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洲島歷史底蘊深厚,它見證了宋元兩朝交替的歷史。宋朝歷史上分北宋和南宋,硇洲島曾是南宋末代王朝兩個「真龍天子」避元軍追趕的逃難地。
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和學者聞一多筆下的硇洲島
東海和硇州是我的一雙管鑰,
我是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
你為什麼把我借給一個盜賊?
母親呀,你千萬不該拋棄了我!
母親,讓我快回到你的膝前來,
我要緊緊地擁抱著你的腳踝。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七子之歌·廣州灣》
1925年3月,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和學者聞一多先生寫下了著名的組詩《七子之歌》。組詩以擬人的手法,將我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其中第五章《廣州灣》的「東海和硇州」,即湛江東海島和硇洲島。
硇洲島是中國第一大火山島
硇洲島被法國「租借」時建設的硇洲燈塔
硇洲島古稱硭洲島,位於東海島東南約5公裡處,北傍東海島,西依雷州灣,東南面是南海,縱深是太平洋,總面積約56平方公裡。
硇洲島又是一個充滿傳奇的海島。1899年,腐敗落後的清政府被迫與法國籤訂了《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時稱「廣州灣」的湛江市區被法國「租借」,對外貿易曾繁盛一時。1943年,廣州灣為日軍佔領。1945年抗戰勝利,原租期長達99年的廣州灣提前回歸祖國,從此定名為「湛江」。而硇洲島和東海島曾被劃入廣州灣法租界。
硇洲島是一個充滿神奇的海島。大約20—50萬年前,這裡由海底火山爆發而形成,是中國第一大火山島。海島四面環海,孤懸海上,地勢險要。島上有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火山熔巖及絢麗多姿的活珊瑚。從地質學而言,值得勘探研究。這裡四季氣候宜人,風景秀麗,其中「硇洲古韻」是「湛江八景」之一。
硇洲島旅遊景點示意圖
宋朝末年遺留的古蹟——宋皇井
硇洲島歷史底蘊深厚,它見證了宋元兩朝交替的歷史。宋朝歷史上分北宋和南宋,硇洲島曾是南宋末代王朝兩個「真龍天子」避元軍追趕的逃難地。據傳,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三月,11歲的宋端宗趙昰、8歲的衛王趙昺兄弟,在將臣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等文武百官及十萬士卒護衛下,逃避元兵追趕,從東南沿海逃到硇洲島開設帝基,建造行宮營房,即今硇洲島宋皇村遺址。1277年4月,由於宋端宗年幼體弱,疲於奔命,一路擔驚受怕在島上病亡,葬於硇洲。料理完喪事,陸秀夫等眾臣擁趙昺為帝,史稱「宋帝昺」,建都硇洲。趙昺即位後,改元祥興、升硭洲為翔龍縣,並計劃安頓下來以圖復國。後來,張世傑、陸秀夫等護少帝趙昺遷往新會崖山,最後血戰崖門,全軍覆滅,陸秀夫抱帝投海,苟延的南宋末代終結。原來默默無聞的硇洲,因為見證了南宋王朝的覆滅,在中國歷史記下宋元兩朝交替最後一筆,備受史學界關注。
關於硇洲地名的來由,相傳當時硭洲遍地是石頭,少帝昺便命士卒採石,築石牆,建行宮,並利用石頭作掩護抵抗元軍。古泛指遊牧民族為匈奴,眾臣以石頭可抵禦蒙古元軍之意,授意少帝昺下旨:「以石擊匈賜為硇」,把硭洲島改為硇洲島。
硇洲島輪渡碼頭
海島名勝古蹟眾多,旅遊景點比較密集,吸引不少名人墨客到島上懷古探勝。今存古蹟有硇洲燈塔、媽祖廟、解放海南島戰役硇洲指揮部舊址、宋皇城遺址、祥龍書院、八角井、宋皇碑、宋皇亭、宋皇村、赤馬村以及竇振彪墓和宮保坊等。其中硇洲燈塔是世界著名三大燈塔之一、世界僅有的二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與倫敦、好望角燈塔齊名。
從湛江市區出發,約一個半小時車程即可到達東海島的東南碼頭,再乘坐20多分鐘的汽車滾裝輪渡就來到了硇洲島。硇洲鎮政府在碼頭附近,不遠處是津前「天后宮」。天后宮始建於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重建於清代鹹豐6年(1856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廟宇內現仍保存一定數量的明清文物。津前天后宮又是革命活動舊址,1949年12月至1950年3月10日,解放軍某步兵炮連進駐硇洲島,設解放海南島部隊指揮部於津前天后宮內,作渡海解放海南島戰前準備。在解放海南島戰役中,硇洲島湧現渡海英雄、功臣約80多人,革命烈士6人,並有數以千計的漁民、船夫、村民參加了支援渡海的行動。宮前臨海廣場是當年解放軍進行海戰訓練、揚帆渡海解放海南島的始發地。2003年,津前天后宮被定為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解放海南島戰役硇洲指揮部舊址
硇洲島津前「天后宮」
從天后宮一路向北,可以沿途領略赤馬村、宋皇井、宋皇村、祥龍書院、歷史文化走廊、硇洲燈塔以及竇振彪墓的古韻。硇洲島的北部,是古老繁華的天然港口碼頭「北港」。北港是個天然漁港,與東海島的龍水嶺、龍海天隔海相望。港口海水清澈,漁船徐徐,海岸的火山熔巖隨處可見,還有各種貝殼、珊瑚礁。這裡幽靜、輕鬆、愜意,令人流連忘返。
硇洲島的東南方向是那晏角,奇特的火山石壁、火山熔巖石灘最衝擊視覺。海岸邊距離海面大約20米落差,極目海天,湛藍的南海與蔚藍天空連在一起,蔚為壯觀。沿著石梯下行到海灘,聽著海浪排空拍打海灘上的火山石,看著球狀火山石、懸崖壁上的柱狀火山石、雲狀火山熔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驚嘆不已!那晏海石灘還是十分理想的天然海浴場,是南國著各的旅遊度假勝地之一。
清朝鴉片戰爭時期抗擊英軍的英雄——水師提督竇振彪之墓陵園石像
港頭村之北港位於硇洲島北部
最具視覺衝擊力的火山黑石灘
驚濤拍打黑礁石
累了,餓了,可到硇洲島南部的存亮灣「漁家樂」歇歇腳,這裡有餐飲、海上遊樂、住宿服務。可口的海鮮除蝦、蟹、鮑魚之外,花螺、魷魚、花鱔也值得一嘗,鮮嫩入味,口齒留香。每當潮水退去,存亮灣近千畝的火山黑石灘就裸露出來,站在熔巖亂石之上,霧靄茫茫,水天一線,潮湧水清,驚濤拍岸。
硇州島物產資源豐富,尤其海鮮美食遠近聞名。它是南海大陸架一個肥沃的漁場,所出產的硇洲鮑魚、魚肚曾為古代皇室貢品,硇洲龍蝦在中國烹飪界是公認的優質食材。全國著名的硇洲天然鮑魚場就在存亮灣,這片海域盛產天然鮑魚、龍蝦、海參、海膽、鰵魚等海珍品,其優質源於獨特的火山海島地質生態。
站在熔巖亂石之上,水天一線
硇洲鎮存亮灣海邊風情迷人
傍晚時分,享受一番視覺和味覺的盛宴後,漫步在繁榮的硇洲島漁港,看千燈競輝,聽漁歌陣陣,平添幾分浪漫情調。當朝霞冉冉升起,碧藍的大海、湛藍的天空披上一層金燦燦的外衣,把等候漁船泊岸的人們襯託得格外鮮明。繁忙的一天從碼頭開始,一筐筐鮮魚蟹蝦從漁船倉裡接連不斷地運到岸上來,勞動的喧囂聲、叫賣聲與汽笛聲連成一片,一片豐收和諧景象。
情不自禁感嘆:火山巖下千帆歸,又見桅檣魚滿倉!(作者/戚照)
勤勞的硇洲漁民魚滿倉
可口的海鮮一筐筐接連不斷地運到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