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納什的一生:縱然有天才的智慧,卻要和困境中的「囚徒」博弈

2021-01-09 品玩

如果約翰·納什的形象只是象牙塔中的一名普通研究員,剛好發現了「納什均衡」,那他在我腦海中的存在不會像現在這麼飽滿而結實,可能像數學領域中的其他突出貢獻者,對他的印象只有個名字。

第一次接觸到約翰·納什,是在大學博弈論的課上。「納什均衡」是納什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概念,憑藉那篇只有27頁紙的博士論文,在1950年,納什獲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那時他才22歲。此後,「納什均衡」這個概念被廣泛運用在經濟學、計算機科學以及人工智慧等方面。因為這項成就,納什和另外兩位博弈論學家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關於「納什均衡」運用之廣泛,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教授Avinash Dixit說道,「如果人們每提到一次納什均衡,就要給納什1美元,那麼他會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傢伙」。

了解「納什均衡」最好的案例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闡述的是,一個案子的兩個嫌疑犯被分開審訊,警官分別告訴兩個囚犯,如果你招供,而對方不招供,則你將被立即釋放,而對方將被判刑十年;如果兩人均招供,將均被判刑兩年;如果兩人均不招供,將最有利,只被判刑半年。於是,兩人同時陷入招供還是不招供的兩難處境。

但兩人無法溝通,於是從各自的利益角度出發,都依據各自的理性而選擇了招供,這種情況就稱為納什均衡點。而這時,個體的理性利益選擇是與整體的理性利益選擇不一致的,整體的理性利益則是指向兩人都不招供,各判刑半年。

這樣兩人都選擇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兩年的結局,被稱作是「納什均衡」。在此情況下,無一參與者可以「獨自行動」(即單方面改變決定)而增加收穫。

在獲得博士學位後,納什順利成為了麻省理工的講師。關於納什的天分,他在大學本科時的指導教授R.J. Duffin在推薦信上就曾向世界宣告。推薦信上這樣寫道,「這傢伙是個天才(This man is a genius)」,全文只此一句。

再次了解到約翰·納什,是經過《美麗心靈》這部電影。通過《美麗心靈》,我才知道,「噢,原來他生活中的一大段時間,精神都在出狀況」,這樣的病狀讓他把生活一團糟,愛人、工作都紛紛離他而去。

在這部納什的傳記片中,《悲慘世界》中飾演警長沙威的羅素·克勞,很長時間都在扮演著那個精神極度分裂的數學家。納什兩度出入精神病院,第一次是在1959年,在波士頓附近的麥克林醫院。而兩年前,他剛剛與來自薩爾瓦多的物理系學生艾莉西亞結婚,本該過上最甜蜜的那段婚後生活。納什在傳記中回憶道,「精神失常的狀況最開始是在1959年初,那會艾莉西亞剛懷孕」。

在那個時期,納什從麻省理工辭了職,提取了所有養老金,宣布去歐洲旅行。在歐洲遊蕩9個月後,納什被遣返回了美國。1961年,納什住進了普林斯頓附近的特倫頓精神病院。並在1963年,妻子艾莉西亞與他結束了這6年的艱難婚姻。不過,在納什病患期間,艾莉西亞仍然在照顧他。也許因為艾莉西亞是他與這個世界唯一的聯繫,性格極端孤僻、敏感的納什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任何朋友。

幸運的是,在1970年後,症狀逐漸好轉,納什能夠再度回到學術研究工作。1994年,納什與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獎。在獲得這份獎後,納什吐露了些許的失落,「從殘疾到健康也不全是快樂。理性思考的一個結果是,會給你看宇宙的概念強加一些限制」。

在獲得諾貝爾獎後,納什的生平開始引起了外界的強烈關注。他此前的經歷,被曾在《財富》、《紐約時報》擔任過記者,現在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教授的Sylvia Nasar寫成傳記,於1998年出版。

生活走上正軌後,2001年,納什與前妻艾莉西亞破鏡重圓。在那一年,由朗·霍華德拍攝的《美麗心靈》正式上映了,大家通過熒幕了解到了這位特質、敏感的天才數學家。

此後,納什和艾莉西亞長期定居在了新澤西州的西溫莎小鎮。

而第三次了解到約翰·納什則是在昨天,消息曝出他和他的妻子在新澤西州夢露鎮搭乘計程車時,因車禍事故,兩人同時身亡。

相關焦點

  • 約翰·納什:均衡博弈走出「囚徒困境」
    前麻省理工學院助教,後任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主要研究博弈論、微分幾何學和偏微分方程。1928年6月13日出生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工業城布魯?菲爾德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   1950年,約翰·納什獲得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中有一個重要發現,這就是後來被稱為「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1994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 約翰·納什:走出「囚徒困境」的指路人
    阿貝爾獎也可以稱得上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以86歲高齡成為有史以來唯一一位諾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納什的成就在晚年得到了世人充分的肯定。天才、精神病人和美麗的心靈比起光彩奪目的青年時代、痛苦而波折的中年時代,納什的晚年時代其實已經相當的平靜和安詳了。納什的一生是曲折和傳奇的。
  • 約翰·納什的均衡與偏執
    「我一直相信數字、方程式和邏輯關係。它們總是為我指引真理。但追求了一生真理之後,我問自己,什麼是真正的邏輯關係?真理又是由誰來決定?最終,我還是回到現實中,找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發現,在愛的支持下,任何邏輯關係和真理都會被發掘。」   他,走了。一個數學天才、常人眼中的瘋子。
  • 約翰·納什一生傳奇 博弈論大師的博弈人生
    納什與妻子2012年於得州出席《有你終生美麗》放映會 網絡圖  約翰·納什一生傳奇,作為一名偉大的數學家,他在博弈論、微分方程和幾何等領域均有卓越貢獻,以他為原型的電影感動了無數觀眾,事實上,他的一生經歷卻比電影情節還要跌宕起伏
  • 從「納什均衡」看質量博弈
    24日,他和妻子就在機場回家的路上因車禍去世。  對於國人來說,認識這位經濟學家和數學家有可能更多來自於好萊塢電影《美麗心靈》,這部以納什為原型的著名傳記影片。隨著這位大師離世的消息,他的經典理論——納什均衡也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受到追捧。  納什均衡,又稱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論的一個重要術語,以約翰·納什命名。
  • 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向清華學子敞開心扉
     8月27日下午,高等研究中心中庭。30位來自數學系、力學系和經管學院的清華學子,靜候著美國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的到來。 此次來北京參加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約翰·納什,在參觀了美麗的清華園後出現了。雖然今年已經75歲,但他高高的前額、有點突出的耳朵、線條筆挺的鼻子加上小巧的下巴,不由讓人聯想到電影《美麗心靈》中那個英俊而又古怪的主人公。影片中的數學家一生為精神分裂症所困擾,歷經人生苦難,最終在妻子的幫助下摘取科學桂冠。這是一個愛心呵護天才的傳奇故事,更是一個感人的故事。
  • 博弈論之囚徒困境
    今天我們來講博弈論中一個非常經典的模型,叫做囚徒困境。兩個人因盜竊被捕,警方懷疑其有搶劫行為,但未獲得確鑿證據可以判他們犯了搶劫罪,除非有一個人供認或兩個人都供認。即使兩個人都不供認,也可判他們犯盜竊物品的輕罪。
  • 約翰·納什:抗爭的一生比成功的一生更偉大(圖)
    天才納什  家庭溫暖卻性格孤僻,小學時數學成績並不好  納什主要研究博弈論、微分幾何學和偏微分方程,他的理論被運用在市場經濟、計算、演化生物學、人工智慧、會計、政策和軍事理論。  被稱為孤獨天才的納什於1928年出生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工業城布魯菲爾德的一個富裕家庭。
  • 約翰·納什的一生回顧:無常命運中的美麗心靈
    這就是納什的碩士導師給他寫的推薦信,只有一句話的推薦信。  約翰·納什的確是個天才。中學時代,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就開始在附近的大學旁聽高等數學的課程了。爾後,他得到了卡耐基技術學院(今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獎學金,攻讀數學。僅僅用了三年時間,他就完成了碩士學位。在他尋找攻讀博士的學校時,哈佛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 約翰·納什——一位有著傳奇人生的數學天才
    約翰·納什——一位有著傳奇人生的數學天才 2009-08-28 17:53:52 來源:網絡來源
  • 《美麗心靈》原型約翰·納什車禍去世 傳奇一生回顧
    原標題:《美麗心靈》原型約翰·納什車禍去世 傳奇一生回顧   《美麗心靈》原型夫婦去世 獲阿貝爾獎後打計程車回家遭遇車禍揭天才數學家的一生才華橫溢卻精神分裂30年 沉迷於命理學和宗教預言 1990年後神奇恢復並獲得諾貝爾獎  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
  • 博弈論大師納什車禍去世 電影"美麗心靈"主角原型
    >>人物約翰·納什 美麗的頭腦美麗的心 二十幾歲時就做出驚人的數學發現,在經濟學博弈論中享有國際聲譽;30歲時,罹患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在天才與狂亂中歷經痛苦。最終,因愛的力量與過人的智慧和勇氣,使自己不至於沉入深淵。他就是「博弈論」大師、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
  • 博弈論大師約翰·納什車禍去世享年86歲 系電影《美麗心靈》主角...
    美國警方24日說,納什與82歲的妻子艾麗西亞23日在美國新澤西州乘坐計程車時,因車輛失控遇難。納什在挪威領取了數學界的阿貝爾獎,返回美國後從機場前往家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警方的話說,計程車司機當時試圖超車,車輛卻失控,撞上防護欄。納什夫婦被彈出車外,兩人當場遇難。  納什生於1928年,其主要職業生涯是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教學和研究。
  • 什麼是「納什均衡」?電影《美麗心靈》完全搞錯了!
    (納什證明了,如果允許混合策略,那麼任何一個博弈,只要參與者數量是有限的、參與者可以選擇的純策略也是有限的,那麼這個博弈至少有一個納什均衡。)(另外,別把納什均衡和囚徒困境混了。納什均衡是個廣泛得多的概念。)例子:打獵。兩個獵人出發去打獵。
  • 「幽靈」天才 傳奇數學家納什
    納什和夫人早慧的天才少年約翰·納什曾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博弈理論,同時,在代數簇理論、黎曼幾何、拋物和橢圓型方程上取得了一些突破。納什寫的論文不多,僅僅幾篇便足夠引起學界矚目。
  • 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是什麼意思?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陷入「囚徒困境」的兩難境地,不知該做出何種抉擇,但不管遇見怎樣的難題,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倘若採用巧妙的方法來解除困境,不僅能夠將難題化解,還可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那麼,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且聽小編為大家解惑。
  • 約翰·納什逝世一周年 《美麗心靈》之外的納什
    電影中,納什是一個陷入精神分裂症困擾的天才數學家,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個深愛他的妻子,始終對他不離不棄。在妻子的努力和幫助下,納什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和頑強的意志,終於獲得了成功。當然,電影有著很多虛構的成分。
  • 博弈論大師約翰·納什領獎返家途中遇車禍身亡
    納什均衡:又稱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論的一個重要術語,以約翰-納什命 名。假設有n人局中人參與博弈,給定其他人策略的條件下,每個局中人選擇自己的最優策略(個人最優策略可能依賴於也可能不依賴於他人的戰略),從而使自己 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構成一個策略組合。納什均衡指的是這樣一種戰略組合,這種策略組合由所有參與人最優策略組成。
  • 從「囚徒困境」現象談企業競爭情報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
    目前博弈論的發展正越來越受到各個領域的重視,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矛盾和衝突總是無所不在,而利用博弈論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解決這些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和衝突問題。由此可見,如何在矛盾和衝突中成功的選擇和運用策略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   一、「囚徒困境」現象及其普遍意義  1.
  • 納什均衡:這盤棋總有個和法
    本報記者 高 博  約翰·納什車禍去世的消息,一天傳遍全世界。儘管諾貝爾獎不設數學獎,納什的數學研究卻因為描述了「絕對理性行為」而獲經濟學獎。納什22歲寫的幾篇論文,提出了「納什均衡」,開創了現代的博弈論。  博弈論,英文是「Game Theory」。英文的game,有人與人比拼的意思。翻譯成博弈論倒也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