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投資電站需配套產業 榆林為何暫停新能源發展?

2020-12-0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3月26日榆林市發改委發文《關於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暫停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申報。

(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們」ID:pv_men 作者:臧超)

榆林市光伏圈瞬間炸開了鍋。這個匯集了超過20家光伏企業,儲備項目超過5GW的地區是陝西省2020年光伏項目申報的支柱。

某光伏企業項目開發負責人王肅剛向公司總部匯報了榆林項目的開發情況,「本來計劃至少申報10萬千瓦的,現在公司總部在追問為何沒有提前預警。我們確實沒有收到任何相關提醒,從縣級到市級,此前都沒有相關消息透露出來」。王肅補充道,現在扎堆榆林開發光伏項目的約有20-30家企業,那些已經籤訂了土地租賃協議準備今年申報的企業,損失更為慘重。

榆林的消息一出,褒貶不一,在這背後凸顯的是新能源發展與地方政府管理訴求的矛盾。

毫無預警的「暫停鍵」

榆林市,陝西最北部的城市,這是一座礦產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其煤炭、石油、天然氣、巖鹽產量分別佔陝西省總量的86.2%、43.4%、99.9%和100%;榆林市還是中國日照高值區之一,是陝西省日照時間最長的地區,太陽能年均利用小時數可達1500-1600小時。早在2010年,中國第二批光伏特許權項目之一就落戶榆林,如今陝西80%風能資源和70%以上的太陽能資源集中在榆林(含神木、府谷)。

在過去十年裡,大量新能源企業紮根榆林,從央、國企到民營企業,成為陝西新能源發展的熱土。截至2019年底,榆林累計光伏裝機達到4GW,仍有1GW在建,還有超過4GW的已備案項目。

榆林雖然建成了大量光伏電站,但是限電並沒有那麼嚴重——據某家在榆林持有1GW以上光伏電站的企業介紹道,目前榆林整體限電情況可以接受,橫山、靖邊基本不限電;定邊、榆陽區接近10%;據相關知情人透露,目前榆林市除了待建項目之外,仍然還有一定的消納空間,約為1-1.5GW。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陝西二類資源區的榆林和延安棄光率為3.96%。

作為陝西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榆林市還是全省為數不多的土地平整且多為未利用地的地區之一。「延安地區基本沒有土地,接入條件也不太好,陝南大部分都是山地,光照年均利用小時數最多在1000-1200小時,與榆林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王肅介紹道,目前陝西省已建成的70%左右風電、光伏項目均布局在榆林市。

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吸引了眾多新能源企業來此掘金,據光伏們了解,目前約有20-30家光伏企業扎堆在此儲備了超過5GW的項目準備申報2020年光伏項目的平價與競價項目。

然而所有的開發投資協議洽談、土地租賃合同籤訂、電網消納意見函的開具等前期準備工作及付出的成本,都在3月26日榆林市《關於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的一紙文件之下,「化為烏有」。據統計,該政策可能涉及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的項目停滯。

突出的土地矛盾

榆林市發改委在上述文件中提到,建成和待建項目規模已遠超全是「十三五」規劃目標,部分已批覆項目不能及時開工建設,嚴重擠佔產業發展空間,是此次文件內容出臺的產業背景。

某央企陝西公司負責人餘樂(化名)告訴光伏們,榆林的情況的確如此,幾乎陝西全省的光伏項目開發人員都深耕過榆林,一般都是先圈地再談開發協議。

「現在榆林最突出的矛盾就集中在土地上,我們在跟各縣談土地租賃的時候發現,有人多年前就以100-150元/畝的價格把當地的土地租了下來,等著投資企業找上門去談,再以300多元一畝的價格轉租出去」,餘樂補充道,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華能事件,就是榆林土地問題的典型案例。

上述情況在若干資源稟賦良好的地區都曾出現過,也深刻的被相關部門所熟知。陝西省能源局《關於開展陝西省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參考領跑者項目的經驗,從開工時間、併網時間、資本金證明、懲罰措施以及投資主體申報規模等各個維度明確了相關規定,力求保障2020年陝西省光伏、風電項目的順利有序推進。

但是,「這並不能成為榆林市暫停新項目的理由,榆林市的相關規劃非常混亂,縣級甚至園區都有單獨的發展規劃,加上土地租賃程序簡單,圈地、圈資源的情況非常多,但這都屬於前期規劃失誤導致的問題,既然發現了問題,下一步應該是去矯正」,餘樂認為,一些已批覆項目不開工的情況的確需要整合,但不能一刀切的全部都暫停。」

「暫停鍵」的背後:煤炭產業給的底氣

在榆林市「消極」的新能源發展政策背後,更多的是市政府對於煤化工產業的青睞有加。

根據公開資源,榆林市全市已發現8大類48種礦產資源,平均每平方公裡地下蘊藏著622萬噸煤、1.4萬噸石油、1億立方米天然氣、1.4億噸巖鹽,資源組合配置好,國內外罕見。其中,煤炭預測6940億噸,探明儲量1500億噸,全市有54%的地下含煤,約佔全國儲量的五分之一。

從地方政府的角度看,享有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的風電、光伏是一個看不到立竿見影稅收效果的產業。而煤炭給這座城市帶來的益處卻是突飛猛進。

根據公開信息,2018年陝西省全年生產總值達到了24438.32億元,而榆林市全年生產總值為3848.60億元,佔比15.7%,僅次於西安市。有知情人透露,榆林市政府相關會議上明確表示要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

來源:網絡

此外,光伏們從多個消息渠道獲悉,榆林市政府跟多(數家)家企業溝通時明確,在榆林開發新能源項目需要配套產業落地。

有消息稱,當地政府想以每個縣區為單元,引入能帶有產業投資的電力企業進行「打包」式的開發——這個消息並未得到進一步的確實。但無論是國家能源局還是陝西省能源局的文件,都曾明確,在項目開發過程中不得以產業配套等名義變相向企業收費。

當地方利益與新能源發展的趨勢相悖時,榆林市選擇了按下新能源發展的暫停鍵。

關於新能源項目投資與地方政府利益的匹配,一方面,非技術成本已經成為阻礙光伏電價實現平價甚至低價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強加給光伏電站投資的產業配套等變相收費便是其中之一。從光伏產業本身來說,當然希望可以減少相關的非技術成本。另一方面,從地方政府的角度,希望為當地謀利益也是情理之中。

但無論怎麼樣,新能源發展規劃應該建立在有序穩步推進的基礎上,甚至光伏們了解到,某家有意向在榆林投建光伏電站的企業已準備好了相關的配套產業。顯然,這種案例,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另一方面,對於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總有消耗殆盡的時候,在國家大力提倡清潔能源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眼光也不能僅僅停留在當前。在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之後,新能源項目對於當地的稅收支撐實際上十分可觀,會有非常明顯的帶動作用。

此外,截至目前,陝西省非水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僅為1471萬千瓦,總量位居全國13位。同時,陝西省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9%左右,低於全國平均6個百分點。榆林市此次暫停2020年新能源項目申報,基本上切斷陝西省超過50%的新能源發展空間。在強制配額的要求下,陝西省將面臨非常大的配額制完成壓力。

「今年的平價/競價政策明確的最後一年,從2021年開始,沒有補貼,也沒有20年固定電價的保障,新能源發展將面臨什麼樣的處境,現在都很難看得清,榆林市應該抓住最後的機會合理規劃發展,一刀切的政策不僅是懶政,也將錯失全市新能源發展的良機」,餘樂補充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渭南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等七大產業已成為我國重點培育的戰略新興產業。《陝西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推動新材料產業高端化發展,推動新能源產業穩步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 波浪發電設備促進海洋能產業發展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我國在海洋能開發及相關研究領域已經取得豐碩成果,開發成本不斷降低,海洋能產業進入戰略機遇期。我國海洋能資源蘊藏量豐富,再生能力強,海洋能發電產業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扶持,投資前景良好。
  • 光伏行業最牛的15家組件、逆變器、支架、EPC和電站投資...
    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兩大業務並重發展,致力於打造「科技+產業+服務+金融」四位一體的業務模式,省級分公司遍布全國,在設計研究、資金融集、供應採購、農業、國際業務、分布式業務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 河南靈寶市:新能源產業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從靈寶市發改委傳來好消息,總投資金額近2億元的國家新能源函谷關段風電項目於2020年12月底完成建設任務,將於明年1月份併網投產。該項目是由靈寶市發改委和函谷關鎮共同引進的招商引資項目,已被列入2020年三門峽市重點建設項目。
  • 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 - 中國稅務網
    這裡說的全面,既指新能源行業的擴展——由原本的風電行業擴張到太陽能的利用、生物質能以及潮汐能的利用,還指新能源產業鏈的完善。可以說,從此以後,我國開始進入了新能源行業高速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政府圍繞著《可再生能源法》,頒布了很多具體的實施細則以及政府政策(具體見下表2)。
  • 網傳暫停新能源汽車資質審批?恐非空穴來風
    6月5日,一則發改委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的消息在汽車圈炸開了鍋。6日上午,《中國汽車報》記者致電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機械裝備處調研員吳衛,對方拒絕對此消息予以回應,請記者走採訪程序申請正式採訪。截至本報發稿時,記者多方求證仍沒能得到發改委相關部門對此事的正式回應,但綜合分析目前的情況看,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審批的傳言恐將成真。
  • 福建投資集團立足戰略高度布局新能源產業
    ,立足實際,理清發展思路,著力推進新能源業務板塊的供給側改革,為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7 年 9 月,福 建省政 府出臺《加快全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2017-2020 年 ) 的通 知》,《意見》中對充電設施、產業併購和車型補助等作出實質性鼓勵,並落實到責任單位 ;《通知》提及目標,到2020 年,省內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 30萬輛,實現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產值突破 1800 億元。
  • 光伏電站投資企業哪家強?國電投、協鑫、中利、正泰、北控...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傳統金融力量隨之發生變化,諸如京東金融、陸金服的出現讓中國金融力量以前未有的姿態,迅速崛起。其實,金融創新體現在各個產業,光伏投資作為能源領域的金融投資,近些年也加入了更多新鮮血液,雖然光伏電站項目門檻高,成本高,回報時間久,但卻還是有一大批優秀的光伏電站投資企業脫穎而出。
  • 新能源行業投資策略:鋰電出海,新能源開啟黃金髮展期
    預 計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上升,負極材料頭部企業出貨量也會快速上市。小結: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全球主要經濟體共識,更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 的必由之路,展望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將實現高增長,歐盟也有望繼續翻倍增長。 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大規模應用,產品不斷進步。我國動力電池產業中優質 公司已經是立足國內,並加速開拓海外市場,全產業鏈受益新能源汽車景氣度上行。
  • 我國抽水蓄能佔比仍然較低 新能源高比例發展激活其應用
    新能源規模化併網凸顯抽蓄價值「21世紀初以來,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抽水蓄能電站因其靈活調節特性成為了保障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的重要手段,抽水蓄能電站的規劃建設又一次進入各國決策者視野。」我國抽水蓄能佔比仍然較低「針對新能源大規模快速發展出現的消納問題,『新能源+儲能』成為重要的解決方案。抽水蓄能是目前應用最成熟、規模最大且較為經濟的儲能技術。」西安西電開關電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白世軍表示,基於國家電力體制歷史沿革,著眼於能源產業全局和長遠發展趨勢,目前由電網企業承擔抽水蓄能開發的主要任務。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規劃所指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節能汽車是指以內燃機為主要動力系統,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優於下一階段目標值的汽車。
  • 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商機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公布,當中對未來15年的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比例、能耗標準、扶持政策都有較詳細的說明,指明了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可以說是重大利好,對全產業鏈已經投資超過2萬億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更是一劑「強心針」。
  • 光伏電站2020年終盤點:央企「進擊」,民企「退潮」
    實際上,「降補貼」一直印刻在光伏產業的發展路徑中。2011年當年光伏發電價格為每度1.15元,最高時,電站每發一度電就能享受超過0.7元的補貼,此後國家6次下調光伏發電指導價,補貼逐年退坡。 從今2020年6月1日起,光伏電站享受到的補貼最高不會超過每度電0.05元。這意味著,九年時間,補貼退坡幅度超過90%。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太陽能光伏點亮福建新能源產業
    金保利(泉州)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建築群屋頂的太陽能光伏電站,是國家「金太陽」示範工程項目,總裝機容量10.8兆瓦,每年可提供約1100萬千瓦時綠色電力,為企業節省電費約4000萬元。「這一大型太陽能電站的併網發電,極大提振了處於歐債危機和美國『雙反』中的光伏企業發展信心,將進一步推動我省太陽能光伏應用,並帶動上遊晶體矽產業集聚,推進矽片及組件的量產和配套產業發展。」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光伏是人類未來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而我省具備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資源和區位優勢。
  • 注入綠色動力 農行山東省分行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側記_區域經濟...
    據了解,農行山東省分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圍繞省內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抽水蓄能電站四大基地建設,創新服務機制,優化方案設計,提升服務質效,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走出了一條金融服務綠色產業發展的「新路子」。截至今年上半年,全行綠色能源發電項目貸款達154億元,比年初淨增23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山東新能源發電產業的發展。
  • 新能源發展前景可期 2020核電容量將達5800萬千瓦
    隨著常規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以環保和可再生為特質的新能源越來越得到各國的重視。   在中國可以形成產業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電站)、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是可循環利用的清潔能源。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既是整個能源供應系統的有效補充手段,也是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措施,是滿足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的終能源選擇。
  • ...亞瑪頓前三季度淨利預增約40倍;協合新能源擬5.76億出售5個發電廠
    兩地政府均將在項目用地用房、基礎設施配套以及電費、研發等方面給與優惠政策支持。該集團指,出售提升現金流回報,減少債務比例以支持發展。 9月28日,國網山東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高唐光伏電站配套儲能設備採購項目變更公告。
  • 風能、太陽能產業大發展,投資機會該如何把握?
    2019年我國的石油消費量就高達6.6億噸,其中進口的石油約佔5億噸,此外,我國每年還需進口約一萬噸天然氣。可見,我國的油氣供應嚴重依賴進口。雖然油氣資源相對匱乏,但中國擁有異常豐富的清潔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等。發展清潔能源,改善能源結構是中國確保能源安全的重要戰略,通過將清潔能源轉化為電能,逐步減少對煤、石油、天然氣的依賴。
  • 汽車充電樁常見,換電站你見過嗎?
    近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兩項新能源汽車領域重磅政策先後印發,為產業發展定向定調,業界持續多年的汽車電動化發展路線之爭也塵埃落定。從車輛技術發展路線來看,兩項政策再次肯定了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汽車三種路線的「新能源」身份,並設有不同技術發展要求及推廣應用目標。與此相呼應的是充電模式中除快充、慢充兩種模式外,換電模式也獲得了「正統」地位。換電站實際應用效果怎麼樣?
  • 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與發展峰會召開 101個招商項目總額3336.2億
    15日上午召開了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環境推介會。  11月14至15日,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與發展峰會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副省長何報翔、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迎春、省政府副秘書長羅建軍、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等領導出席。  本次峰會是我省首次面向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企業舉辦的產業專題招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