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成世界最大社保體系 覆蓋10億人的養老保險改革加速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世界最大社保體系建成 覆蓋10億人的養老保險改革加速

作者: 郭晉暉

「十三五」時期,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87億人,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

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正在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形成嚴峻的挑戰。未來30年之內,養老保險的撫養比將從現在的約三個在職人員養一個退休人員,變成約一個在職人員養一個退休人員。

養老保險制度在「十三五」期間已啟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諸如劃撥國資充實社保基金、中央調劑金制度等。

「十四五」期間改革還將繼續向縱深推進,其目標就是「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顯示,到「十三五」期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25億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2億人,總覆蓋人數為9.75億。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2020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9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87億人、2.12億人、2.63億人,均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十三五」時期,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增加了1.3億人:從2015年底的8.58億增加到了當前的9.87億,制度覆蓋率超過了90%。這1.3億中一大部分是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人員(網際網路、快遞)以及以農民工為主體的中小企業人員。

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是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通過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對中小微企業職工、靈活就業人員等重點人群進行登記補充完善,促進了他們積極參保和長期穩定繳費。

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問題仍然是下一步社保攻堅的重點。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制度也列入「十四五」規劃建議之中。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表示,靈活就業人員工時長,收入不穩定,社保仍然是他們所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面臨的主要障礙是身份認定,相關政策下一步需要在這方面加以完善。

從收支情況來看,「十三五」期間養老保險基金的規模不斷擴大,保障能力持續增強。2015年基金收入超過3萬億元之後,2017年、2018年先後跨越了4萬億、5萬億大關,2019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達到了5.7萬億。此外,近年來的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也大幅增加,從2015年的3.99萬億元上升到了2019年6.29萬億元。

人社部原副部長、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近日表示,養老保險基金除了個人繳費和用人單位繳費之外,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安排財政補助,超過一萬億。其中,包括對企業職工養老基金的補貼、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基金補貼,對居民養老基金的補貼。這些財政補助成為養老保障制度的重要供款渠道。

重磅改革連續推進

我國2013年啟動了新一輪養老保險改革。雖然目前並沒有公布完整的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但遵循著「成熟一個,推出一個」的原則,陸續啟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繼2015年啟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之後,2017年推出了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試點,2018年又開始實施中央調劑制度。這些改革對於改善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和可持續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近日發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2019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各省份委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10767.80億元,當年投資收益額663.86億元,投資收益率9.03%。

該報告顯示,自2016年底正式啟動市場化投資運營以來,累計投資收益額850.69億元,較好地實現了保值增值目標。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唐霽松撰文表示,養老基金投資運營關係到我們每個人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不至於有大幅下降,關係到每個人今後能否享有比較充分的養老保障。

2020年底是國資劃轉充實社保基金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按照既定的時間表,中央層面,具備條件的企業於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確有難度的企業可於2020年底前完成;地方層面,於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劃轉工作。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到2019年9月,中央層面已完成三批共67家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劃轉工作,劃轉國有資本總額約8601億元。

我國於2018年7月建立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用於平衡地方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的餘缺。根據2020年的財政預算,今年中央調劑基金預計達到7398.23億元,比去年執行數增加1095.23億元。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雖然中央調劑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地區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的不平衡,但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下一步還是應該儘快實現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全國統籌。

可持續多層次社保體系起航

雖然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但各支柱之間發展不太均衡,呈現出基本養老保險「一支獨大」的局面。

老齡化程度加深,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2019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佔到了18.1% ,65歲以上的佔到了12.6%。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介紹稱,在現行制度框架下,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計到2029年當期將出現收不抵支,到2036年左右累計結餘將告耗盡;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預計在2024年出現累計赤字。如不實施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養老保險撫養比(在職人數/退休人數)將從2019年的2.65:1下降到2050年的1.03:1。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再次寫入了「十四五」規劃建議。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高等教育體系
    中國網北京12月3日訊(記者劉佳)臨近「十三五」收官,今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等相關情況。「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開展發生格局意義的變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 德國2014年法定養老保險改革及其效應與啟示
    二戰後養老保險由基金積累制轉變為現收現付制,並伴隨著戰後經濟奇蹟,一度成為最慷慨的公共養老金體系,替代率高達70%。然而隨著石油危機爆發、經濟增速下滑、失業率攀升和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財務難以為繼。1989年起,養老保險體系開始緊縮。1991年兩德統一又加重了養老保險財務負擔,隨後幾年內德國引入數輪緊縮的參數調整。
  • 崑崙健康開門紅推出首款終身護理險,助推品質養老新勢能
    期間,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從1.26億升至2.49億,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也從10.2%上升至17.9%。而未來這一比例還將持續上升,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預測,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比例將繼續達到28%,60周歲以上人口達到4.8億,佔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銀髮潮」洶湧來襲之下,一方面是「壓力山大」的422式家庭結構,另一方面是尚未完善的社會養老體系。
  • 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
    央視網消息:教育部今天(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
  • 社保五險之醫療保險
    一、醫療保險體系我國現行的社會醫療保險體系:1、基本醫療保險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②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大病保險3、某些城市的補充醫療保險如:成都~~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這裡我們主要講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 社保降費3000億背後:粵浙將提高社保費率至16%
    5月1日,涉及3000億元的社保降費政策正式落地實施。時代周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份將養老保險企業繳費費率由原來的20%─18%,統一降至16%。與此同時,少數地區出臺了社保提費措施。由於此前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低於16%,廣東將逐步提高本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以過渡到全國統一標準;為落實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標準要逐步提高至60%的要求,北京將逐年上調繳費基數下限標準。
  • 專訪前海人壽總經理沈成方:老齡化來臨 保險與醫療養老協同發展是...
    根據出讓公告,該宗地競得人應組織管理和運營養老項目,保證其養老功能。保險業務繳費期多為5年、8年和10年乃至更長。  目前,前海人壽醫療養老闆塊的項目均是自建自營,短期看項目投入較大,但前海人壽希望通過自建自營,形成核心能力積累,未來將成功經驗和現金模式在全國複製,從而分攤成本。  三大板塊整體協同  醫療、養老與保險行業高度契合,但是醫院是一個重資產、重運營的行業,而養老院從拿地到建成,也需要有一個漫長的蓄客過程。
  • 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
    對於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營養狀況的具體舉措,國家衛生健康委扶貧辦主任、財務司司長何錦國介紹,國家衛健委開展兒童營養知識的宣傳和健康教育,提高貧困地區兒童健康水平,覆蓋範圍從2012年剛開始的10個省(區、市)的100個縣,擴大到2019年22個省(區、市)的832個縣,實現了對所有國家級貧困縣的全覆蓋,累計使947萬兒童受益,提高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水平,有效促進了兒童的生長發育。
  • 四川試點社保經辦業務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養老保險轉移註銷不用開...
    本報訊(記者 劉春華)10月12日,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從9月起到11月,我省在成都、瀘州、資陽3個市開展社會保險經辦業務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試點的社會保險經辦業務證明事項共2項: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的參保人員戶籍關係轉移證明;辦理居民養老保險註銷登記(養老保險服務)的醫院出具的參保人死亡證明,或民政部門出具的火化證明,或公安部門出具的戶籍註銷證明。省人社廳要求試點地區嚴格按照試點內容,開展試點工作。不得隨意增減目錄事項,不得以任何形式新增條件、變相索要證明。
  • 專家:戶籍制度改革要遵循布局合理均衡的原則
    國家衛計委日前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3》顯示,2012年我國流動人口數量達2.36億人,相當於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是流動人口。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2年底,中國城鎮化率已達52.57%。然而,這只是基於城鎮常住人口的統計,在國家統計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中,戶籍城鎮化率是27.7%。這說明,我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速度,已大大落後於城鎮化速度。
  • 72年出生的人,93年開始按60%購買社保,多少歲才能領到社保呢?
    72年出生的人,93年開始按60%購買社保,多少歲才能領到社保呢?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社會大百科」,小編是一個專注於研究社保,醫保,養老,退休金之類的人,一直關心著社會中的大小事,關注最新的社保醫保政策,為你呈現最新最全的社會類話題!本文由百家號「社會大百科」原創,維權必究!
  •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養老金融改革發展總...
    來源:證券日報 劉琪本報記者 劉琪在10月21日開幕的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圍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重塑金融發展新優勢這一話題,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提出了四點意見,包括全面增強金融的普惠性、努力促進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健康發展、堅定不移推進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
  • 教育部: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
    【教育部: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今日介紹,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2015
  • 在學人數4002萬,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
    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吳巖表示,「十三五」時期,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2018年發布我國首個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涵蓋全部12個學科門類、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5.6萬餘個專業點。專業認證質量實現國際實質等效。
  • 山東1000億養老金委託社保基金已劃轉到位500億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朱劍平)9月9日,記者從山東有關部門獲悉,自去年山東省政府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籤訂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運營合同,約定山東將分批把全省約1000億元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劃轉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運營以來,目前已劃轉500億,另外500億將按合同約定在
  • 2035年國家養老金耗盡,誰來給我養老?
    報告給出建議:儘快出臺延遲退休方案,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建立外匯型主權養老基金,完善精算制度等具體措施。總之,社保養老金未來支付壓力很大,需要我們重視並及時採取措施。《報告》內容詳情見文末「閱讀原文」。人社部回應對這個問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已經出面解釋。
  • 聚焦「兩會」四大保險關鍵詞
    關鍵詞解讀:養老保險一直是最受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歷屆「兩會」頻繁提及的保險熱詞。在我國,養老保險分為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三大類,三者分別由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承擔,這樣的結構在國際上也被稱為養老保險的「三支柱體系」。
  • 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邁入老年,「十四五」如何規劃3億人養老
    老齡化和少子化對我國社會的影響正在快速顯現。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邁入中高齡老人的行列,我國將在「十四五」期間迎來一波養老照護的高潮。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京召開。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 「十三五」時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哪些決定性成就?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這主要是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角度來總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