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少別騙我:電影中的不靠譜科技

2020-12-05 中關村在線

    1902年,喬治·梅裡埃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這100年中,科幻電影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類型片。在電影評分網站IMDB的排行榜中,最佳影片的前50名中,科幻電影佔據了十分之一的位置。而在電影歷史票房排行榜上,高居榜首的則是《阿凡達》,在前20名中幾乎全都是科幻電影和動畫電影。對於一種偏向於製造刺激體驗或者描繪與生活有較大差異場景的電影類型,科幻電影往往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但卻在嚴肅影評中難以獲得較高評價。

    但隨著人類認識世界的不算深入,作為科學與想像力延伸的科幻電影,卻呈現了越來越繽紛的場景。科學、科技元素在科幻電影中的比重不一,但是呈現方式卻大相逕庭。有時候科學技術元素被合理的展開與想像,作為電影的主幹,但大多數時候則僅僅是噱頭。本期發燒Ke就來盤點一下科幻電影中那些靠譜或者不靠譜的科技元素們。

    首先要明確一下,我們僅僅討論那些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架空世界觀的幻想電影以及超級英雄電影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內。舉個慄子:《星球大戰》系列看上去是科幻電影,但實質卻是僅僅利用太空背景展開的正劇,裡面的外星球,光劍,飛船的元素替換成外國,佩劍和帆船則完全不影響故事的展開。

請不要瞎扯了好嗎


《地心搶險記》中的「地船」準備發射

    有這麼一些電影,從故事出發點到營銷話題全都集中在科幻元素,但是實際上這些科學元素基本上全都被錯誤討論或展開。《地心搶險》就這這麼一個反面典型。這部電影描述了一中可怕的災難:地心停轉。電影講道,因為不知名的原因,地球的核心停止了自轉,地磁場因此消失,引發了一系列災難。一隊專業人員乘坐特殊的「地船」深入地心,通過引爆核彈讓地球核心重新轉動化解危機。

    地球的結構大致可以分為地殼、地幔與核心,地殼與地幔的結構與成分目前較為清楚,地殼主要的成分是鐵鋁矽組成的巖石,地幔的主要成分則是鐵與鎂組成的熔巖。至於地球核心的成分與狀態,基本上只能推斷為因為重力下沉的鐵元素核心。說到這部電影,槽點稍微有點多,我們一個個來。

    暫且假設故事中那種溫度與壓力越高越堅固的神奇物質造成的地船能夠抵抗地球內部100萬大氣壓力以上的極端環境,那種瞬間能夠開山劈地的雷射鑽頭也同樣存在,「地心停轉」這個條件首先就有問題。現在較為通行的理論認為,地球的磁場是因為組成地球外核的鐵鎳流的流動與地球自轉共同作用形成,與地球固體核心的轉動似乎關係不大。當然有一點這片子是沒說錯的,地球的核心確實保持了一個與地球本身不同的轉動速度,但是這個速度差異可能僅僅只有每百萬年1度。

    至於地球磁場消失後出現的異象,電影描述的也不大對。電影中電網癱瘓,心臟起搏器被幹擾,極光在低緯度地區出現這些現象恰恰是因為地球磁場存在,被太陽風衝擊釋放能量才有可能發生,至於為什麼全球會出現大量的大氣放電,能夠熔化鋼鐵、沸騰海水的微波束的出現更是令人困惑。當然了,至於為什麼主角們能用幾顆小小的戰術核武器就能驅動地球這顆太陽系密度最大的星球,我想也是一個沒辦法深究的問題了。

稍再靠譜點就好了


 《後天》中極端低溫罪魁禍首:超級颶風

    有一些電影,基於正確的科學幻想因素,卻受限於故事表達或主創的水平犯了一些錯誤,這樣的電影往往具有較多的討論價值,多年之後也會被人們津津樂道。

    舉例來說,災難片專業戶羅蘭·艾默裡克的《後天》就是這種類型的電影。後天拍攝的年代正是對二氧化碳排放與地球氣候的影響爭論最激烈的那幾年,電影反映的也幾乎是全球變暖能導致的最可怕後果:融化的北極冰蓋產生大量淡水,阻斷了北大西洋暖流這一條重要的熱量輸送帶,從而導致全球氣候劇變。

    首先,北大西洋暖流確實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氣候調節因素之一。巨量鹽分高密度較大的冷水從兩極流向溫帶,從溫帶把熱量帶往高緯度地區。電影中,北極如果迅速融化,產生的大量淡水會稀釋原來密度較大的海水,洋流無法沉入深海,熱量輸送中斷,高緯度地區溫度變低,低緯度地區愈發炎熱,熱帶氣旋獲得了巨大的能量,造成了全球範圍的可怕氣候災難。

    問題來了。如果上面描述的事情是以千年為單位,或許是可能的情景。距今大約12000前,曾發生過一次被稱為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的古氣候事件。彼時,末次冰期結束,北美大陸的冰川融化, 大量的融水阻止北大西洋環流向亞極地輸送熱量,地球氣候在數百年內驟降15攝氏度之多。但是在電影裡,這個過程在短短一周內就完成了。這顯然是為了劇情展開做的巨大妥協。

    如果真的能形成像電影中那麼巨大的熱帶氣旋,或許真的把平流層的低溫空氣拉至地面。若是地面溫度真的達到零下60攝氏度以下,飛機用的航空煤油確實會在零下47攝氏度以下凝固,但是人類在幾秒內被凍成冰塊需要的溫度遠不是零下60度就能完成的。至於國旗在空氣中迅速結凍固定則更不可能,想想看,冷空氣中哪裡會有那麼多的水供凍結?

時代所限不要責怪


 《侏羅紀公園》的關鍵 包含恐龍血的蚊子化石

    有一部電影,它不僅是劃時代的作品,而且曾經引導了若干年的流行文化,並且讓克隆這種技術手段深入人心,它就是《侏羅紀公園》。

    《侏羅紀公園》拍攝於1993年,作為第一部大規模使用CG製作動物形象的電影,2013重映時的視覺效果依然引人入勝。電影的核心線索來自於一塊多米尼加出土的琥珀化石,化石裡面有一隻飽餐了恐龍血液的蚊子,一個雄心勃勃的商人利用這些血液中的DNA克隆出了一大堆恐龍,放在一個叫做侏羅紀公園的主題公園裡供人觀賞。

    《侏羅紀公園》的原著小說出版於1990年,但直到2012年,科學家才得出了有關DNA能夠保存多長的結論。當細胞死去後,殘留的酶就會水解DNA中核苷酸之間的化學鍵,微生物也會加速分解過程。另外,DNA還會在水的作用下降解。科學家的結論是,DNA的半衰期約為521年,也就是說,每過500多年,DNA中脫氧核糖核苷酸中的化學鍵就會斷裂一半,最多680萬年,DNA就會分解的咋都不剩。但是最後的恐龍也都死在距今6500萬年之前。

    假設DNA是完整的,搞清楚各個基因負責的性狀也是一件完全幻想的工程。電影中的科學家因為恐龍基因殘破,就使用了兩棲類的基因來填補,這是十分費解的,要說親緣關係,鳥類可能是恐龍的直系後代,甚至直接用人類的基因也比兩棲類要好。當然了,僅用DNA就完全複製一種未知生物對於現今的人類來說也是不可能的。

    限於當時的科學成果,《侏羅紀公園》瑕不掩瑜。但是有兩個巨大的漏洞實在是沒辦法忽視。首先,科學家是用了什麼黑科技用一隻蚊子體內的一點DNA造出了五花八門那麼多鍾恐龍的?第二,片中被胖子小壞蛋叛徒偷走的冰凍試管恐龍胚胎細胞是怎麼被泥土埋起來就變成蛋孵化了?最後一個問題,雖然叫《侏羅紀公園》,可是電影裡的大部分恐龍都是白堊紀的啊。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千鈞一髮》中男主角需要常備買來的尿樣驗證身份

    說了這麼多「反面典型」,我有一個邏輯和理論都幾乎完全自洽與合理的好電影推薦:《千鈞一髮》(Gattaca)。

    我不大喜歡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以下就沿用《Gattaca》。《Gattaca》描述的世界是人類已經充分了解人類基因的結構,能夠較為精確控制後代的智商,外貌,遺傳病發概率等等性狀,幾乎每一對夫婦都選擇這樣的人工受孕,誕生了大量具有優秀基因的後代。同時,那些自然受孕誕生的後代自然被認為是不完美的。

    差別帶來了歧視。雖然法律明令禁止用基因判斷人,但是實際上電影世界中所有的面試,考試,談婚論嫁都用基因作為唯一的判斷因素。主角有一位完美的人工受孕哥哥,自己的基因四處碰壁,無法實現自己從小的宇宙夢想,於是從一位受賞癱瘓的優秀基因運動員那裡買來了身份。

    他隨身帶著買來的尿樣、血樣、皮屑,使用隱形眼鏡和斷骨增高,成功加入了最大的宇航公司Gattaca。在前往土星衛星泰坦的旅程即將啟程之前,一樁兇殺案打亂了一切。電影中無處不在指尖採血器與尿樣檢查器理論上沒有問題,利用血樣快速檢測人的特徵基因來判斷身份也是可以實現的技術,電影中所有人的基因都是備案的,檢測血樣只是與資料庫進行身份匹配,而真的給一個人的基因測序,電影中還是要花一些時間。《Gattaca》不光在科學上幾乎沒有瑕疵,推斷因此誕生的社會問題也令人信服。

    電影中的基因歧視與現實中的膚色、性取向歧視何其相似?主角被判斷有70%的可能性因為心臟病早衰,但這還代表他還有三成可能健康活下去,可是基因毀掉了一切。好在故事有一個溫暖的結局。基因不決定靈魂,而每一個靈魂都是平等的。

cpu.zol.com.cn true http://cpu.zol.com.cn/488/4880572.html report 6701 1902年,喬治·梅裡埃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這100年中,科幻電影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類型片。在電影評分網站IMDB的排行榜中,最佳影片的前50名中,科幻電影佔據了十分之一的位置。而在電影歷史票房排行榜上,高居榜首的則是《阿凡達》,在前2...

相關焦點

  • 我讀書少 你可別騙我!盤點那些電影中的不靠譜科技_遊俠網 Ali213...
    而在電影歷史票房排行榜上,高居榜首的則是《阿凡達》,在前20名中幾乎全都是科幻電影和動畫電影。對於一種偏向於製造刺激體驗或者描繪與生活有較大差異場景的電影類型,科幻電影往往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但卻在嚴肅影評中難以獲得較高評價。  但隨著人類認識世界的不算深入,作為科學與想像力延伸的科幻電影,卻呈現了越來越繽紛的場景。科學、科技元素在科幻電影中的比重不一,但是呈現方式卻大相逕庭。
  • 我讀書少別騙我
    圖片:Mojeagro & Lestat / wikimedia明朝末年,屠本畯編寫的《瓶史月表》中,把罌粟被看作陰曆四月的「花客卿」——之所以不是主而是客卿,是因為罌粟畢竟是一種草本植物,不夠堅韌不拔,雖然美豔,卻少風骨,格調不太高雅,只能被當作芍藥花的婢女。
  • 《我的世界》如果有海洋館會出現哪些生物?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北海巨妖作者:Hedge_Witch北海巨妖指的是北歐神話中的一種傳說中的巨型海怪,據說居住在挪威和格陵蘭島海岸附近,平時伏於海底,偶爾會浮上水面,象徵著「扭曲的、纏繞的」生物。而大家想必在很多電影中也看到過北海巨妖的身影,從神話電影到海盜電影凡是與海洋相關的魔幻電影基本上它都會出鏡。
  • 搞笑段子: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哦這是居裡夫人?
    不要說不給你們賺錢的機會,對路子就是野前幾天買了臺淨水器,老媽一個勁的說我浪費錢,我跟她講解這淨水器如何如何的好,像人的腎一樣,過濾掉那些髒物質。話說我大四川也開始下雪咯小時候發小拿泡泡糖來我家,我以為是糖就咽了。後來知道是泡泡糖,我哭著說會死人。發小抿了抿嘴一口氣把泡泡糖咽了。說要死一起死。我倆就做院子裡的板凳上等死。
  • 電影中的未來科技到底靠不靠譜
    但從另一方面看,一些電影對未來科技的描述也相當有理有據,而且切實可行,人們在現實世界裡也可以將其實現。《星際迷航》裡的自動門現在已經成了超市的標配,《全面回憶》(以及很多電影)裡的無人駕駛汽車也已經上路行駛。 最近很明顯,好萊塢的產品設計師已經開始更加嚴肅地考慮那些有朝一日可能實現的技術。
  • 送票《52赫茲,我愛你》! 別被這性冷淡的海報給騙了.
    大海中,遊蕩著一隻鯨魚。因為它發出比其它鯨魚都高的52赫茲頻率,所以無法被同類聽見。電影《52赫茲,我愛你》的名字就源於這條孤單的鯨魚。這種聲音迴蕩在每一位渴望愛情的人的腦海中。愛情卡債不同群體、不分性別、不論年齡,所有內心懷有美好的人都能在擁擠都市中遇見「甜點」般可口浪漫的愛情。導演魏德聖說:「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城市裡面孤單男女的故事。
  • 隴南也有大熊貓,網友:我讀書少,別騙我
    大家好,我是老徐,今天不聊風月,咱們繼續聊各地的特產美食。書接上回,上回老徐說到隴南-一個在北方的南方城市,網友紛紛留言,尤其是隴南當地的網友非常熱情,表達大美隴南歡迎你。也有很多網友可能對隴南不是很了解,來到這裡很是迷茫,究竟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啊?好的,老徐今天就來詳細說說。
  • 習近平總書記:少應酬、別熬夜,多運動、多讀書
    「少出去應酬,多回家吃飯」「年輕人別老熬夜」「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遺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這不也是一種規矩嗎?——2015年1月13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我來說,問題在於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 我讀書少別騙我,這是狙嗎?
    最近大家登錄遊戲,都有機會體驗一天的AWM-賽博時代,即使沒開出的玩家們我相信在遊戲中都向隊友借過、體驗過了。,雷射制導可以在不開瞄準鏡的狀態下定位敵人,這個雷射別小看了,對於喜歡瞬狙的玩家簡直就是畫龍點睛啊!
  • 風速極戰電影怎麼樣!風速極戰電影靠譜嗎?風速極戰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投資電影是怎麼分紅的?《風速極戰》是麼時候上映?投資的電影,當票房到達什麼程度時我能賺多少呢?所謂的聯合出品公司是假冒的皮包公司?《風速極戰》電影認購上映分紅能否兌現?影業有限公司有沒有問題?認購後沒有任何消息?集資籌拍電影分紅被騙虧損了怎麼辦?《風速極戰》投資認購合同全是套路騙局?「影視投資的騙局曝光」別再上當受騙了!
  • 小記者文學社|讀書使我快樂!
    讀書使我快樂西安高新第二學校 三五班 郭美巖讀書,使我快樂;讀書,讓我不斷收穫!小時候,奶奶給我講睡前故事,讓我知道了書中會有善良的美人魚、機智的小紅帽、可憐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美麗的白雪公主。孩提時,那一冊冊的圖文並茂的繪本,最早讓我體會到讀書的快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貓噹噹系列》、《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是繪本讓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 第六感超強,靠直覺判斷的星座,一看就懂,騙不了他
    、最靠譜的。騙不了他代表星座:天蠍座、獅子座別想著去騙一個天蠍座,告訴你,他們可不是你想像中那種傻白甜,隨便你說兩句就信了你,要知道他們很有主見,並且在自己堅持的事情上最有看法,且不會輕易動搖,而且他們尤其相信自己的直覺
  • 這屆演員的最大毛病,就是不讀書
    不讀書,純快活,又怎麼樣了。我也不愛將宏大的價值扣在微小的個人頭上,但我有點同情「脫節」的許知遠。如果娛樂工業只剩下純娛樂,這才是無聊透頂。▲ Virgilio Guidi現在的年輕演員們、歌星們,不是不努力,太努力了,一往無前向前奔去,可也不知道前方是哪。他們順應娛樂產業鏈的要求,刷人氣,上熱搜。演技和感受力,倒顯得不重要。要是以前,我談明星們不讀書,許多人也許不感冒。
  • 滿臉胡茬認不出,網友:別拿馮德倫騙我
    言承旭的狀態曝光之後,網友們也覺得這不像他,反而有點像馮德倫,評論區有諸如"別拿馮德倫騙我""言承旭看成馮德倫"這樣的話,還有網友開玩笑說,破產道明寺的感覺來了。
  • 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而白化的珊瑚中,有95%所受威脅級別被升高至二級的嚴重程度。最近一次威脅珊瑚礁白化發生在2002年,但當時也只有18%的珊瑚被列為二級。
  • 有一種讀書無用論,叫做「倖存者偏差」
    像這種讀書無用論,就是典型的陷入了「倖存者偏差」的思維當中了。雖然有些個別人,沒有讀過多少年的書,卻因各種機緣巧合與努力下,走向了成功。但是更多的人,卻努力了一輩子,仍然難以成功。因此,不讀書想要成功,並不是大家所想像中的那麼容易,你所見到,所聽到那些不讀書也能成功的,只不過是一種「倖存者偏差」現象。
  • 最新蠍子養殖騙揭露,有些蠍子養殖不靠譜
    近來不少蠍子養殖戶來電反映養蠍子上當受騙,這些上當的蠍子養殖戶都是新手,看了廣告就去合作,想賺個一百萬,結果被蠍子養殖加盟公司騙得傾家蕩產。農村養殖蠍子項目不容易,農民朋友辛辛苦苦賺的錢一不小心就被騙了。蠍子養殖行業不是淨土,當然存在商業炒作的騙局公司。
  • 別被《獅子王》騙了,這才是真正的獅群
    別被《獅子王》騙了,這才是真正的獅群雄獅是獅群的王者,但是年長的的雌獅才是獅子家族的靈魂人物,雄獅的日常工作是保護獅群的領地和幼崽不被其他雄獅侵擾,但是日常捕獵的重任全都由獅群中的雌獅來負責,它們只會等到捕獵成功後過來第一個享用。
  • 讀書的意思在新時代的變化
    提起讀書,人們往往想到的是讀紙質的書。可現在,看電子書,在手機、電腦上看書,也叫讀書。可見,在這個新時代,讀書的涵義已經擴張了。過去是「書到用時方悔少",現在是書到用時「百度」找。各種名著名篇都製作有網絡版,可以隨時搜到。
  • 書不離手:盤點動漫中喜歡讀書的角色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那麼動漫中哪些角色喜歡讀書呢?文學少女之「吃書妖怪」、三無、元氣娘、中二……你知道哪些呢?由於非常喜歡閱讀,所以當上了圖書館管理員,曾希望能生活在書本的世界中。因為無法與想交流的人說話而心生空隙。《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雪之下雪乃雪乃一個人的時候基本默默的坐在侍奉部讀書,就算大老師進來了,雪乃身體還是在繼續讀書。休息日會泡好紅茶在客廳看書或者看電影,時不時彈鋼琴。在自己房間時會抱著潘先生抱枕,在網上搜索貓咪視頻,認真地觀看。