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我省本月10日前後 稻飛蝨有可能再次暴發
本報訊 前幾天「肆虐」南京市區的褐飛蝨終於「消停」了,但是農村裡的「蟲蟲危機」又要暴發了。昨天,省氣象臺與省植保站聯合發布病蟲害監測與預警,預計本月10日前後,稻飛蝨將進入孵化高峰期,又一輪「人蟲大戰」可能再上演。
一盞燈一天可逮數萬隻
自從8月下旬以來,無數小飛蟲「登陸」南京。據植保系統監測,最近出現的飛蟲是被稱作「氣象蟲」的水稻害蟲——褐飛蝨。眼下不僅是南京,全省各地燈下普遍出現有史以來最大的褐飛蝨群,一盞燈一天就可以捕捉到1000隻以上的蟲子,其中沿江東部和沿海東部在30000隻以上,張家港更是高達79萬隻。昨天,江蘇省植保站和省氣象臺聯合發布病蟲害監測與預警,提請有關部門關注天氣預報,強化蟲情監測、制訂正確的防治對策、加強技術指導,全力防治褐飛蝨。
暖秋助長蟲蟲氣焰
據專家介紹,褐飛蝨是一種遷移能力很強、繁殖速度極快的水稻害蟲,每年都會從南嶺地帶及其以南地區依託暖溼氣流長距離遷飛。它主要聚集在水稻的基部靠近水面的地方,靠啃食水稻根部為生。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往往在水稻穗期暴發成災,致使水稻大幅減產。
江蘇省氣象臺副臺長魏建蘇介紹說,褐飛蝨的最適宜溫度是22—28℃,相對溼度80%以上。暖秋、多雨溼潤是褐飛蝨種群繁殖和危害的有利條件。8月29日夜至8月30日,隨著北方弱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江蘇,使江蘇高空產生了弱下沉氣流,將遷移中的褐飛蝨在江蘇「登陸」。同時,8月中旬以來,全省平均氣溫為27.1—30.2℃,多雷陣雨天氣,大部分地區相對溼度在80%左右,對褐飛蝨的繁殖和發育十分有利。
10日後會有一次大暴發
據省氣象臺預報,9月份平均氣溫全省大部分地區偏高,本月的降水量全省大部分地區多為過程性降水,預計9月20日之前均為褐飛蝨發生危害的適宜溫度,對褐飛蝨產卵和繁殖十分有利,這次遷入的褐飛蝨成蟲將順利產卵,9月10日前後進入孵化高峰期,田間蟲卵量還將不斷增加,預計褐飛蝨有可能大暴發。(朱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