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暫停新能源汽車資質審批?恐非空穴來風

2020-12-05 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

  6月5日,一則發改委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的消息在汽車圈炸開了鍋。6日上午,《中國汽車報》記者致電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機械裝備處調研員吳衛,對方拒絕對此消息予以回應,請記者走採訪程序申請正式採訪。截至本報發稿時,記者多方求證仍沒能得到發改委相關部門對此事的正式回應,但綜合分析目前的情況看,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審批的傳言恐將成真。

  ■ 暫停資質審批並非空穴來風

  「是不是暫停審批?不知道!」「沒得到消息。」「確認了嗎?」儘管記者採訪的多位長期關注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業內專家都沒有確認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的消息,但從大家的態度來看,此傳聞恐非空穴來風。

  5日,彭博報導稱,知情人士稱中國擬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審批發放,並稱發改委希望對現有政策進行評估。一時之間,各大媒體紛紛求證,但是一直沒能得到官方確認。可從目前的情況看,自2016年3月起,已經有15家企業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規劃產能80餘萬輛。再加上傳統汽車生產企業的產能,新能源汽車的產能似乎已經過剩,這是各方猜測暫停資質審批的主要原因。

  「雖然沒有得到官方確認,但產能過剩的苗頭已經初現,暫停審批似乎已成必然。」「短時間內放出這麼多家,太快了,良莠不齊,競爭力普遍不強,應該叫停了。」「重新考慮審批條件才能更好促進行業發展。」接受記者採訪的多數專家均認為,產能過剩危機、已獲得資質企業競爭力不強等因素似乎讓暫停審批更加順理成章。儘管也有專家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起步階段可以多放幾條鯰魚進來攪動市場,但重新審視審批條件的工作似乎已經在推進。

  ■ 未見鯰魚效應倒逼資質審批暫停?

  「放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初衷是希望放幾條鯰魚進來,攪動市場。」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在接受《中國汽車報》採訪時表示,從當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看,天然具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傳統車企「無利不起早」的現象比較嚴重,需要放幾條鯰魚進來,攪動市場。本著這樣的目的,國家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審批,也給行業發展帶來希望。另一方面,作為一項國家新興戰略性產業,各界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情高漲。

  自2016年3月至今,已經有15家企業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可是從獲批企業的綜合情況看,鯰魚效應卻未能見到蹤影。「如果仔細分析一下這15家企業,不難看出,沒有哪一家對傳統車企造成衝擊,更別說威脅。」殷承良認為,這些企業普遍存在競爭力不強的問題,讓傳統車企「不屑一顧」,當初的鯰魚效應並未顯現,從這個角度看,暫停資質的審批顯得更為迫切。

  殷承良表示,汽車是一個規模見效益的行業,而目前獲得資質的企業其生產資質大多僅為5萬輛,這樣的規模很難見到效益,沒有效益企業也就難言競爭力。「世界上的大型車企,每家產能都是百萬輛級別,幾萬輛的產能根本談不上競爭力。這根本不是鯰魚,而是螞蟻。放這麼多螞蟻進來根本沒用。」殷承良強調,不能再放任這些小企業進入市場了,否則將面臨重複低端製造的問題,不利於行業發展。

  也有專家認為,無論是一家獲批的企業還是正在申請的企業,有真想「幹汽車」的,也有投資、投機分子,如果繼續放任下去,恐怕會對行業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暫停發放資質勢在必行。在新能源汽車投資熱的催生下,不僅僅是企業,地方政府也加入了產業發展大軍,其中不乏被地方企業、投資「綁架者」,擾亂了地方經濟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正常發展,需要資質審批暫停降溫,回歸理性。

  ■ 資質條件或迎調整契機

  「現在的資質審批條件,無論是投資、生產和研發能力都是比照傳統汽車的標準設置的,而沒能考慮新商業模式的需求,這樣的資質審批出來的企業走的還是傳統車企的老路,競爭力不強是必然。」殷承良認為,我國作為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已經具備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和市場發展的基礎。同時,我國又是網際網路經濟高度、飛速發展的國家,各種新商業模式不斷湧現,這為新商業模式造車提供了可能,應該考慮現行生產資質的審批條件向新興商業模式調整,真正激發出鯰魚效應。這一點,從寄予厚望的網際網路造車企業一家都未能獲得資質上似乎得到很好的驗證。

  殷承良也強調,汽車安全生產的工業發展底線也必須遵守。「汽車不同於手機,雖然他們都需要互聯互通,都需要網際網路思維,但是汽車和手機有很大不同,不能簡單的放開,而是要必須保證安全生產和科學管理等基礎要求。」

  過去一年多,儘管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審批一直在按照既有規定推進,但在記者的多方採訪中,不止一位專家對資質審批條件建言,希望相關條件能重新考慮,為新商業模式創造條件,尤其是一些網際網路造車背景的企業遲遲得不到審批,讓資質審批條件遭受了現實質疑。此次傳言也表明,發改委希望對現有政策進行評估,資質審批條件或迎來調整契機。

  策劃編輯:李大鵬

相關焦點

  • 青年汽車曾因新能源車騙補遭罰 被取消部分生產資質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孫釗)浙江青年汽車集團在河南南陽承接的 「水變氫」新能源汽車技術,質疑之外,關於其涉嫌 「騙補」的聲音出現。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青年汽車此前曾因新能源車騙補,被列入工信部第二批騙補罰單,除了被取消騙補產品生產資質,還被責令進行為期2個月的整改。
  • 汽車供給側改革啟動,小鵬奇點拜騰資質申請難度陡增
    該人士強調,意見稿中提到的一些整改措施和規定表明,中國汽車業供給側改革已經啟動,波及了整個汽車行業。 小鵬奇點拜騰資質申請難度陡增 禾顏閱車工作室了解到,《徵求意見稿》是對之前27號文在政策上的一次校正,如封堵轉賣資質的政策漏洞的政策,是為了避免像浙江合眾賣給華夏幸福這類借殼買資質的事件重演。
  • 要求嚴格了 新造車企業資質申請難度增加
    作為重要的指導性文件,意見稿針對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地區產業環境、地方政府、企業投資方等進行了詳細規定,而且項目監管方也提出要從中央下發到地方。這份文件涉及的整改政策並不限於新能源汽車,而是波及了整個汽車行業,並將於今年內正式公布。
  • 新能源PK智能網聯,誰才是汽車的未來?
    隨後不久,《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正式發布,計劃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從充電啟航到無人駕駛,人們對於汽車的終極幻想正在一步步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大旗揮舞正烈,「智能網聯」汽車也虎視而來。同是方興未艾,誰才是「答案」?
  • 專家:網傳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觀點太片面
    專家:網傳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觀點太片面 原標題:   廣為流傳的網文對鋰電池的質疑還包括: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使用條件苛刻;無法回收利用,造成巨大環保壓力……果真如此嗎?人民日報「求證」欄目繼續採訪多位業內專家,探尋真相。
  • 外媒:美國駐土耳其大使館稱收恐襲報告,暫停籤證服務
    外媒:美國駐土耳其大使館稱收恐襲報告,暫停籤證服務 海外網10月23日消息,據法新社報導,美國駐土耳其大使館表示收到可信的恐怖襲擊報告,暫停針對美國公民的籤證服務。
  • 網傳鋰電池有劇毒易爆炸 專家稱鋰電池汙染小挺耐用 (3)
    是否像網傳文章中所說,廢舊鋰電池會造成巨大的環保壓力呢?王芳說,現階段被環保部門納入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的廢舊電池包括廢鎘鎳電池和廢鉛酸蓄電池。對於一次性電池、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等,因其環境風險相對較小,並未納入危險廢物進行管理。不過,廢舊鋰離子電池進入環境,由電極材料、電解液與環境中其他物質發生水解、氧化等反應,可能會造成鎳、鈷、錳等重金屬離子汙染、氟汙染以及一些有機物汙染。
  • 超百億項目落戶 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整車時代
    杭州長江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五龍電動車集團公司旗下公司。長江汽車也是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優秀代表,是世界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先的中國企業,創造了很多「中國第一」。例如,其是第一個拿到國家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牌照的非傳統汽車生產企業,是杭州G20峰會唯一指定用車,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資質標準是由國家發改委依據長江汽車的綜合評分標準對標制定。
  • 千萬別笑哪吒汽車,合眾新能源靠山強過四大天王
    五天之後,工信部發布的第308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公示中,我們毅然看到了合眾新能源的名字。這也就是說合眾汽車繼去年從發改委處拿到第十三張牌照之後,又成為第七家工信部資質的新能源整車製造企業。像蔚來、小鵬尚且還不得不依靠代工帶來「曲線救國」時,手握雙資質的哪吒還有誰覺得是在搞笑呢?
  • 特斯拉效應掀2014新能源汽車亂戰 資本前景令人期待
    即將過去的這一年,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具有裡程碑意義。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路上的新能源汽車明顯變多了。在上海,車流中已不難覓得比亞迪"秦"、榮威E50的身影;在深圳,隨手就能招到一輛比亞迪E6計程車;而在北京,可能不經意間就會發現,自己所乘坐的公交車是一輛北汽福田的新能源客車。
  • 紹齒傳動新能源汽車自動變速器減速器製造項目一期主體完工
    作者系第一壓鑄網撰稿、編輯:蘭虎義近日據柯橋日報消息,浙江紹齒傳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紹齒傳動」)投建的「紹齒傳動新能源汽車自動變速器減速器製造項目」車間(一)主體施工已基本完成,車間(二)正在進行三層主體施工中。資料顯示,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2億元,分兩期進行,用地近60畝,建築面積約70000㎡。
  • 新能源汽車產業 南海領跑
    基礎  汽車產業基礎強 新能源產業加緊補課  南海區目前共有一汽-大眾佛山工廠(簡稱「一汽大眾」)、北汽福田歐輝客車事業部廣東工廠(簡稱「北汽福田」)、廣東福迪汽車廠(簡稱「福迪汽車」)3家整車生產企業,以及廣東粵海汽車廠(簡稱「粵海汽車」)、佛山市路之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簡稱「路之友」)2家改裝資質專用車生產企業,產品涵蓋傳統轎車
  • 新能源汽車電池怎麼處理_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分類
    打開APP 新能源汽車電池怎麼處理_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分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7-22 11:04:09   新能源汽車電池怎麼處理
  • 新能源汽車EMC問題要如何解決?
    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EMC問題更加突出。新能源汽車動力直接使用電驅動系統,高壓附件的使用會使電磁幹擾問題的更為嚴重。動力系統由於電流在極短時間內的跳動以及大功率半導體開關的快速移動會發出強烈的輻射以及電磁幹擾。
  • 廣東佛山南海補貼2016-2018年建成新能源汽車小區充電樁 金額達...
    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4月22日發布了《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資金管理實施細則(2016-2018年)》。細則表示,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 2015 年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獎勵資金 483.4944萬元(佛財工〔2017〕38號)和2016-2018年度省級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資金 1064.57萬元(佛發改交能〔2018〕35號)構成,合共 1548.0644萬元,對南海區 2016-2018年建成並竣工驗收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進行補貼。
  • 燃料電池能否複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從汽車行業的生命周期來看,目前傳  統燃油車處於相對成熟階段,傳統車企也在新能源汽車如火如荼的發展的倒逼下,加速轉型;而鋰電池動力電池汽車處於行業發展的成長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產業鏈的頭部企業具有較好的中長線α投資機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處於行業的導入期,隨著產業資本的融入、產品更迭、技術升級以及政策大力扶持等多因素影響,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行業具有較好的
  • 2020年這些汽車品牌呱呱墜地 紛紛奏響新能源主旋律
    2020年剛剛過去,回顧這一年,在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受疫情影響,遭遇了巨大的震蕩,在下半年隨著大量新車上市,汽車市場逐漸回暖,但是更加激烈的競爭,促使汽車品牌加速優勝劣汰。在2020年既有像力帆汽車經營不善破產倒閉,也有不少新汽車品牌誕生,值得一提的是它們竟然大部分都是新能源汽車品牌。那麼,這些新興品牌都是誰呢?
  • 中國山東網獲得全國重點新聞網站資質
    2012年7月2日,中國山東網(http://www.sdchina.com)獲得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頒發的《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許可證編號:3712012001),獲準從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業務,成為具有一類資質的全國重點新聞網站。
  • 第12批推薦目錄新能源專用車分析:吉利四川進入最多,16款產品達網...
    2017年12月29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12批)》,共包括49戶企業的120個車型。其中新能源專用車方面,共有28款產品入選,全部為純電動產品。本批專用車目錄中,產品以運輸車為主,共18款,佔比64.3%。
  • 北汽新能源多維發展 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由大變強」
    2015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站在風口、激蕩前行的一年,在傳統燃油車走入低潮的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實現了3倍多的同比增長,特別是純電動汽車,更是完成了增長4.5倍的驕人業績。「兩會」前夕,國務院確定了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措施,鼓勵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多維發展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由大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