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登陸月球並挖取月壤的任務也近在咫尺,這是人類40多年來首次從事這類探索活動,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媒體都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但是我們的「嫦娥」不遠萬裡前往月球,真的只是為了「挖一把土」就回家麼?當然不是,根據中國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於近日透露的消息來看,嫦娥五號此次奔赴月球還有另外一件更加要緊的任務,那就是儘可能探索月球的實地狀況,為後續建造月球基地提供更多的理論基礎。
從目前的最新進展來看,嫦娥五號已經完成了前期準備工作 。目前探測器上的各系統都顯示狀態良好,地面通信系統也保持著正常,著陸器和上升器將會根據實際情況實施軟著陸,屆時自動採樣工作將會有序展開。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整個工作已經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成功著陸、採取樣本再安全返回。
而之所以說挖取樣本並不是這次最重要的任務,源於我們已經將建立月球基地提上了日程,回顧人類的航天史不難發現,人類的腳步始終停留在載人登月然後再返回,但是從科研和發展的角度來看,能夠在月球上常駐而不是只停留在空間站上才是人類應該追求的目標。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對月球的環境進行一次全面的分析,確保我們後續的建造計劃萬無一失。
眾所周知,勘測月球、開發月球對於人類未來而言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月球可以說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行星,上面蘊含的眾多稀有資源和礦產,對於人類未來進軍深空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修建一座永久性的月球基地勢在必行,但是同舒適的地球相比,月球上的自然環境極為嚴酷且惡劣,沒有大氣層、沒有氧氣、毫無阻礙的宇宙射線、巨大的晝夜溫差,這些特點都足以殺死任何地球生命。
因此我們構想的月球基地並不是影視作品中的那麼高大上,反而要著眼於地下,以「窯洞」的方式搭建人類第一座月球基地。並且在上面部署更多的自動化機器人來解決生產問題,雖然這個構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對於人類航天而言卻是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更不用說從現實層面來看,美國處心積慮地想要「重返月球」,無非就是想要在太空爭霸中奪回自己的話語權,從這方面來看,儘早建立月球基地,建立我們在外層空間的話語權就更加迫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