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鰩水下機器人,來自中國的一款高科技產品

2021-01-15 機經網

  小海鰩不是一種魚的名字,而是一款機器人的名字。這款機器人是中國生產設計製作的。同時這款機器人也在國外很多地方,有很大的名氣。尤其這款機器人深受日本人的喜愛。甚至電視臺裡面還專門搞了一款關於這個機器人的節目。使用這款水下機器人可以非常輕鬆的進入到海底洞穴進行拍攝。該機器人有非常多的應用場景,比如你在潛水的時候可以先用這款機器人到水下去探探路。比如說你在釣魚的時候可以用這款機器人潛入水下觀察一下魚到底在哪裡。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關於這款水下機器人的情況。

  可以說這款水下機器人的用途特別的多,相信從事水下攝影的人肯定會對這款機器人特別的喜歡。老外對這款機器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同時也對這款機器人的生產設計以及製作的國家投去了羨慕的眼光。這款機器人生產之初就是為了進行水下攝影。因此在機器人身上配置了一個可以支持1080p傳輸預覽功能的廣角相機。在拍攝水下視頻的時候可以支持4k30幀的高清視頻錄製。像素可以打到1200。該機器人配備了手機應用程式以及遙感手柄,同時還可以支持手機體感以及VR體感。那這個功能就太讓人感到抓狂。只要你配合VR設備帶上了之後就可以跟隨這款機器人的鏡頭遊弋在水底深處。並且在這款機器人裡面還內置了多種 VR體驗模式。不同的用戶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切換到不同的模式來體驗水下世界。這款機器人在密封設計方面採用的是軍用級別的技術,其下潛的深度可以達到30米。不管是在海裡面還是在淡水環境當中都可以進行航行。

  該機器人充滿電的情況之下續航的時間可以在4個小時左右。同時在這款機器人上面還搭載了一個專門的尋魚器。平時不用的時候可以將其拆開,通過聲納進行定位可以迅速的找到水底下魚的活動分布狀況。甚至可以藉助於攝像頭清晰的看到水裡面的魚的大小以及魚的遊動狀況。當然利用這款機器人也可以迅速的知道水底下地理地貌情況。該機器人用來進行可視化釣魚那當然是非常爽的。

 

相關焦點

  • 知識窗▏對水下機器人(ROV),你知道多少?
    特別是6000米深水機器人的問世,表明我國在此領域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是由於在探測技術、工藝水平、綜合顯控、綜合導航與定位等技術上存在的差距較大,致使國產水下機器人的實際應用受到限制,目前國內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客戶許多是購買或租借國外現有產品,不僅價格高、配套服務難,而且有些產品並不適合中國海區的使用特點,機動性、抗流能力及作業能力都顯不足。
  • 這十種新科技產品雖然很奇葩,但我好喜歡
    如果說一個時代的變化從哪點看的最明顯,不是經濟、不是素質,那一定是產品。這是最顯而易見的產品,無數次在人們的驚嘆中推出了一款又一款的高科技產品,這速度快的有點跟不上!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 10 種新科技產品,讓你感慨一下科技給大家帶來的便利生活。
  • 吉影T1水下機器人探索中國南海:畫面太美
    在南海進行水下探索,藉助全球下潛深度達到150米的消費級水下遠程操控機器人T1,深入到南海海底。在探測中,通過吉影T1的視角,收穫了很多來自海底美麗的意外驚喜。圖片拍攝自吉影T1水下機器人南海作為我國三大邊緣海之一的南海,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是中國最近海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
  • 可以在海中遊泳的「魔鬼魚」水下機器人(內有精彩視頻)
    從神秘炫酷的軍事潛水艇到集高科技於一身的水下機器人,海底工業革命一直在悄悄地進行著。目前,水下機器人廣泛應用於軍用、海洋石油、漁業、新能源產業、科研教學、船舶水下檢修和河道疏浚等領域。日前,mailonline發布消息,新加坡研究人員最新發布了一款形式魔鬼魚的水下機器人,在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具體內容詳情,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為您做如下編譯:新加坡的研究人員建造了一個水下機器人,長相和遊泳方式都酷似魔鬼魚,只靠一個發動機和彈性鰭片在水中推進
  • 與水下機器人彰顯中國實力
    由光啟集團研發的蘇武系列遠洋衛星通信系統今年剛剛上市,比國際允許出售給中國的同類產品尺寸縮減50%,適用於不同類型的艦艇,標誌著我國在海洋科技領域的最新自主創新成果。超材料863項目首席專家 趙治亞: 蘇武系列遠洋通信系統是具有我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並且達到了這個領域的設計極限。
  • 深企吉影科技「照亮」水下世界
    來源:讀特世界無人機看中國,中國無人機看深圳。9月13日,正在深圳舉行的世界無人機大會上,深圳企業大放光彩,其中深圳市吉影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水下智慧機器人和水中飛行器,不僅「照亮」水下世界,而且成為行業「明星」,特別吸引眼球。
  • 快來看看進博會上那些炫酷的高科技產品
    天山網訊(文/記者 馬蓓 圖/記者 陽光)最小的心臟起搏器、不用扎手的血糖儀、家用私人定製護膚化妝品、會讀心的桌球教練機器人……為期六天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今天閉幕,一起來看看在本屆進博會上亮相的高科技產品吧!
  • 你是我的眼,水下無人機助我們看清海底萬象
    相比陸地來說,水下的世界是神秘的,卻也是波濤洶湧的,所以大多數人對海洋的認知都是來自海洋館,不過未來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了,那就是通過水下無人機。「BIKI」是博雅工道(北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雅工道」)推出的一款消費級水下攝影機器人產品。
  • MIT發明水下緝毒機器人 通過超聲波搜尋毒品
    你一定在機場見過用來搜尋毒品和爆炸物的警犬,可是你知道能搜尋毒品的機器人嗎?最近,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就發明了一種可以通過超聲波來搜尋毒品的水下機器人,讓走私毒品的船隻無處遁形。這種水下機器人的原型很像保齡球,能夠在船體之間自由穿梭並利用超聲波探測船體內的異常空腔和螺旋槳軸,不法分子往往會在這些相當隱蔽的地方藏匿毒品。
  • 仿生鯊魚、水下搜救機器人將亮相服貿會
    來源標題:仿生鯊魚、水下搜救機器人將亮相服貿會 2020年服貿會將於9月初舉行,記者昨天(8月9日)獲悉,仿生鯊魚、水下機器人等多款海洋智能裝備已經「整裝待發」,它們將在服貿會服務機器人展區「大放異彩」,為觀眾帶來驚豔的展出效果
  • 新加坡研發「魔鬼魚」機器人 可在水下快速遊動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4日報導,近日,由新加坡國立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出了一款水下機器人,因其形態仿真故命名為「魔鬼魚」(Manta Ray)。該機器人身長35釐米,通體黑色,由一整片PVC材料製作而成,在水下能像魔鬼魚一樣暢遊無阻10小時,運動速度可達每秒0.7米。
  • 【探索】中國水下機器人到底有多牛?
    水下機器人,通常來說可以分為三大類:有纜水下機器人(簡稱ROV),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簡稱AUV)和載人潛水器(簡稱HOV)。   根據國內市場需求,1979年,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蔣新松為首的團隊在國內最早提出了海洋機器人研究計劃。
  • 水下機器人a_水下機器人a星算法路徑規劃 - CSDN
    基於確定性策略梯度定理和神經網絡逼近,提出了一種無模型強化學習算法,該算法從水下機器人的採樣軌跡中學習狀態反饋控制器。為了提高反向學習算法的性能,我們進一步提出了一種通過重放先前的優先軌跡的批量學習方案。我們通過仿真說明,我們的無模型方法甚至可以與基於模型的控制器相媲美。此外,在中國南海採集的海底數據集上驗證了該算法的有效性。
  • 海水溫差發電超美國水下機器人業內領軍
    青島羅博飛海洋技術有限公司今年落戶藍色矽谷並投入運營,揭開了藍色矽谷內眾多高科技企業成果轉化的序章,由此,藍色矽谷核心區迎來了技術成果轉化的「爆發期」,溫差能發電項目、海水淡化企業、電驅動膜法海水淡化……「一大波」以海洋領域為主的科研技術,逐漸轉化為產品並推向市場。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多款機器人亮相CES 2020 三星人形...
    :能表達600多種表情在2020年CES展會上,以施瓦辛格為原型的一款機器人首次亮相。2020年,全球首個正式開售的雙足機器人Digit向我們走來了!美國創業公司Agility Robotics宣布其雙足機器人Digit現已開售,這是一款可以應用在物流行業(包括上下樓梯)的雙足機器人產品。
  • 中國研製水下永動機器人 機器人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小編從中船重工集團獲悉,我國研製出國內首個深海型海洋溫差自供能漂流浮標樣機,在理論上實現了「水下永動機器人」。其整體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將用於全球海洋觀測計劃(Argo計劃)。我國研製出水下永動機器人Argo計劃旨在快速、準確、大範圍收集全球海洋上層(從海面到2000米深度)的海水剖面資料。
  • 生活中的高科技產品大盤點!讓生活充滿科技感
    我們已經步入科技引領社會發展潮流的時代,未來會有越來越高端的科技產品替代傳統的產品,生活也會越來越智能化。在我們傳統的想法中,高智能化的科技產品跟我們生活關聯不大,但其實很多高科技產品就是為我們生活所設計的,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幾款高科技產品,讓你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
  • 「機器人總動員」,服務機器人走進尋常百姓家
    走進服務機器人展區,來自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系列機器人產品十分搶眼。該公司營運長李睿介紹,公司深耕無人駕駛多年,此次重磅推出「行深無人車家族」。 其中,作為「行深無人車家族」目前最小巧精緻的成員,「布衣」系列微型機器人定位為生活服務助手,針對社區場景進行了優化,具有室內外無界通行能力,可以上下電梯,打通社區最後一公裡配送服務等難題,幫助老人搬運物品。
  • 2020年,這家機器人企業的多款送餐機器人刷屏了
    深受周邊生活各個行業信賴 擎朗機器人出貨量破萬  擎朗智能始終堅持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理念,不斷滿足客戶需求,實現產品應用場景多元化。同時,公司重點拓展海外市場,在韓國推出了首家「機器人咖啡廳」,在日本落地了全球首家「智慧圖書館」、在荷蘭推出了首家機器人餐廳、與杜拜十七家醫院達成合作訂單等全球出貨量突破1萬臺。其品牌實力有目共睹,並被人民日報、CCTV、財富、BBC等報導。此外,在中國科技界的奧斯卡——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暨中國明日之星評選活動中,擎朗智能上榜德勤2020「中國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