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孔隙率的常用測試方法
在薄膜、中空纖維膜等膜材料的應用與研究中,孔隙率是一項常用的重要指標。孔隙率一般被定義為多孔膜中,孔隙的體積佔膜的表觀體積的百分數,即:ε= V孔 / V膜外觀。
孔隙是流體的輸送通道,這裡的「孔隙」準確的說應該指「通孔孔隙」。通常研究人員希望採用此參數來評價膜的過濾性能、滲透性能和分離能力。但由於定義以及測試方法限制等原因,造成目前大家經常看到的和並被普遍應用的「孔隙率」這個參數中的「孔隙」,並非指的是「通孔孔隙」,所以,這種定義的孔隙率,與膜的過濾性能、滲透性能、分離能力並不構成正相關性。也就是說,孔隙率大的,過濾性能並不一定好;滲透率為零,孔隙率不一定為零。
對於泡壓法原理的膜孔徑分析儀,如果膜上的孔非理想的圓柱形孔,其實是不能用來分析孔隙率的,因為該原理的儀器測試出來的孔徑分布是通孔孔喉的尺寸信息。用通孔孔喉尺寸計算得到孔面積,從而依據ε= V孔 / V膜外觀 = S孔 / S膜外觀 來計算出的孔隙率,這個值在實際中會遠小於目前常用方法所得到的孔隙率。只有當該膜的孔為理想的圓柱孔時,即孔喉和孔口的尺寸相同且無其它凸凹、縫隙結構時,由通孔孔喉尺寸得到的孔隙率才與目前常用方法得到的孔隙率接近(這種情況在實際中幾乎不存在)。
下面列舉幾個常用測試方法:
方法一:稱重法(溼法、浸液法)
原理:根據膜浸溼某種合適液體(如水等)的前後重量變化,來確定該膜的孔隙體積V孔;該膜的骨架體積V膜骨架可以通過膜原材料密度和幹膜重量獲得;則該膜的孔隙率:
ε= V孔 / V膜外觀 = V孔 / ( V孔+V膜骨架 )
方法二:密度法(幹法、體積法)
原理:見如下公式推導,所以,只需要膜原材料的密度ρ膜材料和膜的表觀密度ρ膜表觀,就可計算得到孔隙率ε。其中表觀密度ρ膜表觀可由外觀體積和質量獲得。
ε= V孔 / V膜外觀 = ( V膜外觀-V膜骨架 ) / V膜外觀=(ρ膜表觀-ρ膜材料 )/ ρ膜表觀
方法三:氣體吸附法
原理:根據低溫氮吸附獲得孔體積,從而得到孔隙率。該方法只能獲得200nm以下尺寸孔結構的孔體積,無法表徵200nm以上孔的信息,對於大量濾膜不適用。
方法四:壓汞法
原理:根據壓汞法原理,利用壓力將汞壓入膜的各種結構的「孔隙」中,根據注入汞的壓力、體積來獲得膜的孔隙體積及尺寸數據;該方法的缺點是將汞壓入微孔需要的壓力較大,該方法更適合於分析剛性材料,對於大多數膜材料為彈性材料,在注入汞的過程中容易發生變形或「塌陷」,從而產生較大誤差。
以上四種孔隙率的常用測試方法,所獲得孔隙率數據中的「孔隙」都不是「通孔孔隙」,更不是「通孔孔喉孔隙」;若不是「通孔孔隙」,那麼,這個「孔隙率」就無法達到研究人員所希望的評價過濾性能、滲透性能和分離能力的目的。舉例說明:A膜通孔為零,表面「凸凹、閉孔、盲孔」等結構形成的孔隙率為40%;B膜孔隙率為20%且有通孔;那麼,我們並不能依據該孔隙率數據對該兩種膜的過濾性能做出比較。這點在研究和應用中是需要注意的。
電鏡耗材供應商
江蘇紅果科技掃描電鏡商城:https://shop67542223.taobao.com/
主營掃描電鏡配件、掃描電鏡回收、二手電鏡銷售以及電鏡維修
長期回收和供應各類二手掃描電鏡SEM、FE-SEM FIB TEM等
聯繫電話:189-6268-8934
公眾號所有信息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速與編輯聯繫刪除,謝謝合作。
最終解釋權歸China-microscope所有
江蘇紅果科技掃描電鏡商城友情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