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世界最大社保體系建成 覆蓋10億人的養老保險改革加速
作者: 郭晉暉
「十三五」時期,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87億人,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
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正在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形成嚴峻的挑戰。未來30年之內,養老保險的撫養比將從現在的約三個在職人員養一個退休人員,變成約一個在職人員養一個退休人員。
養老保險制度在「十三五」期間已啟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諸如劃撥國資充實社保基金、中央調劑金制度等。
「十四五」期間改革還將繼續向縱深推進,其目標就是「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顯示,到「十三五」期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25億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2億人,總覆蓋人數為9.75億。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2020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9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87億人、2.12億人、2.63億人,均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十三五」時期,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增加了1.3億人:從2015年底的8.58億增加到了當前的9.87億,制度覆蓋率超過了90%。這1.3億中一大部分是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人員(網際網路、快遞)以及以農民工為主體的中小企業人員。
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是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通過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對中小微企業職工、靈活就業人員等重點人群進行登記補充完善,促進了他們積極參保和長期穩定繳費。
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問題仍然是下一步社保攻堅的重點。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制度也列入「十四五」規劃建議之中。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表示,靈活就業人員工時長,收入不穩定,社保仍然是他們所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面臨的主要障礙是身份認定,相關政策下一步需要在這方面加以完善。
從收支情況來看,「十三五」期間養老保險基金的規模不斷擴大,保障能力持續增強。2015年基金收入超過3萬億元之後,2017年、2018年先後跨越了4萬億、5萬億大關,2019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達到了5.7萬億。此外,近年來的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也大幅增加,從2015年的3.99萬億元上升到了2019年6.29萬億元。
人社部原副部長、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近日表示,養老保險基金除了個人繳費和用人單位繳費之外,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安排財政補助,超過一萬億。其中,包括對企業職工養老基金的補貼、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基金補貼,對居民養老基金的補貼。這些財政補助成為養老保障制度的重要供款渠道。
重磅改革連續推進
我國2013年啟動了新一輪養老保險改革。雖然目前並沒有公布完整的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但遵循著「成熟一個,推出一個」的原則,陸續啟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繼2015年啟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之後,2017年推出了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試點,2018年又開始實施中央調劑制度。這些改革對於改善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和可持續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近日發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2019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各省份委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10767.80億元,當年投資收益額663.86億元,投資收益率9.03%。
該報告顯示,自2016年底正式啟動市場化投資運營以來,累計投資收益額850.69億元,較好地實現了保值增值目標。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唐霽松撰文表示,養老基金投資運營關係到我們每個人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不至於有大幅下降,關係到每個人今後能否享有比較充分的養老保障。
2020年底是國資劃轉充實社保基金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按照既定的時間表,中央層面,具備條件的企業於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確有難度的企業可於2020年底前完成;地方層面,於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劃轉工作。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到2019年9月,中央層面已完成三批共67家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劃轉工作,劃轉國有資本總額約8601億元。
我國於2018年7月建立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用於平衡地方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的餘缺。根據2020年的財政預算,今年中央調劑基金預計達到7398.23億元,比去年執行數增加1095.23億元。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雖然中央調劑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地區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的不平衡,但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下一步還是應該儘快實現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全國統籌。
可持續多層次社保體系起航
雖然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但各支柱之間發展不太均衡,呈現出基本養老保險「一支獨大」的局面。
老齡化程度加深,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2019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佔到了18.1% ,65歲以上的佔到了12.6%。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介紹稱,在現行制度框架下,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計到2029年當期將出現收不抵支,到2036年左右累計結餘將告耗盡;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預計在2024年出現累計赤字。如不實施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養老保險撫養比(在職人數/退休人數)將從2019年的2.65:1下降到2050年的1.03:1。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再次寫入了「十四五」規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