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到月球上只是挖土?國家航天局透露,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2020-12-03 騰訊網

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登陸月球並挖取月壤的任務也近在咫尺,這是人類40多年來首次從事這類探索活動,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媒體都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但是我們的「嫦娥」不遠萬裡前往月球,真的只是為了「挖一把土」就回家麼?當然不是,根據中國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於近日透露的消息來看,嫦娥五號此次奔赴月球還有另外一件更加要緊的任務,那就是儘可能探索月球的實地狀況,為後續建造月球基地提供更多的理論基礎。

從目前的最新進展來看,嫦娥五號已經完成了前期準備工作 。目前探測器上的各系統都顯示狀態良好,地面通信系統也保持著正常,著陸器和上升器將會根據實際情況實施軟著陸,屆時自動採樣工作將會有序展開。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整個工作已經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成功著陸、採取樣本再安全返回。

而之所以說挖取樣本並不是這次最重要的任務,源於我們已經將建立月球基地提上了日程,回顧人類的航天史不難發現,人類的腳步始終停留在載人登月然後再返回,但是從科研和發展的角度來看,能夠在月球上常駐而不是只停留在空間站上才是人類應該追求的目標。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對月球的環境進行一次全面的分析,確保我們後續的建造計劃萬無一失。

眾所周知,勘測月球、開發月球對於人類未來而言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月球可以說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行星,上面蘊含的眾多稀有資源和礦產,對於人類未來進軍深空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修建一座永久性的月球基地勢在必行,但是同舒適的地球相比,月球上的自然環境極為嚴酷且惡劣,沒有大氣層、沒有氧氣、毫無阻礙的宇宙射線、巨大的晝夜溫差,這些特點都足以殺死任何地球生命。

因此我們構想的月球基地並不是影視作品中的那麼高大上,反而要著眼於地下,以「窯洞」的方式搭建人類第一座月球基地。並且在上面部署更多的自動化機器人來解決生產問題,雖然這個構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對於人類航天而言卻是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更不用說從現實層面來看,美國處心積慮地想要「重返月球」,無非就是想要在太空爭霸中奪回自己的話語權,從這方面來看,儘早建立月球基地,建立我們在外層空間的話語權就更加迫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嫦娥五號任務落月的著陸區,選擇在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國家航天局) 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供圖:國家航天局 經過一周的旅行,「嫦娥五號」再迎關鍵一步——安全軟著陸到月球表面,這不僅是「嫦娥」家族和月球小別兩年後的再次見面,更意味著「嫦娥五號」距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創舉,又近了一步。 據悉,此次軟著陸的地點, 在月球風暴洋西北部地區的呂姆克山附近,雖然是月球正面,但是確實以前未曾探索過的區域。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繞、落、回」收官,更多探測陸續開啟——去月球挖土的「嫦娥...
    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飛鶴相伴赴約廣寒
    但把月球的「土特產」帶回地球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涉及到突破我國航天史上另一個首次——月面起飛上升。五院嫦娥研製團隊對此進行了大量試驗驗證,建立了一套環環相扣的系統保證任務,為「嫦娥五號」回家保駕護航。  完成月面起飛後,僅靠上升器是不可能返回地球的。
  • 「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飛鶴相伴赴約廣寒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圖集 就在剛剛,我們的「嫦娥」成功登陸月球,並傳回著陸影像。接下來,她就準備在月球上挖土啦!從上周開始,地月天宮,好不熱鬧。嗨,月球,好久不見!經過一周的旅行,「嫦娥五號」再迎關鍵一步——安全軟著陸到月球表面,這不僅是「嫦娥」家族和月球小別兩年後的再次見面,更意味著「嫦娥五號」距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創舉,又近了一步。
  • 嫦娥五號為何奔月「挖土」?月球上什麼資源最重要?答案令人意外
    日前,我國又將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送上了地月軌道,嫦娥五號相比其他嫦娥系列的探測器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執行完任務之後,將會帶著採集的「月壤」返回地球。很多網友戲稱嫦娥五號奔月目的是「挖土」,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呢?
  • 落月挖土 期待「嫦娥」帶回月球「禮物」
    12月2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落月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歷時7天、歷經38萬公裡,嫦娥五號遠赴月球成功著陸,開啟本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夢想更近一步。從繞月拍攝到飛躍探測,從月背著陸到落月採樣,我國探月工程的每一個進展,都是中國航天人逐夢蒼穹的堅實足跡。期待「嫦娥」送去人類的問候,帶回月球的「禮物」。
  • 嫦娥五號實現月球挖土,接下來或將載人?科學家:有另外1條路!
    探月工程就是月球探測工程,被官方命名為「嫦娥工程」。根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官網稱,探月工程確定分為三步實施,這3步分別是「繞」、「落」、「回」。其實每一步之間都有聯繫,而且上一步在為下一步進行技術和經驗的累積,每次上一步的成功都為下一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為下一步進行了技術驗證,目前我們進行的嫦娥五號就是第3步,也就是自動在月球挖土並返回到地球上。探月一期工程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繞」月探測,自2004籌備開始到2007年,已經圓滿結束了。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新樣本能告訴我們什麼?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發射升空,去月球「挖土」!二、未來科研需要:1、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取樣的單一性問題。其著陸器將在正面風暴洋北部,直徑約70千米的呂姆克山(Mons Rümker)火山丘中降落。隨後,著陸器將向月表下方打一個深達2米的鑽,採集月球巖石樣本;機械臂也會收集月表的土壤樣本。這些樣本的預期總質量約為2千克。
  • 「挖土」視頻來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完成首次採樣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如何在月球表面採樣?如果它只是浮石,顆粒比我們的採樣器的尺度要小,我有可能挖上來。怕的是有一些石塊露出來的只是一小部分,有一大塊還埋在土裡,這種我們採的時候基本上就很困難了。所以到時候要試。我們還有一個傳感器可以在上面壓一下,看看如果壓得很深,說明月壤比較鬆軟,可以挖得深一點,如果壓上去,印痕很淺,說明下面比較密實,那我們鏟挖的深度就比較淺。我們表取採樣設計的留了20多個小時就是針對不同的情況。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原標題:月球挖土,「打包」完成!)人民日報客戶端馮華 葉雨恬 段遜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嫦娥五號攜月壤回歸地球,意義重大,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也是人類在44年後重返月球獲取月球土壤的標誌性節點。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啟程,肩負重任到月球挖土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5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注入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並計劃在24日凌晨4時至5時擇機執行發射任務。  它是「胖五」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發射,將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到地月轉移軌道,實施了我國第一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 中國嫦娥五號順利「挖土」!美國欲共享信息,轉身還找上私企幫忙
    最近中國在月球又有了突破性進展——12月2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挖土」取樣工作。但是,作為曾經引領全球太空探索的領先者,美國卻坐不住了,著急尋找4企在月球「挖土」。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12月6日,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嫦娥五號發射倒計時,它將去月球「挖土」,為建造月球基地做準備
    到嫦娥七號,大國正在崛起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正式開展,並且制定3個階段:探月、登月、建造月球基地。目前我們已經進行到探月的收尾階段。而明年,則將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它的任務和嫦娥五號一樣,都將在月球表面「挖土」帶回地球。根據日前國家航天局公布的信息,嫦娥七號月球探測器和我國首次小行星探測任務,如今都已經順利開啟。
  • 月面「挖土」,嫦娥五號有絕招
    《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北京時間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