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乾貨 | 電鏡測試中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

2021-01-19 材料人

元素分析在電鏡分析中經常使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分析型電鏡通過安裝 X射線能譜、能量過濾器、高角度環形探測器等配件, 逐步實現了在多學科領域、 納米尺度下對樣品進行多種信號的測試,從而可以獲得更全面的結構以及成分信息。以下是幾種現在常用的電鏡中分析元素的方法。


1.X 射線能譜(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S)


X 射線能譜是微區成分分析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其物理基礎是基於樣品的特徵 X 射線。當樣品原子內層電子被入射電子激發或電離時,會在內層電子處產生一個空缺,原子處於能量較高的激發狀態,此時外層電子將向內層躍遷以填補內層電子的空缺,從而釋放出具有一定能量的特徵 X 射線。



圖 1 EDS 原理示意圖


特徵 X 射線是從試樣 0.5~5μm深處發出的,它的波長與原子序數之間滿足莫塞萊定律:



不同的波長λ對應於不同的原子序數Z。根據這個特徵能量, 即可知所分析的區域存在什么元素及各元素的含量。根據掃描的方式, EDS 可分為點分析、線掃描及面掃描三種:EDS 點分析是將電子束固定於樣品中某一點上,進行定性或者定量的分析。 該方法準確性較高,用於顯微結構的成分分析。 定量分析樣品中含量較低的元素時,常用點分析的方法。 圖 2 所示為陶瓷樣品的 EDS 點分析結果。



圖 2 陶瓷樣品的 EDS 點分析結果


EDS 線掃描分析是電子束沿一條線對樣品進行掃描,能得到元素含量變化的線分布曲線。結合樣品形貌像對照分析, 能直觀獲得元素在不同區域的分布情況,如圖 3 中,通過線掃描可以清楚地看出 CdS 和有機物含量沿異質結分布的情況。



圖3 無機(CdS)/有機(PPY)異質結線掃描分析結果


EDS 面掃描分析是電子束在樣品表面掃描,試樣表面的元素在屏幕上由亮度或彩色表現出來,常用來做性分析。 亮度越高,元素含量越高,結合形貌像常用於成分偏聚、 相分布的研究中。 圖 4 所示的是有機、 無機納米線的面掃描結果,可以看出 C 和 Cd 元素的分布於納米線的形貌像一致。



圖 4 無機(CdS)/有機(PPY)異質結面掃描分析結果


2.電子能量損失譜( Electron energy-loss spectroscopy, EELS)


入射電子穿透樣品時,與樣品發生非彈性相互作用,電子將損失一部分能量。如果對出射電子按其損失的能量進行統計計數,便得到電子的能量損失譜。由於非彈性散射電子大都集中分布在一個頂角很小的圓錐內,適當地放置探頭, EELS 的接受效率會很高, 相比 EDS分析, EELS 的記譜時間更短, 特別是用於小束斑分析薄樣品時;另外, EDS 在探測輕元素( Z<11)時只有 1%的信號能接收到,且譜線重疊比較嚴重,而 EELS 的能量解析度( 1eV)遠高於 EDS( 130eV),因此, EELS 在探測輕元素方面更有優勢;而且,除了對樣品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成分分析外, EELS 的精細結構還可提供元素的化學鍵態、最近鄰原子配位等結構信息,這是其他電子顯微分析方法所不能比擬的。



  圖 5 電子能量損失譜 EELS 原理


在 EELS 譜圖中, 除了幾個電子伏特的化學位移,同一種元素的電離損失峰的能量坐標總是近似相同的,因此,通過標定電離損失峰的能量坐標,即可定性地分析樣品所含的元素。然後通過測量元素的電離損失峰曲線下扣除背底後的面積,即該元素的電離損失峰的總強度IK ,可對該元素的含量進行定量分析。當樣品很薄時,IK 可以近似地表示為:



式中, NK為樣品單位面積上K元素的原子數,σK為K元素的總散射截面,I為總的透射電流強度,於是有:



如果樣品中還有另一種元素 J,則兩種元素的成分比為:



但是,在實驗上很難測量電離損失峰的總強度IK 和IJ ,通常只能在某一能量窗口內和某一散射角範圍( 0~β)內統計電離損失峰的總強度IK ( ∆,β)和IJ( ∆, β) 及計算相應的散射截面σK( ∆, β)和σJ( ∆, β)。於是兩種元素的成分比可寫成:



利用量子力學方法可以計算元素的散射截面,通常 EELS 定量分析的軟體都給出了各種元素散射截面的理論計算方法,可以用來進行成分定量分析。


如圖 6 所示為用 EELS 軟體自動分析同時含有氧( ZO=8)、 鋇( ZBa=56) 及銅( ZCu=29)元素的樣品。從能量坐標可以判定出元素種類, 通過計算可以得到氧、鋇、銅的相對含量。



圖 6 EELS 軟體自動分析結果


3.Z 襯度像/HAADF-STEM 像( Z-contrast Imaging/ 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image,HAADF)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隨著電鏡硬體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具有場發射電子槍的超高真空電鏡的出現和普及,一種高分辨掃描透射成像技術,即高分辨或原子解析度的原子序數( Z)襯度像( High Resolution or Atomic Resolution),在材料微觀分析方面嶄露頭角,成為當代電子顯微技術發展的新領域。 Z 襯度成像也可稱為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高角環形暗場像( HAADF-STEM, High Angle Angular Dark Field-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在 TEM 中,被高電壓加速的電子照射到試樣上,入射電子與試樣中原子之間發生多種相互作用。其中彈性散射電子分布在比較大的散射角範圍內,而非彈性散射電子分布在較小的散射角範圍內,因此,如果只探測高角度散射電子則意味著主要探測的是彈性散射電子。這種方式並沒有利用中心部分的透射電子,所以觀察到的是暗場像。



圖 7 HAADF 像原理示意圖


圖 7 所示為高角度環形暗場( HAADF)像的原理圖。按照 Pennycook 等人的理論,若環形探測器的中心孔足夠大,散射角θ1、θ2間的環狀區域中散射電子的散射截面𝜎可以用盧瑟福散射公式在環形探測器上直接積分得到:



式中 m——高速電子的質量, m0——電子的靜止質量, Z——原子序數,


         α0——波爾半徑, θ0——波恩特徵散射角


因此,厚度為 t 的試樣中,單位體積中原子數為 N 時的散射強度:


IS = σNtI


由以上兩式可以看出, HAADF 像的強度正比於原子序數 Z 的平方。 這種成像技術產生的非相干高分辨像不同於相干相位襯度高分辨像,相位襯度不會隨樣品的厚度及電鏡的焦距有很大的改變,像中的亮點總是反應真實的原子, 由此我們能夠得到原子解析度的化學成分信息, 像的解釋一般不需要複雜繁瑣的計算機模擬。另外, 在應用這種技術的同時,可以得到單個原子列的電子能量損失譜,這樣就可在一次實驗中得到原子解析度的材料的晶體結構以及電子能帶結構信息。這種方法尤其適用於缺陷、 晶界和界面的微觀結構及成分分析。


Z 襯度像是掃描透射成像,成像時用的是會聚在樣品表面的高強度小束斑,樣品汙染是一個常見問題。輕微的樣品汙染就會使電子束照過的地方產生碳化物汙染斑,使得 Z 襯度像變得模糊。為了減少汙染,要儘量保持樣品的清潔, 並在實驗前用等離子清洗儀將樣品清洗後再進電鏡觀察。



圖 8 為 Ti3SiC2和 4H-SiC 的界面,其中原子序


數 ZH=1, ZC=6, ZSi=14, ZTi=81。 圖中較亮的區域為 Ti3SiC2, 較暗的區域為 4H-SiC。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Ti 原子(最亮的點)以及Si 原子(較暗的點)的排列情況。



圖 8 Ti3SiC2和 4H-SiC 界面的 HAADF 像


主要參考文獻:

1.章曉中,電子顯微學分析,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2.段曉峰,孔翔,電子能量損失譜及其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科學出版社, 2003
3.辛燕,原子解析度原子序數襯度成像,科學出版社, 2003


測試谷是材料人旗下專注材料分析測試平臺,提供包括力學、物理、化學、結構分析等分析測試及其相關數據分析,提供論文潤色、插圖繪製、材料計算,專利撰寫等服務。同時,歡迎有一技之長的材料人入駐測試谷,向廣大會員提供服務,掃碼直達測試谷服務專區:



本文轉載自中科院化學所分析測試中心,材料牛編輯整理。


相關焦點

  • 膜孔隙率的常用測試方法
    在薄膜、中空纖維膜等膜材料的應用與研究中,孔隙率是一項常用的重要指標。對於泡壓法原理的膜孔徑分析儀,如果膜上的孔非理想的圓柱形孔,其實是不能用來分析孔隙率的,因為該原理的儀器測試出來的孔徑分布是通孔孔喉的尺寸信息。用通孔孔喉尺寸計算得到孔面積,從而依據ε= V孔 / V膜外觀 = S孔 / S膜外觀 來計算出的孔隙率,這個值在實際中會遠小於目前常用方法所得到的孔隙率。
  • 精品乾貨:光催化入門指南(3) —光催化常用表徵與測試
    它的性能好嗎等等,這些都是需要通過一系列測試與表徵才能知曉,現在就來分享下光催化中常用的測試與表徵,讓大家有個總體認識。1.XRD(X射線衍射)XRD 多以定性物相分析為主,但也可以進行定量分析。掃描電鏡有很多種,不同掃描電鏡測試條件、測試材料範圍有所不同,常見的有掃描電鏡(六硼化鑭燈絲),掃描電鏡(鎢燈絲),場發射掃描電鏡(FESEM),除此之外還有掃描透射電鏡(STEM)、冷凍掃描電鏡(Cryo-SEM)、低壓掃描電鏡(LVSEM)、環境掃描電鏡(ESEM)、掃描隧道顯微鏡(STM)、掃描探針顯微鏡(SPM)、原子力顯微鏡(AFM)等,以及多功能的分析掃描電鏡(電鏡與其他儀器聯用,如電鏡帶上能譜儀
  • 掃面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測試20問
    TEM的樣品厚度最好小於100nm,太厚了電子束不易透過,分析效果不好。4.水溶液中的納米粒子如何做TEM?透射電鏡樣品必須在高真空中下檢測,水溶液中的納米粒子不能直接測。一般用一個微柵或銅網,把樣品撈起來,然後放在樣品預抽器中,烘乾即可放入電鏡裡面測試。
  • 淺談納米材料的表徵與測試方法
    2.2 X 射線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XRD)X射線衍射法可用於納米晶體材料結構分析、尺寸測試和物相鑑定。該方法測定的結果是最小不可分的粒子的平均尺寸;因此,只能得到較宏觀的測量結果。此外,採用該方法進行測試時,需要用X 射線衍射儀校正標準物質對儀器進行校正。
  • 學術乾貨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測試與表徵方法
    啟動電學測試,由電腦記錄響應信號。暗電流的測試步驟相同,只是測試過程中在暗態中進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性能的測試方法關於太陽能電池的IPCE表徵的問題紫外可見光譜測試主要是測量活性層對紫外波段和可見光波段的吸收。這種測試方法能夠得到材料的吸收範圍、吸收峰值、成分比例和聚合程度等信息。活性層對光的吸收效率越高,產生的激子數量就越多。
  • 粒度測試方法及分布圖的解析
    二、粒度測試的方法及優缺點(1) 雷射法:優點:操作簡便,測試速度快,測試範圍大,重複性和準確性好,可實現在線測量和幹法測量。缺點:分析速度慢,無法分析細 顆粒(如-2 μm )。(4) 電鏡法:用電子顯微鏡(掃描電鏡或透射電鏡)拍攝顆粒圖像,然後再進行圖像 分析的方法。
  • 分析測試中心聚焦離子束場發射掃描電鏡(FIB-SEM)投入使用
    聚焦離子束場發射掃描電鏡(FIB-SEM)可提供指定區域的材料去除、切割,並通過SEM實現暴露後亞表面特徵的無損成像。近日,我校首臺FIB-SEM在分析測試中心安裝完畢,這將對學校一流學科建設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 聚焦離子束技術使電鏡分析從二維走向三維
    電鏡技術研究正處於一個健康發展時期。就掃描電鏡而言,業界人士認為,未來其研究方向主要有三點。首先,原位研究,包括氣體、液體、加熱和力學等研究方法;其次,電子束旋進和三維重構及全息技術的方法學研究;最後,商業化的多種表徵手段集成到一臺儀器上,這也是目前電鏡行業儀器廠商熱衷的方式之一。
  • 「乾貨!IT職業新方向」技術大牛獨家繪製的接口測試學習路線圖…
    接口測試提出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發展速度和企業重視程度遠遠超出了其他的自動化測試技術,究其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1.以往的自動化測試技術,主要是針對界面UI層。但是由於這種基於UI界面元素的自動化技術對界面有非常大的依賴性。
  • 鋰離子電池材料測試技術大梳理
    下面就由我總結一下鋰電材料常用的幾種測試手段。因此,X射線衍射分析法作為材料結構和成分分析的一種現代科學方法,已逐步在各學科研究和生產中廣泛應用。由於原子在晶體中是周期排列的,這些散射球波之間存在固定的相位關係,會導致在某些散射方向的球面波相互加強,而在某些方向上相互抵消,從而出現衍射現象。每種晶體內部的原子排列方式是唯一的,因此對應的衍射花樣是唯一的,類似於人的指紋,因此可以進行物相分析。其中,衍射花樣中衍射線的分布規律是由晶胞的大小、形狀和位向決定。衍射線的強度是由原子的種類和它們在晶胞中的位置決定。
  • 單元測試常用的方法
    單元測試的原則同樣被擴展到第四代語言(4GL)的開發中,在這裡基本單元被典型地劃分為一個菜單或顯示界面。   經常與單元測試聯繫起來的另外一些開發活動包括代碼走讀(Code review),靜態分析(Static analysis)和動態分析(Dynamic analysis)。靜態分析就是對軟體的原始碼進行研讀,查找錯誤或收集一些度量數據,並不需要對代碼進行編譯和執行。
  • 聚焦離子束技術使電鏡分析從二維走向三維——記TESCAN(中國)與...
    電鏡技術研究正處於一個健康發展時期。就掃描電鏡而言,業界人士認為,未來其研究方向主要有三點。首先,原位研究,包括氣體、液體、加熱和力學等研究方法;其次,電子束旋進和三維重構及全息技術的方法學研究;最後,商業化的多種表徵手段集成到一臺儀器上,這也是目前電鏡行業儀器廠商熱衷的方式之一。
  • 媒體之聲丨聚焦離子束技術使電鏡分析從二維走向三維
    電鏡技術研究正處於一個健康發展時期。就掃描電鏡而言,業界人士認為,未來其研究方向主要有三點。首先,原位研究,包括氣體、液體、加熱和力學等研究方法;其次,電子束旋進和三維重構及全息技術的方法學研究;最後,商業化的多種表徵手段集成到一臺儀器上,這也是目前電鏡行業儀器廠商熱衷的方式之一。
  • 常見比表面積測試方法對比分析
    其中BET理論在比表面計算方面在大多數情況下與實際值吻合較好,被比較廣泛的應用於比表面測試,通過BET理論計算得到的比表面又叫BET比表面。統計吸附層厚度法主要用於計算外比表面;動態色譜法儀器中有種常用的原理有固體標樣參比法和BET多點法;動態色譜法之固體標樣參比法固體標樣參比法也叫直接對比法,國外此種方法的儀器叫做直讀比表面儀。
  • 蓄電池容量常用的測試方法
    常用的蓄電池容量測試方法是將電池接上一個負載進行放電,按照恆定的放電率,放到終止電壓後,停止放電,計算放電時間和放電電流的乘積,即可得到電池的容量,總的來說就是通過放電儀放電核容。
  • 經驗分享|信號完整性 常用的三種測試方法
    經驗分享|信號完整性 常用的三種測試方法 基本上測試系統的帶寬是測試信號帶寬的3倍以上就可以了。實際使用中,有一些工程師隨便找一些探頭就去測試,甚至是A公司的探頭插到B公司的示波器去,這種測試很難得到準確的結果。
  • APT/場發射TEM/球差矯正TEM、高端熱分析測試……高端測試手段一鍵...
    服務一:電鏡類 場發射透射電鏡(日本電子JEM-2100F) 可以檢測的項目:形貌,衍射,高分辨(TEM解析度0.23nm,STEM/HAADF解析度0.2nm),能譜EDS(點分析,線掃,面掃mapping,定量分析)
  • 飛納電鏡在功能材料中的應用實例
    廣東工業大學主要研究功能材料(主要為過渡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的合成和製備,並研究它們在環境催化、廢水處理以及能源領域中的應用。功能納米材料的尺寸和形貌是影響催化性能的關鍵,因此利用掃描電鏡觀察功能材料形貌和尺寸是必不可少的。
  • 洩漏電流的測試方法,乾貨分享!
    直接洩漏法:直接洩漏法與IEC 60601-1標準中使用的方法相同,用於測量人體模型(測量設備)對地的真實洩漏。劣勢:構成測量裝置的1KΩ電阻器會中斷低電阻接地導線,因此在測試故障設備時會造成潛在危險。 在測量過程中,EUT / DUT必須與大地電絕緣。 可以測量較低的洩漏電流值,因為並非所有洩漏都可以在接地導體中測量。
  • 軟體測試中的性能測試 負載測試 壓力測試
    1.之前有做過性能測試嗎,做過的話是做了哪些呢這個可以說使用常用的工具(jmeter,loadrunner)來完成,也可以說用的第三方軟體(這種普遍都是傻瓜型軟體,直接裝好就能用,騰訊gt等)。制定目標和分析系統2. 選擇測試度量的方法3. 學習的相關技術和工具4. 制定評估標準5. 設計測試用例6. 運行測試用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