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我國目前在量子信息領域是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

2020-11-25 東方財富網

  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院士潘建偉10日稱,在國家高度重視和大家的努力下,我國目前在量子信息領域是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和較強實力的,甚至在部分方向上還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當然,我們也不能太樂觀,我國有些相關領域的優勢目前也受到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強烈衝擊。在中國要做好科技創新,其實需要黨和國家的高瞻遠矚,進行整體性布局。所以其實我國在量子信息等領域要部署重大科技項目、構建國家實驗室等戰略決策。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潘建偉委員:建議在量子信息等領域部署構建國家實驗室戰略
    中青在線北京3月1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中國青年網記者王林 沈傑群)今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表示,量子信息科學發展到今天,特別需要多學科的交叉融合與各項關鍵技術的攻關,這需要在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也需要相關研究機構、國家相關部委和企業的支持與協作
  • 潘建偉:要儘快實質性地啟動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介紹,我國目前在量子信息領域是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和較強實力的,但國際競爭非常激烈。我們也不能太樂觀。他建議,要儘快實質性地啟動量子信息領域國家實驗室建設以及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2030項目。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針對這一現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日前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上表示,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潘建偉認為,早期大家的質疑和攻擊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質疑的人可能對量子力學沒有深入的了解。
  • ...受國際競爭強烈衝擊,需儘快實質性啟動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中國日報記者 朱興鑫 攝)中國日報3月10日電(記者 朱立新)今天,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場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說,我國目前在量子信息領域的一些優勢受到了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強烈衝擊,需要儘快地、實質性地啟動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的建設。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做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在提問環節,潘建偉與現場及線上觀眾做了精彩的互動。  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主要從事量子光學、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等領域的研究,在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有較大影響力。
  • 潘建偉院士等創辦,量子通信第一股來了?
    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等創辦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正式登陸科創板,由此成為國內外首個獨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其中,科大控股為最大股東,持股18%(發行前);潘建偉為第一大自然人股東,持股11.01%(發行前)。
  • 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研究量子20餘年沒搞清楚,出國一定回國
    隨著科技的發展,量子通信技術的運用範圍越來越廣闊,我國也開始發展這種領先的前沿科技,說到這方面,你就不得不提起著名的物理學家潘建偉院士。  他不僅促進了中國量子技術核心優勢的發展,更是國際量子通信實驗研究領域的一位大能者。
  • 量子信息研究專家:抓住在信息技術領域趕超機會
    (以下簡稱「中科大」)上海研究院,潘建偉院士(上圖,新華社記者張端攝)和他的同事正在為將於2016年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忙碌著。但在潘建偉看來,量子信息科技革命是一個重要機遇,即可以從經典信息技術時代的跟蹤者、模仿者邁向未來信息技術的領跑者和引領者。   「我們要抓住這次在信息技術領域趕超發達國家的機會。」潘建偉說,從1997年起潘建偉每年利用假期回國講學,和國內前輩一起探討我國量子信息領域發展,並組建了研究團隊。
  • 我國在量子信息領域究竟什麼水平?
    我國量子信息技術整體水平處於世界第一梯隊,與最發達的美國、歐盟、日本相差不大。具體領域上,我國在量子通信上處於國際一流水平,在量子計算與量子精密測量上相對落後。所以,我國並非在整個量子信息領域領先世界。那在具體領域,我國領先多少?又落後在哪呢?
  •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2020-11-24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十年實現有量子通訊保障的網際網路
    2016年8月16日下午1時40分,我國發射了世界上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同時,我國京滬幹線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也正在建設。你可能也關心我國量子通信和量子技術的發展,2016年11月17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大數據論壇上,「墨子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分享了相關進展。
  • 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未來量子信息技術將如何發展?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做客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作了題為「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的學術報告,對上述問題做出回應。
  • 「量子之父」潘建偉:十年左右量子通信「飛」入千萬家
    「還有最後20分鐘,我把話筒交給潘建偉委員,讓他給我們講講量子通信。」30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型運輸機「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一邊說,一邊把話筒遞給潘建偉。潘建偉,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這個「最後20分鐘」,系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最後一次分組討論的「最後20分鐘」。量子通信時代來了?潘建偉此間沒有給出明確答覆。
  • 潘建偉:儘快實質性啟動量子國家實驗室建設,擴大技術覆蓋範圍
    今年「兩會」上,就公眾熱議的量子通信技術的最新進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給出了最新解答。潘建偉表示,正在推動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的建設,並努力擴大量子信息技術的覆蓋範圍,希望通過降低成本儘早讓量子技術惠及大眾。
  • 中國科學院潘建偉院士: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量子科技是融合量子調控和信息技術而產生的新興學科。在這一領域,我國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並在部分方向實現國際領先。我國量子科技將如何深化發展,自主創新科技體系將如何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實用化、工程化的轉化之路將如何實現引領性突破?科技日報記者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進行了專訪,請他談談對量子科技發展的思考。
  • 量子領域重大突破:潘建偉團隊將力壓谷歌,量子計算機將出世
    近日有新消息表示,我國的量子領域有了新的突破,潘建偉院士的團隊在學術交流會上表示,在年內這個備受矚目的團隊將實現60比特量子計算,這也就意味著谷歌的53比特量子計算水平已經成為過去,潘建偉團隊將做到突破。
  • 潘建偉獲國際雷射科學和量子光學蘭姆獎—新聞—科學網
    當地時間1月10日,在美國猶他州舉行的量子電子物理學大會上,潘建偉被授予國際雷射科學和量子光學領域的大獎:蘭姆獎(Willis E. Lamb Award),以表彰他在光量子信息前沿領域的開創性實驗研究。
  • 【安徽日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 加強基礎研究,搶佔科學革命發展...
    【安徽日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 加強基礎研究,搶佔科學革命發展先機 對於我國製造業而言,就是要從『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創造』。這一過程需要高度重視原始創新能力,努力獲得更多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掌握更多關鍵技術。」在世界製造業大會江淮線上經濟論壇主旨論壇上,「墨子號」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開門見山地說。 製造業轉型升級,要從源頭上加強基礎研究。 潘建偉認為,人類歷史上已經產生的三次工業革命,都是源於重大的科學革命。
  • 【光明日報】潘建偉:量子世界的「中國耕者」
    一年後,潘建偉便與同事一起在《自然》上發表了首次實現量子隱形傳態的學術論文,這個成果被公認為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被美國物理學會、歐洲物理學會和《科學》雜誌評為年度十大進展,併入選《自然》「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此後,潘建偉又先後在國際上首次完成了量子糾纏交換,三光子、四光子糾纏及其非定域性檢驗,量子糾纏純化等重要實驗。
  • 中科大傳喜訊,潘建偉再創裡程碑,中國在量子領域又取得新的成果
    不過中國卻有一群科學家整天研究這些神秘的學問,並且攀上了一座又一座「量子高峰」,連戰連捷。 近日,中科大傳喜訊,中國在量子領域又取得新的成果,潘建偉與多位院士再立新功。據中國科技大學網站8月27日消息,中科大院士潘建偉等人在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下,經過多方驗證,終於在國際上首次在關閉定域性、測量獨立性以及糾纏源獨立性等漏洞的基礎上,實驗實現了對量子網絡中的二元隱變量理論的實驗檢驗,為量子網絡中量子非定域性的實驗研究以及應用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