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納什——一位有著傳奇人生的數學天才

2021-01-09 高考網
約翰·納什——一位有著傳奇人生的數學天才

2009-08-28 17:53:52 來源:網絡來源

  12日下午,一位70來歲的美國老人出現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這位高挑清瘦的老人,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一位有著傳奇人生的數學天才。

  納什教授此行是他首次訪問中國。他在北京短暫停留後,前往青島參加在那裡舉行的「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一個衛星會議。

  影片《美麗心靈》是一部以納什的生平經歷為基礎而創作的人物傳記片。該片榮獲今年奧斯卡金像獎,幾乎包攬了2002年電影類的全球最高獎項。影片主人公原型納什因此而成為熱門的公眾人物。

  約翰·納什生於1928年6月13日。父親是電子工程師與教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納什小時孤獨內向,雖然父母對他照顧有加,但老師認為他不合群不善社交。

  納什的數學天分大約在14歲開始展現。他在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士時剛剛二十出頭,但他的一篇關於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論文和其他相關文章,確立了他博弈論大師的地位。在20世紀50年代末,他已是聞名世界的科學家了。

  然而,正當他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30歲的納什得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他的妻子艾利西亞———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畢業生,表現出鋼鐵一般的意志:她挺過了丈夫被禁閉治療、孤立無援的日子,走過了惟一兒子同樣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震驚與哀傷……漫長的半個世紀之後,她的耐心和毅力終於創下了了不起的奇蹟:和她的兒子一樣,納什教授漸漸康復,並在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經濟學獎。

  如今,納什已經基本恢復正常,並重新開始科學研究。他現在是普林斯頓大學數學教授,但已經不再任教。學校經濟學系經常會舉辦有關博弈論的論壇,納什有時候會參加,但是他幾乎從不發言,每次都是靜靜地來,靜靜地走。

  不過,在同事印象裡「極不愛說話」的納什教授將在中國做幾場演講。8月14日至17日在青島大學,他會以特邀報告人的身份做主題發言,探討他所奠定學術根基的博弈論的發展趨勢。8月21日晚上,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他還將向中國公眾做一個公開報告

 

相關焦點

  • 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向清華學子敞開心扉
     8月27日下午,高等研究中心中庭。30位來自數學系、力學系和經管學院的清華學子,靜候著美國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的到來。 此次來北京參加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約翰·納什,在參觀了美麗的清華園後出現了。雖然今年已經75歲,但他高高的前額、有點突出的耳朵、線條筆挺的鼻子加上小巧的下巴,不由讓人聯想到電影《美麗心靈》中那個英俊而又古怪的主人公。影片中的數學家一生為精神分裂症所困擾,歷經人生苦難,最終在妻子的幫助下摘取科學桂冠。這是一個愛心呵護天才的傳奇故事,更是一個感人的故事。
  • 美麗心靈:數學天才,諾貝爾獎獲得者,約翰·納什的傳奇人生
    他是一個孤獨的天才,他是一個偉大的數學家,他也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他叫約翰·福布斯·納什。1947年9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入學儀式上,數學系主任做著鼓舞人心的演說:「是數學家贏得了世界大戰,是數學家破譯了日本密碼,也是數學家發明了原子彈,就像你我一樣的數學家。」
  • 「幽靈」天才 傳奇數學家納什
    約翰·納什,被世人稱作「傳奇」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同時還是奧斯卡獲獎電影《美麗心靈》主人公原型、「博弈論」大師、著名數學家。
  • 《美麗心靈》原型約翰·納什車禍去世 傳奇一生回顧
    原標題:《美麗心靈》原型約翰·納什車禍去世 傳奇一生回顧   《美麗心靈》原型夫婦去世 獲阿貝爾獎後打計程車回家遭遇車禍揭天才數學家的一生才華橫溢卻精神分裂30年 沉迷於命理學和宗教預言 1990年後神奇恢復並獲得諾貝爾獎  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
  • 約翰·納什的悲情人生
    納什86歲,其妻子82歲。他們生前居住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    美國媒體援引新澤西州警方的消息報導說,納什夫婦乘坐的一輛計程車在新澤西高速路上與另外一輛汽車相撞,計程車失控撞上了道路護欄,納什夫婦被彈出車外,二人當場死亡。據了解,納什夫婦本周赴挪威領取阿貝爾獎,周六剛乘飛機返回美國。
  • 約翰·納什的均衡與偏執
    一個數學天才、常人眼中的瘋子。留給世人的是「囚徒困境」式的非合作博弈論,對亞當·斯密古典經濟學理論的直接挑戰,對偏導數研究的傑出貢獻,以及一個「美麗的心靈」。  他是約翰·納什,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納什均衡」理論的提出者,也是一名「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 約翰·納什一生傳奇 博弈論大師的博弈人生
    納什與妻子2012年於得州出席《有你終生美麗》放映會 網絡圖  約翰·納什一生傳奇,作為一名偉大的數學家,他在博弈論、微分方程和幾何等領域均有卓越貢獻,以他為原型的電影感動了無數觀眾,事實上,他的一生經歷卻比電影情節還要跌宕起伏
  • 英媒:《美麗心靈》電影原型約翰·納什逝世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24日援引美媒報導,當時納什夫婦乘坐的計程車在新澤西公路上失控,兩人被彈出窗外後傷重身亡。  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約翰·納什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助教,後轉任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
  • 約翰·納什逝世一周年 《美麗心靈》之外的納什
    電影中,納什是一個陷入精神分裂症困擾的天才數學家,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個深愛他的妻子,始終對他不離不棄。在妻子的努力和幫助下,納什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和頑強的意志,終於獲得了成功。當然,電影有著很多虛構的成分。
  • 世界上最傳奇的天才——「幽靈」數學家納什
    在日常生活中,「價格戰博弈」、「汙染博弈」、「易自由與壁壘」這三種常見現象可以直觀地理解納什均衡。納什是個天才的數學家。然而,他的天才發現——非合作博弈均衡(納什均衡)並非一帆風順。納什在1948年來到普林斯頓,那時他還不到20歲。那時,普林斯頓到處都是傑出的人才和大師。愛因斯坦、馮·諾依曼、列夫斯切茨和其他人都在這裡。
  • 世界上最傳奇的天才——「幽靈」數學家納什!
    納什的研究奠定了現代非合作博弈理論的基礎,後來的博弈論研究基本上遵循這條主線。然而,發現納什的天才被馮·諾依曼斷然否認。在此之前,愛因斯坦也對他冷淡。納什堅持自己的觀點是因為他具有挑戰權威的天性。走向學術巔峰卻墮入生命谷底當我們回顧納什的青年時代,我們仍然被他的天才、智慧和傳奇經歷所吸引。
  • 高分人物傳記電影,約翰·納什的傳奇一生
    人們常說天才總是與眾不同的他們的行為和思想得不到共鳴,因此他們是孤獨的。如果在加上心理疾病的困擾,那他們卻是可憐的!約翰·納什就是這樣一位天才,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同時長期以來飽受精神分裂的痛苦折磨。
  • 訃告:《美麗心靈》原型數學家約翰·納什車禍去世,享年86歲
    著名電影《美麗心靈》就是根據納什傳奇一生改編而成。納什,享年86歲,曾是新澤西普林斯頓大學數學教授。新澤西網(NJ.com)援引州警官喬治·威廉士(Gregory Williams)的發言報導稱,當時他與妻子在新澤西乘坐計程車,因司機駕駛失控而撞上護欄。兩人被甩出車子,不幸遇難。。據報導,計程車司機與另一輛車的乘客入院治療,無生命危險。
  • 納什均衡是約翰·納什一個人的
    (年輕時的約翰·納什) (老年時的約翰·納什)1957年,29歲的納什與艾裡西亞結婚。婚後,在1958年,30歲的納什精神失常的症狀顯露出來了,他一身嬰兒打扮,出現在新年晚會上。
  • 約翰·納什:抗爭的一生比成功的一生更偉大(圖)
    天才納什  家庭溫暖卻性格孤僻,小學時數學成績並不好  納什主要研究博弈論、微分幾何學和偏微分方程,他的理論被運用在市場經濟、計算、演化生物學、人工智慧、會計、政策和軍事理論。  被稱為孤獨天才的納什於1928年出生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工業城布魯菲爾德的一個富裕家庭。
  • 約翰·納什:均衡博弈走出「囚徒困境」
    輿情要點   孤獨中與數學結緣   納什遭遇車禍的消息在周末曝出,微博等社交媒體迅速被刷屏。他的傳奇經歷和均衡理論,重新被世人關注和討論。   納什從小顯得內向而孤僻。比起和其他孩子結伴玩耍,他總是偏愛一個人埋頭看書或躲在一邊玩自己的玩具。
  • 約翰·納什的一生回顧:無常命運中的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約翰·納什的經歷為素材,講述了一位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數學天才,在愛與理智的幫助下,逐漸痊癒的感人故事。但電影畢竟是藝術抽象,它偏重於納什博士與精神分裂症抗爭的過程。那麼,他屬於數學家的一面,又是如何呢?約翰納什  不世出的數學天才  「這人是個天才。」
  • 《美麗心靈》人物原型約翰·納什去世 悼念
    2001年上映的美國影片《美麗心靈》,是基於西爾維婭·納薩爾為納什寫的同名傳記而改編拍攝的。該影片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獎在內的四項奧斯卡金像獎,不過納什本人表示電影情節和他的真實人生並不一致。晚年為普林斯頓大學的資深研究數學家。1994年,他和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約翰·海薩尼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2015年,他與路易·尼倫伯格共同獲得了阿貝爾獎。
  • 約翰·納什:走出「囚徒困境」的指路人
    即使你不知道「小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F.NashJr.)」這個名字和這個人的數學理論,你至少應該看過由他的經歷改編的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即便你連電影也沒看過,你的生活也與他息息相關——博弈論和「納什均衡」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一般人的生活,絕不僅限於數學的範疇。5月23日,約翰·納什在美國新澤西州遭遇車禍去世,終年86歲,生前被廣泛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此前,納什才剛剛在挪威領受了阿貝爾獎(AbelPrize)。
  • 約翰·納什的一生:縱然有天才的智慧,卻要和困境中的「囚徒」博弈
    如果約翰·納什的形象只是象牙塔中的一名普通研究員,剛好發現了「納什均衡」,那他在我腦海中的存在不會像現在這麼飽滿而結實,可能像數學領域中的其他突出貢獻者,對他的印象只有個名字。第一次接觸到約翰·納什,是在大學博弈論的課上。「納什均衡」是納什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概念,憑藉那篇只有27頁紙的博士論文,在1950年,納什獲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那時他才2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