焦點

  • 發朋友圈的情感句子:人生似水豈無涯,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四、我裝作毫不在意,知道嗎,我的心中是多麼難受。五、人生似水豈無涯,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六、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七、對你好的人不會永遠在你身邊,在你身邊的人不會永遠對你好。
  • 浮雲吹作雪 世味煮成茶——蓮舍閒話茶梅
    【我為花狂】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蓮舍閒話茶梅 文/倪莉新年隨著開年的第一場小雨漸漸地走遠了,這個是萬物萌發,春意蕩漾的季節,讓人於蕭條中滋生出無限的遐想。一直很奇怪,這花明明就是茶花啊,怎麼喊作茶梅呢?那姿態豐盈,豔麗炫目的花瓣,還帶著茶花獨有的蠟質光澤。讓我們找找它的出處,宋代劉仕亨在一首《詠茶梅花》裡也寫了茶梅優雅的形象和超逸的氣韻:「小院猶寒未暖時,海紅花發暮遲遲,半深半淺東風裡,好是徐熙帶雪枝。」
  • 【定州文創產品】鐵壺煮茶 飲盡芳華
    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淡淡秋風微雨過,流光瘦減繁華。人生似水豈無涯。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還憶經年唐宋事,心頭一點硃砂。相逢千裡負煙霞。空山人去遠,回首落梅花。——白臘梅《臨江仙》煮世鐵壺的起源鐵壺起源於我國,後流傳並盛行於至日本,距今已有數百年之遙,一直被視為提升茶品品感標準的必備器具。中國的鑄鐵文化可追溯到秦漢時期,到唐朝由日本僧人把鑄壺技術及茶文化傳送到日本,張氏祖輩從北宋時期就開始從事鐵壺的鑄造,到新中國文革時間停止了此行業。
  • 肖戰:往日浮雲吹作雪,雪逢春化。曾經世味煮成茶,茶濃一段佳話
    硃砂,無別的本領,只會堆疊些文字,文字本無言,但記錄的足跡卻都是燦爛的光點,珍貴的記憶,溫暖的情懷。一直以來,對於肖戰,深情冠以眼淚來澆灌,看他笑,跟著笑,但又會莫名其妙的掉眼淚。看他哭,更是心如刀割。
  • 詩詞|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我們品茶,也是在品味自己的人生;茶的命運,也是我們的命運。《山泉煎茶有懷》【唐】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著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品名茶。茶是流在記憶裡的長河,將人生中的波瀾,無論高昂與低沉,都斂收成杯碗中的靜波,任你感慨,任你評說。
  • 把盞茶,訴人生
    人生似水豈無涯,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人生何嘗不是這樣,白駒過隙。滄海一粟。或許生活還是回歸平淡的好,閒暇時品一杯平淡之茶,願一縷幽香,還自己一顆清淨之心,歲月靜好!茶如人生,人一走,茶就涼,是自然規律;人沒走,茶就涼,是世態炎涼。其實,倒不如說人生就是一杯水,給你的只是想像,你想什麼,什麼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時間長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內心的滋味與人生的閱歷。不同季節或不同的時間,喝著著不同的茶,像極了生命中或涼或暖的時光。
  • 女生閨蜜頭像,人生似水豈無崖,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分開之後,我總覺得有些事情沒有做完,有些話沒有跟你說清,也有無數次想衝到你面前,有無數次的控制住自己,我知道沒有意義我想到以後沒有像我對你這麼好了就感覺贏了,可我想到最終還是沒有你,我感覺還是輸了人和人的出場順序真的很重要,陪你一起喝醉的人,是沒法送你回家的想了一晚上的悄悄話,開口卻只成了早安
  • 煮雪烹茶,踏雪尋梅,湖心看雪……古人的「玩」雪指南
    無論是對窗觀雪,還是踏雪尋梅,亦或是煮雪烹茶,都給尋常生活平添了無盡風雅趣味。吟詩弄賦雪落之時,遠山素白,近水素淨,文人雅士面對此情此景,自然少不了吟詩弄賦。東晉名士羊孚曾作四言詩《雪贊》,「資清以化,乘氣以霏;遇象能鮮,即潔成輝」,大臣桓胤讚不絕口,手書於扇上。重臣謝安曾於「寒雪日內集」,召集家族兒女「講論文藝」。
  • 蓋碗、玻璃杯、飄逸杯、保溫杯、煮茶,誰才是你白茶衝泡的首選!
    出身相似的兩個人,卻能因不同的命運造化,走向全然不同的人生路。如金庸筆下,同以牛家村為生命起點的郭靖與楊康,其後的人生路,截然不同。佛家裡,將這樣的命理,稱作為機緣。【泡茶用水要留意】衝泡白茶,在泡茶用水上,一是要確保水質的透徹潔淨,才能得出好茶味;二是要確保水溫達到100℃,更能激發深層茶香和茶味。水是茶之母,好水才能得出好茶味。
  • 雪滿山林: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文人們紛紛烹茶煮雪,踏雪尋梅,雪霽遊湖,盡享冬日的美景雅趣。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開啟一個全新的系列,帶大家一覽詩詞書畫中的冬日之美。四時節令,各有特點,而冬季最經典的景致就是雪滿山林。今天,我們就從李白的《行路難》中,來感受一下雪山冰川的寒意。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對學習的看法
    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名言不知激勵了多少莘莘學子投身書海,可是《莊子·養生主》中也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樣的話。《莊子·天道》: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其實並不是這樣,筆者從兩個角度來分析,先從學習方法的角度來說,莊子更注重生活上的實踐,而不是書本上的硬性知識,因為有些道理是只能是意會而不能言傳的,需要自己去實際操作才能得到答案。
  • 茶詩詞: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賞析】>>>注釋世味:人生滋味;社會人情。客:客居。京華:京城之美稱。因京城是文物、人才匯集之地,故稱。分茶:宋元時煎茶之法。注湯後用箸攪茶乳,使湯水波紋幻變成種種形狀。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這裡用作代稱。是詩人對自己的謙稱。風塵嘆:因風塵而嘆息。暗指不必擔心京城的不良風氣會汙染自己的品質。
  • 綠茶、白茶、紅茶、黑茶,六大茶類都能煮茶嗎?這裡有個完整解釋
    冬夜氣寒,煮茶取暖。竹爐湯沸,壺內茶湯滾沸。倒一杯暖心的茶,分享給老友,是份體貼細膩心意。而獨自喝茶,煮壺熱騰騰的老茶作伴。低徊沉思,將平日的勞碌拋在身後,靜享片刻安寧。人間萬物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冬日煮茶,思量之間,可抵十年塵夢。天冷了,宜煮茶,此時不煮茶更待何時?
  • 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世人以有涯求無涯,錯誤至極
    最近痴痴迷於莊子的思想,今天偶然間讀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吾涯」這句流傳甚廣的古語,想起當年還是童真的少年時期,也曾在教室的人物畫像欄中看過這句話,那時候多多少少受到激勵: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這是多麼高大上的事情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所以,要更加刻苦地學習,學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