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基因敲除可完全抑制肺癌發生

2020-12-08 中國網財經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肺癌是所有腫瘤病症中致死率最高的惡魔。日前,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傳來了好消息,該所腫瘤幹細胞生物學學科組已成功揭示癌基因維持肺癌的發生機制。該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治療診斷學》。

  據介紹,HUWE1基因是一種泛素化連接酶,它可通過調節底物的穩定性,控制著細胞內大量與腫瘤發生密切相關的生物學過程,例如DNA損傷修復、細胞增殖、凋亡、分化以及細胞內穩態等。大量文獻均表明HUWE1在肺癌中過表達,並且HUWE1的過表達可能導致更差的預後,這意味著HUWE1在肺癌中具有癌基因的功能。

  為了研究HUWE1在肺癌中的作用機制,趙旭東研究組利用基因操作技術,在肺腺癌細胞系將其敲除,發現HUWE1缺失顯著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以及致瘤能力。檢測HUWE1敲除後其主要底物表達,發現人體抑癌基因P53變化最為顯著。進一步的研究顯示,HUWE1敲除導致人體抑癌基因P53累積,可抑制腫瘤的發生。這不僅抑制了細胞周期控制複合物活性,從而使肺癌細胞發生阻滯,還下調了缺氧誘導因子,阻止腫瘤內血管生成。為了更深入闡述這種癌基因的作用,他們利用遺傳工程小鼠構建了小鼠肺癌模型,發現這種癌基因敲除完全抑制肺癌的發生。結果證明,癌基因HUWE1在肺癌發生發展中充當著必要的角色。

  此外,癌基因MDM2也被認為是標記P53人體抑癌基因並促使其降解的主要連接酶;已有結果顯示大量抑制癌基因活性激活P53的小分子化合物,都具有明顯的抗腫瘤活性。通過分析肺癌數據,研究人員發現MDM2在肺癌和癌旁組織中的表達差異遠不及HUWE1顯著,並且生存曲線顯示MDM2的表達與病人預後沒有直接關聯。因此在肺癌中HUWE1可能比MDM2更適合作為治療靶點。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如何在細胞系中敲除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
    我們一般在細胞基因敲除的時候都是在腫瘤細胞系中進行的,我們一般將要敲除的基因分為兩類:促進細胞增殖基因(原癌基因),抑制細胞增殖基因(抑癌基因),所有的後面細胞的操作都要和這兩個概念有關。促進細胞增殖基因:該基因在細胞代謝、分裂、細胞周期等具有促進的作用,可以使得細胞的增殖速度加快,對細胞生長有優勢;抑制細胞增殖基因:該基因是抑制細胞代謝、分裂或者對細胞的分裂有嚴格的調控作用,可以使得細胞的增殖處於正常速度或者是不失控的狀態下,對細胞的生長處於正常狀態非常重要。
  • 首次鑑定出抑制RAS癌基因的小分子
    2016年4月22日/生物谷BIOON/--RAS基因在30%以上的人類癌症中發生突變,而且代表著藥物開發者最為廣受歡迎的癌症靶標之一。然而,由於RAS突變蛋白缺乏藥物結合的口袋,這一目標一直難以實現。
  • 能搞定最強癌基因KRAS的分子靶向藥物或已上市
    Murphy團隊[3]分別獨立證明,已經獲得FDA和CFDA上市批准,目前正在臨床上使用的一個第二代EGFR分子靶向藥物,可以有效抑制攜帶KRAS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的發展。 更震撼的是,他們還揭示了背後的機制,有望顛覆我們對KRAS致癌過程的認知。他們的研究成果獲得頂級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的封面推薦。
  • 基因敲除 NCI-H1299細胞系助力肺癌研究-源井生物
    具有這些有趣的特徵,NCI-H1299細胞成為涉及基因敲除,基因敲入和點突變的生物學領域的流行基因敲除細胞系。 肺癌是全世界男性和女性中第二大最普遍,最致命的惡性腫瘤。另一方面,NSCLC約佔肺癌的85%,這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於H1299細胞系來源於淋巴結,因此這些細胞已被廣泛用於肺癌研究。
  • 克唑替尼可有效抑制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進展
    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報導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口服克唑替尼可以有效抑制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進展。這一歷史性的突破標誌著口服藥物在抑制肺癌的臨床診療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同時,也為肺癌治療臨床管理規範化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該研究中,克唑替尼在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總體緩解率達到72%,其中3例完全緩解,33例部分緩解。
  • 科學家發現激活PTEN腫瘤抑制因子的新途徑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Reactivation of PTEN tumor suppressor for cancer treatment through inhibition of a MYC-WWP1 inhibitory pathway」的文章,研究人員發現了PTEN腫瘤抑制因子再激活的新途徑
  • 基因敲除A549細胞系你不能錯過的文章-源井生物
    相比之下與小細胞肺癌(SCLC),該細胞系的侵襲性較小且擴散速度較慢,但事實證明它更為普遍,佔所有肺癌病例的85-88%。 A549細胞已成為II型肺泡上皮細胞的基因敲除細胞模型,這意味著A549 KO細胞系可用於研究肺組織的代謝過程以及藥物向組織的可能傳遞機制。
  • 基因敲除EGFR細胞-源井生物
    由於UBXN1可以負調節NF-κB,因此研究人員認為EGFRwt / vIII通過抑制UBXN1的表達來激活NF-κB。重要的是,研究人員使用最新的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9敲除外顯子17上的EGFRwt/vIII,並進一步證明UBXN1受EGFRw t/vIII負調控。
  • 抑制TMBIM6基因可抑制原發性腫瘤的生長
    ,達到一定水平時,可反映某些腫瘤的存在。TMBIM6是一種鈣離子通道樣蛋白,可降低內質網ER膜表面表達的鈣離子穩態。它在許多癌症類型中上調,包括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和肝癌。 在之前的研究中,TMBIM6的過度表達通過調節細胞的流動性和侵襲性以及葡萄糖代謝來促進腫瘤轉移。抑制TMBIM6會導致細胞死亡,從而減少腫瘤的發生。
  • 我國科學家發明「合成致死」策略可治療小細胞肺癌
    科技日報合肥11月19日電(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中心林文楚團隊通過研究證明,DNA損傷感應器蛋白PARP抑制劑和表觀遺傳抑制劑聯用可以產生「合成致死」效應治療小細胞肺癌。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腫痛學前沿》上。
  • 肺癌的病因 肺癌有哪些症狀
    肺癌的病因肺癌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通常和以下因素有關吸菸肺癌死亡率增加的首要原因就是因為吸菸所導致的。在煙霧中含有著能夠致癌的有害物質。同樣,被動吸菸的人或者是因為環境吸了二手菸,也是導致肺癌的病因之一。戒菸2-15年期間,就能夠使得癌變的發生和危險減少。此後的發病率相當於終身不吸菸者。
  • 我國科學家發明「合成致死」策略可治療小細胞肺癌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科技日報合肥11月19日電(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中心林文楚團隊通過研究證明,DNA損傷感應器蛋白PARP抑制劑和表觀遺傳抑制劑聯用可以產生「合成致死」效應治療小細胞肺癌。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腫痛學前沿》上。
  • 吸菸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因素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確,大量資料表明,長期大量吸菸與肺癌的發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已有的研究證明:長期大量吸菸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菸者的10~20倍,開始吸菸的年齡越小,患肺癌的機率越高。此外,吸菸不僅直接影響本人的身體健康,還對周圍人群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導致被動吸菸者肺癌患病率明顯增加。城市居民肺癌的發病率比農村高,這可能與城市大氣汙染和煙塵中含有致癌物質有關。
  • 合肥研究院採用「合成致死」策略治療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惡性的亞型,其臨床治療以化療為主,但是化療方案可選藥物有限。大多數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治療幾個月後會出現復發及耐藥現象,進而死亡。近年來,相較於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的快速進展,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研究發展緩慢,難點在於未發現可直接作用的治療靶點。
  • 又一個肺癌靶向藥上市,這次針對的是罕見基因RET突變
    普拉替尼是一種RET基因靶向藥物,可以選擇性抑制驅動多種癌症的RET變異。它是由基石藥業和戰略合作夥伴Blueprint Medicines共同開發的一款口服(每日一次)、強效和高選擇性靶向藥物。
  • 【每日一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二十、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解析1 解析:B癌基因雖然最早在可導致腫瘤發生的病毒中被鑑定
  • circRNA敲除細胞株揭秘其對基因調控的重要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circRNA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具有內生、豐富、保守、穩定等特點,並經常表現出組織或時空特異性,可以通過多種機制參與機體生長發育調控,以及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因此,近年來circRNA逐漸成為非編碼RNA研究領域的熱點。
  • 什麼是肺癌 治療肺癌的方法有哪些
    肺癌這種疾病在生活中是經常見到的,很多人知道這個病,具體什麼是肺癌又說不上來,肺癌是最常見的肺原發性惡性腫瘤,引起肺癌的原因有很多種,得了肺癌怎麼辦呢,下面內容已經告知大家解決辦法了。什麼是肺癌肺癌發生於支氣管黏膜上皮,亦稱支氣管肺癌。
  • 《細胞》子刊:癌基因RAS使癌細胞躲過T細胞的途徑得證
    今年9月份發表的一篇文章也證明,RAS基因變異是菸民發生肺癌的第一步(2)。就目前的研究來看,一旦RAS基因發生激活突變,它會激活下遊信號通路,促進細胞的生長、增殖,抑制細胞的衰老和死亡,導致細胞癌變;緊接著,它又下達命令,讓細胞分泌一些蛋白質,促進微血管的形成,為轉移做準備;等這些都做好了,它再次催促細胞釋放特殊的信號因子,誘騙一批巨噬細胞過來為自己服務,同時促進癌細胞轉移(3)。
  • Nature:TIPRL,肺癌又一潛在有效靶點,與自噬相關
    TIPRL誘導的自噬機制 Nature近日刊登了Jeon等人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TIPRL表達水平與NSCLC惡性程度正相關、TIPRL敲除抑制自噬體形成、TIPRL敲除增強2-脫氧-D-葡萄糖對肺癌移植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